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金瑛  韩研 《当代韩国》2002,(1):42-45
韩国是以种植水稻为主的小农业国。直到20世纪60年代,韩国农业人口还占全国人口的50%以上,农业生产力低下,粮食绝对不足。自从60年代实行经济开发以来,随着工业化的发展,韩国农业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实现了大米的自给,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为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在这个过程中,韩国政府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解决了农村劳动力不足问题,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本文着重分析韩国农业发展的特点和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展望21世纪韩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韩国小城市发展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70年代,韩国政府进行的"新村运动"实际是一场由政府发起的,以缩小城乡差距、改造农村、造福农民为目的,以开展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村庄建设项目;同时也是一项提升农民文明素质的思想教育,物质文明建设与伦理精神教育互动的农村现代化建设运动。就是说,新村运动是一项提升农村基础环境与农民素质的政策措施。而笔者所提到的"农村工业化"是一项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贫富差距、社区差距的经济为载体的农村经济发展上的措施。虽然这两种措施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韩国农村地区还是存在城乡之间的收入、教育、社区发展上的差距。更严重的问题是,最近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和农村空洞化现象也日趋严重,为了突破这些农村问题,政府制订了农村定住生活圈计划。本文将解释与探讨韩国农村定住生活圈计划的内容,并进一步讨论与借鉴韩国农村发展战略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3.
韩国人口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韩国统计厅公布了一年一度的韩国人口动态调查结果。该“调查结果”从人口的数量、结构、增长率以及婚姻家庭等多个侧面较为系统地反映了当前韩国人口的基本状况,为我们了解和研究韩国人口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提供了大量详实的数据资料。纵观韩国建国以来的人口发展史,人口的变化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定阶段相联系,在其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呈现出不同的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4.
一序 从6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到70年代逐步活跃的韩国经济开发和产业化过程为韩国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这种过程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各阶层的分化.随着韩国政府的产业化政策对工业的倾斜使传统的农业经济和传统的生活结构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开始出现了雇佣工人、无业游民、劳动力向城市集中、农村人口的老龄化、工业对环境的破坏等一系列社会问题.这些问题加重了现代化与民主主义或人权的对抗性矛盾.  相似文献   

5.
基督新教并非韩国传统宗教,一般意义上,韩国学界认为新教于1884年由美国牧师传入韩国,而后其发展势头日趋强劲,目前信众人数已甚是可观,约占韩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本文从民间信仰缺失、宗教与民族主义的结合、基督新教与韩国传统宗教的冲突与融合、韩国政府与基督新教的互动四个方面切入,对韩国基督新教的本土化进行研究,旨在剖析韩国基督新教发展势头强劲的外因与内因,从而更好地理解韩国基督新教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6.
一 序 言 过去十年中,韩国的经济增长率平均为6.2%,过去被看作先进国家农村特征的被人羡慕过的各种因素,例如,机械化农业。企业式农家等,在面向市场的生产活动中,已经成为大多数韩国农村的一般生产模式。 可是,我们不能忽视经济增长给韩国农村社会带来的不可忽视的副作用。最近农村的状况给人的印象是,农民的生活更多地受这种副作用的影响。由于外国农产品的进口,使竞争力减弱,环境污染、农家负债、家畜传染病及病虫害的扩大等经济、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农村生活质量的恶劣,根本无法与城市相比。特别是最近为农村引进的政策…  相似文献   

7.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部,面积为990万平方公顷,人口约为4525万人,人口密度居世界前列。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韩国工业飞速发展,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强国,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韩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促进了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市,导致了农业的相对萎缩。为解决这些问题,韩国开始推进机械化以代替人力和畜力。韩国农机化起步虽然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在亚洲韩国是继日本之后,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国家韩国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62~1970年),是农业机械化起始…  相似文献   

8.
袁城 《当代韩国》2009,(2):29-34
韩国国内大规模的人口迁移开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随着工业化的加速进行,发达地区特别是都会区及大城市对劳动力需求的迅速提升,促使韩国人口从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向城市和发达的都市区迁移,人口迁移加速了韩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一趋势一直持续到20世纪90年代初。之后随着城市化进入成熟阶段,人口迁移的趋势逐渐放缓,向首尔都市区迁移的人口数量开始下降,道际之间的迁移量开始上升。  相似文献   

9.
北京世界妇女大会后的韩国妇女运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韩国女性的处境 1.人口 韩国女性人口在1995年为2227.5万,占总人口的49.7%。这就是说,男女性别比为100:98.7。女性平均寿命为76.8岁,男性为72.8岁。但是,孕产妇死亡率为0.3%。,大大高于发达国家。引人注目的是,虽然韩国的生育率总的来说是在不断下降,然而出生男婴与女婴的比率却在上升。1994年男女婴的性别比为115.4:100,居世界之首。 2.经济 1996年韩国的经济增长率居世界第11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10000美元。女性在韩国的经济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199…  相似文献   

