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针对当前农村空巢老人所面临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困难,反思当前我国养老模式的实际和不足,文章提出了建立社会支持网来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路,对已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继承和创新,可为有关组织和个人研究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许典利 《人民论坛》2014,(1):160-162
针对当前农村空巢老人所面临的经济供养、生活照料和身心健康等方面的困难,反思当前我国养老模式的实际和不足,文章提出了建立社会支持网来解决农村空巢老人养老问题的思路,对已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继承和创新,可为有关组织和个人研究农村地区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九大提出"健康中国"战略。随着城镇化与老龄化的不断发展,我国农村老人空巢率不断升高。农村家庭结构不断变迁等原因将农村空巢老人这一弱势群体中的弱势者的精神养老问题置于突出位置,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问题迫在眉睫。文章在阐明精神养老内涵的基础上,分析2012年中国人民大学的调查数据,将影响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的因素分为3类19种,深刻总结不同因素对于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的影响。运用社会支持理论构建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支持体系,提出增加精神自养意识与能力、发挥家庭支持支柱性作用、完善社区支持依托作用和发挥政府"指挥棒"角色等建议,促进我国农村空巢老人精神养老发展。  相似文献   

4.
现状 我国城市地区的“空巢老人家庭”达49.7%.农村地区为38.3%,空巢老人中近一半没有配偶相伴.老年人日常生活需要全护理和照料的比例已上升至9.3%。“空巢家庭”的老年人有一系列心理和生理上的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5.
正陕西省商洛市商州区积极引导专业力量和社会力量发挥各自优势服务空巢独居老人,探索形成"四个介入"帮助空巢老人走出困境。一是社会工作者"专业介入"。通过走访调查,掌握空巢独居老人家庭情况、健康状况等基本信息,评估其社会支持系统,建立完善档案并实现动态管理。通过购买专业社工服务,开展个案、小组和社区工作,帮助空巢独居老人建立健全社会支持系  相似文献   

6.
“空巢”离爱巢有多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所谓“空巢”老人,是指身边无子女,又无他人照料的老人。据最新统计,全国1.3亿老人中,独居“空巢”的就有4000万之多。他们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最需要经济供养、医疗药费和生活照料三项保障。有关人士呼吁,不要让这些远离与缺失亲情和爱的老人们成为被社会遗忘的角落。价值观念的因时改变和重新回归,才是解决老年人“空巢”问题的根本。期待老有所养、老有所终是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永续价值,也是我们这个激情时代的美丽旋律。  相似文献   

7.
解决好失能老人的日常照料和护理问题,不仅牵涉到失能老人和他们的家庭,同时也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和谐,因此,是一个亟待重视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来,杭州市在发展养老服务业中,高度重视做好失能老人的照护.形成了许多好的做法。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大量乡—城流动人口为城市经济发展注入活力,但同时也造成农村"留守"现象,农村空巢老人作为农村逐渐庞大的弱势群体,其养老模式在健康状况、经济收入、人力资源、制度建设等方面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关注和解决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组成部分,结合当前农村的实际情况,通过整合政府、社会、家庭和个人力量,在老人增收、制度建设、政策支持、多元养老模式等方面,构筑农村空巢老人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9.
空巢老人是指没有子女照顾、单居或夫妻双居的老人。主要包括无儿无女无老伴的孤寡老人以及儿女远在外地,寂守空巢的老人。随着社会老龄化程度的加深,空巢老人占比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该课题调研需求,州直科级干部进修班第11课题组三名成员在指导老师指导下,通过查阅权威数据和文献资料、走访社区及农村对空巢老人家庭能力建设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姬少亭  于力  朱薇 《中国人大》2009,(19):26-26
针对日益增多的城乡“空巢”家庭老人的养老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冯月菊建议,在保障“空巢”老人生活上,应始终贯彻“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从多方面着手解决“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  相似文献   

