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世界经济的大动脉世界经济的大动脉主要看占全球经济54%的欧美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增长。目前经济走势大体呈如下特征:美国“悬”、日本“险”、欧洲“慢”、亚洲“软”,世界经济风险较大。说美国经济“悬”,主要指美国经济热得烫手,高得眼晕,既有泡,也有沫,但...  相似文献   

2.
<正>当前国际重大危机爆发是美国全球战略调整所引起的连锁反应。美国全球战略调整的核心是遏制中国,北约东扩、彻底削弱俄罗斯只是这个全球战略调整的一部分。乌克兰危机是苏联解体、冷战结束以来最重大的“地缘政治突变”;“一带一路”则是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以来最大的“地缘经济渐变”。“突变”与“渐变”相互交织,  相似文献   

3.
透视美国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与国际货币体系的双失衡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是全球性经济失衡的结果,长期的超前消费经济模式导致美国财政和贸易的"双赤字",当美国与外部经济的循环被打断,国内的经济失衡便引发了金融危机.自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以来,危机逐步从金融领域蔓延到实体经济领域,并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通过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传导到世界各国.  相似文献   

4.
丁原洪 《和平与发展》2012,(1):42-45,69
一年多来,欧洲债务危机一直是国际上谈论的焦点之一。美国出于转移世人对美国经济低迷、债务沉重的关注和原本对欧元影响美元霸主地位的不满,也在竭力指摘欧债危机拖累美国经济。欧债危机原本是二战后欧洲国家长期实行“高工资、高福利”政策导致经济发展迟滞的结果,当前不可能有“立竿见影”的解决办法。然而,当今的欧盟,作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虽经受金融危机的冲击,经济实力并未大为削弱,只要从实际出发,开源节流,着眼长远,欧元区就不会解体,欧洲一体化必将会以“多速欧洲”推进。  相似文献   

5.
国际金融危机加速了世界经济体系由“中心一边缘”结构向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的转变。其对世界经济体系转型的主要影响有: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体制中的发言权增加;世界经济重心加速由大西洋地区向亚太地区转移;贸易保护主义双刃剑作用更为明显;中国在世界经济体系中的分量增大;整个国际体系的转型加快。  相似文献   

6.
美国有上千智库在研究台湾,勾画未来“台海危机”的图景,发布各种版本的“兵棋推演”结果,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推出一个假设和预案。尽管这些只是美国智库单方面的建议,将来能否被政府完全采纳仍是未知数,但其研究的“科学性”与“责任心”也不可完全否认,至少能让我们判断出当前美国国内的各种声音。结合历次危机中美国的种种伎俩以及目前美国的军事力量准备与动向,未来美国介入台海危机的方式概括起来大约应在以下范围内。  相似文献   

7.
美国次贷危机下的日本经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历经数年改革,日本经济已走出“谷底”,呈现“新经济”特征。但日本经济隐忧仍不能忽视。依靠外需市场的日本经济无法摆脱美国经济的影响。美国次贷危机导致日本资金大量回流本土,进而引发日元升值,将打击出口企业收益。由此看来,如果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并透过全球市场机制波及世界经济,日本经济恐将重新脱离长期复苏轨道。  相似文献   

8.
西方世界经济经过1973—75年危机后,陷入长期的“滞胀”。由于目前在西方世界经济中出现了某些新情况和新因素,一些西方政界和学术界人士指出,西方世界经济的“滞胀”局面将可能发生变化。但是,发生什么变化和这种变化大致何时到来,他们又众说不一。如何恰当地分析当前西方世界经济中的新情况和新因素,并对其前景作出比较切合实际的估计,对于观察今后整个国际形势,关系甚大。当前西方世界经济的特点西方世界经济是在一次新的世界性危机中进入80年代的。美国、英国、加拿大在  相似文献   

9.
2011年是世界极不寻常的一年,一些重大动向正在对世界形势的发展起着格外重要的影响。美国经济乏力、债务沉重,可能长时间陷于困境,美元“一统天下”的局面一旦被打破,必将冲击美国的世界霸权:欧盟在全球金融危机及由此引发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打击下,欧洲一体化进程面临停滞;新兴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正在缩小.必将对国际秩序形成挑战,引发国际大变动;美国企图利用“阿拉伯之春”谋求扩大和巩固在中东的战略利益,结果导致中东乱局难有穷期;中国经济实力增强,政治影响力提高.同时也面临各方面的挑战和压力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海啸不断扩散,已经导致了世界范围的经济衰退.经济学家们认为,这是自上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世界经济面临的最严重危机.这一危机加速了已经开始的全球权力转移,正在改变国际经济和政治秩序.  相似文献   

