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那是6年以前的事了。可是至今回想起来,那些画面是多么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强那信任的求助的眼神,强的母亲那焦急的面容,甚至那湛蓝的天空以及我和强的母亲站着谈话的走廊旁花坛里的一朵朵怒放的菊花,都像用数码摄像机录制下来一样清楚地呈现在我的眼前。而我,就那么简单地决定了一个孩子兴趣的走向——虽然现在还说不上是不是像我想象的那么糟糕。  相似文献   

2.
走在春天里     
春天,是一个有灵性的季节。在四季中,我是最爱春的,不为她那娇艳的花,不为她那贵如油的雨,只为她的性情。春,不是柔弱的象征,而是阳刚的体现。万事万物,在春天里找到了又一轮新的生命,在春天中一点一滴地积聚着力量。春,就像一个巨人,把自然扛在肩头。  相似文献   

3.
开往北京的44次列车马上就要启动了,我恋恋不舍地问麦尔燕:"你要点什么,我到北京给你买。"她温情脉脉地说:"我什么都不要,只要你平安地回来比什么都要好。"语重心长的话儿,像小锤子敲击着我的胸膛。她那清纯而又美丽的大眼睛,似乎又放射出少女时代那种天真烂漫的光泽,她凝视着我,久久不语,突然从她那清彻明亮的大眼睛里滚出几滴清泉般的珠泪。这是最大的安慰和祝福,我满足了,情不自禁地扑过去紧紧地握着她那纤纤玉手,一股暖流  相似文献   

4.
赵平 《新长征》2011,(4):34-35
她的生命像一团火,尽情地释放着光明、希望还有炽热;她的生命像一首歌,跳跃的音符中有幸福、有欢乐、也有坎坷;她的事业像一首诗,诗中抒发着信念、智慧、更有拼搏。她用最凝重的情感,以最优美的旋律,在心底里唱着奉献之歌、忠诚之歌!  相似文献   

5.
夏日香气     
正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进窗棂,人们睁开惺忪的睡眼,纷纷走出家门,去奏响夏日里最美的乐声,我成了其中的一员。团部公园里那红艳艳的格桑花,像少女呼之欲出的红唇,亲吻着晨风;铃铛花摇曳着她的清高,一袭白衣,一种姿态,阳光下露珠被耀成晶亮,闪在草丛里,闪在花心里,闪在眼睛里;阳光洒在大路上,狗尾草愉快地舞着,曼妙的香  相似文献   

6.
陈瑞生 《湘潮》2010,(8):24-27
<正>在我一生的成长过程中,母亲彭儒给了我无穷的精神鼓舞和鞭策,她那慈祥的母爱也给了我无限的温暖和幸福。虽然我已古稀之年,但母亲那丝丝不断的舐犊之情,仍然一如既往地温暖着我。她的爱,犹如她的血液一样,永远在我的血脉中流淌。母亲渐渐地老了,但她永远像一  相似文献   

7.
笔者拜访刘真骅是在她位于青岛东部海边的家里,她是《铁道游击队》的作者刘知侠的遗孀。出现在笔者面前的刘真骅气质端庄典雅、神采奕奕,完全不像一位年过花甲的老人。她热情地将笔者迎进了她那面向“一帘波涛”的客厅内,习惯性地燃起了一枝香烟,娓娓诉说起她与知侠先生那段刻骨铭心、少为人知的恋情。  相似文献   

8.
68岁的郑桂梅轻轻地用她那干瘦而又布满皱纹的双手 一遍一遍地抚摸着那张她和孙龙珍烈士合影的照片,抬起 头久久地望着远方,在她那双已干涸的眼睛里,淌出了滚烫 的泪水。  相似文献   

9.
正1970年9月20日,女外交家龚澎永远地离开了她深爱的祖国和亲人。21日,举行追悼会,周恩来送来了花圈,李先念、邓颖超等人参加了追悼会,外交部部长姬鹏飞致悼词。周恩来很怀念这位结识于重庆的战友,他不止一次地对龚澎生前的外国朋友谈起她,像自言自语一样絮絮地说:"龚澎死了,龚澎死了……"龚澎在风华正茂的56岁离开人世,让人扼腕。在那非正常的日子里,她仍像春蚕在吐丝,一直到死;她又像一支红烛,燃尽了自己,照亮了别人……  相似文献   

10.
阳光路17号     
她和他新婚后不到一个月,他就出去打工了。都是穷人家的孩子,结婚时只买了一张床。他们山村的男人几乎全出去打工了,山里养不活人。她在家里种地、养猪、赡养老人,等待着他从远方来的信和寄来的钱。每个月他都会给家里寄钱来,收到钱的时候,她像个孩子,跑到储蓄所全部存起来,舍不得花掉一分钱。收到他信的时候,她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他们文化水平都不高,仅仅能写封信而已。他的字丑陋,可是她喜欢,那字里行间,满是对她的牵挂和惦念。她也写回信,羞涩地表达着想念和惦记,正值新婚,她还如薄酒小试春衫透的小妻子,每一瓣心花里,全是那个黑黑瘦瘦的男子。  相似文献   

11.
1930年春夏之间,在厦门思明戏院的十字路口, 人们经常看到一个梳着发髻、内地装束的中年妇女, 她时而慢步走动,时而踮着小脚东张西望。一小时、两小时过去了,一天,两天过去了,她仍在那里徘徊。突然,她像发现了宝贝似的,焦虑的脸庞绽出了笑花,挪动着那“三寸金莲”一颠一跛地往前跑,双手紧紧抓着迎面走来的一个身穿长衫的青年,似乎一放手他就会像鸟儿一样飞掉。  相似文献   

