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实施名牌战略是我市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实施名牌战略,我市培育和发展了一批知名品牌。2006年,番禺珠江钢管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的4个产品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广州广之旅国际旅行社股份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的7件商标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广州珠江钢琴集团有限公司等23家企业的24个产品首次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增城市泰稷发展有限公司等18家企业的18个产品首次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农  相似文献   

2.
穗府[2007]46号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实施名牌战略是促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举措。随着名牌战略的实施,我市培育和发展了一批知名的自主品牌。2007年,广州双桥股份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的12个产品首次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广州霸王化妆品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的5件商标首次获得"中国驰名商标"称号,广州旺旺食品有限公司等28家企业的32个产品首次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工业类)称号,广州市珍奇味食品有限公司等14家企业的15个产品首次获得"广东省名牌产品"(农业类)称号,广东省粤和实业有限公司等46家企业的48件商标获得"广东省著名商标"称号。  相似文献   

3.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为了推动名牌战略的实施,增强名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根据《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存摩托车等48类产品中开展了中国名牌产品的评价工作。经企业自愿申请,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评选出254家企业生产的271个品牌的产品为2004年中国名牌产品。我市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隆鑫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100CC以上的摩托车产品获此殊荣。为了鼓励先进,提高企业争创"中国名牌产品"的积极性,市政府决定对我市荣获2004年"中国名牌产品"的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重庆力帆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宗申产业集团有限公司、隆鑫  相似文献   

4.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根据《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授权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在啤酒、牙膏等87类产品中开展了中国名牌产品的评价工作。经企业自愿申请,专家委员会严格评审,评选出505个产品为2005年度中国名牌产品。我市有7家企业的7个产品荣获2005年度中国名牌产品,即: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冷酸灵牌牙膏、重庆啤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山城牌啤酒、重庆华陶瓷业有  相似文献   

5.
创立名牌、发展名牌,是让产品不断占领国内市场乃至进入不断扩大的世界贸易和日趋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的重大策略。当今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瞬息万变,谁赢得市场竞争的主动权,谁就赢得经济发展的优先仅。鉴于此,我市及时提出了名牌兴市的战略,是很有眼光和现实意义的。在我市决定实施名牌战略后,国税部门应如何配合市政府创国内、国际名牌产品,把名牌战略落到实处,就成为我们  相似文献   

6.
青政〔2006〕72号西宁市、各自治州人民政府,海东行署,省政府各委、办、厅、局:为了推动我省名牌战略的实施,鼓励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树立品牌意识,争创名牌产品,形成一批知名品牌,根据《青海省名牌产品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经青海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定并公示,省政府同意西部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生产的“力达”牌1#锌锭等6个品牌的产品为“2006年度青海省名牌产品”。希望获得“2006年度青海省名牌产品”荣誉的企业再接再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创新,全面提高产品质量,不断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努力提高产品知名度,积极争…  相似文献   

7.
翟素芬 《今日浙江》2006,(17):25-26
建设“品牌大省”,是省委、省政府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大战略决策。自上世纪90年代初,我省在全国率先实施名牌战略以来,名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目前我省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39个,国家免检产品325个,均位居全国第二;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7个;浙江名牌产品总数发展到1039个,其中,工业产品819个,农业产品215个,传统特色文化产品5个。我省品牌经济规模不断扩大,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2.12%,拉动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53个百分点。近…  相似文献   

8.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广大企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自主创新战略,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涌现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市场竞争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工业新产品,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经市经委组织专家对各地推荐的新产品进行综合评价考核,并报市政府同意,决定授予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开发的MR7\3\A吉利自由舰轿车等6项新产品“2006年度宁波市最具市场竞争力工业新产品”称号,宁波海天塑机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HTD56全电动塑料注射成型机等10项新产品“2006年度宁波市最佳自主创新工业新产品”称号,宁波中策动力机电集团有限公司开发的G8300ZC30B型柴油机等33项新产品“2006年度宁波市优秀工业新产品”称号,并对所属企业予以通报表彰。  相似文献   

9.
为丁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提高我省产品质量总体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促进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根据《青海省名牌产品评价管理办法(试行)》,经省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评定并公示,省政府决定,授予"功勋"牌汽轮机叶片用钢等66种产品为2004年青海省名牌产品称号。希望获得青海省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不断扩大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努力提高产品知名度,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根据福建名牌产品评价程序,经省名牌产品评定工作委员会评审,省政府同意授予万利达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万利达牌家庭影院等428项产品(具体产品名单列后)福建名牌产品称号。希望获得福建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进一步增强品牌意识,加强企业质量管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产品质量水平,争创更多的名牌产品。各地、各有关部门要继续大力实施名牌战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政报》2006,(12):36-37
第一条 为了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统一规范内蒙古名牌产品标志的使用管理工作,维护内蒙古名牌产品信誉,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内蒙古名牌产品标志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质量奖评审管理办法》规定的获得内蒙古名牌产品称号的产品。内蒙古名牌产品标志是质量标志。  相似文献   

12.
省情     
《今日浙江》2006,(24):54-54
浙江质量振兴和名牌战略实施工作成效显著。目前浙江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96个,国家免检产品32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8个,浙江名牌产品1039个,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2.12%。  相似文献   

13.
“名牌兴,则武汉兴”。近年来,随着对名牌战略认识的不断深化,党和政府重视名牌,企业争创名牌,社会关注名牌的氛围在我市开始形成。9月23日,由市人大、市政协、市政府咨询委员会及本刊联合召开了“武汉市实施名牌战略研讨会”,来自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各有关部门的领导,武汉地区部分知名专家学者与我市部分企业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实施名牌战略,振兴武汉经济”的良策。现将他们的发言摘要刊发于此。(以发言先后为序)  相似文献   