10.
韩国妇女受教育和参政情况韩国人口为43,268,000,其中女性人口为21,493,000,男性人口为21,775,000(截止1991年,下同)。在教育方面,韩国早已普及了小学教育。公民受教育的平均年数为:男性10.01年,女性8.22年。初中升学...  相似文献   

11.
韩国媒体广告中的汉韩谐音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韩国国内汉语教育的热情日趋高涨。本文主要对当前韩国国内使用韩文和汉字之间谐音关系的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探索实际生活中如何更好地利用这一方法,并为今后关于这一现象的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2.
2006年7月中旬,1万多名头缠红带的民众连续几天在首尔举行示威游行,试图阻止正在谈判中的韩美自由贸易协定。示威队伍另一边则是数千名严阵以待的防暴警察。他们手持盾牌和水龙头,背靠防暴大巴,组成“人墙”,守护着美国大使馆等地的交叉路口。在韩国,这样的壮观场面几乎每天都可以在街头见到。多数韩国人已经习惯了在这种示威的喧嚷中生活,因为示威已经成为韩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韩国特色的示威文化韩国是个面积只有我国1/99,人口4800万的小国。然而韩国每年却有超过1·1万次的公开示威活动,参加总人数超过300多万人次。也就是说每天都…  相似文献   

13.
世界各地的朝鲜族人口朝鲜半岛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朝鲜)和大韩民国(韩国)的人口均由单一民族──朝鲜族(韩族)构成。今天,朝鲜人LI为2270万人(1992年),韩国人口为4405万人(1993年)。其中除长期居住在朝鲜半岛的3万多华侨之外不存在...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韩国面临应对老龄化和发展养老产业的机遇和挑战。目前韩国养老模式以居家养老为主,其养老产业市场规模不断扩大,老年用品、医疗与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持续增加,老年休闲文化活动增多,老龄金融持续发展。但也存在农村养老服务水平落后,专业人才不足等问题。韩国养老产业是由政府牵头、引导发展起来的,注重制定有关法律和制度等为养老产业提供成长动力和集中的产业扶持政策。中国是世界上老龄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韩国是世界上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两国皆对养老产业发展存在较大需求。为了共同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产业需求提高的发展趋势,中韩两国可在养老产业领域的诸多方面,包括在制定老龄用品范围和质量标准、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制造"在中国国内市场、韩国市场及世界市场全方位地压缩"韩国制造"的空间。韩国面积不足10万平方公里,人口刚超过5000万,从规模上看,韩国只和我国浙江省差不多。2003-2004年,中国经济总量大约仅为韩国的2.4倍,人均GDP我国刚到1000美元,只相当于韩国的1/10。10余年过去了,中国经济总量已经是韩国的...  相似文献   

16.
韩国新村运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一 发起新村运动的社会背景 和科学依据 韩国山多,耕地只占全国国土面积的22%,平均每户只拥有1公顷多土地。韩国的人口密度很大,每平方公里480人。由于人口对有限国土面积的压力日益增大,导致地价不断上涨,这种现象尤以城市近郊最为显著。此外,韩国资源匮乏,只有劳动力资源。基于这种国情,韩国的决策者们一致认为,依靠开发人力资源发展经济是韩国得以快速、持续发展的惟一途径。 人才资本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有两项至关重要:(1)国民的科技水平;(2)国民的生活伦理水平。1945年韩国光复后,国家的科技水…  相似文献   

17.
为迎接世界人口日(7月11日),韩国统计厅于2003年7月10日发表了《世界及韩国的人口现状》的报告。与以往相比,该报告表明韩国人口出现了以下两个特点:其一,韩国劳动人口减少,也就是说能挣钱的人减少。去年,韩国每个育龄女性生育的子女数为1.17人,低于日本(1.32人)和美  相似文献   

18.
浅谈韩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原因林从纲前不久,我作为访问学者,应韩国国际交流财团的邀请,在韩国学习半年,接触到各个阶层,所见所闻,体会颇多。雄心勃勃的国家韩国的土地狭小,人口不多,其国土面积不到中国的九十分之一,人口不到中国的二十五分之一,因为发挥了极大的...  相似文献   

19.
李秀峰 《当代韩国》2014,(3):106-112
韩国在韩国20世纪70年代实施的新农村运动被誉为发展中国家农村建设的成功范例。本文从韩国建国后的社会经济环境,推动主体之间形成的善治特征,变革目标和战略选择等角度,全面分析韩国新农村运动的成功要因,以及韩国经验对中国所具有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二次大战前,罗马尼亚属于欧洲大陆上落后的农业国,工业基础薄弱,原料开采利用只朝单一方向发展。与此相应的定居结构的特点是:城市人口稀少而农村人口比重在总人口中占绝对多数。1930年生活在城市地区的人口只占21.4%;1948年以前,仅仅上升到23.4%。同许多东欧国家一样,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始成为罗马尼亚人口分布的转折点。工业化初期阶段,城市人口迅速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