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市场疲软,商品积压,无论是大型百货商场,还是街边地摊小店,门庭冷落、销售不畅已司空见惯。商家在有效需求不足的宏观经济背景下举步维艰。在扩大内需启动市场的呼唤中,“假日经济”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在红红火火的假日里,集旅游、购物、休闲于一体的消费者,如涌动的春潮,为长期不景气的市场带来一股生机。“假日经济”是也?非也?它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它能给商家带来什么?如何能够趋利避害,利用“假日经济”带动国民经济走出低谷?值得我们思考。 一、“假日经济”成因的经济学分析 1.“假日经济”的兴起源于消…  相似文献   

2.
《福建通讯》2000,(6):48-48
《中国经济时报》日前载文说,如果说“假日经济”一词在前几个月前还存在争论的话,今年“五一”长假里出现的场面应该给这一争论翅上句号。从各新闻媒体报道的情况看,假日旅游、娱乐、购物的空前火爆以及由此带动的各种消费的活跃,再次对“假日经济”作出丰富的诠释。但文章也指出,在假日经济清晰地浮出水面的同时,  相似文献   

3.
今年“五一”假期消费市场的空前“火爆”,给了假日经济一个生动的诠释:它是指人们利用假日集中购物、旅游等消费的行为带动供给、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综合性、牵扯面大、可持续发展的已成形的经济模式。7天的客观现实亦清楚地表明假日经济这种新的经济模式已经走到了前台。无疑,假日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商机,同时也给地方税收增长提供了新的契机,全面研究应对假日经济的策略,亦成为地方税收工作的一个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4.
导读     
“假日经济”是龙年季春节后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概念,在红红火火的假日里,集旅游、购物、休闲于一体的消费者,如涌动的春潮,为长期不景气的市场带来一股生机。“假日经济”是耶?非耶?是蛋糕?是商机,是陷阱?它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它给商家带来了什么?如何能够趋利避害,利用“假日经济”带动国民经济走出低谷?是否应该有一门休闲学?这些问题,《假日经济:商机与陷阱》一文会向您作出回答。 盘点1999年的中国企业界,充满了各式各样、花样翻新、五彩斑斓的变数,也正是由于中国企业界在商战竞技场上南征北战、东拼西杀出…  相似文献   

5.
高考经济     
<正> 一年一度的高考,原来是一条硕大的舶船。这条船每年定期起航,不光将众多的莘莘学子载向了理想的学府,也使许许多多皆为“利”往的搭乘者熙熙攘攘、摩肩接踵而来。尤其有好事者由“假日经济”萌发灵感,为所谓“高考经济”  相似文献   

6.
何谓假日经济?学术界尚无定论。顾名思义,假日经济就是由人民群众在节假日中的消费行为而实现的商品价值总量。假日消费是集旅游、商品消费、服务消费、文化消费于一体的综合消费。也有人认为,“假日经济是1999年国庆在国务院调整了节日时间,通过上移下借的方法,形成了三个黄金长假以后出现的一个新概念。其本质是一种消费现象,是指消费在特定时段内的集中……假日消费的本质是旅游消费;假日经济的本质是旅游经济。”此外,还有不少的关于假日经济的定义,由于这个词比较新,在一般的经济学辞书中没有收藏。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 ,“假日经济”在我国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2000年“五一”长假的7天当中 ,铁路共发送旅客2712 7万人次 ,每天实现客运收入1个亿。“五一”期间的旅客日发送量及每天完成客运收入同比分别增长了26 3 %和10 7 %。“假日经济”给铁路带来的经济效益是十分显著的 ,然而那一趟趟爆满的旅客列车也让铁路感到了沉重的压力。超载的“五一”留给铁路是更多的思考 :我国的铁路客运现状已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一、我国铁路的现状 ,已不能适应运输市场的需要1 超载的“五一”使铁路现有的运能难…  相似文献   

8.
号称中国第一店的北京王府井百货大楼,今年“五一”节长假期间购物的人群几乎要压垮了电梯、挤碎了柜台。对这类“假日购物热”,新闻媒介着实宣传了一把,好像中国的内需一假之间便起死回生并返老还童了。但是,“假日经济”实在不给卖力的新闻媒介脸面,假期一过,“假日经济”就翻脸了:各大商场立刻就门庭冷落车马稀。还是拿中国第一店来作例子吧!据公布的数字说,假后营业额比假期下跌了百分之四百!假中“热”后,人们逐渐明白了这样一个简单的道理:所谓商店假中“热”,实际是患了出血热:没有假日的大打折、大贱卖,决不会有假日商…  相似文献   

