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弹底窝边缘撞擦痕是子弹在进膛过程中形成的痕迹.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国产56或半自动步枪射击弹壳上该痕的出现率较高,笔者对痕迹的形成、稳定性、及鉴定价值进行了研究,以达到在检验中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论述了12号五连发套筒猎枪射击弹壳上托弹板划痕、击针头痕、弹底窝痕、上下拉壳钩痕、闭锁保险机碰痕等痕迹的形成及其分布部位、形态、出现率和细微特征的稳定性,为利用弹壳射击痕迹,认定发射枪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2005式9mm警用转轮手枪射击弹壳痕迹,为警用转轮手枪射击弹壳痕迹检验鉴定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预实验中选取10把警用转轮手枪以单动、联动方式分别射击收取弹壳样本,观察识别射击弹壳上各个痕迹的位置、形态及相互关系;补充验证实验中选取其中5把警用转轮手枪以单动方式分别进行射击实验,完善、验证预实验中得出的结论.结果警用转轮手枪射击弹壳上的烟垢痕迹、弹底窝痕迹及击针头痕迹的分布位置、形态具有规律性,具备检验鉴定价值.结论 利用弹底窝痕迹、烟垢痕迹结合击针头痕迹,可以实现射击弹壳的准确定位;利用烟垢痕迹、弹底窝痕迹及击针头痕迹具有推定弹壳先后射击顺序的可能性;通过弹底窝痕迹、击针头痕迹的细节特征比对,可以实现射击枪支的同一认定.  相似文献   

4.
在实际验枪工作中,发现同一支枪发射的子弹,有的弹壳底部出现弹底窝擦痕,有的则未出现。对于那些没有出现弹底窝擦痕的射击弹壳,如何确定其擦痕位置,是查对枪弹档案的重要一环。本文通过大量枪支射击,对五四类弹壳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观察、分析和检验,从而得出击针偏斜与弹底窝擦痕之间的数量统计关系。  相似文献   

5.
六四式手枪弹壳发射顺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均良 《刑事技术》2004,(4):15-18,19
目的 研究六四式手枪射击弹壳的排序规律。方法 对已知顺序实弹射击取样 ,显微观察弹壳上发射过程中形成的痕迹 ,通过统计、归纳 ,从中发现与排序有关的痕迹特征 ,及其与发射顺序之间的关系。结果 研究发现 ,因子弹发射顺序不同 ,弹壳上出现的抛壳挺痕的高低 ,弹底边缘压擦痕的有无轻重 ,推弹突笋痕迹的形状位置与发射顺序有关。结论 根据抛壳挺等痕迹的具体形态 ,及变化特点 ,可判断出六四手枪弹壳的发射顺序。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79式微型冲锋枪发射子弹的排序。方法对已知顺序实弹射击取样,扩大观察弹头、弹壳上发射过程中形成的痕迹,通过统计、归纳,从中发现与排序有关的痕迹特征。结果壳体肩部圆点痕,弹底边缘压擦痕、拉壳钩痕与发射顺序有关。结论壳体肩部圆点痕、弹底边缘压擦痕等痕迹的有无、位置及轻重程度,对判断79式微型冲锋枪弹壳发射顺序有较可靠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1993年5月27日,公安部第二研究所与芜湖光学仪器厂联合研制的“XZJ—Ⅰ型弹底、弹底槽痕迹检测仪”在芜湖市通过部级技术鉴定。该仪器可将弹壳底部的痕迹和弹底槽内的痕迹直接客观地反映在同一个平面上进行观察、测量、拍照和检测弹头来复线的宽度;可以准确标定弹底痕迹特征,进行标准化检验。该检测仪是枪弹痕迹建档最理想的仪器。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仪器解决了枪弹痕迹检验中长期存在的弹底和弹底槽痕迹不能同时观察、测量、拍照与检验的难题,是一种新型的枪弹痕迹检测工具,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不仅是国内首创,在国际上也未见报道。该仪器现已投入小批量生产。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七七式手枪弹壳上弹底窝弧形突起边棱擦痕、舌痕、抛壳挺痕迹、后膛印痕、弹匣口擦痕的观察、测量和比对分析,对痕迹的种类、形态、分布及痕迹出现率的利用价值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9.
1案件简介1998年2月6日,湖南省某医院于某在家属区里被杀,现场提取“51”式手枪弹头、弹壳各一枚,由于现场提取“51”式手枪弹头没有线膛痕迹,需区分是制式“54”式还是仿“54”式手枪发射。检验发现:弹头没有线膛痕迹,弹头表面的擦划线条与弹头中心轴平行,线条没有明显旋转方向,未发现坡膛痕迹。弹壳上有击针痕迹、抛壳挺痕迹、弹底窝痕迹。笔者从枪的结构上寻找区分是否为制式手枪发射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猎枪枪弹痕迹鉴定在其发射弹壳上一般只有击针痕迹和不明显的弹底窝或膛内壁痕迹,检验鉴定具有一定难度。然而,有时猎枪的构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和使用时更换构件或形成的构件磨损等,能够在发射的弹壳上反映出质量较好的特征为检验鉴定创造了条件。1995年10月29日河南省新乡市新辉路上发生一起持枪伤害致死人命案,技术人员在现场提取到一枚猎枪弹壳。而后侦查人员从嫌疑人处搜取立式双管猎枪一支,要求鉴定现场弹壳是否为该枪发射。现场弹壳是圆柱形的纸制12#猫枪子弹弹壳,下端套有金属管座。在现场弹壳靠近弹底缘的管…  相似文献   

