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回声     
《法人》2022,(1)
《打响反诈持久战》记者:李韵石公安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32.2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6.1万名,止付冻结涉案资金2722亿元,劝阻870万名群众免于被骗,累计挽回经济损失1876亿元。相比传统诈骗,电信网络诈骗是依托互联网兴起的新型犯罪。不法分子冒充银行、公安等部门工作人员给受害者设置圈套,以及防不胜防的各种"杀猪盘"陷阱,电信网络诈骗令人不胜其扰、深恶痛绝。  相似文献   

2.
2008年下半年,电信诈骗犯罪在全国各地迅速蔓延,并呈现爆发式的增长。仅上海市徐汇区所受理的案件,短短两个月时间内,就有5名被害人被骗去580万元的钱款。  相似文献   

3.
去年,广州发生了三十多起手段高超的金融诈骗案件,被骗金额高达500万元。一帮金融诈骗犯罪分子,利用巧妙的诈骗手段,把别人密码存折上的存款一取而净。这帮人到底用什么高超手段把别人的带密码的存折上的存款骗到手的呢?今年1月15日,因涉嫌金融诈骗,福建省安溪县人易梅林被广州市检察院向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这种手段新奇的骗术才大白于天下。  相似文献   

4.
2005年至2007年,某市人民检察院第二分院受理涉及银行资金被骗的金融类诈骗案件近20件,银行被骗资金人民币36亿余元,造成损失达20亿余元,涉案罪名包括合同诈骗罪、贷款诈骗罪、金  相似文献   

5.
近期来,上海地区不断发生利用高额息差手法诈骗的案件,尤以金融发达、银行集中的中心城区为甚。据市公安局截至今年四月份的统计,共发生案件56起,被骗金额3.6亿多元,个案值最高达3000多万元。其中静安区发案20起,涉及金额近9000万元。所谓高额息差诈骗是指犯罪嫌疑人以高于银行的贷款利率为诱饵,虚构自身经济实力或重大经济项目,诱使出借方将资金汇入指定银行予以封存,仅表示受款单位对外的一种资信(即所谓“封资”),获取信任,然后通过偷盖、偷换印鉴章等手法,以贷记凭证转移资金,达到占有目的。这类案件有别于一般诈骗案件…  相似文献   

6.
苏晨  黄晔  丁进 《方圆》2024,(6):10-13
<正>当这些“大哥”享受着女主播在直播间内的吹捧,沉溺于女主播在微信上的嘘寒问暖时,他们并不知道,女主播的真实目的是骗取钱财;日日和他们聊天的人也并非女主播本人,而是同为男性的主播运营……“现在想想,还是自己太天真,心思不纯,想占便宜,反过来被骗了。”3月5日,生活在江苏省苏州市姑苏区的孟云建接到了姑苏区检察院检察官的回访电话。提及他被女主播诈骗的经历,他如此反省道。  相似文献   

7.
当前诈骗犯罪的规律特点杭州市诈骗犯罪主要呈现以下特点:□从骗取大量物资转向巨额资金。大量案件由几年前骗取企业丝绸、羊毛、服装及一些滞销产品转为以购买原国家统一经营的钢材,柴油、汽油,煤炭等原料为诱饵骗取货款。1993年杭州市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的肖山、余杭两县就发生为购买钢材而被骗100万元以上的案件3起,总货款达400余万元。1992年全市为购买钢材,柴油等被骗金额近3000万元。□诈骗手段由以往的隐瞒事实真象、签订假合同、骗取财物变为签订供货合同,以高进低出为诱饵诈骗货款。桐庐县公安局立案侦察的江西上饶县公路段劳服站施建生,用2万元钱购买了该公司的营业执照,在杭州租用省水利综合经营开发公司经理部的办公地点,以挂靠、联营名义,以受害单位的信誉声称能提供廉价建材,将高价买来的钢材,低价供货,使桐庐、杭州、上海等八个单位被骗货款800余万元。□出现有  相似文献   

8.
正网络世界,鱼龙混杂,一些骗子会披着美丽的外衣在网络上进行诈骗。面对网络上五花八门的诈骗手段,人们需要擦亮一双能识别诈骗的慧眼。近年来,网络诈骗花样不断翻新。有数据显示,有超过三成的网民遭遇过被骗的经历,网络诈骗的危害日益严重。一项调查显示,无论是网络中介还是网络购物,网民遭遇诈骗的概率和风险正在显著增加。要防范  相似文献   

9.
《法学》1986,(4)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以来,一些港澳不法分子打着“支援祖国建设”、“真诚合作”的幌子,入境进行诈骗犯罪活动,危害极大。本文拟就广东省近年来发生的十几宗诈骗案作一剖析。港澳人员入境诈骗案件数额巨大。抽查十一宗这类案件,总额达人民币二千三百零二万元,平均每宗二百零九万元,最多的一宗为四百二十七万六千九百美元。被骗对象主要是我全民、集体所有制企业。港澳人员入境诈骗,给国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十分严重,由此造成的间接损失更是无法计算。  相似文献   

10.
世警资讯     
《现代世界警察》2022,(3):95-96
日本电信诈骗案件激增据日本NHK报道,日本警察厅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日本国内发生的电信诈骗案总计14461件,较2020年多出7%,2021年的被骗金额总计约278亿日元(约合人民币15亿元)。从诈骗手法来看,数量最多的是“退费诈骗”,有4001件,是2020年的2.2倍,被骗金额超过45亿日元,是2020年的近两倍。犯罪分子谎称可领取医疗费等的退款,诱骗受害人操作自动取款机,骗走现金。  相似文献   

