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政府大社会是政府治理社会的理想模式。完善的行政法制可以控制政府规模,我国政府规模的扩大,反思行政法制建设十分必要。目前我国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和行政监督法等难以担当遏制政府规模扩张的重任。只有加速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优化政治结构,制定完善的行政法律体系,小政府大社会才能在我国真正确立。  相似文献   

2.
周实  关静 《行政与法》2005,18(5):43-45
建立行政评价法制度是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法发展的新趋势。行政评价法的概念在各国政府绩效管理的实践中逐步明确化。行政评价法制度以公共利益为价值取向,根据公众满意程度评价行政绩效,具有公共性的基本内涵;程序性是行政评价法的根本属性。在我国导入行政评价法,对于实现政府行政决策科学化,使财政得到充分有效利用,提高行政效率以及遏制腐败等方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行政评价法制度应以效率、成果概念为核心,注重效率与质量、效率与程序的平衡;行政公开是行政评价的本质要求和显著特征,行政评价能够推动公开的深化,促使政府主动公开信息;行政服务向民营化转变是行政评价法制度的目标之一;行政评价法制度的宗旨是实现人民群众广泛参与。  相似文献   

3.
行政评价法制度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评价,又称政府绩效评估,我国对行政评价法的研究还不够深入。美国、日本等国的行政评价法发展比较成熟,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评价制度,值得我国借鉴。行政评价法的体系,可尝试从评价主体、评价对象、指标与标准、评价报告书的编制、评价程序等方面构建。  相似文献   

4.
我国行政法主要规范行政权和维护公共秩序,公共服务领域行政法律规范少,在具体行政法律制度设计方面存在不少问题。现行行政体制不利于行政法体系的完善和行政法正常发挥作用,阻碍了行政法治由形式法治向实质法治转变,我国行政法进一步发展面临行政体制障碍。行政组织法是我国未来行政法发展的重点和突破点,应当通过完善行政组织法促进行政法发展。将行政体制改革纳入法律规范范畴,由立法机关制定行政体制改革法,通过立法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在明确划分各级政府权力基础上,制定地方各级政府组织法。在不断完善组织法基础上,完善行政程序法、行政救济法和行政行为法。  相似文献   

5.
资讯&数据     
《中国法律》2012,(3):52-56,106,112
今年3月22日,是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颁布8周年纪念日,目前,以行政组织与人员法、行政行为与程序法、行政监督与救济法为框架,规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以及政府自身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制度体系初步形成,为建设法治政府奠定了基础。纵观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规范政府共同行为立法建设,从行政诉讼法、国...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面临突发事件频发的极为严重的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的应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政府有效应对危机和提高行政能力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同时对政府各方面的建设也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从贯彻落实该法,政府应强化主体意识、加强依法行政、实施人才资源的培训开发和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提出了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提高行政能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7.
政府业务委托外包的行政法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民营化思潮及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双重影响下,政府业务委托民间办理渐成我国公共行政改革的重要方向,本文从行政法视角对委托外包的政府业务进行了梳理,认为我国外包的政府业务可以划分为政府行政性业务、政府事业性业务和政府经营性业务,三类不同的政府业务委外具有各自不同的法律属性,应当分别规范:政府行政性业务委外在性质上属于行政委托,由行政委托制度规范,政府事业性业务委外可纳入政府采购的范围,由政府采购法等法律调整,而政府经营性业务委外为政府特许经营,应适用行政许可法及规范政府特许经营方面的特别法。  相似文献   

8.
邓浩 《法制与经济》2009,(12):124-125
近年来我国面临突发事件频发的极为严重的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颁布实施对我国的应急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政府有效应对危机和提高行政能力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同时对政府各方面的建设也提出了严峻挑战。本文从贯彻落实该法,政府应强化主体意识、加强依法行政、实施人才资源的培训开发和推进政府信息公开的角度,提出了政府在应对突发事件过程中提高行政能力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时,我国地方政府机关采取了包括政府补贴在内的政府救市措施和行为。政府补贴等行为实际上属于行政私法行为,政府机关这类行为的正确使用与否涉及到该类行为法律性质的科学界定。行政私法行为最大的特点是结合了行政和民事的双重因素,具有行政法、私法的双重性质。而混合说可以作为重要标准以识别行政私法行为的行政私法性。这种特殊性质的行为与纯粹意义上的民事行为、行政行为等相邻行为都存在重大区别。  相似文献   

10.
冯天瑜 《法制与社会》2013,(15):150-151
随着我国市场化改革的深入、政府以民为本思想的觉醒和西方政府改革成功实践的推动,传统的强制、命令型管制政府已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要求,新型服务型政府成为我国公共行政发展的必然趋势。而规范政府行政行为的一个重要依据和规范就是行政法。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政府的服务职能,就必须建立健全行政法法律体系,并加强行政法的实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