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利益分化时代党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机制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在利益分化时代社会能保持正常运行,必须不断加强对社会利益关系的协调,这就要求提高党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能力,使党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以后依然发挥协调社会利益关系的关键作用。通过不断完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机制体系,采取合适的途径,协调社会利益关系,促进社会主义社会和谐而又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马彦  田伟  顾杰善 《奋斗》2005,(7):37-38,54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伟大的社会变革,并把社会矛盾运动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新的发展阶段中,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最近指出的那样,“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并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多样化,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难度加大。”在这种情况下,认真研究利益协调及其一般规律,统筹协调改革建设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正确处理社会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深入探索适当的政策引导、合理的制度设计和有效的法律调节的社会机制,就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3.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社会管理的基本任务包括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这7方面的基本任务都是社会方面的,但大都关系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要正确处理社会关系中的各种矛盾,就必然要重点化解根源性利益差别的矛盾,从根本上体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原则。  相似文献   

4.
岳增玲 《世纪桥》2007,(7):24-2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从我国现阶段发展基本特征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科学应对公共危机、妥善协调和化解社会矛盾的必然要求。领导干部应努力提高社会创造活力的能力,运用法律道德手段的能力,妥善协调各方面利益和化解社会危机的能力,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能力,以更好地完成党在新时期提出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5.
加强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设,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是解决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的突破口。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利益诉求机制、利益调控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等是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妥善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建设和谐社会。这对当前做好社会利益协调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拟就如何围绕缩小贫富差距来做好社会利益协调工作,谈几点初步的认识。一、利益协调应该避免的几个误区目前,人们从不同角度来研究利益协调问题,但有些观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应当引起人们的关注。换句话说,我们在讨论利益协调问题时,应当注意避免陷入若干认识上的误区。首先,利益协调不等于承认所有利益要求…  相似文献   

7.
及时有效地化解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而利益矛盾是我国存在的诸多社会矛盾的重要方面。为此,我们必须全方位地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包括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规范的利益约束机制、有效的利益调控机制和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只有将各种利益协调手段综合运用,统筹兼顾,才能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8.
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利益矛盾是我国诸多社会矛盾的根源。当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利益矛盾和冲突呈现出新的内容和特点,全方位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并确保其正常运行,是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必要手段。文章在深刻剖析鄞州经济社会发展中利益矛盾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立健全合理的利益协调机制并防范和化解利益矛盾的路径。  相似文献   

9.
利益协调与社会和谐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国 《求实》2006,2(3):55-58
协调好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是社会和谐的前提和基础;目前我国利益的急剧分化严重地破坏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要从提高利益对象有效供给的水平、承认个人利益的合理性、强化制度协调在利益协调中的基础性功能、完善利益的表达机制、坚持公正平等有序的原则等五个方面入手,协调好社会成员之间的利益关系,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相似文献   

10.
加强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设,协调好人们之间的利益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所在,是解决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一系列重大社会问题的突破口.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利益诉求机制、利益调控机制、利益约束机制和利益补偿机制等是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1.
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社会和谐取决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在宏观层面,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应该从建立阶层利益的整体机制入手协调好阶层利益关系,从解决城乡二元结构入手重点协调市民与农民利益关系,从制度创新入手健全和完善社会公平正义机制。  相似文献   

12.
利益协调是政党的基本职能之一,政党围绕其政治目标履行利益协调职能,是维持政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力。中国共产党履行利益协调职能,遵循公平、效率、以人为本、循序渐进原则;其目标是社会和谐以及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并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共产主义理想追求之中。社会转型期,利益分化悬殊是我党履行利益协调职能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多元利益博弈的合理格局尚未形成。着眼于政党政治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中国共产党应充分发挥意识形态在履行利益协调职能中的作用;国家—社会的力量平衡是履行利益协调职能的原则、方向和突破口;制度化是履行利益协调职能的落脚点。  相似文献   

13.
政党具有协调和整合的功能,处于执政地位的政党主要履行利益协调的功能.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求执政党必须注重协调群体的利益,实现社会公正.然而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社会群体之间存在诸多利益不协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公民利益表达渠道不畅和城乡居民权利机会不均等方面.社会建设中提高执政党协调群体利益的能力,需要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建立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导向机制和利益均衡机制.  相似文献   

14.
张宏华 《新视野》2007,(4):80-81
及时化解社会矛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利益矛盾是我国诸多社会矛盾的根源。为此,必须全方位地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包括畅通的利益表达机制、规范的利益约束机制、有效的利益调控机制和合理的利益补偿机制。只有建立健全这些机制并确保其正常运行,才能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键是协调利益关系。和谐社会并不是没有利益冲突的社会,相反,它是一个有能力解决利益矛盾和化解利益冲突,并实现利益关系趋于均衡的社会。正视社会利益矛盾和冲突,提出建设程序化是建设和谐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式和任务取决于其所处的阶段。从社会发展方式和阶段性特征视角看,改革开放之初是"动员参与期",其任务主要是动员参与,各尽其能,使社会活力迸发出来;继之而来的是"利益分化期",其任务主要是各谋其利,造成社会差距拉大;再后来是"表达诉求期",其任务主要是各言其言,尊重各阶层社会成员的正当利益诉求,并使各种诉求通过合适的渠道表达出来;新时期是"整合凝聚期",其任务主要是各得其所,协调各种力量和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寻求最大公约数,整合凝聚中国力量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从逻辑上把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转型的阶段性特征,有助于深刻理解"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也有助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7.
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利益追求就一直伴随着人类的历史进程.有利益追求,就有利益冲突,但不同时代、不同社会中人们对利益追求及冲突的认识是不同的.传统社会通过人性的教化贬低利益追求以求消灭利益冲突,现代社会承认利益追求并通过制度协调来维护和保障正当的利益追求.通过理性的制度协调,现代社会比传统社会在利益追求方面有更强的保障能力,在利益冲突方面有更强的负荷和协调能力.  相似文献   

1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是一个妥善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消除不和谐因素、增进社会和谐的过程。建立健全利益协调机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健全的利益协调机制包括多方面的内容。建立健全能够全面表达、有效平衡和科学调整社会利益的利益协调机制,有利于妥善处理复杂的利益关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利益协调,是指政府采取系列措施对社会或自身所存在的不协调的利益结构或状况给予协调、平衡的行为和过程.利益是一切人们所追逐的终极目的,在合理社会规则范围内,人们经过自身拼搏追逐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20.
福建省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群体之间的利益分化现象,伴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而日益加剧,创新建构福建省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势在必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创新社会治理体制的要求,为探索福建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的建构提供新的视角。福建省利益协调机制应该包括:动力与平衡内在统一的利益调节机制、以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依托的利益整合机制、以培育社会组织并激发活力为支持的社会多元参与机制、及时有效的利益矛盾预防和化解体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