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 毫秒
1.
刘可 《中国审判》2011,(9):98-99
国际民商事案件管辖权是指一国法院或具有审判权的其他司法机关受理、审判具有国际因素或涉外因素的民商事案件的权限。传统意义上的司法管辖与主权和领土这样的概念密不可分。然而,国际电子商务的主要载体是具有跨国性特征的互联网,因此,国际电子商务对于传统司法管辖的确定规则构成极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2.
陈亚飞 《时代法学》2007,5(5):116-120,F0003
随着网络行为的普遍涌现、网络及信息服务的大量激增,给传统的国际私法造成了很大的冲击。网络空间的全球化、虚拟化、非中心化等特点动摇了传统管辖权的基础,使法院对网络案件的司法管辖面临挑战。文章在分析了网络的特征及其行为特性后,对传统管辖权基础在网络环境下面临的困境以及主权所遭遇的尴尬境地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对现有变革性理论的不足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丁为群 《政法学刊》2005,22(2):80-83
传统的司法管辖权的管辖区域是确定的,有明显的地理边界。而网络空间则是一个全球性系统,其不确定性使传统管辖基础陷入困境,面临着网络发展对国际民事管辖权的挑战,应分析借鉴国外关于网络管辖权的立法与实践,完善我国网络管辖权规则。  相似文献   

4.
网络诽谤作为一种法律行为 ,其基本构成要素如行为主体、行为对象和行为内容在本质上仍然根植于人类物质社会而非依存于网络虚拟空间。网络诽谤与传统诽谤形式的根本区别在于传播诽谤内容的媒介不同。就网络诽谤行为而言 ,在现阶段完全抛弃传统管辖制度的论点并不现实。为实施网络诽谤案件的管辖 ,传统国际民商事管辖制度应在两个方面发展完善 :首先应适应网络行为的特点纳入新的管辖依据 ;其次应基于案件的实际情况 ,综合考虑各种管辖依据与法律关系的紧密程度 ,采用一种灵活而非僵硬的包容各方利益需求的管辖规则  相似文献   

5.
美国法院长臂管辖权在Internet案件中的扩张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郭明磊  刘朝晖 《河北法学》2001,19(1):130-132
网络空间全球化、虚拟化、非中心化等特点动摇了传统管辖权的基础.使法院对Internet案件的司法管辖面临挑战,而美国法院已出现将长臂管辖理论适用于Internet 案件的倾向。本文通过对美国法院长臂管辖权理论及其Internet案件司法实践的考察,指出美国法院把长臂管辖权扩张至Internet案件是一种有害的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6.
于海防 《法律科学》2010,(5):100-107
在民事诉讼管辖制度中,只有特殊地域管辖才受到案件涉网络性质的影响。造成影响的直接缘由是迥异于现实空间定位规则的以TCP/IP协议簇为核心的网络空间定位规则,法律事实发生地与法院辖区间的原本关联被切断。这种影响的直接表现是在涉网络案件中是否需要剔除或增设管辖连接点,以及如何结合网络空间定位规则,重新建立法律事实发生地与法院辖区间的直接关联。网络空间具有"技术——社会"的双重结构特性,涉网络案件管辖问题的解决,应在网络空间的社会性的基础上,参酌技术性,主要以法律解释的方法对传统规范进行改良。在涉网络合同案件中,经由规范解释便可解决问题,而在涉网络侵权案件中,还需要对规范加以修正,建立"实际发生损害"标准。  相似文献   

7.
网络侵权的司法管辖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在给予了我们方便和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的法律问题。网络侵权由于其与传统侵权行为的不同,对传统的司法管辖原则带来了强烈的冲击。本文提出,网络侵权案件可以考虑由原告住所地法院优先管辖和侵权行为地法院管辖。  相似文献   

8.
浅谈网络著作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日益显现。网络环境下的侵权案件层出不穷,尤其是著作权侵权案件,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之一。在新的技术条件我们必须正视著作权法律制度所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规范虚拟世界的著作权法律关系构建日益完善的著作权司法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9.
外国环境司法专门化的经验及挑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70年代后期,各国环境司法出现一个新趋势,即环境司法专门化,环境案件被集中于专门的环境审判机构审理。这种纠纷处理模式的建立伴随着环境案件管辖权、环境纠纷审理规则、审判人员组成和知识结构、纠纷处理方式以及案件管理方式等的调整和创新。环境司法专门化有力促进了环境法的司法化,也促进了环境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但是环境司法专门化也面临许多困难及挑战,环境法庭并不是环境纠纷解决的唯一场所,也未必是最好的场所,各国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是否建立环境法庭及其运作规则。  相似文献   

10.
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发展,极大地丰富了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也给传统法律规则带来了新的挑战。由于网络行为和网络法律关系的虚拟性、超国界性、实时性和发散性等特点,已经很难用传统管辖权规则来确定网络法律关系当事人的身份地位、行为属性和行为地点。由此,各国对跨国网络法律行为的管  相似文献   

11.
2005年<选择法院协议公约>中的拒绝承认与执行规则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尽的关于间接管辖权的国际统一规则,其中的拒绝承认与执行的理由是间接管辖权规则的核心问题.起草者希望公约能与1958年纽约公约处理国际仲裁一样成功,新公约有可能成为国际民商事诉讼领域第一部全球性的多边条约.公约的间接管辖权规则虽然仅适用于协议管辖权依据,但是对于因其他管辖权依据引起的判决承认与执行,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Started as an undefined US military project to the current global network, the Internet has been developing and improved at an amazing speed, which also brought out enormous challenges to the traditional way of life worldwide. By analyzing the features of the Internet, this paper reveals the impacts of the Internet on jurisdictional principles applied in traditional international civil and commercial cases and aims to apply traditional rules under the new environment of the Internet. In addition, by referring to the international uniform legislation and from the US judicial theories and practices, this paper also brings out reflections and suggestions regarding this issue.  相似文献   

