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政府失败”现象的分析在经济思想中源远流长,直到公共选择经济学才使关于“政府失败”的历史理解形成为内在一致的理论体系。公共选择经济学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出发,对“政府失败”的原因和解决对策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政府失败”理论是以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和特定的政治行政体制及过程为背景的,认识这一点是正确评价和借鉴其理论价值的前提。  相似文献   

2.
对政府起源的解释是对政府的一种不断“解构”的过程。以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为代表的当代西方经济学 ,将政府视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来考察政府的起源 ,揭示了政府在社会发展中的基本特征和功能 ,从而为政府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政府官员人性假定问题是制度创新因而也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前提性问题。公共管理学界关于政府官员是“经济人”还是“公共人”聚讼不已。综述学界观点,梳理“经济人”和“公共人”的概念,应当明确“经济人”机会主义倾向和可能利他但却是有条件利他的特性;“公共人”是在既定条件约束下理性的、利他的、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具有非人格化特征以及有限理性和无条件利他等特性。“经.、济人”是政府官员人性实然状态的基本属性,“公共人”是政府官员人性的应然状态。应当以“经济人”为基础,以“公共人”为导向构建政府官员的管理制度,将政府官员的行为导向“公共领域的企业家”行为,从而奠定服务型政府构建的行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布坎南政府理论对中国传统行政价值取向的冲击及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布坎南是公共选择理论的重要代表 ,他应用经济学方法来研究政治过程 ,把“经济人”假设拓展到政治领域 ,建立了政府失效理论。他认为政治过程中的官僚、官僚组织、政治行为都为了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布坎南的理论对中国传统行政价值取向产生了巨大冲击 ,从理论上给中国政府改革以启示。  相似文献   

5.
“善治”理论是西方政治学中关于政治管理和社会管理的一种理论模或。它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它是政府和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合作管理,是政治国家和公民社会协调、互动过程的理想状态,目的是促进社会公共利益最大化。比较东西方的行政改革,它们所面临的许多问题是共同的,理论和实践的轨迹也有许多重合之处。因此,中国政府可以从自身的国情出发.参考和借鉴西方政府的“善治”理论,推进我国行政改革。  相似文献   

6.
试析公共选择理论视角下的政府失败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共选择理论作为当代西方一种新公共经济理论,其研究的重点是"政府失败"。公共选择理论以"经济人"假设为前提,较为深刻地剖析了当代西方政府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了"政府失败"的防范措施。因此,研究"政府失败"理论对于当前我国深化政府改革、完善政府职能、提高政府效能具有理论借鉴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20多年来,伴随着科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的到来,西方国家普遍开展了以追求“三E”目标为特征的政府管理改革: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以商业管理理论、方法来提高行政管理效率和效益,以顾客为导向改善行政绩效。该模式改革已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公共管理水平。考察分析西方“三E”取向改革的基本思想及特点,对我国推进社会管理创新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8.
政府的角色定位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焦点。这不仅关系政府自身能力的提升、其功能作用的发挥,也是关系到整个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成败的关键。以布坎南为代表的一批西方学者创立了公共选择理论,以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尤其是经济人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分析工具,来研究政治市场上各主体的行为和政治市场的运行。公共选择理论的两大基本要素———经济人假设与交易理论,将政治家与政府官员从神圣的殿堂拉回到一般民众当中,为平民化政府的塑造提供了理论先导,也为我国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新公共管理思想是西方社会特定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发展条件下的产物,体现了西方公共行政发展的趋势和方向。新公共管理改革浪潮已经在相当程度上改善了西方国家的公共管理水平,促进了西方国家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满足了更多的公共服务需求,同时也增强了西方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能力。随着全球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如何进一步发挥政府在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政府如何运用市场的方法来管理公共事务,提高公共行政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实现公共行政管理的现代化,这是摆在国人面前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而以市场化为导向的西方国家公共行政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显然可以为我国的公共行政管理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政府改革运动应运而生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为政府再造(又称政府重塑)开辟了新的理论基础,政府职能从“管理人”转变为“经济人”,倡导政府应当将企业家精神以及企业的成本效益理论引入到公共部门的管理当中,以实现政府利益的最大化,节约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最大限度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然而,无论政府基于何种角色,公众对政府的信任是降低其行政成本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