11.
<正>在我国,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以及城镇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农村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老人、"空巢老人",他们普遍存在着生存压力大,生活水平偏低,心理负担重,生活缺乏照料,安全隐患多,看病问题较突出等诸多问题。我国农村传统的供养老人方式——家庭供养面临极大的挑战,如何完善和解决农村留守老人的养老已然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一)建立农村老年人组织,为留守老人筑"新巢"。引导有条件的村委会提供活动场所,政府适当扶持,成立老年人  相似文献   

12.
王静 《北京观察》2016,(5):32-33
正针对目前社会照护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北京市有必要将低收入失能失智老年人作为重点关注人群,加大对低收入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社会化养老照料服务,将解决他们的照料问题作为养老突破的重点。随着我国老龄化的深入发展,老龄人口不断扩张,我国老龄化呈现了发展速度快、高龄化、失能化和空巢化的特点,如何使每位老人都有尊严地安享晚年成为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刘爱萍 《世纪行》2014,(11):37-38
<正>随着我国城镇化的迅速推进,人口流动性加大,以及人均寿命增加,空巢老人家庭数目持续、快速增多,空巢老人总数和占比快速增长,这给我国传统养老模式带来了严峻挑战。探索和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空巢老人养老问题,使空巢老人安度晚年,是具有广泛意义的现实要求。一、空巢老人面临的困境一是经济上"困"。大多数空巢老人没有固定的经济来源,储蓄较少,只能维持最基本的温饱。有的老人还要依靠种田、打工或经营小生意才能解决生计问题。  相似文献   

14.
空巢老人精神健康情况与自身社会支持网络、自我角色构建以及社会资本相关。维系城市空巢老人精神健康必须促进城市空巢老人的社会参与,保持其与社会的连接,建立完善的社会支持网络;尊重其对生活意义的理解,帮助构建积极的价值观与思维方式;转变观念,减少社会歧视,帮助城市空巢老人发掘自身优势,拓展社会资本;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定相关社会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相似文献   

15.
地方传真     
<正>结对志愿服务让"空巢"变"暖巢"今年,内蒙古自治区乌审旗关爱空巢老人志愿服务队启动特殊的志愿服务方式,她们与空巢老人以"一助一""多助一"的结对帮扶模式,每月定期为空巢老人和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抚慰、应急救助、健康  相似文献   

16.
《政策瞭望》2011,(12):58-58
天津最近下发《关于做好我市80岁以上困难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政府补贴工作的实施意见》,将具有天津市户籍、城市户口、年龄在80岁以上的,独生子女家庭的父母、市级劳动模范、失能老人和空巢老人且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天津市最低工资标准的老年人,按照评估后的照料等级,分别给予每人每月100元、150  相似文献   

17.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老龄化以及家庭结构的演变,“空巢”家庭正迅速增加。“空巢”家庭的形成是个人、家庭、社会多方面原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中国传统的养老模式来看,家庭照顾是老人最主要的养老方式.但随着“空巢”家庭数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刘莹 《前沿》2014,(19):152-153
在老龄化和工业化的双重背景下,空巢家庭日益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现象,空巢老人迫切需要来自全社会的关爱,他们养老问题也势必会受到社会的关注。为空巢老人建立一套合适的养老模式,既可以满足他们在家养老的愿望,又能使他们享受社会提供的多元养老服务。本文结合居家养老的特点、优势及有待完善的方面探索出一套符合空巢老人特点的居家养老模式,以期为解决当今社会空巢老人的养老问题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正>在老龄化社会里,对家庭和社会带来负担的,主要是那些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即残障老人)。为此,我们建立了扩展的多维家庭人口预测模型,用来定量分析预测未来残障老人的数量、年龄、性别、城乡、婚姻、家庭结构,以及生活自理能力状态动态变化和老年家庭照料需求成本。根据我们的研究,老年家庭照料  相似文献   

20.
<正>南通是著名的长寿之乡。统计数据显示,南通市现有老年人口193万人,老龄化程度近26%,老年人口年增长速度达3%,80岁以上高龄老人已超过32万人,且空巢老人逐步增多。数量大、高龄化、增速快、空巢多的老龄化特点,使得养老保障压力日益增大,养老服务需求迅速膨胀,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日常照料和护理需求尤为突出。为深入了解失能老人的日常照料和护理情况,市政协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