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论文化统战工作的基本任务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文化认同是一切社会认同的核心和基础。新世纪新阶段,文化统战工作的基本任务就是要以文化认同推进广大统一战线成员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2.
从本质上看,统一战线要凝聚人心、汇聚力量必须争取尽可能多的社会公众的认同,而文化认同是所有社会认同中一种基础性的、根本性的认同。因此,文化统战工作的使命就是要增进广大统战成员的中华文化认同、夯实共同价值基础,推进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最广泛联盟的建立、巩固和发展。社区是现代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因此,社区统战是社区党的工作的重要方面,是新时期新阶段城市统战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统战工作的新课题。当前,积极探索社区文化统战工作的发展方式,发挥文化认同在社区统战工作中的作用,在社会转型期中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3.
妈祖文化与统一战线工作的基础是共同的寻根诉求和共同的和平企盼;妈祖文化认同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础力量,妈祖文化传播是统一战线凝聚民心的优势动力,妈祖文化影响是统一战线对台工作的强大推力;尊重、合作与发展是统一战线工作在妈祖文化传播中的理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在文化强国建设和重视软实力研究背景下,文化认同理论融入统一战线工作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的基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也是族群认同和国家认同的中介。文化认同在统战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使统一战线有更宽广的基础和更强的感召力。要积极探索文化认同融入统战工作的现实策略,坚持传统性与开放性统一、先进性与广泛性统一的原则,拓展文化认同融入统战工作内涵,创设文化认同融入统战工作环境。  相似文献   

5.
统一战线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三大法宝之一,是全体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的最广泛的联盟。在新形势下,如何巩固扩大统一战线基础是统战工作面临的重要课题。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最集中的体现,对于扩大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增强华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促进华人的凝聚有着积极的作用。只有充分发掘利用传统文化的各种积极价值,并创造性的发挥,可以巩固扩大统一战线基础。  相似文献   

6.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将马克思主义的统一战线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开创了无产阶级统一战线的新篇章,究其原因就在于统一战线思想扎根于中华优秀文化土壤,在思维逻辑、伦理精神和价值导向上都契合于中华文化的精髓。新时代在"大统战""大文化"双重视角下,以政治共识教育为核心、以文化认同教育为基础,以文化认同增进政治共识,已成为统一战线巩固发展壮大的时代要求。  相似文献   

7.
文化统战理论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参加文化统战理论研讨会的与会代表围绕“文化统战的内涵、任务及方法”这个主题,就文化统战的基本内涵,文化统战的基础、特征和基本任务,文化统战的功能和作用,中华文化与统一战线,文化认同与民族凝聚力,文化统战与五大关系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厘清了相关理论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的共识,也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见解和观点。  相似文献   

8.
文化统战既是一种开辟统战工作新局面的新理念和新思路,也是一种开展统战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新世纪新阶段文化统战的基本任务是以文化认同推进统一战线成员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文化统战工作必须充分挖掘文化资源,运用文化的力量开展统战工作,着力发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引导功能,民族文化的精神凝聚功能,大众文化的社会感化功能,乡土文化的情感联络功能,逐步增强统一战线成员的政治认同感、国家认同感和中华民族认同感。  相似文献   

9.
借助文化的力量推动社会各阶层和谐是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面临的新课题。统战工作协调阶层关系,主要是做好新社会阶层人士工作。文化统战协调我国阶层关系就是借助文化力量,在共同价值基础上最大限度地把各阶层团结起来,通过增强文化认同进而增进他们的政治认同、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0.
文化统战在新时期统战工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文化统战的实质是文化认同。文化的力量是一种柔性的力量,这与统战工作引导、协商、沟通、整合的领导方式相契合。统战文化领导力充分体现了我党统一战线的功能特点及其实现机制,并发挥了文化整合力的优势。  相似文献   

11.
李普涛 《理论前沿》2005,(10):31-32
文化全球化是一种客观趋势,文化霸权主义是一个突出的全球文化发展不平衡现象。任何民族只有向世界奉献民族文化新特色,才能遏制文化霸权,共同构建世界文化新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关于文化安全与文化主权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晓娟 《理论前沿》2003,3(1):28-29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发生了变化,文化安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要从根本上维护国家的文化主权,保障国家的文化安全,必须树立新的文化安全观,保持文化的先进性,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用新的方式维护文化主权。  相似文献   

13.
文化全球化主要是指超越本土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观念。当今国际关系日益受到更为繁多、更为复杂的权力体系的作用和影响,文化作为其中一部分也正在成为国际关系中继安全贸易之后另一个重要的概念。  相似文献   

14.
"文化生态"对文化的总体特质、价值指向和未来路途等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但却没有引起文化哲学足够的关注.文化哲学视野中的文化生态研究应致力于对一定社会文化大系统内部各种文化关系的探讨,并以此作为解读文化演进和文化变迁的重要依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生态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但仍然相对失衡,培育健康和谐的文化生态将是今后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5.
邓小平文化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指导思想。邓小平文化思想为当代中国文化确定了发展的坐标 ;指明了当代文化发展的方向。邓小平文化思想具有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 ,对中华民族当代文化精神的塑造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结束了东西方冷战之后,文化殖民主义成为当代殖民主义的重要体现。中国要抵制西方的文化殖民主义,必须提高自身文化自觉的力量,做到对内强化民族意识,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对外强化文化安全战略,有效地抵制西方的文化霸权。  相似文献   

17.
传者与受者的文化差异产生传播的意义,文化意识也需要在这种差异中构建和保持。在文化质差中,传者需要保持明确的主流文化意识;在文化位差中,传者需要树立一定的精英文化意识;在文化时差中,传者则需要具备较强的大众文化意识。传受双方如果不存在任何文化差异,那么传者的文化意识也可以淡化乃至取消。  相似文献   

18.
多样性文化之间的冲突引起文化安全问题。经济全球化中,我国文化安全面临着文化一元化的威胁。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主战场,思想文化领域斗争深刻复杂。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就要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健全文化安全管理,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相似文献   

19.
The rise of cultural studies had an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ociological theory and cultural sociology,on the one hand it brought “culture” turn of sociology, on the other hand it also brought “The Sociology of Culture” turn to “Cultural Sociology”, in the double “turn”, the disciplinary boundaries and imagination of cultural sociology, in the field of ideology and gender, popular and mass culture, fashion and consumption culture, have also been greatly expanded.  相似文献   

20.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10月18日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思想。对于乡村振兴而言,决不只是乡村经济兴旺,更重要的是乡村生态宜居、乡风文明。在乡村不仅要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还要留得住乡愁。乡村文化是传统文化生民的"根"与"魂",是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和意义所在。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方面加剧了农村的现代化进程;另一方面造成乡村文化的撕裂和痛苦,造成大量乡民精神家园的迷失,致使乡村文化生态失衡。因此,在现代与传统的冲突与碰撞中,保护乡村文化、重构文化认同成为提振乡村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