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中俄边境地区旅游开发潜力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和部分地区的支柱产业已经发展到了“国内、边境、跨国”三游并举的新阶段 ;作为俄罗斯新兴的经济部门 ,旅游业收入也在逐年增加。因此 ,发展以俄罗斯为主的客源市场 ,保持边境地区旅游特色 ,开发边境地区的旅游合作之潜力是中俄两国发展旅游业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发展西南边境地区经济,必须加快经济空间结构演进.与我国西南的广西、云南两省区边境地区陆地接壤的国家有缅甸、老挝、越南、广西、云南两省区可利用毗邻澜沧江一湄公河流域各国的区位优势、口岸优势、资源优势,以及广阔的市场优势,还有与毗邻国家民族同根同源的人文优势,大力发展边境经济.  相似文献   

3.
杨令侠 《拉丁美洲研究》2015,37(3):27-33,80
研究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的经济与人口,除了国家本身的政策变化外,还要考虑边境城市的特殊身份及其在发展过程中具有的优势和劣势。20世纪后半期,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旅游业和客户工业的发展是其主要的驱动力。20世纪50年代边境地区旅游业的兴起是墨西哥边境地区经济发展的最初动因,它带动了边境人口的增长和人口的流动。此后,墨西哥不断规范和调整旅游产业,以适应墨美两国经济和人文交流的需要。60年代起,得益于墨西哥北部边境工业计划和墨美经济合作的实施,加上墨西哥毗邻美国的地缘优势和廉价劳动力优势,客户工业不仅为墨西哥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还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大发展。在半个世纪的社会变迁中,墨西哥北部边境地区产生了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边境人",他们塑造了不同于墨西哥内陆的、复杂而丰富的边境文化,也改变了边境人口的数量、结构与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跨境旅游作为边境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可以促进边境口岸的发展。本文选取云南瑞丽口岸作为研究案例,通过观察、访谈、问卷等研究方法,探讨跨境旅游对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商业布局以及民族构成等方面的影响。研究发现,开展跨境旅游对于瑞丽口岸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也直接影响到了其城市商业布局及当地民族的构成。同时,文章指出,当前瑞丽口岸的跨境旅游的发展存在缺乏富含深刻内涵的跨境旅游线路、跨境旅游的内涵尚未得到进一步挖掘以及当地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到位等问题,并对此提出对策建议。该研究可以丰富边境口岸跨境旅游发展的理论,对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瑞丽口岸推进跨境旅游合作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5.
辽宁省"北黄海经济带"开放开发与中朝边境旅游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朝鲜半岛形势发展一波三折,严重影响地缘经济发展。辽宁省中朝边境旅游项目作为开展适合中朝边境地区特点的经济发展模式探索,业已成为优质品牌。随着"辽宁沿海经济带规划战略"上升为国家级战略,辽宁省适时提出"‘北黄海经济带’开放开发规划"。此举提升了边境地区开展经济合作的平台,拓宽了边境旅游经济向"转型升级"、"转型增效"方向发展空间,有利于造民福祉。  相似文献   

6.
从共存安全到共生安全:基于边境安全特殊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边境地区作为国家领土比较特殊的组成部分,代表着国家主权的至高无上性和国家领土的不容侵犯。过去,位于国家交界处的边境地区敏感脆弱,承担着维护国家“安全”和“生存”的重任,传统边境始终发挥其屏蔽功能,传统的边境安全随之体现出“防范危险”和“共存安全”的主要特性。如今,由于全球化进程和国家的开放政策,相应地引发了实体边界弱化和“软边界”扩散等边境地区的新变化,同时,边境屏蔽效应相对减弱,中介效应凸显,使边境地区呈现安全与发展并举甚至以发展为主导的安全态势,边境安全的特征发生重大转变。边境地区安全问题的复杂化、安全的渗透性和联动性增强、安全中注入发展的因素以及安全的社会化建构等特征与“共生”理论中的多元性、内生性、交互性、共生性等特征相似,而且有相适应的研究议题,使边境安全问题可以从共生视角进行探讨。边境安全的变化使边境在实现“共存安全”的同时强调“共生安全与发展”,在关注当下安全的同时也注重安全的未来。文章以边境安全的特殊性为视角进行研究,提出“共生安全”的新理念,并在“共存安全”和“共生安全”特性的比较中,探索边境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7.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于2010年1月1日如期建成。广西是边境民族地区,作为中国-东盟的连接地带,能用于国际贸易的商品很少,要在自由贸易区中争到更多贸易份额,需要发展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与周边国家的民族文化旅游。要把广西建成旅游大区、强区,建成中国连接东盟的旅游大通道,同时开发广西与东南亚的海洋文化之旅,使广西成为与周边国家连成一片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具有发展对俄经贸合作的优势,不仅是对俄贸易大省,还是对俄旅游大省。对俄边境旅游对黑龙江省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但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亟待解决。黑龙江省应该以中俄互办旅游年为契机,推进边境旅游快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广西中越边境及跨国自驾车旅游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资料收集及实地调研,分析了自驾车旅游及广西中越边境旅游的发展;并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自驾车游客对广西中越边境及跨国自驾车旅游的意愿,由此对广西中越边境及跨国自驾车旅游的意义及发展对策进行探讨分析,以期其能实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越南进一步加快边境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致力建设长期和平、友谊和稳定的边境。刚刚结束的越共十大把扩大对中国的经贸关系作为今后五年的重点,特别是努力增加对中国的出口。随着中国与越南及其他东盟国家关系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合作的加强,中越边境经济将迎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一、与广西接壤的越南边境建设情况(一)出台优惠政策,推动边境经济发展为发展边境经济,越南政府从中央到地方均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如早在1993年,根据越南中央政府的指示,谅山省研究制定并上报了《关于同登—谅山市经济区的发展规划》,获得中央政府的批准…  相似文献   