9.
“假日经济“是新时期的新事物,也是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假日经济“本质上是综合经济,不仅包括旅游业,还包括商业、交通运输业、农业、制造业等.它是指人们在节假日集中消费引起的销售、服务猛增,市场火爆的经济现象.   ……  相似文献   

10.
国庆假日前 ,旅游业厉兵秣马 ,准备迎接假日经济的“井喷”行情 ,事后的结果是希望变成了失望 ,出现了“黄金周难求黄金”的局面 ,令各界大跌眼镜。原因何在 ?虽然任何一个经济问题都是经济系统面临的约束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 ,但内因应该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国庆期间旅游业假日经济不景气的主要原因在于业界没能掌握旅游这一商品的内在特性 ,即旅游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奢侈品。旅游 :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经济学常识告诉我们 ,如果一种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大于 1,即需求量变动的幅度大于引起需求量变动的价格变动的幅度 ,这种商品就是需求富有…  相似文献   

11.
苏伦高娃 《人民论坛》2013,(11):219-221
假日经济是基于社会发展阶段,随着人民群众自身消费能力的提高,集中出现在长假或小长假的经济现象.为了提高我国假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假日经济的由来及发展现状入手,从假日经济的科学规划、宏观调控与有效供给等方面进行论述,提出应建立闲暇时间约束模式,以期为我国假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献计献策.  相似文献   

12.
第四个国庆长假刚刚过去,长假的感受各人心中自有一本账。媒体的报道如新浪网的“国庆黄金周”专题,与以往大不相同——没有一个新闻标题里含有“假日经济”字样,标题的主体内容是休闲娱乐;假日办的官员则在谈安全有序之余,强调其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如今,商家的促销大战犹如潮水一般,一浪高过一浪。“打折”即是目前最抢眼的一例。“折”声片片,声声入耳。打折已经不再是假日经济的促销手段,可以说现在是全年打折无淡季。但我们也别忘了一句老话“买的没有卖的精”,在我们忙活着狂买打折商品的时候,有些商家也在暗中  相似文献   

14.
“假日经济”是近年媒体使用频率最高的一个新名词。’99国庆期间,冷寂了20多个月的消费市场一下子“火”了,让与假日、节日、休闲相关的行业大大“赚”了一笔。曾几何时,生产过剩,需求不振,全国商品零售物价总水平连续下降23个月。然而,“假日经济”的财富效应却以各种方式让我们的脑力得以激荡。 据资料显示,’99国庆期间,上海旅游购物人数日均达680万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长150%;武汉各大商场营业额同比增长15.6%;全国铁路日均发送旅客比去年春运还多出42.2万人,7天挣了20亿元……游、住、食、购、…  相似文献   

15.
今年五一节,可能是建国以来该节日连续放假最长的一次。从有关制定“长假”的政策意图来看,十分明显,就是要产生一种休假-旅游-消费-拉动需求的联动关系来激活市场。在这次“长假”中,“假日经济”的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旅游市场空前繁荣,与一个时期以来我国市场持续需求不振形成了鲜明的反差。据媒体报道,许多旅游景点、旅游城市游客爆满,以致大大超出了旅游部门的接待能力,这种多年不遇的旅游市场突然火爆,令业内人士又惊又喜。据云南省旅游局的统计,“假日旅游”为该省的旅游业创造了日均近1亿元人民币的收入。国家…  相似文献   

16.
“爱地”牌微型耕播机的推广 ,将给所到之处盛行了几千年的“二牛抬杠”划上历史句号。这将是中国农业发展史上又一次具有深刻意义的革命性变革。  相似文献   

17.
李家泉 《两岸关系》2003,(12):17-18
陈水扁在今年9月民进党党庆17周年时,喊出所谓“2006年催生台湾新宪法”。不数日,又在民进党一次中常会上表示“新宪法版本将由公投决定”,以“公投”来完成“政治革命”。  相似文献   

18.
张平 《福建乡土》2012,(4):63-64
最近,许春的新著《又见方笋》面世,我在阅读中又一次被他那颗敏感之心击中。在《又见方笋》中,作者将文章分为“大爱无声”、“岁月如歌”、“生活走笔”、“指南言北”四个部分,可见他抒写视野的广阔。  相似文献   

19.
<正> 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确定为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我们党思想认识上的又一次飞跃,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进步。今年的全国九届人大二次会议又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写入了宪法修正  相似文献   

20.
从国家规定实行双休日到重大节日放长假,国人的闲暇时间骤然增多。同时,过剩经济已经出现,扩大内需成为经济发展的一个主题。在这双重背景下,所谓“假日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