11.
许丽的骗局     
黄培岳 《江淮法治》2014,(18):28-29
正她被骗之后开始"学艺",一年多时间诈骗250多万,上千名受害人遍布全国各地年轻漂亮的女大学生许丽商海打拼,最艰难的时刻,她没有坚守住底线,成立4个诈骗公司行骗。由于骗术老套,骗钱不易,于是,她要求员工打情商牌,周旋于"干妈""干爸"之中。海口警方根据举报摧毁了这4个诈骗团伙,共抓获77人。2014年7月30日,海口市中级法院对该起案件进行了公开宣判,首批20名被告人一审以诈骗罪判处1年3个月至15年8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其他被告人将分批审理。  相似文献   

12.
2009年11月,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网络诈骗案。在这起案件中,犯罪分子的诈骗手段与其他网络诈骗没什么两样,都是通过发布中奖信息并以兑奖要先交手续费为由,骗取被害人钱财。一般来说,被害人在被骗去几百甚至上千元手续费后都会警觉并识破骗局,但是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本案的被害人却被骗走75多万元,并一直对中奖之事深信不疑……  相似文献   

13.
福建男青年陈某在网上自称“女大学生”,通过网聊认识肖先生并表示愿做他的情人,诈骗百万元“诚意资金”后却销声匿迹。2月22日.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开庭审理了这起诈骗案件。  相似文献   

14.
甲地行骗,乙地遭害,丙地受累,这是一些不法分子利用手机发送虚假“中奖”短信息,实施诈骗活动而精心构筑的“三角迷阵”。受害人遍布国内十多个省市,被骗金额少则数千元,多则上万元甚至几万元。尤为严重的是,此类案件还使上海的形象和一些著名大公司的声誉无端蒙垢。上海市公安  相似文献   

15.
《现代世界警察》2023,(11):14-15
<正>9月20日晚,随着三架中国民航包机分别降落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和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前期中国警方和印度尼西亚警方通过警务执法合作抓获的153名实施跨境裸聊敲诈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嫌疑人,被北京、山东公安机关从印尼押解回国,涉及全国多个省市的百余起跨境裸聊敲诈案件成功告破。针对当前裸聊敲诈犯罪多发高发态势,公安部组织部署北京、山东等地公安机关紧盯重点案件,加强研判分析,强化线索摸排,初步掌握了盘踞在印尼境内的特大跨境裸聊敲诈犯罪团伙相关情况。今年8月,公安部派员率北京、山东公安机关民警组成工作组赴印尼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6.
从2000年至2004年6月,浙江省共受理贷款诈骗案件682起,立案416起,破案319起,涉案金额达58169.75万元,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8987.26万元,共查处犯罪嫌疑人347人。贷款诈骗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骗你没商量     
在众多经济案件中,诈骗案占相当大的比重。体到每一宗案件,其诈骗手法又各不相同。本期“案海涛声”择选了六起诈骗案件,展现了犯罪人不同的诈骗伎俩,以期引起读者朋友的警惕。有一点需要指出的是,诈骗犯之所以能够屡屡得逞,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抓住了人们期望发财、贪小便宜的心理,所以为了预防被骗,不仅要提高警惕,更要祛除贪小便宜的心理。  相似文献   

18.
邹妍 《江淮法治》2008,(18):34-35
2008年6月的一天,马鞍山女青年朱某因轻信手机短信中奖,被人诈骗3万余元。因为是瞒着父母拿走了家里的所有积蓄,朱某心急如焚,最后想到偷东西搞点钱来把自己被骗的钱填上。  相似文献   

19.
为解决经济诈骗犯罪活动日益增多的问题,我们对诈骗犯罪活动情况、产生原因、打击对策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现综合如下:经济诈骗犯罪活动的基本情况经过对1991年至1994年黑龙江省立案查处的经济诈骗犯罪案件调查分析,我们看到经济诈骗犯罪活动的发生、发展、变化主要是:经济诈骗犯罪活动日趋严重。1994年黑龙江省立经济诈骗案件1204起,比1991年增加1.8倍,平均年递增41%。在公安机关管辖的经济犯罪案件中,诈骗案件占80%, 1994年全省查处的经济诈骗犯罪案件涉案总金额为97.9亿元,比1991年增加69.4倍。1991年最大一起诈骗案件案值为270万元,1994年已经达到10亿美元。经济诈骗犯罪向团伙化发展,1991年查获的经济诈骗犯罪作案成员中团伙成员占21%,1994年增加到31%。一些诈骗犯罪分子在市县内外、省际之间、跨国跨境流窜作案,1991年查获的经济诈骗犯罪成员中,流窜犯占7.4%,1994年则上升到11.3%;1991年前没发生过国内外勾结的诈骗案件,1994年就连续发生22起。诈骗犯罪分子多涉足于经济活动的重要方面。呈现"四多":  相似文献   

20.
诈骗犯罪分子已从前些年针对消费领域,以代购紧缺生活用品来骗取群众的钱财,逐步转向针对流通领域以签订经济合同、调剂外汇、伪造票证,提供假信息等手段进行诈骗活动,这种犯罪行为往往夹杂在日常经济活动之中,具有更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使人不知不觉便上当受骗,而且一骗就是几十万元、几百万元,甚至上千万元。重、特大诈骗案件屡屡发生广州市1993年1-10月共立案侦察诈骗案件108宗,其中重大案件75宗,特大案件18宗,共损失总值人民币3429万元。经工作破案103宗,抓获诈骗犯罪分子134名,追缴赃款赃物价值人民币2400万元。1993年2月,曾保罗(香港人)等案犯借用珠海市经济特区兆龙有限公司的办公场所,伪造该公司的"担保书"、"协议书",打出了"五洲投资拓展公司"的招牌,以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