13.
互联网环境下的国际民事管辖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颖  李静 《中国法学》2006,(1):90-106
互联网对国际民事管辖权提出了挑战,必须研究新的确定管辖权的标准。滑动标尺法以被告通过互联网所从事的行为与法院地的密切程度来决定法院是否有管辖权;影响方法将行为产生的影响作为行使管辖权的标准;目标指向方法是前面两种方法的发展,更注重被告的互联网行为的明显指向和该行为对法院地造成后果的可预见性;欧洲的“消费者保护优先”模式将消费者的住所等作为管辖权标准。在互联网环境下,应以协议选择管辖原则、不方便法院原则和先受理法院原则协调管辖权冲突。我国现行立法存在缺陷,相关司法实践较少。就互联网环境下的国际民事管辖权,我国立法应严格限制专属管辖,禁止国籍管辖,允许当事人协议选择法院,参考目标指向方法和“消费者保护优先”模式确定我国的管辖标准。  相似文献   

14.
At present, India is not a signatory to any international treaty or Convention that regulates the disputes arising from the 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 of courts or the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judgments in transnational civil or commercial matters. These aspects are, consequently, regulated by the country’s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as espoused via case-law, in the absence of any codification of the rules on the subject. This has, therefore, exposed the Indian legal system to the threat of being unpredictable, inconsistent or even obsolete in some respects as far as the governance of international civil and commercial disputes are concerned. The paper, accordingly, investigates the plausible role that the two instruments presently under the scope of the Hague Conference o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s Judgment Project, namely, the Convention of 30 June 2005 on Choice of Court Agreements [the HCCA] and the recent Proposed Draft Text on the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Judgments [the Draft Convention], may have 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dian legal system. While the HCCA is already in force with three ratifications till date, the Draft Convention is merely in the form of a draft text that would hopefully see the light of the day, depending upon the consensus between the Members of the Hague Conference. Apropos, this paper identifies the loopholes in the relevant rules of the Indian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on the international jurisdiction of courts and the recognition and enforcement of foreign judgments and demonstrates the manner in which, these aspects may be addressed if the country endorses the two instruments under the Judgments Project.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空间地址与现实空间地址的非对应性,使运用《民事诉讼法》中的地域管辖规定去判断涉及互联网案件的管辖法院会有一定困难。目前学者们解决该问题的思路,主要集中于针对互联网的特点,建构新的地域管辖规则。但本文认为,目前《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地域管辖制度具有合理性,不需要也不能够针对互联网的特点去修改法典的规定。解决地域管辖规定适用困难的方向,应当是发展包括解释地域管辖法律和认定地域管辖事实在内的司法技术。  相似文献   

16.
关于网络空间中刑事管辖权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志刚 《中国法学》2003,(6):102-112
网络的出现及其连接上的虚拟化无限延展的特性 ,对于传统的刑事管辖权理论及现实规则形成了实质冲击。国内外对网络虚拟空间中的刑事管辖权存在着广泛的理论争议 ,而影响不同管辖权理论学说的因素 ,不仅存在着网址与访问行为等客观影响因素 ,同时存在着基于对网络无限延展而担心出现的“无法”空间的主观恐惧。网络虚拟空间中的刑事管辖权的合理确定 ,应当是以传统的刑事管辖权为基础 ,基于谦抑原则的略有扩张  相似文献   

17.
受互联网的影响,国际民商事管辖权规则发生了改变,即行使管辖权的依据由主要考查人的被动隶属关系向主要考查人的主动性行为转变。这种新思路值得肯定,但管辖权的确定性仍未得以实现。互联网管辖权的最终确立需要国际协调,因此,我国应倡导国际民商事管辖权的正确的价值导向,为建立公平合理的管辖权规则而努力。目前,国际民商事管辖权的具体标准受技术、经济等因素影响,正在逆境中发展,但未来仍然光明,国际民商事管辖权将在技术支持与保证下获得新的地域规则。  相似文献   

18.
孙尚鸿 《法律科学》2010,28(1):150-161
与传统知识产权争议相比较而言,受案法院在实现涉网知识产权案件场所化并进而确定管辖权的过程中,因为案件当事人身份地位及行为地点之认定上的困难而面临着更多的疑问,特别是侵权行为地与权利来源国等用以确定知识产权争议管辖权的主要依据,在网络技术背景下的适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或然性。由此诸如滑动标准、针对性标准等那些既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网络技术特色,又能顾及当事人行为取舍及主观能动性的标准不断注入到涉网知识产权争议案件管辖权的确定之中。  相似文献   

19.
"大国际私法观"辩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万强 《法律科学》2007,25(2):109-116
大国际私法观缺乏学科学理论的支持,对其所负任务的认识也不够清晰科学.国际私法的范围应当根据实际的需要来加以确定.当前,国际私法的主要目的是解决在涉外民商事交往中或在处理涉外民商事争议时所出现的法律问题,因此,它的范围应当从处理涉外民商事案件的过程加以判断和确定.我国传统大国际私法观所包含的内容也应据此作出相应的修正.  相似文献   

20.
赵生祥 《现代法学》2003,25(6):154-157
在国际民事诉讼中 ,法院为了确定国际民商事争议的管辖权和应适用的冲突规则 ,都要根据一定的法律观念对争议的有关事实构成的性质进行识别。在不同的诉讼阶段 ,法院对有关事实构成的性质的识别可能有所不同 ,这种现象 ,笔者称之为识别的误差。本文试对识别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识别误差引起的管辖权问题和法律适用问题的解决略作探讨 ,以期同行们对该问题给予必要的关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