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针对目前农村孩子背井离乡到城里上大学,毕业后在城市难以立足,但也回不去家乡,造成大量农村空巢家庭现象,有人提出“不要鼓励我们孩子上大学”,此言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人生隽语     
《民主》2018,(5)
正黄震: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呼吁,不要搞得孩子学业负担这么重。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专门强调,要"着力解决中小学生课外负担重问题",实际上这是我们成才观念的问题。当前,社会上存在一种误解,认为好像只有学历高就是成才,大家都去念大学还不够,还要非得念名牌大学。我们需要对"成才观"有正确的认识,实际上最重要的就是让每个孩子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当前,我们教育理念的发展还是不充分  相似文献   

3.
周江平  刘素娜 《学理论》2011,(13):284-285,288
网络购物正以飞快的速度发展,但调查数据结果显示,网络购物在大学的流行还并不理想。这跟学生的硬件不够与学校的宣传不够有关,也有学生经济困难方面的因素,更重要的是网络安全隐患与购物程序繁琐的影响。要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解决教师层的问题,然后要普及知识消除学生顾虑,同时,可以通过鼓励网络创业,让网购变得更为流行。  相似文献   

4.
教育部部长陈至立在第10次全国高校党建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要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要求,认真思考和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大学,以及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办好社会主义大学的问题。”应该说,这个问题是我们认识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性和必要性的出发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听到农村干部普遍反映:“现在的普通高等教育办得很正规。水平高、质量好,但是不解决农村需要人才的问题。我们这里优秀的高中毕业生,考上大学的不少,但很少回来。我们这里土生土长的干部和专门人才想提高,但大学的门槛高,进不去。倒是成人高等教育和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5,(25)
孩子是国家未来的希望,保证孩子的物质供应,使其能够获得优质教育,并能健康成长,是国家必然要关注并实现的问题。然而,由于我国经济发展的地区间水平不均,社会贫富差距较大,使得大部分农村地区和经济落后地区物质条件较差,且无法保证孩子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优越的成长环境。农村地区的人民由于文化水平不高,且获取高收入的条件不足,导致其无法实现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甚至基本的生活都难以保证。同时,由于意外和疾病的发生,且农村地区的人民抵抗能力较差,常常造成农村家庭的破裂,出现大量的农村散居孤儿。农村散居孤儿往往寄居在父系家族当中,物质生活和教育得不到有效保障。如何保证农村散居孤儿的成长和教育环境,为其提供科学合理的社会福利政策,是我国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村是我国国家政权最厂阔的基础,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基础。要把农村建设好,把农业搞上去,归根结底还是要把农民问题解决好,把农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不久前,我们到北京市、河北省的一些农村就我国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8.
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明确指出:“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我们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中国的“三农”问题,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就农业谈农业、就农村谈农村,在不改变农村基本格局的前提下去谋求农村有限的发展与进步。这种思路的主要缺陷在于,割裂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与社会其他单元的有机关联,把“三农”问题作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单独加以研究,因而实现不了农业与工业、农村与城市、农民与市民之间的良性转换与互动。要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在战略选择上必须按照新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格局,走出一条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路。  相似文献   

9.
正乡村振兴的核心是留住人,标志是"人气",必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当前,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过去,农村留守人员主要是"三八"(妇女)、"六一"(儿童)、"九九"(老年人)人群。最近这几年,"三八""六一"人群进城的越来越多,也有一部分"九九"人群因为照顾孩子的需要而随之进城。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城乡结构。近几  相似文献   

10.
詹元灵  王鉴棋 《学理论》2009,(29):92-94
义务教育资源配置并不局限于解决经费短缺问题。改善义务教育资源配置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方面,完善政府与市场联动机制和政府预算约束机制,保证义务教育经费总量的供给和结构的协调;另一方面,通过城市学校招收农村寄宿学生以及将大学和落后地区农村中小学结对,建立城市对乡村的义务教育反哺机制。  相似文献   

