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卢凌 《江淮法治》2014,(5):24-25
正近些年来,全国各地在美好乡村建设中大力开展"土地整治"、"道路整治"、"环境整治"、"改水改厕整治"等专项整治活动,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生活和农村环境质量不断提高。但由于人们长期形成的生活陋习,垃圾围城、围村、围河、围路等现象普遍,农村生活环境"脏、乱、差"的问题依然严重。  相似文献   

2.
陈桂秋 《法制与经济》2013,(4):116-117,119
广西乡村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与规模的不断扩大,致使许多自然资源被过度利用,激化了人地之间的矛盾;环境教育是解决矛盾的重要途径,面对广西乡村环境教育的机遇与挑战,提出强化乡村环境教育的观念、整合环境教育的力量、优化环境教育的制度等措施,提高环境教育的有效性,以期缓解人地之间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3.
刘梅芳 《政府法制》2013,(16):64-64
近年来,山西省平陆县委、县政府审时度势,提出了“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抓住广大群众关心的重点问题,切中基层干群关注的难点问题,适时启动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从充分宣传发动,到全员出动,从中心城区,辐射全县乡村,从环境整治,提升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高度,一场轰轰烈烈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在全县上下渐次展开。  相似文献   

4.
广西乡村旅游发展与农村环境资源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西旅游资源丰富,有众多的少数民族风情和不同地貌,又是农业大省,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厚条件。近年来,广西乡村旅游发展迅速,但同时也暴露出与环境不和谐的问题。本文提出以生态经济作为理论基础,设计自然资源的他物权,将自然资源资本化,从而将具有"外部性"的环境资源"内部化",以解决市场与政府调控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对广西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所遇到的环境问题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5.
扮靓新农村     
李民 《江淮法治》2013,(17):23-24
白色垃圾、生活生产垃圾随处可见,水生植物丛生,农业灌溉和农民日常使用的河水污染较重……农村环境问题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宿州市埇桥区人大常委会近年来抓住农村环境问题不放松,大力支持美化乡村工作。今年初,组织人大代表专题视察了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代表们详细了解实情,认真提出对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法苑传真     
省公安厅:助力乡村振兴稳定社会治安环境为持续夯实乡村社会治理根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根据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决策部署,不久前,安徽省公安厅制定出台《关于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安全稳定社会治安环境的工作意见》,要求全省公安机关切实发挥职能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创造安全稳定的社会治安环境。  相似文献   

7.
闻承武 《江淮法治》2014,(17):24-25
铜陵县人大常委会近年来连续关注美好乡村建设,通过视察、调研活动,寻出当前美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意见和建议,促进政府进一步改进工作,加强农村生态建设,改善农村环境。  相似文献   

8.
周飞  张丙言 《江淮法治》2013,(15):16-16
生态宜居、兴业富民、文明和谐的美好乡村,是宿州市人民群众的渴求,也成为市人大代表集中关注的焦点问题。在1月召开的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上,58名人大代表分别提出5件关于美好乡村建设的议案。市人大常委会对代表议案高度重视,跟踪督办,如今——"好,真好!我们也住上小洋楼了,村里卫生也好了,水也清了,多亏了人大代表为我们建言,太感谢了!"7月5日,家住宿州市埔桥区黄树秦村的秦老汉多次拉着前来督查美好乡村建设议案办理情况的市人大常  相似文献   

9.
荣扎海 《江淮法治》2014,(11):33-33
正六安市裕安区自2012年启动美好乡村建设工作以来,区人大常委会连续3年在监督中予以支持,让全区农村实现了道路硬化、路灯亮化、卫生洁化、环境绿化、家庭美化,农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这两年来,我们村容村貌实现了旧貌换新颜,居住环境明显改善,这要感谢人大的支持啊!"谈及美好乡村建设情况,六安市裕安区  相似文献   

10.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我一直坚持吃住在村里,走群众路线,经常到村民家中走访、拉家常,加快当地美好乡村建设;当选镇人大代表后,我仍旧致力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办一些群众所需所盼的实事.李沟村基础设施较差,又加之地处偏僻,村里没有任何二、三产业和经济实体,大部分群众是年年“麦豆”交替种植,经济收入主要靠外出务工,生活比较贫困.为此,我一方面向颜集镇政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得到了镇有关部门的肯定与支持;另一方面,我召集村里几位有经济头脑的群众,共商良策.现在已建成康士红畜禽特种养殖场,颜景义养猪场,成立了成瑞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把广大村民渐渐引向了致富路.同时,在颜集镇政府的支持下,引进了李槽坊新村生态园建设项目,切实帮助引导村民找到经济发展新路子.  相似文献   

