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大国关系是指大国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它是国际关系格局和国际秩序规则的决定因素.近代以来,大国关系经历了二战之前以"对立与战争"为主的时期,冷战期间以"对峙与竞争"为主的时期,以及冷战结束后以"竞争与合作"为主的时期.前两个阶段为革命性国际体系下的传统大国关系,后一个时期为稳定性国际体系下的"新型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即将逝去的一年间,大国关系总体保持稳定,一超多强的格局基本未变。各大国力量对比和相互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孕育着未来国际体系、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的渐变。后冷战时期大国间既合作又竞争的态势依然是一年来国际形势的基本特征,但互动、合作与竞争的态势和力度在不同领域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陈向阳 《求知》2013,(12):29-32
"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格局加快重组,大国关系复杂多变,西方大国之间、新兴大国之间、西方大国与新兴大国之间的关系都在经历着历史性的嬗变,中国的位置更加关键、处境更加敏感。一、国际战略格局进入"新一超多强"时代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五年来,国际格局多极化进入历史新阶段,冷战后形成的"一超多  相似文献   

4.
科索沃战争表明,冷战之后,国际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美国要建立霸权体系,而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不愿接受。冷战后10年来,国际主要矛盾并不是文明之间或民族之间的矛盾,这次积极参与科索沃危机问题的大国并没有按着文明或民族的不同来分,同时表明大国与美国在建立什么样的国际体系问题上是有尖锐矛盾的。苏联解体后,美国获得了霸权地位,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但要建立霸权体系,必须做到三点:体系化;制度化;规范化。体系化就是建立以美国为主导,地区大国与其相配合,中小国附从的安全体系。所谓制度化,就是通过联合国使之制度化,当在…  相似文献   

5.
冷战期间,由于印度奉行强硬的南亚政策“英迪拉主义”,而使与孟加拉国的关系不断恶化。冷战后,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印度调整了冷战时期的南亚政策,提出了“古杰拉尔主义”,主动缓和与邻国的关系。印孟关系在这样的大气候下,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两国间仍存在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将是一个竞争更为激烈的世纪。这从世纪之交 世界各国纷纷调整自己的内外政策、加大科技投入、加快经济发展步伐等举措中已可略见端倪。与 20世纪先有“热战”后有“冷战”的竞争方式不同的是,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尽管国际上仍然出现局部的以战争为手段的竞争方式,尽管有的国家仍未摆脱冷战思维,但从总体上说,国际竞争将更多地表现在经济和科技层面,表现在综合国力的较量上。 21世纪国际竞争的六个特征 新一轮的国际竞争始自 20世纪后期,是由“全球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两股大潮继续向前推进的背景下发生…  相似文献   

7.
人类迈进新世纪之时 ,恰逢国际新旧格局大转换、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不断取得重大突破之际。江泽民总书记指出 :“当今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关系 ,集中表现为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与竞争。这种全球政治和经济发展的特点 ,在 2 1世纪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① 这段话高度概括了当今世界大国关系的实质。笔者以为 ,下述三种因素将是影响 2 1世纪大国关系的突出因素。一、意识形态因素冷战结束后 ,国际社会五大力量的格局开始形成 :一是因为早期西部扩张和开发奠定基础而从 10 0年前国力开始急剧膨…  相似文献   

8.
左凤荣 《理论视野》2023,(10):17-24
世界面临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激烈的变化。在美国致力于大国竞争的影响下,安全和价值观因素再次成为影响大国关系的重要因素,军费开支增加,经济全球化进程受阻,全球治理赤字突出。面对新冷战的威胁,习近平强调要构建以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为原则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世界多样化发展,保障各国有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合作共赢中共同进步。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的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致力于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发展结伴不结盟的全球伙伴关系,努力消除意识形态隔阂,做大各国共同利益,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中保障发展中国家的权益,促进世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9.
世界政治格局在冷战结束后的 迅猛变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使大国关系的凋整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中国和德国都是在世界上具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双边关系的发展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历史等方面的有利条件。朱镕基总理6月底、7月初访德取得的重大成果说明,站在21世纪门槛上的中德关系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 冷战前后的两个历史时期,但不管是在冷战中还是冷战后,中德双边关系的发展总的来说比较顺利,经历了时间的考验。特别是随着大国关系的全面调整,中德关系在新的国际形势下继续焕发活力,两国间的共同利益不是减少了,而是更…  相似文献   

10.
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中出现两种彼此间相互矛盾的发展趋势:一方面,世界上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大国关系出现深刻调整和定位,世界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和经济领域都有新的发展;另一方面,美国试图利用其世界上唯一超级大国的优势,通过在欧亚大陆两侧扩大和加固军事同盟体系,确立其在全球的霸主地位,竭力构筑由它领导的单极世界。这两种趋势之间的矛盾与斗争不仅牵动着国际格局的发展与演变,而且成为后冷战时期国际政治斗争的主要内容。继今年年初决定研究和开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TMD)后,美国近来还对南联盟…  相似文献   