14.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2006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广大企业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提升发展质量,取得了明显成效,共新增“驰名商标”26件、“中国名牌”11个,为我市蝉联“中国品牌之都”作出了积极贡献。为鼓励先进,根据市政府《关于推进“品牌之都”建设的若干意见》(甬政发[2006]8号)精神,经市政府同意,决定对浙江广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6家获得驰名商标的企业及宁波天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1家获得中国名牌的企业予以通报表彰,并按规定给予奖励。  相似文献   

15.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总体规划纲要获得市政府常务会议通过。《全国发展改革会议情况及我市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议》以及2006年我市重点建设项目计划和2006年我市重点建设预备项目计划获得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通过。争取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对我市轨道交通四号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就广石化乙烯  相似文献   

16.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根据《中国名牌产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质检总局授权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在钢板、机床、榨菜等91类产品中开展中国名牌产品的评价工作。经严格评审,全国有556个产品被评为2006年度中国名牌产品。其中,我市三峰牌船体结构用钢板、三峰牌锅炉压力容器用钢板、西南铝牌铝箔、重机牌数控齿轮加工机床、腾升牌磷酸二铵、乌江牌榨菜、鱼泉牌榨菜、辣妹子牌榨菜、前卫克罗姆牌燃气表、爱克能牌  相似文献   

17.
《今日浙江》2006,(5):66-66,F0003
近年来,诸壁市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围绕打造“品牌强市”目标,从名牌培育、提质和示范这三个重点环节入手,把实施“质量兴业”,打造“品牌强市”作为一项中心工作来抓。实施名牌战略初显成效,为进一步推动诸暨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促进经济健康快速发展,实现“率先发展,富民强市”作出了积极的贡献。迄今,全市已拥有16只国家级品牌(其中中国名牌产品13只,中国驰名商标3只),商务部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出口品牌4只,国家免检产品12只,省级品牌112只。以2004年为例,品牌产品的年总产值达325.2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近40%,品牌产品销售收入和利税分别达到323.6亿元和35.6亿元。构筑“品牌强市”的良好环境营造浓厚舆论环境。多次召开全市“质量兴业,品牌强企”工作专题会议,凸显质量工作的重要性;在新闻媒体和政府网站开设名牌专栏、播放电视专题片、编发“质量兴业,名牌强企”专刊;组织浙江名牌以上企业向全社会发出“质量兴业.品牌强企”倡仪书。在“质量月”活动期间,组织全市各级名牌企业和优质产品进行上街宣传,对四级名牌企业和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先进个人进行登报表彰。利用博览会、质量月和“科普节”等重要节会和活动.宣传、推介诸暨的名牌产品,充分展示诸暨市名牌产品的整体形象,提高全社会对名牌产品的关注度。邀请有关行业协会、社会团体、中介组织共同参与“市长质量奖”等评价活动,使创牌变成全社会的共同事业,形成了“政府推动,企业参与,社会关注”的良好氛围。建立优良政策环境。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全面实施质量兴业工作的意见》、《关于打造品牌强市的若干政策意见》、《关于企业创强争先奖励政策意见》和《诸暨市重点区域品牌发展规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把名牌培育、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列入全市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规划。将创牌工作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市委、市政府年度工作要点以及镇乡部门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加大政策奖励力度,对获得中国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奖励30万元,对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浙江名牌产品的企业分别奖励5万元。从2005年开始率先在全省实施“市长质量奖”制度,印发《诸暨市市长质量奖考核实施办法》,对追求和实现卓越经营绩效的企业授予最高质量荣誉奖。打造优质服务环境。成立质量兴业领导小组,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建立由相关经济综合管理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参加的质量兴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根据块状特色产品和重点工农业产品分布和发展情况,编制切实可行的名牌培育发展规划,使品牌培育、发展有计划,有重点,逐年推动一批骨干企业争创各级名牌产品,提高创牌成功率。健全名牌产品跟踪管理制度,建立名牌产品档案,掌握各级名牌产品生产企业的发展动态,促使名牌企业不断进取,不断创新;健全基层技术机构,先后建立轻纺、机械和珍珠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在此基础上,积极争取技术机构升格为省级行业产品检测检验中心;健全企业质量信誉等级评价制度,促使企业不断捉高产品质量和信誉水  相似文献   

18.
各区、县级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2005年12月,在国家人事部、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织的全国地方志系统首次评先活动中,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被授予“全国地方志系统先进集体”称号,为我市赢得了荣誉。希望广州市地方志办公室及全市地方志系统工作者再接再厉,进一步做好地方志工作,充分发挥地方志工作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为建设现代化大都市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省市短讯     
省情□浙江质量振兴和名牌战略实施工作成效显著。目前浙江已拥有中国名牌产品196个,国家免检产品325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8个,浙江名牌产品1039个,名牌产品生产企业对全省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12.12%。□浙江“水资源保障百亿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工程建成后,可新增供水量23.47亿立方米,基本解决全省区域性缺水及取水水源不符合国家规定的35个市(县)、1100万人的供水问题,还兼具防洪、灌溉等综合功能。□浙江国际科技合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近年来我省国际科技合作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经费从1997年的50万元增长到…  相似文献   

20.
各区县(自治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企业:2002年9月1日,中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经过严格评审,评选出120家企业生产的123个品牌的产品为"2002年中国名牌产品",我市生产的火车牌一次碱性锌锰电池和冷酸灵牙膏获此殊荣。国家质检总局授予中国嘉陵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集团)为"2002年国家质量管理卓越企业",重庆登康口腔护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企业为"2002年国家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尹明善同志获"2002年全国质量管理突出贡献奖",授予奚正兴等4位同志为"2002年全国质量管理先进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