11.
<正>农村进城青年的"市民化"已经成为政策界和学术界持续关注多年的议题。本专栏的前两篇文章分别探讨了农民工子女在大学里的社会支持网以及"从大学到工作"转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而,从农村来的孩子,考上大学、在城市里找到工作,还只是他们"市民化"漫漫长路上的第一步。工作的岗位如何?是否有体面的收入和有保障的福利?在城市里生活的居住状况如何?社会和经济压力的感受如何?他们又是如何排解压力的?这些都成为本文所要讨论的对象。我们通过农村进城青年与其他青年的对比来更直观地展示他们的工作和生存状态。如果未加  相似文献   

12.
王杰 《侨园》2013,(12):26-26
<正>我在德国留学时,有两件事情让我久久不能忘怀。一次,我在等车时看到,一对母子从超市出来过斑马线。母亲手提着东西,小男孩走路还不是很稳当。路不宽,斑马线也很短。母亲始终放慢脚步与孩子平行,并且侧脸微笑鼓励他。过了斑马线要上台阶才能到人行道上,母亲站在旁边微笑着耐心等孩子,孩子吃力地上到台阶后,母亲依旧放慢脚步与孩子并肩前行。因为人行道的水泥地面不是很平坦,没走多远,孩子不小心摔倒了。孩子疼得流出了眼泪,但母亲没有去扶他,只是弯身面带微笑用舒缓的语言鼓励孩子,孩子  相似文献   

13.
周伟 《瞭望》2005,(11)
外出务工的农民将孩子留在农村。这些留守在家、缺乏温暖的孩子们,面临着生活上、学业上、心理上的诸多困难。"留守孩子"问题如果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不采取得力措施加以解决,农村青少年群体就将出现"塌陷人群"。  相似文献   

14.
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韩斌 《理论探索》2005,(3):88-90
如何进一步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当前我国政府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着保障能力差、保障覆盖面窄、管理水平低下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一要建立分层分类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二要多渠道筹措资金,三要完善和规范农村社会保障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5.
<正>让农村地区孩子享受公平的教育权利,无疑十分重要。否则,城乡教育差别越来越大,农村孩子上升通道越来越窄,"寒门出贵子"越来越少,农村教育的希望一片渺茫。清华大学此前公布的一份抽样调查显示,在获得保送资格、自主招生名额以及高考加减分优惠政策之前,农村的"寒门子弟"处于劣势,城市学生所占比例超过了7成。针对农村教育短板问题,教育部发文为农村考生进重点大学开辟绿色通道,推出农村考生专项招生计划,这是对农家子弟的呵护,也  相似文献   

16.
当前农村发展问题日益突出 ,引起各方重视。实践证明 ,城镇化在解决我国农村发展中的核心难题上发挥着积极作用。同时也应看到 ,城镇化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操作上的缺陷。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措施 ,推动农村城镇化建设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从小学到大学,学校是青少年成长的重要环境。但在我们的教育体系中,传授知识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做人的教育则大家踢皮球,学校推给家长,家长推给社会,社会又推回学校。道理上大家都有责任,实际上谁都不负责任。所以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要研究如何加强?加强什么?看来在这个问题上需要更多的创新精神,包括制度创新.体制创新,责任明确,不能耽误了孩子。  相似文献   

18.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有企业人才流失是当前国企改革过程中存在的严重问题 ,这一问题能否解决关系到改革的成败。综观国企人才流失 ,原因复杂 ,影响巨大 ,必须引起国企的高度重视。要理解职工的合理流动 ,并积极创造一个良好的内部环境吸引人才 ,用好人才 ,最终留住人才。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从世情、国情以及党情进行全面分析,认识到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紧迫性和重要性。针对当前农村民生存在的问题,中国共产党建立健全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机制,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部纳入公共财政范围,加快建立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同时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的范围,为解决农村民生问题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通过这些探索,使我们认识到改善农村民生,在政策制定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农民利益放在突出地位,把公平正义贯穿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始终,把统筹兼顾作为解决农村民生问题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20.
宋祥秀 《求知》2013,(11):33-35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要切实解决好"三农"问题,有赖于不断推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而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发展,许多农村社区通过拆迁整合,逐渐过渡为城镇社区。这些"村改居"社区的建设不同于单纯的农村社区和城镇社区。虽然,"村改居"社区从体制上变成了城镇社区,但农民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以及社区居委会的管理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