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于2007年1月正式实施。在监督法生效前夕,2006年12月17日,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成立并举行首次学术研讨会,该中心的校内研究人员与部分顾问、特约研究员以及其他专家学者、地方人大工作者共30多人,就“监督法与人大监督的未来走向”问题开展了深入探讨,发表了一系列颇有见地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2007年7月20—21日,由复旦大学中国政府与政治研究中心、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和“中国共产党执政体系”国家重大攻关课题组联合举办的“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路径:选举与协商”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举行。与会专家学者结合选举制度、代议制度、政党制度和政治发展的一般原理,主要就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制度建构、实现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的技术路线以及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了比较充分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2004年 10月 21日至 22日, “人大监督权的有效实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贵阳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与贵阳市人大制度工作研究会联合举办。来自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深圳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甘肃省委党校、贵州民族学院等高等院校研究人大制度的专家、学者, 以及来自上海、浙江、湖南、甘肃、贵阳、温州、无锡等省市的人大工作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会议还邀请了美国全国民主事务学会、美国和澳大利亚的议会专家。与会者共向会议提交了 29篇…  相似文献   

4.
《人大建设》2007,(7):8-8
5月22日~24日河南省省辖市人大工作研讨会第十一次会议在南阳举行。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李柏拴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会议围绕“以实施监督法为契机,进一步强化人大监督职巍”这一主题进行了认真交流,对如何做好人大监督工作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在实施监督法过程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向省人大常委会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人民政坛》2010,(12):44-44
《人民政坛》编辑部:我是一名乡镇人大主席。今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选举法修正案规定,“选举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为代表候选人的,应当辞去选举委员会的职务”。这是选举法第一次对选举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回避”制度作出明确规定。不少人认为这是选举法修正案的一大亮点。因为它将保证选举工作更加公平、公正。但是修改后的选举法没有具体规定县乡两级选举委员会由哪些人组成,给实际操作带来了一定困难。能否具体谈谈如何正确理解选举委员会组成人员的“回避”制度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6.
日前,闵行区人大工作研究会、复旦大学选举与人大制度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共同举办了关于"推进全口径预决算监督"的专题研讨会。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陈穗红研究员、上海财经大学蒋洪教授、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汪闻生博士、国家会计学院赵敏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王逸帅博士先后作主题发言,复旦大学浦兴祖教授作总结点评。闵行区人大、政府有关领导和部分人大代表、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与会人员围绕如何深化对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的认识,以及人大如何有效推进全口径预决算审查监督等问题,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思考、见解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分别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全国人大和地方各级人大选举法的决定”、“关于修改地方各级人大和政府组织法的决定”、“关于县、乡两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选举时间的决定”。选举法是关于我国各级人大代表选举、监督和罢免制度的重要法律 ;地方组织法是关于我国地方政权制度的重要法律。尽管两部法律此次修改的条文并不多 ,但却是循序渐进、稳步推动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立法措施。1995年《选举法》和《地方组织法》修改之后 ,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 ,人民群众的民主意识进一步增强 ,在实践中也出现了新的情况和新…  相似文献   

8.
《人大研究》2004,(12):47-47
20 0 4年 1 0月 2 1~ 2 2日 ,“人大监督权的有效实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贵阳举行。本次研讨会由中共中央编译局比较政治与经济研究中心、全国国际民主事务学会和贵阳市人大制度工作研究会联合举办。来自中央编译局和武汉大学、厦门大学、深圳大学、西南交大、北京联合大学、甘肃省委党校、贵州民族学院等高等院校的专家学者 ,来自上海、浙江、湖南、贵州、温州、无锡等省市的人大工作者和甘肃《人大研究》杂志社的同志 ,以及来自美国和澳大利亚的国外专家参加了研讨会。会议分别就人大监督的基本理论、国外议会监督权的实施、述职评议与代…  相似文献   

9.
2011年以来,全国各地基层政权陆续进入紧张、有序的“选举季”,五年一次的全国县乡人大换届选举的大幕渐渐拉开。这不仅是自2006年后第二次县乡人大同步换届,更是新选举法实施后的首次选举。  相似文献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是地方人大选举工作的主要法律依据。结合本人从事人大选举工作的实际,对“两法”中有关法律规定的内涵及其应用作一简述。  相似文献   

11.
《山东人大工作》2010,(5):16-18
淄博市淄川区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积极进行符合淄川区情的选举制度改革。在2007年11月举行的区人大换届选举中,率先在全省取消城乡选举权差别,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也为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修改《选举法》提供了实践经验,进一步推动了公民选举权的平等,在社会上引起了较大反响。  相似文献   

12.
新一轮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选举工作已在全国各地陆续拉开帷幕,这也是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下简称《选举法》)首次“落地”之实践。如何更好地展现新《选举法》的亮点,更好完成本次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同步选举工作?就此,笔者理论结合实践重点谈谈县乡两级人大代表选举之“同步”。  相似文献   

13.
2007年5月12日,由上海马克思主义研究论坛组委会和复旦大学发展与政策研究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国发展模式:公共服务与建设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等院校的30余名中青年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4.
“社会变迁中的妇女”国际研讨会综述吴华由复旦大学妇女研究中心、荷兰社会研究学院联合举办的“社会变迁中的妇女”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5年3月25日至28日在上海召开,来自中、荷、印、英、法等国的三十几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研讨会从社会变革与妇女...  相似文献   

15.
我国改革开放的二十年,也是人大选举制度大改革、大发展的二十年。选举法是体现我国人大选举制度的基本法律。建国后,我国先后颁布两部选举法。第一部是1953年2月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第二部是1979年7月通过的全国人民代表大...  相似文献   

16.
五年一次的全国县乡人大换届又将揭幕,这是继2006年后的第二次同步换届,也是2010年选举法修改后的首次选举。自上而下的部署已于日前进行,有的地方在今年4月便进入“选举季”。  相似文献   

17.
2010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对选举法进行了第五次修正,废止了代表名额分配上的所谓“四分之一条款”,实行“同票同权”(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更好地体现了“三个平等原则”(人人平等、地区平等和民族平等)。笔者就新一轮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同步换届选举工作中的代表名额确定与分配谈一管之见,以顺应新选举法“落地”之实践。  相似文献   

18.
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以下简称《选举法》)实施后,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将陆续展开,《选举法》实行了“同比同票同权”,同时也在其他方面对人大代表选举制度进行了完善。民族地区如何在换届选举工作中落实《选举法》的各项规定,  相似文献   

19.
今年年底,我省县级人大将依据新的《选举法》开展换届选举工作。为此,商丘市人大常委会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为换届工作早作准备。——总结以往换届选举工作中的经验教训,认真组织学习《选举法》。最近,市人大常委会组织机关有关人员召开研讨会,认真分析研究以往换届选举工作中的问题,感到哪个选区依据《选举法》的规定,严格按照选举程序办事,那里的选举工作就成功。通过学习《选举法》,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和有关工作人员对《选举法》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下步换届选举工作有了明确的思路,从思想、组织上为换届选举作了准备。  相似文献   

20.
朱庆 《人大研究》2011,(1):24-27
2010年3月,全国人大通过了选举法修正案,对选举法进行了第五次修改,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对部分条款进行了修订完善。从2011年开始,新一轮自下而上的各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将陆续展开。如何贯彻落实好新选举法,特别是落实关于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代表、选举委员会组成人员等新的规定。这是我们应当加以研究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