11.
反思美国十年繁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世纪90年代为美国历史上最长的繁荣期,美国经济连续10年实现较强劲增长,经济总量在世界的比重显著提高,美对欧、日经济优势明显扩大。另一方面,随着繁荣期失衡现象的恶化,美国的社会经济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发生股市暴跌、经济衰退、安全危机及公司信誉危机。美国经济出现的问题主要是股市泡沫、IT泡沫破灭等的结果。但这并不表明美国资本主义已出现“全面危机”。由于美国经济正常发展的基本因素仍然存在,政府和私人企业均有较强的调整能力,未来10年美国经济可望保持强于欧、日的适度增长,美国自由资本主义不会发生质变。  相似文献   

12.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全球经济处于严重的衰退之中,东盟国家经济随之受到冲击.尽管东盟国家从全球经济衰退中率先复苏,但随着全球经济形势的动荡、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后危机时期东盟国家将面临新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  相似文献   

13.
金融危机下的世界经济走势及对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扩散,发达国家已陷入经济衰退,发展中国家经济减速,国际贸易和投资明显趋缓.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还在蔓延和深化,2009年世界经济整体可能进入衰退,中国经济发展面临更加严峻的外部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4.
多极化仍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部分学者在评估科索沃危机对国际局势的影响时,认为在科索沃危机中西欧、日本等发达国家都跟着美国走,许多发展中国家也支持美国、北约的立场,联合国的作用遭到削弱,中国和俄罗斯受到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的排斥,这表明:(1)多极化进程因“单极倾向反弹”而陷入停顿或发生逆转;(2)“冷战后多极化进程加速发展”这一战略判断失误;(3)“多极化趋势已经不存在”等。对世界多极化明显失去信心,对其前途表示悲观。其实,这些论点都是站不住脚的。无论客观分析科索沃战争本身,还是从科索沃危机后的国际局势发展的实际情况来…  相似文献   

15.
2008年,世界经济被金融、能源、粮食三重危机所笼罩.尤其是金融危机从美国向世界各地扩散和蔓延,从虚拟经济向实体经济扩散和蔓延,阻断了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特点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1年世界经济复苏态势受挫,美、欧、日三大经济板块增长同步放缓,新兴经济体亦受到牵连,全球经济增长呈“南高北低”的双速格局.欧债危机是制约世界经济稳步复苏的最大障碍,由于其解决前景尚不明朗,失业与“通胀”等制约全球经济增长的风险因素依然存在,今后一个时期的世界经济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7.
谷源洋 《亚非纵横》2012,(2):1-5,59,61
2011年,尽管世界经济遭遇多重风险和挑战,经济形势向下滑行,但没有跌入衰退线。2012年,世界经济走向面临以下关键问题:一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发展趋势;二是美国经济走势;三是新兴经济体经济发展情况;西是国际油价走势。我宜客观分析,冷静判断以上问题,趋利避害,争取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当前美国爆发的"中间性衰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末 ,美国经济在信息乘数加速纳指飙升、即时得力的客观调控合力作用下 ,扩张至极点。新经济亢进 ,在世界石油价格暴涨、联储提息使美国经济出现剧烈振荡 ,爆发了一次“中间性衰退”。理由是 :这次衰退是新经济背景下的现象经济与实际之间爆发的 ;实际经济下降领域主要在信息技术产业 ;现象经济也只是纳指遭受巨挫 ;这种衰退无周期性和同期性 ,危机程度轻 ,持续时间短 ;现象经济与实际经济脱节表现异常明显 ;学术气氛较浓 ,使人联想到“中间性危机”的丰富内涵。新经济调整、联储连续降息石油价格企稳今年下半年可望摆脱“中间性衰退”。  相似文献   

19.
去年美国总统里根依据供应学派理论提出的“经济复兴计划”,标志着美国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转折,为美国国内外所瞩目。百疾缠身的美国经济能否振兴,相对下降的军事实力能否恢复,在同苏联抗争中的被动地位能否改善,里根的政治地位能否维持,都在不同程度地系于这一经济计划的成败,现在,计划通过已近一年,美国的经济并未呈  相似文献   

20.
美国次贷危机及其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2007年美国爆发次贷危机。这场危机迅速向其它地区蔓延,并演化成为全球信贷紧缩,对世界主要金融机构和全球金融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美国经济增长进一步放缓,并对世界经济产生一定负面影响。随着经济、金融全球化深入发展,亚洲经济在美国经济增长下滑和全球金融动荡背景下难以独善其身,美国次贷危机正通过金融和贸易等渠道对亚洲经济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