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是当今世界的一个热点问题,正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对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必须认真研究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概念及其特征,掌握其特点,准确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其他类似有组织犯罪之间的区别,才有助于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认定。  相似文献   

2.
随着重庆市"打黑除恶"专项斗争的开展以及取得的明显成果,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再一次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此重要的一点,是如何正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要求在严厉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维护社会秩序,同时要做到不枉不纵,防止黑社会性组织犯罪认定的泛化.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学界理论以及司法实践的不断深入,目前我国学界对黑社会组织犯罪的特征还未形成一致意见,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特征的认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刑法目的的实现和刑法功能的发挥;而对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特征的认定,就有必要对对概念以及相关概念进行比较,对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相关立法进行研究,才能得出较为准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方明 《广东法学》2002,(5):53-59
科学地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含义,以及黑社会性质的组织与黑社会组织、一般犯罪集团、恶势力、恐怖活动组织等相关犯罪组织的界限,是司法实践中准确认定和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关键。从理论上研究探讨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构成特征及相关问题,无疑对司法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许海波 《山东审判》2004,20(4):83-85
科学、合理地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是正确处理涉 黑案件的前提和关键。正确理解刑法和立法解释的规 定,合理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本质属性和法律特征, 理清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其他犯罪组织之间的界限,对 于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有效打击黑社会性质组 织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浅议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性质认定入手,继而分析了黑社会犯罪组织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形成原因,最后对如何应对和预防此类犯罪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7.
关于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非法控制是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最大特征。黑势力与黑社会性质组织有性质上的区别。在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犯罪时,首先应建构一种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确认程序。  相似文献   

8.
岳岩 《法制与社会》2011,(14):265-266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作为我国集团犯罪的主要代表,自从1997年刑法修订案以具体罪名确立于刑法以来,一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目前为止,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并没有一个合适的标准,导致在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一般组织犯罪时出现争议,影响了共同犯罪研究的发展与司法审判的公正。由此可见,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性质,严格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其他组织犯罪,不仅是我国罪刑法定刑法原则的要求,更是保障共同犯罪领域罪犯人权益的起点和基础。  相似文献   

9.
张国岩 《法制与社会》2011,(32):145-146
黑社会被称为"世界人民的三大公敌之一",黑社会的存在对每个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都造成了巨大威胁,危害社会的稳定,阻碍社会的进步。本文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认定和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刑事责任的承担两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0.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司法认定根据我国刑法第294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  相似文献   

11.
中国大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国外黑社会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有组织犯罪猖獗,黑社会复活了!” 一般认为,目前我国有组织犯罪的犯罪形态符合黑社会的一些特征,但只是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组织,还不是典型的黑社会组织。然而,根据2000年岁末“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破获出来的案件看和当前中国大陆有组织犯罪的最新动态看,有的有组织犯罪的行为,已经完全符合黑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如果将这类犯罪还认定为“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已经不符合当前的实际。因为黑社会组织一般有  相似文献   

12.
梅传强  胡江 《现代法学》2011,33(2):98-107
现行《刑法》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理解和认定上的困难,已经不能适应惩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新要求,有必要重视重庆打黑除恶专项斗争中暴露出的刑法规定上的不足,对《刑法修正案(八)(草案)》的相关规定予以评述并提出相应的修改建议。当前,我国没有必要制定单独的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法律。在修订《刑法》第294条时,应当区别对待组织、领导者和积极参加者、一般参加者,并设置相应的刑罚,同时应当增设第294条之一以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对于所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均应增设财产刑,并提高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法定刑。此外,不宜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规定为特殊累犯,而应当规定为特别再犯,并提高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缓刑、减刑和假释适用标准。  相似文献   

13.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及司法认定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明 《现代法学》2003,25(6):84-87
成立黑社会性质组织 ,应当同时具备组织结构特征、经济实力特征、暴力行为特征、非法控制特征等四个特征。科学地界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内涵 ,明确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其他相关犯罪组织 (如 ,黑社会组织、犯罪集团、恶势力、恐怖活动组织等 )之间的界限 ,按照犯罪构成的要求 ,在司法实践中 ,才能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对此罪与彼罪以及定罪与处罚等问题作出正确地裁量  相似文献   

14.
立法解释规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成立需要具备四个条件:一是组织特征;二是行为特征;三是经济实力特征;四是控制特征。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需要同时具备这四个条件,缺一不可。黑社会性质组织与司法实践中经常提到的恶势力和犯罪集团的界限在某些情况下容易混淆,黑社会性质组织与犯罪集团是严格的刑法概念,而恶势力则不是刑法概念,明确他们之间的界限有利于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相似文献   

15.
垄断黑金与暴力魅影——王兴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部挂牌督办的王兴强黑社会性质组织为追逐非法利润,以合法企业为外衣,暴力垄断市场;该黑社会性质组织结构严密,并拉拢国家工作人员包庇、纵容犯罪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应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整治社会秩序;制定专门法规,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强化司法部门的特殊打击能力,有力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严厉打击国家工作人员涉黑职务犯罪,彻底消除“保护伞”的庇护;加大对洗钱行为的预防、监控和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16.
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特征认定混乱主要是立法及司法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经济特征规定模糊所致.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特征表现为利用经济利益支持犯罪组织有组织地实施违法犯罪活动,非法控制一定区域或行业并从中获取垄断经济利益.为防止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经济特征被扩大化认识,应紧扣黑社会性质组织的非法控制特征区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合法经济利益与非法经济利益,涉黑经济利益与普通违法犯罪所得.  相似文献   

17.
为了有力惩治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我国修订后的刑法增设了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入境发展黑社会组织罪;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三个关联的罪名。本文将对关于这三个罪名认定的相关问题谈点看法。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刑法第294条规定的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从犯罪形态理论上看,属于行为犯范畴。行为人只要实施了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行为即可构成犯罪。从犯罪构成方面进行分析可知:在客观方面具体表现为行为人组织、领导或参加以暴力、威胁或以其他手段参加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称霸一方,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众,严重破坏经济、社会  相似文献   

18.
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作为我国97刑法为实践需要新增的罪名,是我国现阶段黑社会犯罪的主要形态。但由于立法本身的不够明确和完善,司法实践在具体认定时常引发争议,使刑法的作用难于得到充分发挥。本文主要从一则案例为切入点,探讨了黑社会性质组织的内涵及司法界定,同时对司法实践具体认定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主要是指秘密从事卖淫、盗窃、抢劫、敲诈、勒索、走私、贩毒等犯罪。因黑社会性质组织具有严格的纪律,集中了群体犯罪的技能与方法,犯罪成功率高,危害性大,又通过官黑结合编织了关系网,提高了逃避制裁的能力,因此在审判这类团伙犯罪案件时,应特别注重强化庭审功能,查清团伙性质和犯罪从重情节,依法给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以摧毁性打击。具体应查清、确认下列从重情节:  一、准确认定黑社会性质的情节  犯罪团伙分无政治色彩和黑社会性质二种。一般犯罪团伙成员虽然比较固定,但多属纠合性,成员间相互纠合…  相似文献   

20.
我国刑法中黑社会性质组织探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立足于静态区别与动态发展的观点,通过与典型的黑社会组织的全面比较,概括出黑社会性质组织在社会性、行为以及危害性三个方面的构成特征,提出了认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标准,并对实践中存在的“保护伞”问题、恶势力团伙犯罪问题、黑社会性质组织与犯罪集团的关系问题等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