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广西与台湾农业合作,联手开拓东盟市场是台湾融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必然选择,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推进产业结构升级。目前两岸农产品贸易量偏小,投资环境还不宽松,合作领域偏窄。亟需进一步深化合作机制,建立两岸共同市场,拓宽合作领域,加快农产品贸易合作和农业投资合作,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进两岸共同繁荣。  相似文献   

2.
ECFA开启两岸经贸关系的新时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有利于推动实现两岸经贸关系正常化、经济合作制度化,同时也有利于提升台湾在贸易中的竞争力,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ECFA是一个纯经济议题,与政治无关;它有助于台湾摆脱在亚太经济合作中的边缘化处境,有助于探索两岸经济共同发展与亚太区域经济合作机制相衔接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3.
近两年来,两岸经贸合作蓬勃发展,两岸推进经济合作制度化,机制化的步伐日趋加快。目前,两岸有关学术机构已经完成关于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的相关理论研究,并达成了共识。在海协会与海基会主导下,两岸就签署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已举行了第一次正式会谈。随着会谈的持续推进,具有两岸特色的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将会倾利签署与实施。  相似文献   

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拉丁美洲国家的政府和人民为了维护国家权益、发展民族经济、促进本地区的贸易往来和经济合作、限制并逐步摆脱把这个地区视为自己“后院”的美国的剥削和控制,强烈要求逐步实现经济一体化。为此,自从六十年代以来,拉丁美洲国家先后组成了七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拉丁美洲自由贸易协会(1960年)、中美洲共同市场(1962年)、拉普拉塔河流域协定组织(1967年)、安第斯条约组织(1969年)、加勒比共同体和共同市场(1973)、拉丁美洲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两岸在WTO内的成员关系,世界和地区经济形势的变化以及两岸进行经贸合作的可能三个方面,分析加入WTO后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在分析周边环境后同时指出,加入WTO后,两岸经贸关系进入到一个以竞争和合作为内容的新时期.抓住机遇,共同发展,形成最佳的利益连接点,是当前两岸最迫切的问题.但在两岸仍然存在政治和意识形态分歧的现实条件下,两岸经贸关系的发展,仅靠大陆单方面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  相似文献   

6.
跨大西洋经济一体化是全球最大的区域一体化工程,其重要动因之一是美欧有意应对来自亚洲特别是中印等国崛起的挑战。未来跨大西洋经济一体化是搞自贸区、共同市场,还是"经济北约"?这是个悬而未定的问题。欧美经济一体化的性质将对世界经济能否走向多边主义合作有着决定性影响。  相似文献   

7.
随着东盟宪章及经济共同体蓝图的实施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和运行,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关系踏上新台阶。其进一步发展有赖于中国-东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战略引导。基于区域经济一体化演进趋势,提出了中国一东盟经济一体化战略框架。其基本思路是在合作方向与发展目标指引下,采取多样化的合作方式,多路径展开全面合作,构建一系列战略支撑,最终推动中国与东盟建成关税同盟乃至共同市场。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为边境区合作创造了良好机遇。中国东兴市处在边境经济理论创新与跨境合作模式创新的前列,完全有必要和可能利用其独特的天时、地利、人和,与越南发展推动"北部湾经济圈"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跨境共同市场与商贸服务平台。文章通过对构建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两国共市贸易区"的边境区合作模式进行可行性分析,提出中国东兴—越南芒街"两国共市贸易区"合作模式运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中拉论坛首届部长级会议的成功举行,中拉整体合作终于由构想变成了现实。它标志着中国实现了与发展中国家机制化整体合作的全覆盖,为开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迈出了新的步伐。中拉整体合作是地区间主义发展的重要成果,它与中非整体合作具有一些共同特点,但并非是后者的简单"复制品"。拉美特有的经济、文化和地缘因素决定了中拉整体合作在借鉴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必须根据现实环境走出一条兼顾各方利益的特有之路,从而促进中拉全面合作伙伴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基于锦赤铁路的区域经济战略合作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刚 《东北亚论坛》2011,20(1):121-129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一些地理相近的国家或地区间通过加强经济合作,为谋求风险成本和机会成本的最小化和利益的最大化。在国家加快推进东北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以锦赤铁路为依托的区域经济合作,成为东北三省和蒙东加强合作的重要支撑点之一。从"港腹联动"与"蒙煤入海"双向需求为出发点,以锦赤铁路为辽蒙的纽带和桥梁,从战略和系统的角度,多层次构建和优化铁路沿线经济带的区域分工,拓宽合作渠道,以促进辽蒙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区域一体化。  相似文献   

11.
一、导言 国家集团可以通过不同途径实现经济一体化。它们可以先组成自由贸易区,即达成如下协议:在成员国之间取消关税,而对非成员国则制定各种税率。接着是建立关税同盟,成员国向非成员国征收共同的关税。当生产要素(如劳动力和资本)可以在同盟内部自由流动时,这种关税同盟就成了共同市场。如果进一步发展,各成员国协调其经济政策,并采用一种共同的通货,共同市场便成为经济联盟,欧共体当前试图实现的就是这样一种一体化  相似文献   

