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基于红色文化开展党建工作,能够为党组织的建设提供文化资源、精神能量。红色文化是不忘初心,推进党建科学化发展的初衷、灵魂与驱动;红色文化是继续前进,推进党建科学化发展的内容、载体与手段;红色文化是克服艰难,推进党建科学化发展的利剑与盾牌,对于党建科学化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通过分析红色文化的内涵、表现形式与价值,结合红色文化的特点,总结红色文化推进党建科学化发展的措施,具体化到党员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的工作实践之中,以红色文化增进党组织的纯洁性、凝聚力与战斗力,以红色经典打造一支符合当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力党员队伍。  相似文献   

2.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革命、改革、建设过程中沉淀形成的先进文化,其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发展和丰富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新时期。红色文化蕴含着浓厚的历史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实现红色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融合,必须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理论引导作用,推进大学生"四个自信"教育;积极发挥红色文化的情感激励作用,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情感共鸣;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人格教育中的价值,完善大学生健全人格教育;积极打造红色文化实践平台,强化大学生的行动机制。  相似文献   

3.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具有政治导向、思想教育、精神动力等功能。从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历史思维、创新思维、系统思维五个维度深入思考用红色文化铸魂育人,不仅能促进红色文化的传承,也能为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的实现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世纪桥》2016,(12)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群众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形成的一种特殊文化形态,有着厚重的意蕴和新的时代特点。红色文化能够稳定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场、引领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观导向、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服力及吸引力,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导向,挖掘红色文化的独特价值,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中,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有力举措。  相似文献   

5.
红色文化见证、记录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奋斗历程,承载了党的初心与使命,彰显了文化的力量,是文化自信的源头活水。文化自信与红色文化是互促共生的关系,红色文化为文化自信提供了方向指引和强大的精神支撑和思想根基,文化自信彰显了红色文化的先进性、革命性及科学性,有利于实现共同的价值认同,为民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红色文化是熔铸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成长、壮大过程中的独特精神与文化样态。红色文化之所以能够激励中国人民在昂扬奋进中百炼成钢,在艰苦磨砺中玉汝于成,在勤俭修身中浴火涅槃,是因为其生成有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和内在的理论逻辑、文化逻辑与实践逻辑。红色文化有独特的内在意蕴:坚持真理、坚定理想是红色文化的精神坐标;心系百姓、不负人民是红色文化的鲜明特质;爱国如家、赤心报国是红色文化的深沉积淀。新时代,要赓续发展红色文化,必须"唤醒"革命文物,感悟红色文化意蕴;深挖精神内涵,创新文化展现形式;依托数字技术,丰富红色文化体验;开展研学活动,打造红色教育阵地。  相似文献   

7.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把不同时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与各个地方具体经济、历史和文化条件相结合而创造的一种文化形态。闽西红色文化蕴含了革命群众的革命理想和共同价值观,在革命家群体与革命群众以及社会传播媒体中进行文化再生产和再传播的。闽西文化的历史变迁总体上经历了新兴文化、主导文化与边缘文化三个阶段。通过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红色文化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继续发挥红色基因的思想价值。  相似文献   

8.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独特文化形态。弘扬和利用红色文化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隐性教育方式,是从理论内容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实践载体,从理论受众上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独特现实路径,也有利于从根本上实现文化价值、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四川地区进行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长征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红色文化,红色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重要构成元素,四川红色文化资源与本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北京红色设计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北京革命的形象记录,见证了北京党组织从诞生到成长、从弱小到壮大、从低潮到强盛的发展历程,生动、具体地展现了北京共产党人的伟大革命精神。北京红色设计随着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中国共产党成立、大革命风暴、抗战烽火、解放战争硝烟、新中国成立的革命历程一路走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发展历史和精神气质,呈现出革命性、时代性、传承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等显著特征,具有重要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所在,是中国共产党人在浴血奋斗的革命过程中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新时代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价值,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三明作为中央苏区的一部分,孕育出可歌可泣的革命精神,构成了三明特有的红色文化。当前三明苏区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实践中作出了许多积极贡献,但依然存在着一些困难和短板,传承与弘扬过程中在共识、传播、投入等方面有所不足,需要在制度、平台、渠道等方面进行完善,以使三明苏区红色文化深入人心,为三明的经济建设注入活力,为三明的精神文明建设添砖加瓦。  相似文献   

12.
梁晨 《学习论坛》2023,(4):116-120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不同精神,锻造了极具民族特色的红色文化。红色文化以其蕴含的经济、政治、教育、文化等方面的重要价值,引领着中国人民在艰难困苦中奋勇前行。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今天,意识形态斗争的日趋激烈、多元化价值观的涌入与冲击、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冲突使得红色文化传承与弘扬面临巨大的考验。当下,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必须全面构建红色文化传播体系,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中国特色的红色文化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3.
红色文化作为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独特的文化资源,包含着多种先进性因素,大别山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红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地域鲜明的区域形态,发挥着难以替代的作用。本文通过研究红色文化,把红色文化与党员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以内容丰富的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资源,统筹利用红色文化所反映的革命事实,蕴含的奋斗精神,实现历史与现实的有效融合与充分对接,提高党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隋丽丽 《奋斗》2023,(1):48-49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必须“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红色法治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是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黑龙江省拥有独特厚重的红色法治文化资源,深入挖掘、传承与弘扬红色法治文化对法治黑龙江建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红色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经过血与肉的拼搏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一精神财富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思想渊源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认知。信息全球化以及新媒体的兴起为大学生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拓展了新渠道,新媒体的出现彰显出鲜明的时代气息,为红色文化宣传教育提供了新的活动载体和有效手段,借助于新媒体能够让大学生更全面的了解红色文化、热爱红色文化,使红色文化薪火相传、血脉永续。  相似文献   

16.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主义革命、建设中形成的文化,它是我国文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文化支撑,它也是我国各大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来源,利用新媒体宣传红色文化,增加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中间的感染力,使红色文化真正的和大学生的思想融合在一起。  相似文献   

17.
党利奎 《学习月刊》2023,(11):51-56
<正>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逐渐形成了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同时兼收并蓄其他优秀文化成果于一体的红色文化。其中的红色电影,以其直观、形象和鲜活的特点,辉映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成为红色文化的一条主线。红色电影,在表象上虽是描述革命战争、社会变革,以及社会建设之恢弘景象和英雄人物的电影,但就其内涵来看,  相似文献   

18.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旗帜。红色是中国共产党革命事业的重要符号,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底色。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斗争历程中,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历程中形成的具有宝贵价值的特有文化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典型代表。红色文化曾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革命胜利  相似文献   

19.
作为伴随中国现代化进程而诞生、发展的国际性城市,上海所具有的中西交融、南北汇聚、变化更新的文化基因,培育了上海作为红色之都的精神源头。上海近代独占鳌头的工业文明为中国共产党建党精神的孕育提供了文化母体,其独特的城市文化特质为建党精神的培育造就了生存发展空间,其挺立时代潮流的先锋品格为建党精神的形成奠定了精神根基。  相似文献   

20.
正一、贵州红色文化资源状况红色文化是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由中国共产党人、一切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贵州红色文化资源丰富,不仅包括物质层面的红色文化资源,还包括制度层面、行为层面以及心态层面的红色文化资源。物质层面的红色文化资源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贵州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遗址遗迹;制度层面的红色文化资源指在革命斗争以及改革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