11.
基于自身得天独厚的区位与旅游资源优势,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层次推进以及国际区域一体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广西的边境旅游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而边境旅游涉及问题的广泛性与复杂性,由于广西边境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又存在着一系列的尚需完善之处,再加之近年来国际边境旅游业竞争的日趋激烈,因而现阶段重视和加强对广西边境旅游问题研究,无疑有十分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当前,中国沿边地区正在掀起新一轮开发开放的浪潮。广西既沿海又沿边,地处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最前沿,在全国沿边地区新一轮开发开放中将打造东盟合作高地;广西边境线是中国的"黄金边境线",在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和沿边开发开放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新浪潮将给广西与台湾拓展合作新空间带来新良机,桂台可在跨境旅游、口岸经济、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开拓东盟市场、互联互通建设等方面拓展合作新领域新空间,实现互利共赢发展,把桂台合作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3.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建设是落实党的十七大工作报告指出的“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需要,也是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的内在需求。大批网站涌现、信息服务机构形成以及应用系统研制开发成功,标志着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建设有了较大发展。加强信息引导,整合和优化信息资源,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服务中心等,将会推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建设中国南宁-新加坡旅游通道,不仅有助于中国与东盟旅游业的合作与发展,而且对维护中国与东盟国家长期和平发展,促进沿途各国各民族繁荣发展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现实意义。广西和东南亚各国山水相连,文化相似,旅游资源丰富,各方以大通道为依托,整合旅游资源,打造旅游品牌,开辟旅游精品路线,强化保障措施,可使其成为东亚旅游经济增长带。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广西工业发展及对东盟贸易投资现状、台湾对东盟经贸发展现状和东盟工业发展及贸易进出口现状的基础上,阐述了广西与台湾工业合作共同开拓东盟市场的重要意义,提出了面向东盟市场的桂台工业合作对接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一轮沿边地区开放开发浪潮中,云南、新疆、内蒙古、黑龙江等省区实施了一系列新方略加快沿边地区开放开发,取得明显成效并形成各自的特点。本文在深入分析上述省区沿边地区开放开发新方略的基础上,对完善广西沿边地区开放开发战略、提升沿边地区开放开发水平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邓霓 《东南亚纵横》2014,(12):20-26
2014年年底广东、广西、贵州三省区将签署建设高铁经济带框架协议,高铁经济带建设正式来临;高铁是一柄双刃剑,既能给广西带来战略地位的提升、产业升级、推进开放发展等机遇,也可能导致广西资源人才流出加剧、竞争压力加大、被边缘化等挑战;广西必须正视高铁带来的正负影响,积极应对,围绕高铁站点加快城市建设,发挥好旅游资源优势促进旅游业升级发展,打造以高铁为引领的综合交通网,优化高铁沿线产业布局来推进产业升级发展,实施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策略来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特别是要在体制机制建设和改革创新方面敢于先行先试,要加大制度组织保障,加大政策优惠力度。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中越陆地边境口岸资源丰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与越南边境经济合作领域宽广,涉及边境贸易、跨境旅游、跨境运输、商品展销、劳务合作等多领域。通过开展陆地边境口岸经济合作,增进两国边民的友好往来,实现共同发展的目标,有利于促进中越友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颜洁 《东南亚纵横》2013,(12):62-68
本文利用相关史料记载和考古研究成果,并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论述了南海丝绸之路最早的始发港之一——合浦在两汉时期的发展和繁荣,以及为中国对外贸易和交流作出的重要贡献,说明今广西沿海地区历史上与东南亚地区等海外地区的海上贸易联系由来已久。同时指出,随着中国一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南海丝绸之路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如何将广西沿海地区的发展融入到中国的发展和中国-东盟区域合作中,以及如何利用这样的新契机来促进广西沿海地区的新发展,是研究者应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东盟关系以及中国与越南经贸合作的新发展为广西龙州县与越南合作提供了新机遇。打造广西面向西南、中南开放战略支点也为广西龙州县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越南加入泛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为广西沿边开放提供了新平台。根据这些新发展,广西龙州县要充分发挥沿边优势,加快调整与越南合作的发展思路,并抓住这些新机遇。本文提出了打造边境四维空间合作平台,加强广西(龙州)与越南经贸合作的新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