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 毫秒
1.
第二课堂创业教育具有实践性和灵活性更强等特点,能够有效弥补第一课堂创业教育的不足之处。文章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第二课堂创业教育在知识结构、管理形式、能力培养等方面的优势以及活动资金缺乏、师资力量不足、评价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从强化宣传机制、丰富资金筹措机制、完善师资管理机制、健全效果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具体对策,着力提升第二课堂创业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2018年于计算机、外国语、安全工程和空中乘务四个二级学院开展实施,第二课堂对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二课学时是协助学生学习生活,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创新创业之中的重要推动力和指标.因此研究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学时发放标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将从第二课堂分类角度...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已取得较大成效,但部分高校在实践中忽视创新创业价值观的培育,呈现出明显的急功近利倾向。分析和准确把握青年大学生在创新创业过程中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心理变化,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等功能,讲好大学生身边的创新创业故事、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涵育大学生创新创业价值观、构建科学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体系,是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质增效"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4.
从学生需求、创业活动和学科结构三方面深入分析是有效构建创业教育课程的基础。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对创业教育课程的共性需求,并基于创业活动不同周期特征分析创业者对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最后从学科结构的视角探讨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和法学等与创业教育之间存在的内部逻辑联系,以期为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创业人才培育机制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创业教育的基本内涵包括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人格的培养。针对当前大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要建构新型的高校创业人才培育机制,必须从构建创业人才的培养体系、营造创业人才的成长环境、引导学生确立创业航标等方面着手,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6.
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时代主题,中国已进入了"创时代"。国家和社会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有利的宏观环境,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进入了新时代。然而,面对机遇,高校创业工作仍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高校创业教育理念滞后,与学生实际脱节;二是工作责任归属不明,缺乏整合与优化;三是创业教育工作缺乏跟踪与效果反馈,过程监管不到位。这些问题使得高校创业教育工作面临新挑战。因此,要开拓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必须更新创业教育理念,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建立协同育人机制,以资源优化为突破点;完善风险保障体系,以创业服务为落脚点,营造良好的创业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7.
差异化创业教育主张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高校要通过构建差异化的社会实践体系,将社会实践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探索多样化的创业教育实践模式,形成一条由理论到实践、由课堂到社会的互动链条,实现个性需求与教育供给的有效契合,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8.
高校辅导员是直接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与学生走得最近,比较容易准确地把握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所以,研究和探索高校辅导员在学生创业教育中的角色定位,对于大力推进高校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在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中,辅导员扮演五种角色:创业梦想和激情的点燃者,创业意识和精神的培养者,创业实践和技能的指导者,创业心理和信心的疏导者,创业政策和导向的宣传者。  相似文献   

9.
差异化创业教育主张注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需求。高校要通过构建差异化的社会实践体系,将社会实践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探索多样化的创业教育实践模式,形成一条由理论到实践、由课堂到社会的互动链条,实现个性需求与教育供给的有效契合,增强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结合轨道交通类学生的特点和大学生发展成才的特点,提出将能力分为"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并且认为非专业能力在大学生职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解析"非专业能力"概念,认为非专业能力包括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五个方面.轨道交通类学生的非专业能力培养途径坚持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  相似文献   

11.
针对高职学生缺乏职业理想、团队和吃苦精神不足以及职业能力有待提高的问题,文章提出要重视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具体培养策略,即把德育工作置于职业素养培养的首位;学校开设第二课堂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教师在专业课中加强职业素养的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要适应"创新创业"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2.
创新创业教育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客观需求。与国外成熟的创业教育相比较,我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在教育理念、课程体系、师资队伍、配套支持等方面还存在不足。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立足我国高职院校现实,将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结合起来,实现三个课堂的联动,保证创新创业教育活动畅通有序、卓有成效地运行,从而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构建创新创业知识体系,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丁婕萍 《山西青年》2022,(1):129-131
近几年,在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下,高校招生规模迅速扩大,虽然有效提高了我国学生的整体素质水平,但就业压力也不断增大,由此,应加强创新创业的发展.本文针对大学生能力培育展开充分探析,首先简要阐述了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当前大学生能力培育的现状,最后着重探讨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具体措施,如,增强学生...  相似文献   

14.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共青团中央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研究通过对实施"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32所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发现目前"第二课堂成绩单"实施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并为各高校建立合理的"第二课堂成绩单"运行机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创业型经济发展及创业型社会构建的战略路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创业型经济,构建创业型社会有利于缓解我国目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转变经济增长模式,打开生产力浓缩与转移的出路.应把发展创业型经济,构建创业型社会作为未来30年改革与发展的战略.从四个层面构筑战略路径:培育创业复合资本,夯实创业型经济基石;发挥不同主体功能,科学架构创业型社会;打造创业集群,形成创业型经济体系动态升级机制;构建"三园"互动机制,形成创业型经济操作层面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综观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一方面,许多领域出现了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现象,并由此大大增强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的背景下,创业问题已成为学校、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对于高校而言,只有摒弃传统的专业化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知识复合、能力复合和思维复合,强化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才能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复合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作者认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需要把握四点:人品信誉是做人的本钱,业务能力是立业的基础,心理态度是成功的条件,习惯养成是成败的细节。  相似文献   

17.
张玲  曾春水 《党史文苑》2008,(11):70-71
综观当今社会经济的发展态势,一方面,许多领域出现了学科交叉、知识融合、技术集成的现象,并由此大大增强了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在大学毕业生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的背景下,创业问题已成为学校、政府和社会各方共同关注的焦点.对于高校而言,只有摒弃传统的专业化教育模式,注重学生知识复合、能力复合和思维复合,强化学生创业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才能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复合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作者认为,高校培养复合型、创业型高素质人才需要把握四点:人品信誉是做人的本钱,业务能力是立业的基础,心理态度是成功的务件,习惯养成是成败的细节.  相似文献   

18.
李政宁 《世纪桥》2012,(21):102-103
社会经济越发展,就越需要法律人才带领各行各业趋利避害、共同发展。因而高校迫切需要开展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创业教育,构建法学专业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这既包括创业基础教育,也包括法律专业创业教育,从而切实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生存能力、竞争能力和创业能力。同时,法学专业就业率近年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高校更应当加强应用型法律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在学生的创业能力方面加强应用能力的培养,使他们更具有符合社会需求的知识、技术和能力。  相似文献   

19.
我国高校的创业教育面临着许多问题和困难,而州市高校的创业教育更是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对创业教育认识不到位、实施创业教育的资源缺乏、创业教育模式单一。本文结合州市高校实际,提出了建立健全高校创业教育管理体系,加强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构建满足社会需求和适应学生专业特点的高校创业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0.
当前,中国社会经济改革进入转型发展的关键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召唤推动了高校创业教育正经历着由小众到大众、由概念到具体、由展示性到实操性的转变。大学生创业者法治素养高低关乎创业成败,通过将创业法治素养培育纳入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打造全新育人体系,将创业法治素养纳入创业竞赛评价体系,构建"政府、高校、行业协会"三位一体的创业者法治素养培育机制,最终实现"以创业带就业",创新创业事业方能在"中国梦"实现的过程中绽放异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