12.
落榜的状元28年以后,已经49岁的段玉春仍然对当年的那场高考耿耿于怀。当年她以二分之差没能走进大学的校门。“我报的是铁路的学校,当时的同学,现在都当主任了。”说这话时,段玉春眼里还是充满羡慕和憧憬。1979年那一幕给她留下了太深的创伤。贫困的家庭无力支付复习的费用,她只好带着一份失落、一份遗憾,含着泪水回乡务农。那时候生产队还没有解体,她和乡亲们一起在农田里拔草、间苗,每次都被人家拉下好几十米。她实在是怕了,每天早晨走到地头就开始落泪。她说,前些年和孩子说起这事儿,泪水还忍不住刷刷地落。村里的老党支部书记看不下去,…  相似文献   

13.
老师教我们时还系着辫子,年少得不知如何驾驭学生的顽皮,一生起我们的气来,就在讲台上哭鼻子。那时,我们不知道后来会后悔,就像不知道老师为什么会变严厉,直到我们中有人也做了老师,才在回记中充满感激。可一切都无法弥补,老师依旧在我们的祝福中老去,老得眼镜爬上了她的鼻粱,老得粉笔不再听她的支使。老师上最后一节课时,教室的黑板突然刺入,使所有的目光都不敢碰,一碰就会刺出泪来。没有流泪的是我们,是她那在四面八方做了父母的学生,只有在得知她已去世的那一刹那,才像失去了亲人一般疼痛父亲家和学校之间刚好两里,父亲…  相似文献   

14.
斯霞和孩子     
不知是谁在斯霞老师的桌上,悄悄地放了一个鼓得泡泡的纸包。她好奇地打开了它,里面是一件毛衣,从毛衣里还滚出来一只大苹果。斯霞抚摸着红喷喷的苹果,好象是亲吻着孩子可爱的小脸一样。前一天刮大风,斯霞像以往许多次一样.从精子里翻出了自己的孩子个时候寒的毛衣,给穿得单薄的学生加上,现在,毛衣送了回来。还留卜一只苹果。期霞深深地被孩子那颗真挚的心打动了。斯霞是南京师范学院附属小学的教师。在孩子们的心里,她既是敬爱的老师,又是最能了解和信仔他们的朋友,也是最能体贴和爱护他们的母亲。多少年来,她和孩子们在一起,…  相似文献   

15.
正田野里满眼的金黄,一阵微风吹来,那饱满的麦穗轻轻地摇曳着,像一个个含羞的姑娘与她深爱的大地恋恋不舍地挥手告别。又到麦收时节了,脑海里又浮现出儿时割麦的情景……三麦不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麦忙。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割麦忙得让人喘不过气来,从碾场、收割、打场、扬场,工序一道道的,少了哪道都不行,每道工作又是那么的紧凑、  相似文献   

16.
就业电话     
三个月以来,她一直在就业的路上奔波着。这一次她又无可奈何地拖着疲惫的身心回家。路边的六七个青年男女正散发广告单。她接过一张,那是就业电话广告单。她迫不及待地跑进路边的IC电话亭,飞快地拨了号码。电话听筒里先是传来一阵轻音乐,接着发出一串甜腻柔美得让她直起鸡皮疙瘩的女声:“亲爱的先生们、女士们,  相似文献   

17.
儿时的春天     
正儿时的春天像妈妈的怀抱,让我急不可待投入到她的怀抱中去,儿时的春天像一枚芽儿,急不可耐地伸展着腿脚,全身心地扑入春的怀抱。和煦的春风扑面而来,仿佛又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童年。暖暖的春日里,一排排老房子在春日的照耀下显得熠熠生辉,小家庭  相似文献   

18.
耻辱从一座桥开始耻辱从一座桥开始从被侮辱的狮子开始石头狮子,把愤怒变得更加坚硬的狮子连毛发都警惕起来卢沟两岸是一段用炮火测算的距离那是中国的土地啊而耻辱从一座桥开始一枚1937年的钉子,永远钉住了历史成了民族深处无法生锈的伤痛那用头颅排成的木筏那用头颅排成的木筏在抗战的洪流中竖立起风帆那永远都不屈从的头颅那永远都无法低眉顺目的头颅那永远喷洒热血的头颅排在了一起那用头颅排成的的木筏竖立起风帆为侵略者唱起了挽歌黑夜里亮起灯盏黑夜里灯盏多么明亮我不知道该把她称作村庄的心脏还是母亲的心脏反正在陕北燃烧着一种叫…  相似文献   

19.
正题记:人世间母爱最重。她一个孱弱的女子,用自己微薄的收入抚养着身患绝症的"继女",花光所有的积蓄,负债累累,使"继女"坚强地活下去,用无私和真诚演绎了一段人间真情的大爱。她就是农一师二团中学校医李肖辉。冬日的一天,李肖辉像往常一样,不到7点钟就起了床,为21岁的"女儿"梁玉婷做好早餐,穿好衣服,吃了早饭,陪梁玉婷进行身体康复锻炼。从2009年7月份开始,李肖辉都是这么坚持着走过来的。重建家庭,使她得到了可爱的"继  相似文献   

20.
罗西 《党建文汇》2011,(8):53-53
20多岁的她失恋了。他陪她逛街,散心,然后在一家菜馆里一起吃面,一人一碗,她只吃一半,就搁着,看窗外的树在掉叶子,发呆。他吃完了自己的面,怜惜地看着落寞的她,。张开双臂:隆重地把她没有吃吭的那碗面端过去,几乎是呼啸着就把它吃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