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50年前,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部分的中国抗日战争,取得了完全的胜利。这一胜利不但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而且“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是民族精神的大胜利。正是抗日御侮促成了中华民族的团结认同,促成了全民族的觉醒,从而使抗日战争成为一场真正的民族解放战争。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工农商学兵各界各族人民、各民族党派、抗日团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参加的全民族抗战,“显示了处在进步时代的中国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的巨大力量。”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毛泽东同志在评价这场神圣的战争时说过:“中国军队的广大官兵在前线流血战斗,中国的工人、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是中国现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全国各界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广泛参加的一次全民族抗击侵略的战争。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胜利。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指出:  相似文献   

4.
抗战歌谣是抗战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中华民族抗战历史的真实反映。它不仅对抗日战争起着一定的促进和推动作用,而且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这场轰轰烈烈的抗日斗争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不屈、浴血奋战,终于夺取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北京地区广大军民同全同各族人民一样,不屈不挠,英勇奋战,利用各种形式开展对敌斗争,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画卷,为加速抗战进程、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每年的7月7日,都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时刻,我们重谈抗战精神具有重大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1945年9月2日彻底胜利,粉碎日本等法西斯国家企图殖民奴役中国的阴谋,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捍卫了民族独立、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的完全胜利,是中华民族由灭亡走向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在抗战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它不仅包含不甘做亡国奴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御侮的精神,而且还包含打持久战的精神。伟大的抗战精神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宏伟事业并为之不懈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6.
抗战时期的文化运动是以中华民族传统民族精神为思想基础,是抗战实践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时代选择和升华.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国统区和沦陷区,广泛开展的以抗日救亡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抗战文化运动,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7.
抗战的胜利,使得中华民族一举粉碎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对中国的侵略和蚕食,奠定了中国的国际大国地位。抗战的胜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战的旗帜,不断推动、建立和发展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国内抗日统一战线和党在统一战线内不断推进团结、反对分裂,推进民主,反对专制的努力;离不开全国各民族人民的不畏强暴、浴血奋战;离不开国际反法西斯阵营各国的通力合作。  相似文献   

8.
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开辟了一条新道路。1.国共合作,团结抗战,是抗战胜利的决定因素。2.正面与敌后两个战场的战略配合,是抗战胜利的基石。3.各民族和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援,是抗战胜利的有力保障。因而,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胜利。  相似文献   

9.
《奋斗》2015,(9)
<正>今年正值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有必要以历史的宏观视野对中华民族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艰苦斗争作细致的探讨,并从民族意识的觉醒、民族精神的凝练与升华的视角,深入反思和铭记历史,以便能够更加理性地进行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全民抗战与民族精神的凝练(一)民族意识觉醒下的全民抗战日本对中国的全面侵略,使得中华民族的忧患与反抗意识不断觉醒,在中国共产党所倡导的抗日  相似文献   

10.
车霁虹 《世纪桥》2010,(10):33-36
<正>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夺取一切胜利的动力源泉、精神支撑和根本保证。东北抗日联军在14年的艰苦斗争中孕育和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它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弘扬东北抗联的爱国主义精神,对黑龙江省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易传》在中华民族精神发展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奠定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格局,形成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基本精神,对革故去弊、开拓创新、以和为贵、团结统一、顺时而动、居安思危等中华民族其它优良品格的形成、丰富和发展,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中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构成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精神力量。由于旅游资源是民族精神的载体,旅游活动是人的文化行为,而民族精神是旅游文化的重要内容,因此,旅游业在培育民族精神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人与自然的和谐,更重要的是通过缅怀先烈们的英雄事迹,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育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3.
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是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迫切需要,也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部署。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石,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深入理解其内涵,对于更好地把握其精神实质,发挥其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最根本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全党和全体人民的思想和行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用社会主义荣辱观统领思想道德建设,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对日本战犯的审理,是抗日战争胜利后轰动世界的一件大事。中国政府把审理与改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在侦察、核准日本战犯犯罪事实的同时,启迪了日本战犯的思想认识,促使他们发生了根本的转变,为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审理日本战犯的过程中,中国政府贯穿了公正、严肃和法制的精神,宽大处理日本战犯,使新中国对日本战犯的审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通过审理,既揭露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伤天害理的滔天罪行,伸张了人类正义;又把一些战争罪犯改造成为坚决反对战争、力主中日友好的骨干力量;同时把新中国竭诚和平和革命人道主义的精神传播到了全世界。  相似文献   

17.
王前 《理论建设》2021,37(1):28-33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伟大斗争中,中国形成了具有深刻内涵的伟大抗疫精神。伟大抗疫精神不仅源于抗疫斗争,更源于国家治理现代化实践。深刻把握伟大抗疫精神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互动逻辑,对于伟大抗疫精神的充分弘扬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顺利推进意义重大。二者的互动逻辑在于,伟大抗疫精神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伟大抗疫精神深刻启示着国家治理现代化,国家治理现代化又将促进伟大抗疫精神的弘扬,二者统一于中华民族承担“强起来”的伟大使命的实践。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的军事哲学是整个毛泽东哲学思想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创造性的运用于中国革命战争的具体实践,深入研究了革命战争运动的规律性,深刻把握了战争情况的认识过程,精辟阐述了战争自觉能动性的发挥,革命战争时期的一系列军事著作中蕴含了毛泽东军事哲学中的认识论精华,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思想。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高度重视中华民族凝聚力问题,并把推进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发展,提高到中国革命能否取得胜利的战略高度来加以认识。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政治形式一直进行着与时俱进的变革,通过实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实现了中国境内各民族联合起来,并最终以少数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根本政策、国家制度和政治形式。  相似文献   

20.
<易经>和<尚书>是中国古代和谐思想的两个重要源头.阴阳是支撑<易经>哲学的两个基本概念,阴阳两个方面的和谐与平衡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易传>在解释<易经>时提出了"保合太和"的思想.<尚书>阐发了"协和万邦"、"和恒四方"的政治理想."合和"与"和合"是两个既相联系又相区别的概念.司马迁的<史记>在<尚书>的基础上,较早提出了"合和"概念.中国传统文化中丰富的"合和"思想,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