11.
黄荣英 《行政与法》2006,(12):65-68
乡村关系的现状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即健康型的乡村关系、行政化的乡村关系和放任型的乡村关系。乡村关系失调的原因有传统乡村治理模式的影响、压力型行政体制的影响、法律保障的缺失和不足、村委会自治权的有限性和乡村干部素质的制约。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必须构建民主合作型的乡村关系。而民主合作型乡村关系的构建必须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建立服务型乡镇政府,培育民间自治组织;增强乡村干部和群众的民主法治意识;修改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营造良好的农村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12.
2013年7月10日上午,南宁市良庆区检察院曾祥桐代检察长一行6人来到"美丽良庆·清洁乡村"活动联系点———良庆区那陈镇那徐村进行调研,并对该村推进"清洁乡村"工作进行指导和帮扶。曾祥桐代检察长一行在那陈镇党委书记杨荣团、包村干部和村干的陪同下实地考察了那徐村的环卫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道路清扫卫生等情况,并与镇、村两级干部进行了座谈。在听取那陈镇及那徐村经济、综治等基本情况特别是"美丽良庆·清洁乡村"活动推进情况的介绍后,曾祥桐代检察长充分肯定了那徐村的"清洁乡村"活动,认为工作措施有力、宣传到位,村干们充分发挥了  相似文献   

13.
丁志刚  熊凯 《行政与法》2023,(12):13-30
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式现代化在乡村治理领域的体现。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已经形成以“体系-能力-效能”为核心内容的理论框架,其中,以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为基础、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为核心、乡村治理效能现代化为导向。中国式乡村治理体系由高效的基层自治体系、完备的利益整合体系和科学的制度规范体系构成;中国式乡村治理能力由政党主导能力、政府治理能力和社会共治能力构成;中国式乡村治理效能由民本中心效能、远期振兴效能、系统发展效能构成。推动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要以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治理能力现代化和治理效能现代化三个维度为重点内容,促进中国式乡村治理现代化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郑六三 《江淮法治》2014,(23):24-25
仲秋时节的黟县大地,碧波荡漾,田野金黄,风景优美,如诗如画。当黟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在黟县的部分省、市、县人大代表来到城南水口园林。视察该县开展“三线三边”整治工作时,代表们看到如此优美的画面,露出赞许的笑脸,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叹:“‘三线三边’环境整治通过扩点、延线、拓面、提质,桃花源里的花更红、树更绿、路更宽、水更清了!”人大代表们表示。将进一步加大监督力度,确保“三线三边”整治工作有实效,浓墨重彩打造“画里乡村”的美景。而该县正是结合人大代表有关“三线三边”的建议,予以大力落实,进一步美化了县容县貌,取得了良好成效。  相似文献   

15.
王玮 《法制与社会》2012,(14):208-209
近二十年来,由于国内政策环境对于农村问题的关注,学者们渐渐发现,乡村精英是不可忽视的一个影响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的重要而独立的群体.并且,乡村精英的角色、地位与功能随着历史的发展、整个宏观环境的变化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文在实地调查访谈的基础上,结合对以往学者研究的整合,分别对政治、经济、社会三个类别的乡村精英考察,得出新旧乡村精英对比的差别以及三个领域的精英各自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16.
刘法杞 《行政与法》2024,(3):117-128
城镇化背景下村庄存在权威资源衰落和乡村治权弱化的现象,乡村治理趋向协作型治理。协作是多个治理主体通过正式、非正式方式共同创建规则和结构进行交互的过程,协作型治理依靠组织性运作机制和程序性运作机制实现了乡村治理体系的优化。分析城郊L村协作型治理的基础和治理机制可以为乡村向城市的过渡转变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模式和样版,反思新时期的乡村关系转变,实现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17.
陈学军 《中国监察》2009,(16):27-27
近年来,江西省丰城市纪委、监察局把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着力加大机关效能监察力度,严肃查处损害经济发展环境行为,通过持续的整治,树立起了丰城环境品牌。在去年宜春市政务环境考评中,群众满意率达95%,今年又被评为“江西省投资环境十佳县市”。  相似文献   

18.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环保工作的重点,加快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村污水、垃圾处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一个时期以来,随着城市环境准入条件的提高和环境管理的加强,一些污染企业开始了"上山下乡"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农业生产乡村社会中,人民调解员的身份具有多重性,即同时承担多种乡村角色,在乡村具有较高的权威和认同。人民调解员不仅在乡村纠纷调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在乡土社会治理具有引导示范、秩序修复、沟通的功能,是乡村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20.
杨强 《政府法制》2012,(18):21-21
为进一步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巩固和引申“整治吃拿卡要、创优发展环境”活动,太原市城管大队第二支队全体召开了“整治吃拿卡要、创优发展环境”动员大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