11.
张浒 《学理论》2011,(14):35-36
冷战结束后,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国际政治格局、经济格局、安全形势均发生重大变动。特别是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形势可谓大变革、大调整、大危机、大发展,国际力量此消彼长,传统豪强衰势初现,新兴大国整体崛起,多极格局更加明朗,由此加速了国际治理机制向多变治理、合作治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冷战结束后,世界各国为参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提出了种种设想与战略。如何理解近日的国际社会,成为政治学的研究热点,无论是“国际新秩序”还是“文明的冲突”,均提出了建立新的国际体系需要回答的重大课题。人们也正在积极探索如何建立新的国际体系。总体来看,由于世界一体化和多极化的趋势空前加强,世界系统研究的方法日益为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政治学家们所接受。同时,地区力量对比处于划时代的变更时期,地区研究的方法也成为一个有效途径。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部是基于历史演变对国际关系体系进行的反思与总结。本文试图结合使用历史的、地区的、系统的研究方法,对古代东亚、欧洲国际体系的特征进行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冷战结束后国际体系的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袁鹏 《瞭望》2005,(34)
一方面美国新一轮“中国威胁论”甚嚣尘上,另一方面中美两国最高领导人决定年内实现互访,中美关系正从冷战时期相对单一的对抗或合作关系、后冷战时期冲突与合作并存的“两面关系”,迈向更加复杂的“三维关系”。  相似文献   

14.
杨鲁慧 《理论探讨》2012,(5):10-14,2
美国战略重心东移是后冷战时期美国对外战略结构性的重大调整,它无疑为亚太地区的安全稳定带来新的变数及不确定性,不仅导致东亚政治格局的变革,而且对中美关系格局和发展趋向都将产生深刻影响,并成为21世纪国际关系变革调整的前沿地带。这一切关系到中国的地缘政治战略和周边地缘政治稳定及亚太大国政治格局的重塑问题。美国战略东移对中美大国关系带来的影响是:中美双方陷入战略猜疑和相互认知的困境;双层权力体系架构是东亚地区所特有的政治经济现象;东亚合作的重点和主渠道地位及作用将受到挑战。中美大国关系格局的战略选择需以它们特殊方式重建再平衡:把大国地缘政治上存在的竞争因素转化为合作协调的动力,扩大和深化中美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建立最基本的"战略互信"来保障中美关系的稳定发展;建设中美大国间的关系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5.
西方大国承认科索沃“独立”后,欧洲越来越多的“问题国家”也骚动起来,分离势力试图以科索沃为蓝本,谋求获得国际社会的正式承认。正如俄罗斯官员所说,科索沃“独立”是一个可怕的先例,“欧洲不再变得统一,而将成为流血的大陆”。  相似文献   

16.
冷战消逝十年后欧美关系可 归结为三种具体关系,即联 盟关系、合作关系和竞争关系。这三种关系同时贯穿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但侧重点有所不同:联盟关系主要体现在军事领域,兼及政治;合作关系体现在政治、经济与军事等各方面;竞争关系主要体现在经济领域,兼及政治、军事。 聪明关系。北约是最主要的渠道。即使在冷战消逝后,依然是欧美联盟关系的基石。但欧美联盟关系已发生了三点重要变化:  ──欧洲已由冷战时期的第三方变成了冷战之后的第二方,即由美苏争霸的对象,变成欧美两家自身直接面对面的关系。这使得欧洲的…  相似文献   

17.
徐洋 《学理论》2011,(18):42-43
国际体系正在经历一个转型期,但是当前国际体系仍然是由大国主导的,大国关系和大国实力对比的变化是导致国际体系转型的基本动力。分析了当前国际体系转变的原因、特点,从而得出中国的责任之所在,并做了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18.
冷战结束后,社会民主主义的全球性组织社会党国际提出和实施了一系列全球政策以应对后冷战时期全球环境的变迁。这些政策既有实用的一面,又有非实用的一面。  相似文献   

19.
正在过去的一年里,世界形势总体表现为相对平稳与缓和;其特点首先是经济持续全面恢复和增长,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前景继续看好;发展中国家作为一个整体,经济增长速度在加快一.其次,部分重要的地区冲突和热点问题逐步降温甚至平息三是大国关系经调整已基本恢复到科索沃危机之前的状况。2000年大国关系的调整与变化,反映出既竞争又合作的特点。这也是冷战结束以来大国处理彼此关系的根本特征;。跨世纪的大国竞争将更多地表现在经济、科技以及文化、价值观、意识形态领域。经济全球化将在加剧相互竞争的同时,加深大国间的依存关系…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9)
冷战后在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与拓展的背景中,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更加多元,国家间的政治、经济、安全关系相互交错,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国际局势总体趋于缓和与稳定;但是地区间、国家间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局部矛盾与冲突也依然非常突出,从而使当今的国际关系比过去更加错综复杂。"国际格局"为人们认识和把握当今错综复杂的国际关系提供了一条简捷的路径,也成为学界研究的一个重要范畴,是分析研究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的一个重要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