11.
七七式手枪推弹突笋痕与发射顺序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目的研究七七式手枪射击弹壳的排序,找出射击顺序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已知顺序的实弹射击取样,用显微镜观察弹壳上连续射击过程中形成的推弹突笋痕迹,经过统计、归纳,从中发现与射击顺序之间的关系。结果根据弹壳底面的推弹突笋痕迹变化规律判断出七七式手枪发射子弹的顺序。结论为指导涉枪案件的检验鉴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1问题的提出猎枪属于民用非自动滑膛枪支,大多数使用12号规格猎枪弹。其射击弹壳击针痕迹位于弹壳底部中心,呈圆形,痕底呈球冠状,多为均匀圆滑,无明显的细节特征。但是在日常的枪弹痕迹检验当中,多会发现其射击弹壳击针孔痕迹中有时会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突起状痕迹特征,我们俗称之为击针头的“假特征”(见图1)。这种痕迹特征与猎枪在使用过程中,在击针头产生的凹凸痕迹的细节特征明显不同;即使同一支猎枪所发射,在射击弹壳上击针孔痕迹也会产生变化。有的猎枪弹底会出现上述的痕迹特征,有的不出现(见图2);即使出现了该类痕迹,其痕迹特征亦不…  相似文献   

13.
鉴定猎用枪支和猎枪弹壳,具有一定难度.由于猎枪构造简单,因此在其发射弹壳上痕迹较少,一般只有击针痕迹和不明显的弹底窝或膛内壁痕迹.然而,有时猎枪的构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误差和使用时更换构件或形成的构件磨损等,能够在发射的弹壳上反映出质量较好的特征为检验鉴定创造了条件.1995年10月29日某市发生一起持枪伤害致死人命案,技术人员在现场提取到一枚猎枪弹壳.而后侦查人员从犯罪嫌疑人处搜取立式双管猎枪一支,要求鉴定现场弹壳是否该枪发射.  相似文献   

14.
李刚 《刑事技术》2005,(4):22-22
枪弹痕迹的远程会商,是利用计算机网络基础设施,采用多种网络多媒体技术,集中枪弹痕迹同一认定所需要的特征参数及有关资料,约请专家在网络上进行商讨,就某一案件枪弹痕迹同一认定,得出明确结论的一种新的工作方式。枪弹痕迹的远程会商能否实现,其很大程度取决于对枪弹痕迹鉴定本质的认识。为此,必须对枪弹痕迹的特征进行分类,并对每一类痕迹所能具备的鉴定价值属性进行确认。根据枪弹痕迹的形成机理、部位以及各特征层次的不同属性,可以确定主要将弹底痕迹特征中的击针头痕迹、后膛加工纹痕迹、抛壳挺痕迹作为枪弹痕迹远程会商系统工作的主…  相似文献   

