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文化巨人。他一生一次次试图与政治保持距离,却一次次身不由己地被卷入政治漩涡。他不赞成共产主义,也批评国民党,最终却走上了拥护国民党.反对共产党的路途。但作为与陈独秀齐名的新文化运动的干将.作为“问题与主义”论争的发起者。作为陈独秀、李大钊等中国共产党建党先驱的友人,他却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关系。五四新文化运动期间,尽管他信仰的是杜威的实验主义,但他的许多行动和影响,客观上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有利条件,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近代中国政党政治演进的重要产物。近代中国政党政治的兴起与发展,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创造了历史前提,旧式政党政治最终归于失败的经验教训,客观上又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创造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提供了直接的历史借鉴。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则为近代中国的政党政治增添了新鲜力量和崭新内容,成为中国政党政治史上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3.
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作为我党早期的革命活动家和理论家,高君宇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为中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为党的地方组织的创建都作了大量艰苦的理论和实际工作,他同其他我党早期的革命者一道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以顺 《党史纵览》2011,(6):35-39
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毛泽东始终站在反帝反封建斗争的最前列.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巨大贡献。在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之际.毛泽东为创建中国共产党殚精竭虑.呕心沥血的重要活动.一幕幕浮现在我们的眼前.将永远激励我们奋勇前进。  相似文献   

5.
学习要点: 了解中国共产党产生的社会背景、产生的条件及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从而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创立是近代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认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增强党的观念。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邵维正教授所著《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一书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了。细读此书,笔者觉得有如下特点: 第一,指导思想明确,在实事求是、全面反映党创建时期历史的过程中注意针对性。翻开《中国共产党创建史》(以下简称《创建史》)的前言,作者用画龙点睛之笔,从历史到现实,再从现实回到历史,既说明写作此书将要涉及到的问题,又表明了对这些问题的态度;既说明为写作此书所要采取的方法,又点出对一些内容安排与处理的思路。《创建史》特别指出,一  相似文献   

7.
今年7月23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创建史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与会学者从历史、理论和实践逻辑上阐述了中国共产党从孕育到诞生的历史背景和发展过程,从政治、经济、文化等不同维度回顾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创建初期开展的活动以及相关历史人物对党的创建作出的历史贡献,深入探讨了伟大建党精神的深刻内涵、重大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北京大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诞生的。在党的创立时期,北京大学是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苔革之地,又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这里思想活跃,流派纷呈。其中有一批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此学习和工作,他们对马列主义的传播及党的创立做了大量工作。本文仅就北京大学与中国共产党创建之间的关系及其对建党所作的卓越贡献,作一介述。众所周知,五四时期,北京大学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以李大名u为代表的北大进步师生,在这一方文明沃土中,曾广泛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学习、研究、讲授、实践…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和探讨了辛亥革命对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历史推动作用:一、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有利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二、辛亥革命为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成长壮大和中国共产党的阶级基础形成创造了条件;三、辛亥革命为西方社会主义思潮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环境,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一定的思想条件;四、辛亥革命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准备了一定的干部条件。本文认为,中国共产党创建这一重大事件的发生,是辛亥革命后特殊的历史环境提供了特殊历史契机。  相似文献   

10.
再谈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一个历史过程。 1 92 0年 2月“南陈北李 ,相约建党”是酝酿建党的启端 ,1 92 0年夏天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的建立是组织上筹建党的开始 ,并非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 1 92 1年 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才宣告了党的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13,(11):65-65
<正>中国共产党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传入中国并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基础上诞生的。在党的创立时期,北京大学是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荟萃之地,又是五四运动的发源地。这里思想活跃,流派纷呈。其中有一批初步具有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在此学习和工作,他们为马列主义的传播及党的创立做了大量工作。五四时期,北京大学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中心。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北大进步师生,在这一方文明沃土上,曾广  相似文献   