12.
东北地区作为国内 7大经济区之一 ,在中国市场经济发展格局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所以在启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 ,必须采取区域共同发展战略的国际化操作对策 ,重点选择东北亚经济圈进行操作 ,并且努力与环日本海经济圈、环黄海经济圈建立起互补互动机制 ,以此为战略依托来进一步拓展对外经济合作的渠道与领域 ,把国内区域经济与国际区域经济有效地联系在一起 ,推动东北地区走上东亚和亚太经济合作大舞台 ,实现跨越式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3.
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已经迈向务实合作的阶段,同时也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智力支持。未来大致可以从5个方面提升泛北部湾经济合作的智力支持水平,包括:继续发挥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联合专家组的中枢智力支撑作用;拓宽泛北部湾经济合作论坛和泛北部湾智库峰会平台建设;加强泛北部湾国家和地区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大对包括泛北部湾区域在内的区域、国别研究人才及一线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重视泛北部湾区域基础性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中国提出的第三方市场合作是指中外多国企业共同在第三国市场开展经济合作。第三方市场合作是中国在三方合作理念基础上提出的国际经济合作新模式。第三方市场合作主要是通过中国企业与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合作,实现"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在首脑外交的推动下,第三方市场合作已呈现法律与机制建设先行、融资与项目合作齐头并进、以非洲和东南亚为重点区域等特点。第三方市场合作强调企业主导、政府推动,通过开放的、包容的合作,实现发达国家技术和中国产能优势的互补,推动第三国经济发展,特别是基础设施水平提升,实现1+1+1>3的"共赢"效果。随着"一带一路"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与发达国家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越来越多地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这一模式对推动"一带一路"建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1月21~22日,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办的"中国(广西)-东南亚经济合作论坛"在南宁市举行.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出扩大金融业对内对外开放的部署,并把加强金融合作作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的核心内容和两岸经贸合作的新重点,两岸对金融服务部门也做出了相互开放的承诺,这为作为中国—东盟合作高地和在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合作中处于领先地位的广西开辟与台湾合作新领域带来了新良机。本文拟对桂台金融合作的主要政策依据进行汇总梳理,分析桂台金融合作面临的新机遇,评介两岸金融合作先行省的成功案例,总结两岸金融合作先行省的成功经验和重要启示,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推进桂台金融合作的对策建议,包括把南宁设为桂台金融合作示范区等建议,以期对桂台金融合作有所促进。  相似文献   

17.
罗建波  刘惠 《亚非纵横》2004,(2):56-59,69
"中非合作论坛会议"和"中国一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的成立,以及中国同非洲联盟等区域组织的联系和交往,标志着中国和非洲国家在交往模式的内涵和形式上已经出现重大的创新与发展。新型的多边磋商与合作机制的建立,是中非双方在近年来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形势下,在南南合作范畴内  相似文献   

18.
欧盟东扩对俄罗斯与欧盟经济关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联解体、东欧剧变以来,俄罗斯及中、东欧国家与欧盟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2004年,欧盟东扩将绝大多数中、东欧国家纳入欧盟共同市场,这势必影响到俄罗斯与欧盟的经济关系。从近期来看,由于俄罗斯与欧盟及中、东欧国家之间的经济关系主要体现在能源合作方面,因此,东扩对俄罗斯与欧盟经济关系的影响不大。然而,从长期看,由于欧盟东扩使欧盟与中、东欧国家经济合作的进一步加强,以及欧盟作为一个区域经济集团不可避免的排他性,都可能对俄罗斯与欧盟的经济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是沿着路海古代丝绸之路,构建亚欧大陆经济走廊,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乃至亚欧共同发展的战略构想。它遵循市场运作原则,在更大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有序自由流动,资源有效配置,开展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经济合作。"一个大陆"作为"欧亚倡议"的关键词之一,强调通过构筑交通物流、能源基础设施等网络,实现欧亚国家之间紧密的经济联系,其核心是铁路、管道、北极航线等的互联互通。"一带一路"与"欧亚倡议"是既相近相通,又相差相异的两个系统,既有静态的相似性,又有动态的互动性。这种耦合性,使对两个系统进行引导、强化,促进良性的、正向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激发内在潜能,实现优势互补和共同提升成为可能。中韩FTA的签署和生效,将为推进"一带一路"与"欧亚倡议"战略对接提供制度基础和内在动力,通过两国政策协调、市场开放等创新驱动,克服战略对接的制约因素和障碍,拓宽对接和发展的路径,强强联合,共同开拓欧亚新的合作空间。  相似文献   

20.
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开展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的设想正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该设想的目标是将中国、南亚和东南亚三大市场连接起来,共同发展。本文拟对这一设想的相关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一、开展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的意义与前景开展中印缅孟区域经济合作意义重大,具有广阔的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