15.
·综述·声纹鉴定用衍生化气相色谱法分析血液中巴比妥 类安眠药衍生化一气相色谱法在体内药物分析中的 应用应用化学反应剂提高发射光谱的分析灵 敏度 ·实验研究·静脉推注大剂量庆大霉素急性中毒死亡 1例氯丙嚓、异丙嚓混合药物的反相高效液 相色谱法测定对七七式7·62mm手枪弹壳上部痕迹 的探讨五四式手枪偶然射击枪弹的检验生物样品中三氯杀蜻醇的气相色谱分析抗人精单克隆抗体A10C。特异性的研究关于五四式手枪射击弹壳弹底窝痕迹特 征变异的实验研究草甘麟的气相色谱分析一阶导数光谱法直接测定血中一氧化碳 成分的研究O型红细胞泥…  相似文献   

16.
利用霰弹弹杯损伤推断射击距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使用国产12号、16号商品猎枪及相应霰弹,以不同距离射击实验靶纸,研究弹杯损伤变化与射击距离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射击距离在30cm以内弹杯损伤不明显(P>0.05),30cm~70cm其损伤直径随射击距离增大而明显增加(P<0.001),呈显著正相关性,70cm~3m弹杯翻转与射入口重合,3m以外弹杯逐渐偏离中心弹道而无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对影响气枪弹上膛线痕迹的多种因素进行研究,为通过比对气枪弹上痕迹认定发射枪支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支不同的线膛气枪,通过改变气枪弹的种类、枪管口部膛线、枪管尾部膛线,获得多种不同的射击样本,对这些样本在比对显微镜下进行比对检验,观察各种因素改变对样本上膛线痕迹变化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改变气枪弹种类、枪管口部膛线、枪管尾部膛线,均对气枪弹上膛线痕迹的变化产生影响,其中改变枪管口部膛线对样本上膛线痕迹变化的影响最大。结论检验鉴定时,应注意枪管口部和尾部膛线改变对弹丸膛线痕迹的影响,注意发现原始痕迹,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1案例简介2003年2月15日,某居民楼内发现一名男子被猎枪打死,法医在死者体内发现一枚残留的灰色塑料弹托。侦查人员在犯罪嫌疑人逃跑途中找到一枚遗弃的大象牌猎枪弹,内侧为灰色塑料弹托。当地公安机关将犯罪嫌疑人遗弃的灰色塑料弹托与死者体内的灰色塑料弹托送我处要求检验。2结果与讨论将两份灰色弹托分别置于裂解器内裂解,裂解产物由作为载气(同时作为反应气)的氢气带入一支装有加氢催化剂的管中进行加氢还原反应,再进入毛细管色谱柱内进行分离并检测,最后分析谱图微细结构,两份灰色塑料弹托的裂解氢化谱图见图1和图2。图1死者体内灰色…  相似文献   

19.
本文旨在使用常见材料设计制作一种简易抓弹装置,用于在案发地收集小口径枪弹样本弹头,从而有效减少因办案单位直接送检枪支而带来的诸多不便,达到降低运输安全隐患和办案成本、提高检验鉴定效率的目的。使用该装置收集小口径步枪发射的5.6 mm枪弹弹头54颗,观察不同组别的样本弹头形态,并与未击发的弹头和经制式的筒式纤维抓弹器收集的弹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装置收集的小口径枪弹弹头形态良好,均未发现明显变形或碎裂,能够达到检验鉴定和分析研究的要求。由此得出结论:该装置可以简单、便捷、安全、可靠地抓取高质量的小口径枪弹弹头,同时制造和使用成本相对低廉,有利于推广利用。本文方法提供了枪弹痕迹检验鉴定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鞋内底浸渍痕迹包括通常所说的鞋内底磨损面、鞋垫上的浸渍痕迹等,该痕迹的形成是由于人脚上汗孔排出的汗液在鞋内不易挥发,其中的盐分和其他有机质很容易在鞋内底、鞋垫或皮革及各种合成材料上形成脏污的痕迹,因而鞋一经穿用,脚掌在鞋内固定,穿用人脚的结构形态就通过脚表面的汗液介质在鞋内底或鞋垫上反映出来。这种痕迹在实际工作中同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本文通过一例案件现场上足迹的检验,对鞋内底浸渍痕迹进行了初步探讨,供同行们参考。1案情简介2002年5月10日晚,潜江市某街居民徐某(男,83岁)被人杀死在家中,现场勘查在死者上衣上提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