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帅 《法制与社会》2010,(8):68-68,71
我国食品安全事故频发,阜阳奶粉事件、“瘦肉精”、“三鹿奶粉事件”等一系列损害公众利益的事件正在拷问着我们国家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以及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道德标准。由此扩展到各个行业的企业社会责任法治意识问题凸显,不仅立法、监督等问题,还有企业本身存在的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傅达林 《政府法制》2008,(21):11-11
“三鹿奶粉事件”的扩大,给我国的食品安全敲响了最沉重的警钟。近段时间来,从对生产企业道德良知的谴责,到对监管部门懈怠失职的质问;从对行业潜规则的拒斥,到对国家免检制度的批判;从对问责高官的呼吁,到对损害赔偿的关注,整个舆论对事件本身及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全方位的反思,目的都在于避免下一个“三鹿”的出现。  相似文献   

3.
企业社会责任的伦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兴 《法制与社会》2010,(2):187-187,207
三鹿集团的宣告破产,使得“三鹿毒奶粉”事件再度受到公众的关注,从而也引发了关于企业社会责任的思考。在当前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之下,企业社会责任更多地强调道德责任,也就是说,本质上企业社会责任是对企业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本文认为对企业社会责任进行伦理分析,为实现企业的赢利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透析"三鹿奶粉事件"背后的企业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公司法》颁布后,社会责任一词首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出现在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中。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成为了一种现实责任的担当。然而毒奶粉事件的出现却给我国相当一部分企业敲响了承担社会责任的警钟。本文结合三鹿奶粉事件立足企业社会责任基本理论,探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缘由及其对企业自身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浅谈企业社会责任的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戎  王楠  胡敬惠 《法制与社会》2011,(32):204-204
从"汶川地震"到"三鹿毒奶粉",再到"双汇瘦肉精",这些引发社会震动的灾难与事件严峻地考验了我们的政府、企业和公众,掀起了研究企业社会责任的新高潮,甚至有学者认为2008年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元年。文章大胆地提出了自己对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理解、并在此基础上深入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一词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三鹿奶粉事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思考,为什么三鹿奶粉公司残忍到连婴幼儿也要害的地步?为什么中国牛奶行业龙头企业一个个都倒在三聚氰胺的面前?社会各界都对此事进行了深深的反思。笔者从思想政治教育生命线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这一事件,并尝试提出三鹿奶粉事件对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线理论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曾经国内地板中的高端品牌“欧典”,在2006年的一夜之间走下神坛;最近的达芬奇家具事件,也使得达芬奇友谊商店门店一幅冷冷清清场面;再到曾经的三鹿奶粉事件.这三起事件,都好似一股无形的巨大力量,顷刻之间将这三大企业,吸进了一个无底深渊.这股无形的力量,就是商标.这三家企业,都曾是风光无限,凭什么?凭的也是商标,其商标上所承载的美誉.从这三家企业的巨大变化之间,不难看出,商标对于企业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相似文献   

8.
从香港媒体上得知国内发生了三鹿奶粉事件,看到这些无辜的孩子因为商家的贪心而染上肾病,怎么能让人不痛心?香港食品署也细致地查验了各种奶制品,虽然没有毒奶粉流入,但也有一种冷饮、一种饮料涉嫌使用了"毒奶粉"做原料。中田是重要的奶制品出口国之一,三鹿奶粉事件已经不是茶杯里的风暴,范围早已波及亚洲周边地区甚至全球。这个事件所伤害的不仅是幼童的身体健康,更损及中国的市场诚信和国家形象。  相似文献   

9.
2006年以来,国内以及国外安防行业出现的一系列并购事件。随着行业的迅速发展,更多的资本看好国内安防行业,尤其是以CSST为代表的并购活动,在2007年6月掀起了业内并购的高潮。对于更多的国内安防企业而言,是草船借箭还是逆风飞扬?并购事件对国内安防行业到底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0.
康师傅“水源门事件”不但令消费者质疑其产品定位和宣传,同时也引发业内对矿物质水的高度关注和深度探讨;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的“结石门事件”推倒了乳制品行业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j称霸国内饮品业的龙头老大,和国内乳制品的领头羊正在经历着一次品牌诚信危机的考验。  相似文献   

11.
丰贤胜 《江淮法治》2008,(20):21-21
近日,“毒奶粉”事件重新上演。在国内22家企业生产的。69批次婴幼儿奶粉产品中.都被“添加”了不同含量的三聚氰胺,这其中.以“三鹿”产品最为严重.含高达2563毫克/公斤,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伊利、蒙牛、雅士利等知名企业亦在其中。  相似文献   

12.
三鹿奶粉事件再一次引起国人对于食品安全的反思,同时也引发出一个问题,那便是如何才能最大限度的保护消费者权益?本文试图由三鹿奶粉事件,来引出对我国现行食品召回制度的检讨。召回,作为一项防患于未然的制度设计。其理应获得应有的重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据媒体报道:2009年3月25日,石家庄市新华区人民法院正式对一名三鹿奶粉受害患儿家长的民事索赔诉讼给予立案。这是自2008年9月11日,三鹿等22家奶粉企业三聚氰胺奶粉事件爆出以来,全国法院正式受理的第一起民间索赔诉讼。这也表明,之前关闭的民间索赔的诉讼大门,将向受害家庭打开一  相似文献   

14.
随着三鹿奶粉事件的爆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思考。本文针对三鹿奶粉事件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从法学角度审视了三鹿奶粉事件中各方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5.
《中国审判》2011,(5):14-21
民以食为天。然而,现如今,食品安全与食品供给一样,成为了天大的事情。近年来相继频繁出现的红心鸭蛋事件、三鹿奶粉事件,毒大米事件等,直到最近出现的瘦肉精事件,无不牵动亿万普通百姓的神经。  相似文献   

16.
张新宝 《中国法律》2011,(4):7-11,68-72
2008年发生了震惊中外的三鹿奶粉事件,三鹿乳业集团最终也以破产而告终,但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对我国经济和社会秩序所造成的损害也是无法估量的。面对如此重大的大规模侵权事件,政府组织相关部门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应对,发挥了主导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三鹿“结石奶粉”事件发生后,人们普遍关注三鹿公司及其相关责任人将受到怎样的处理、受害者将如何得到赔偿,以及如何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本文旨在从法律角度帮助读者对此事件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伟民 《政府法制》2008,(23):40-40
三鹿“毒奶粉”事件发生后,坊间强烈要求以此为契机加强奶业监管。如今,这些呼声已得到立法机关的回应。近日,正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接受三审的《食品安全法》草案所提出的8处新修改中,有6处都直接针对“三鹿事件”。立法机关有关人士明确表示:  相似文献   

19.
唐田力 《法制与社会》2014,(15):106-107
近年来,三鹿毒奶粉、黄浦江死猪等各类事件层出不穷,这些现象都折射出当下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的现状以及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当下,在经济全球化和发展循环经济的大背景下,我们应当努力增进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将企业社会责任规范化、法律化,让企业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社会责任的领域中,在企业发展的同时兼顾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承担起企业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20.
杨柳 《政府法制》2009,(7):49-49
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食品宣传无孔不入,由名人代言的食品广告也越来越多,而由名人代言食品广告所产生的风波也不断发生。尤其是“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发生后,代言三鹿奶粉的明星遭到各方舆论质疑,于是,有人提出明星代言广告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