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学》1986,(4)
一国的统治权是与法制密不可分的。法制是统治权的标志。世界各国,自古至今,莫不有法,之所以如此惊人地相似,就是因为法制体现着统治权力。自社会分离出居于社会之上并掌握政权的统治者后,就要制定各种法律以强化自己的统治。然有了法律,并不等于就有了法制。因为法制包括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各个环节。统治者利用手中的权力制订法律之后,还要能够凭藉这种权力有效地执法、司法,教育民众守法,使法律能贯彻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才可算有了法制。法制的过程就是统治阶级权力稳  相似文献   

2.
1.什么是刑法?我国刑法的任务是什么? 刑法是国家的部门法之一,是掌握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根据本阶级的意志,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并处以何种刑罚的法律。简言之,刑法是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律。  相似文献   

3.
立法权是指制定、修改或废除法律的国家权力。它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特有的权限,其它的任何国家机关都不能享有。我国宪法规定,修改宪法和制定法律的职权,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一九五四年宪法曾明确指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唯一机关”,这表明其它任何机关都没有这项权力。立法权只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就能完整地准确地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保持法律本身的稳  相似文献   

4.
<正> 自然法学说是资产阶级法学中的一种历史最久、最早的法学理论。这种法学理论在西方法学的历史上曾经有过重大影响,起过重大作用。我们要研究西方法学理论,不能不首先研究自然法学说。我们知道,在阶级社会中,法律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现,事实上,也只有掌握了国家权力的统治阶级,才有可能运用国家权力把自己的意志变为国家意志,并制定或  相似文献   

5.
<正> 研究宪法规范的特点,对深入了解什么是宪法和增强宪法观念,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法律规范和宪法规范。法律规范,就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宪法是法律的一种,因此宪法规范也具有一般法律规范的共同特征。它们在阶级本质上相同,都是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都是由国家按照一定程序制定或认可的,规定人们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什么的行为准则;并以国家权力为后盾,对全体社会成员都具有普遍的约束  相似文献   

6.
<正> 1法律是统治阶级整体意志的集中体现。国家要求公务人员必须依法执行公务,以实现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但公务人员是有个人意志的具体的人,在执行公务的过程中,其个人意志客观上也必然起作用。这样,当公务人员的个人意志与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基本相一致时,法律就得到准确的实施,如果在公务员执行公务的过程中这两种意志发生不协调,甚至冲  相似文献   

7.
李依林 《法制与社会》2014,(1):10-14,18
纵观古今,中西方关于法律与政治的关系的论述不胜枚举。哈贝马斯在其著作中提出了法律与政治两者之间是"构成性联系"的观点并从他的商谈理论出发对法律与政治的构成性联系进行了独特的论述。哈贝马斯认为,建立在交往理性基础上具有合法性的法律,使政治权力与交往权利联系起来,由此形成一种法律与政治权力的互相构成。法律与政治之间的构成性联系是一种良性循环关系,即两者彼此没有先后和高下之分,两者互为前提、相互支撑。哈贝马斯的这一思想对于中国当前的法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以重要的启示:即在中国当前的法治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不能以政代法,而应当讲法治与讲政治并举。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律师制度,是人民律师按照法律规定,参加诉讼活动,依法保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力和合法利益,处理有关法律事务性工作的一项制度。这项制度集中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民主原则,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律师制度,与旧中国的律师制度有着本质的不同。旧中国的律师制度,从根本上说是为剥削统治阶级服务的。这首先是由于,反动政府所制定的法律,是代表着剥削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的。在旧制度下,  相似文献   

9.
一、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用于调整社会关系的约定规范和强制手段,它的基本含义是为谁服务、作用的对象是谁和要达到什么目的。按照上述理解,我们就法律的本质属性、功能和特征等还可以作如下进一步的认识。第一,法律是统治阶级的政治工具。法律并不是为统治阶级产生的,但统治阶级无疑都会需要法律。人类在原始自然状态下  相似文献   

