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学精神,是科学主体在科学实践的过程中被抽象出来并反过来指导科学探究与人生选择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理性态度,其核心内涵与基本要求是:独立思考、严谨规范、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科学精神是创新人才培育的本质和灵魂,是创新社会先进文化建设的源泉,也是提升创新思维、服务社会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科学实践观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形成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其形成过程经历了三个时期,即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理论准备时期、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初步建立时期以及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形成与发展时期。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不仅有着深刻的理论基础和阶级基础,而且思想内涵丰富,其明确了实践的科学内涵,实践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方式,确立了实践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客观标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形成与发展对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和中国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报告将“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作为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其中,其意义重大而深远。笔者认为,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必须首先认识和把握科学精神的实质,同时应着重从四个方面进行倡导和培育:创建学习型社会,推进民主化进程,营造开放式环境,构建创新型机制。  相似文献   

4.
一、校园体育精神的内涵校园体育精神是精神文化的一个分支。现阶段,社会对校园体育精神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概念,但对校园体育精神的探讨却越来越多。何谓精神文化?精神文化就是人类在创造物质文化、形成制度文化时产生的精神活动及其结果的总称,它包括社会心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政治思想、道德情操、宗教情感、国民特性以及教育、文学、艺术、科学等,是文化的高级层次。校园体育精神是校园师生在参与各项体育运动时表现出来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积淀。通过对我国  相似文献   

5.
源发 《支部生活》2009,(11):52-52
《支部生活》作为省委重要的党刊,是联系党和人民的桥梁和纽带,是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的重要载体和工具,也是广大干部群众了解中央精神、省委指示的重要渠道,是党员干部不可缺少的一份精神食粮。多年来,富源县在《支部生活》征订发行工作中,切实加强领导,采取措施,每年订阅量稳中有升:  相似文献   

6.
科学精神对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特别是民族精神塑造具有重要价值,这表现在:科学精神能够直接推动经济的创新发展为民族精神的塑造发展奠定物质基础;科学精神的融入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科学精神的融入是建设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科学精神是现代科技社会普遍的一种价值追求,它的融入是民族精神时代性和开放性特征的体现;科学精神的融入对民族精神的建设具有方法论意义.我国当代将科学精神融入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如下的根据和条件:中国现当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科学精神融入当代民族精神的根本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包容性为科学精神的融入提供前提条件;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出的科学精神为其融入奠定了思想基础.我国将科学精神融入当代民族精神还需要有如下的保障措施:充分认识科学精神融入的重要意义,将其提升到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高度;积极开展科学活动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使之深入广大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营造更加民主开放的社会环境,创造有利于科学精神弘扬的良好氛围;注重技术理性和人本精神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7.
白春礼 《求是》2012,(6):27-28
科学文化是以科学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方法为支撑、以科学思想为核心、以科学精神为灵魂的先进文化,在现代化进程中对人类社会价值观念、道德意识、思维方式、生活模式和行为规范等产生深刻影响,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重要的思想源泉、物质基础、技术手段和有效载体。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我国科技事业繁荣发展,在实践中形成并不断发展以"爱国为民、甘于奉献、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科学严谨、  相似文献   

8.
要点快递     
高层传声胡锦涛: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胡锦涛同志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就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出五项要求。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  相似文献   

9.
建设和谐文化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在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培育和谐精神,倡导和谐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为构建和谐社会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和文化生态。当前,针对思想文化领域的情况,加强和谐文化建设,要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一、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努力用一元化指导思想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文化的魅力在于自身的…  相似文献   

10.
党刊文摘     
倡导和谐的价值取向李忠杰在《党的生活》(青海)2006年第9期撰文指出,和谐文化,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团结、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具体来说,建设和谐文化,就是要通过对和谐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建立和发展以和谐为核心的价值体系,作为整个社会精神文化的思想内核;就是要大力倡导和谐的思想观念,促进人们对社会和谐的认知和理解,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就是要通过对和谐的肯定评价和相应的奖惩褒贬,形成以尊重和实践和谐为荣,以背离和破坏和谐为耻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大力宣传体现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和高尚品质,激励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真善美",让健康的文化产品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对建立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对形成追求高尚、激励先进的良好社会风气,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促进整个民族素质的不断提高,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校园文化是指依托并通过学校这个裁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文化,它是社会文化作用于学生的中介,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亚文化。它发挥着一般文化的职能,通过校园物质环境和校园精神氛围,使学生有意或无意地在人际关系、行为方式、行为规范、价值取向等方面形成共识,发生认可,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只要有校园存在,就有校园文化存在。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新长征》2006,(5):33-33
符绍强、林奕希在2006年3月27日《经济日报》上撰文指出,加强环境教育,一是要大力倡导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伦理价值观念,倡导我国传统文化中优秀的环境伦理观,反对不符合国情、大肆铺张浪费的思想观念,深化对“人与自然和谐”的认识。我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很多“人与自然和谐”的哲理和经验。二是要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和文化氛围。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种新文化体系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对传统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解的理性回归和科学选择。积极倡导环境友好的消费方式,就是要提倡适度、公平、绿色消费,反对和限制浪费性与不利于环保的消费。培育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4.
报刊博览     
《新长征》2007,(6)
胡锦涛就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出五项要求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二是要提高网络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提高网络文化  相似文献   

15.
《奋斗》2015,(5)
<正>以"三个倡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的价值需求和价值理想,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升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精神支柱。科技社团是以促进学术繁荣、普及科学知识、服务科技工作者为宗旨,按照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工程技术等学科组建的科学共同体,承担着弘扬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质、坚守科学道德的重要责任。作为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科  相似文献   

16.
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和谐文化的基本内容,就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大力倡导社会和谐的理想信念,坚持和实行互助、合作、稳定、有序的社会准则。它包括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文化产品、社会风尚、制度体制等多种存在方式。建设和谐文化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科学精神是人类文明中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是在人类文明进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科学精神有着求真、求实、求新、求变等特质,充分体现了科学的内在要求和价值取向。科学精神是科技发展、社会进步的前提,在满足人们物质追求的同时能丰富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精神作为引领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动力,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18.
科技文化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文化现象,是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文化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同时,它又有特定的内涵,自成体系,相对独立地存在.科技文化是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自身特征的共有科技意识、科学精神及共同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的集中体现.其着眼点是提高人的内在素质,使科学精神和科技意识的各个要素(理性、规范、公平、宽容、批判、创新、效率、协作)得到最佳调控与结合,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发展,增强人类社会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文明进步.正如一切文化对个人(个体)、团体(群体)和社会等不同层面所起的作用一样,科技文化以其独特的功能和形式,推动人类和社会的发展.就个人而言,科技文化起着塑造个人人格,实现社会化的功能;就团体而言,科技文化起着目标、规范、意见和行为整合的作用;对于整个社会,科技文化起着社会整合和社会  相似文献   

19.
宣传在线     
胡锦涛:以创新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共中央政治局1月23日下午就世界网络技术发展和中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问题进行集体学习。胡锦涛在主持学习时发表讲话,就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提出五项要求。一是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唱响网上思想文化的主旋律,努力宣传科学真理、传播先进文化、倡导科学精神、塑造美好心灵、弘扬社会正气。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一切思想文化阵地,一切精神文化产品,都要努力宣传科学理论,传播先进文化,弘扬社会正气,倡导科学精神,不断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一重要认述对宣传思想战线特别是广大理论宣传工作者提出了明确和任务和要求。我们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宣传。  加强和改进理论宣传工作,是不断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战斗力。理论能否入耳入脑,打动人心,一方面取决于理论自身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党性,另一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