12.
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在95年前的创建历程,特别是青年团源起上海,但上海并非青年团诞生地的史实,对于考释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在上海具有历史参照系的意义。以青年团的创建史为参照,尤其是在召开团"一大"前青年团发生的一次反复与重建历史,提示我们必须否弃创党前移说。通过明辨厘清"团先于党而成立"的错误观点,本文强化了以全国代表大会作为创建标志的正确观念。有基于此,文章仔细钩沉青年团"一大"有关文献,还原了青年团"一大"首日大会即宣告青年团正式成立的历史事实,由此与中共一大首日宣告党的诞生历史形成有意义的佐证关系。  相似文献   

13.
李颖 《党史博采》2004,(1):48-50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近代历史和人民革命斗争发展的必然结果。事实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创建之初即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一、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就是树立先进文化的旗帜旗帜问题至关重要,没有旗帜就没有方向。对一个政党来讲,革命理论的指导尤其起核心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近代中国政党政治演进的重要产物.近代中国政党政治的兴起与发展,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创造了历史前提,旧式政党政治最终归于失败的教训,客观上又为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创造新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提共了直接的历史借鉴.而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则为近代中国的政党政治增添了新鲜力量和崭新内容,成为中国政党政治史上的里程碑性事件.  相似文献   

15.
陈潭秋在中国共产党创建前后的卓越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疆乌鲁木齐市南郊秀美肃穆的烈士陵园中,长眠着中国共产党的忠诚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陈潭秋烈士。陈潭秋(1896 ̄1943)原名陈澄,字潭秋,出生于湖北省黄州市(原黄冈县)陈策楼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他为中国的共产主义运动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奋斗了一生,其革命足迹遍及祖国大地。尤其在中国共产党诞生前后,陈潭秋是荆楚大地共产主义星火的点播者、武汉共产主义小组的创建者、党的初创时期中心工作的实践者、妇女运动的引领者和农村党建的尝试者,他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在纪念陈潭秋诞辰110周年之际,笔者谨…  相似文献   

16.
中共创建史研究中,一般都以中共三大作为建党任务完成的标志,将1921年至1923年称为党的创建时期。我们认为从中共一大到中共四大构成中共创建的完整过程。无产阶级革命领导权意识的树立,是中国共产党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组织的完型标志,中共四大确定“群众性党”的建设目标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参与和领导中国革命方式新思路,为迎接崭新的国民革命做好了准备。到这时,才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真正完成了建党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正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五周年,九十五年的风雨,铸就了九十五年的辉煌。万里征程,始于起步。回顾那些风雨如磐的峥嵘岁月时,更加追怀为创建中国共产党而立下丰功伟绩的党的主要创始人——李大钊。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李大钊始终高举起马克思主义的旗帜,热情讴歌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与陈独秀、毛泽东等先进知识分子酝酿、准备并创建了中国共产党,为长夜难明的  相似文献   

18.
1921年7月23日至8月初举行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讨论制定了党的纲领,通过了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产生了党的中央局,从而庄严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2年7月党的二大又讨论通过了大会宣言、《中国共产党章程》和9个决议,在重申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同时,进一步制定了在当时阶段先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最低纲领,提出了与中国国民党等进步力量建立民主联合战线的方针。至此,党在思想上、纲领上、组织上和作风上都确立了正确的行动准则,标志党的创建任务已经圆满完成。  相似文献   

19.
正蔡和森,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重要领导人,杰出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宣传家。他最早提出"中国共产党"这一名词,并明确提出了要建立列宁式的中国共产党的主张,第一个比较系统地介绍列宁的建党学说和俄国布尔什维克党的建党经验,积极地从事党的组织和宣传活动,是我党的创建人之一。  相似文献   

20.
正100年前的中国,发生了一件开天辟地的大事,那就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这一事件深刻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深刻改变了世界发展的趋势和格局。创建中国共产党是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觉悟、抱持理想信念的先进知识分子共同努力的结果,陈独秀便是这批人中的佼佼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