10.
论被告人罪责认定的权力层次蒋历犯罪是危及社会整体利益的行为,统治阶级无不用法律予以严惩。为了维护统治秩序,铲除不稳定因素,及时遏制犯罪,国家还以法律的形式赋予执法机关相应的职权,公、检、法三机关即受命于国家,代表国家追诉犯罪。然而,在追诉犯罪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法学界在论述法律的本质属性时,一般只是讲阶级性是法律的唯一本质属性。我认为,这种说法是片面的,主要是受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从而导致了在理论上以偏概全,使我们不能正确地、全面地理解法律的本质、特征及其作用。(一)在阶级社会中,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是经由一定的立法程序制定和认可的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从这个意义上说,法律是人的意志,是人为地制定的,当然应属于主观的范畴。问题是:人(这里所说的人当然是指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否能  相似文献   

12.
权与法,一个说不完的话题。永远是公众关注的热点,也就是永远是有关法制的新闻报道与文艺作品的一个重大主题。 从本质上说,法律是阶级社会中,统治阶段制定出来,为本阶级利益服务的强制性规范体系;而权力,主要指的是行政与司法的权力,也是统治阶级才有的;所以,它们应该是一致的。权是  相似文献   

13.
一、“一国两制”下对传统法律本质论的困惑我国法学界依据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那段众所周知的关于资产阶级法律本质的论述,通常对法的一般本质理解和表述为两个层次: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法所体现的意志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赖以生存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并且,依此一般又将法律的本质概括为阶级性。我们所谓的传统法律本质论,指的就是对于经典作家关于法律本质论述的如上的理解和阐释。这种理论观点在我国乃至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是不容置疑的经典结论。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对这种传统的理论…  相似文献   

14.
悦读吧     
《检察风云》2010,(21):70-70
不可不知的1000个法律常识 现代国家,没有法律不行,没有政策也不行。法是统治阶级实现其统治的一项重要工具,它以规定人的权利和义务的方式来调整人们的行为,其目的在于维护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法律是一座雄伟的大厦,庇护着我们大家。  相似文献   

15.
王秀梅  赫兴旺 《法学家》2003,(2):123-128
一、法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作用 (一)法律体系在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必要性 根据卡尔·马克思的著名论点,法是巩固统治阶级权力的工具之一,故马克思的著名论点是法将继一无阶级社会的建立而消亡.然而,过去一百多年来这种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各种经验尝试,显然说明法律消亡的论点是不切实际的空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对学术界经常表述的“以法律制约权力”概念的辨析 ,作者认为 ,权力制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对权力的控制、约束和阻止 ,因而从形态上体现为动态的法律行为而非静态的法律拟制 ,因而 ,法律只能支配权力、规范权力而无法制约权力。同样 ,“以道德制约权力”、“以责任制约权力”、“以程序制约权力”等提法同“以法律制约权力”一样 ,均混淆了权力规制与权力制约的区别。本文涉及了权力制约的实质内涵 ,研究了权力制约的法律特性。  相似文献   

17.
邹潇 《法制与社会》2010,(12):295-295
法律人格的概念显然来源于法律对于个人的法律规定,或者说历来法律人格都以个人为其本体。自然人法律人格是一种技术上的存在,即法律对人格的规定是一种技术处理,而这种技术处理的初衷在于统治阶级价值观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18.
按照通说,现代警察权获得的理论基础是来自法律的授权与控权,同样警察权力扩张的基础也是来自法律的授权与控权。我国各级政府近期将公安局长提升为政府副职是警察权力扩张的一种表现。文章就围绕我国警察权力是否得到法律的足够授权与控权来分析公安局长担任政府副职的正当性。  相似文献   

19.
《法学》1983,(6)
一、什么是法?怎样理解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的意志? 1.法是反映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用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的行为规则的总和,其目的在于保护、巩固和发展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社会关系和社会秩序。2.法是被奉为法律的统治阶级意志。不是所有的统治阶级意志都是法。统治阶级意志不仅反映在法中,也反映在社会上层建筑的其他方面。所以,只有理解到法是被奉  相似文献   

20.
文章认为 ,行政权力可分为行政实体性权力和行政程序性权力。行政程序性权力是行政权力体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程序性权力的欠缺必将影响到行政实体性权力的实现。行政程序制裁权在行政程序性权力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是指行政机关在依法定程序行使职权的过程中 ,对于负有程序法上的义务而不履行的人进行惩戒的权力 ,它以国家强制力为保证 ,是实现行政主体实体性权力的重要基础和保障。从我国现行的行政法律规范来看 ,行政主体欠缺程序性制裁权 ,从而给行政执法实践带来诸多不当影响和危害。主要表现为 :第一 ,在行政程序环节 ,行政主体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