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求知》2005,(11):44-44
20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亚洲国家的崛起,作为日本经济支柱的制造技术受到挑战,而随着发达国家在尖端技术领域角逐的加剧,日本面临的局面更加严峻。在此情况下,日本政府的“知识产权战略会议”正式发表了《知识产权战略大纲》,明确表示要将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和利用作为“国家战略”加以推进,走“知识产权立国”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2.
郑永年 《党政论坛》2012,(22):25-25
美国高调宣称“重返亚洲”,名义上是为了“威慑”中国的崛起对亚洲既有秩序可能产生的“威胁”,从而维持亚洲秩序,但结果则刚好相反。美国宣布“重返”没有多少时间,亚洲秩序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并且不是变得更稳定了,而是出现失序的趋势。  相似文献   

3.
陈向阳 《党政论坛》2010,(20):19-19
近来,美国加紧调整全球战略,加快将“战略重心”东移亚太。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地缘重心”东移亚太,多极化进程明显加快,中国加速崛起,中美力量对比及对亚洲的影响力“美消中长”,美国亦将“战略重心”东移亚太,中美互动聚焦亚洲,“中美如何在亚洲共处”已成当今国际关系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4.
冯朝奎 《党政论坛》2012,(16):16-16
正当美国吵着要“重返亚洲”之际,“脱亚”近一个半世纪、原本就身处亚洲的日本却未见其“重返”迹象。现在的日本政府已经很少提“东亚共同体”了。  相似文献   

5.
亚太的崛起无疑是本世纪后半期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而本世纪的最后10年将是决定世界21世纪走向的重要时  相似文献   

6.
“有一点越来越清楚,亚洲的现代化将成为本世纪90年代到下世纪初最重要的世界发展动向。”这是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曾轰动全球的《大趋势》和《2000年大趋势》等书的作者约翰·奈斯比特在其新著《亚洲大趋势》中对世界面临的基本发展趋势作全面分析、预测时,所得出的结论。 东方在崛起是本书的主要结论。尽管这已是当今世界有目共睹的事实,但许多西方人并未诚心接受,因而有亚洲的高速发展是虚幻奇迹、是难以持久的纸老虎等看法。对此,奈斯比特认为,目前世界上西方依然重要,但已无力全面控制和垄断世界了。东方的崛起使世界全面接受东方的时代已经到来,这种接受犹如当初接受地球是圆的这一事实一样意义深远。作为一个  相似文献   

7.
2003年11月3日,中共中央党校原常务副校长郑必坚在博鳌亚洲论坛上发表了题为《中国和平崛起新道路和亚洲的未来》的讲演,首次提出了“中国和平崛起”。郑必坚指出,“近代以来大国争霸的历史反复说明,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导致国际格局和世界秩序的急剧变动,甚至引发大战。这里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走了一条依靠发动侵略战争,实行对外扩张的道路。而这样的道路,总是以失败告终。”那么在今天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的抉择只能是:奋力崛起,而且是和平地崛起。就是说,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上海,中国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和迅速崛起的一颗东方明珠,正乘着改革开放巨大成功的东风迈向二十一世纪。上海人民满怀信心地欲将上海建设成名符其实的国际大都市和远东乃至亚洲的国际金融中心。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经济来说,过去十年的崛起过程独一无二。高速增长背后的很多因素和30年前亚洲“小虎”的迅速崛起有些相似。但不管怎样,中国的经济发展自有其独特之处。1.经济发展大起大落中国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连串大起大落,这在亚洲国家中是独一无二的。其经济发  相似文献   

10.
中国模式:世界共同的话题、不同的理解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格局发生的深刻变化,西方不少人预测:21世纪是亚洲和太平洋世纪,亚洲太平洋时代正在降临。从那时起,世界关注的焦点就逐渐向亚太地区聚集,特别是中国这个被称为“睡狮”的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走向和变化更是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11.
由于地图在确定领土主权、开发资源等方面的重要性越来越大,各种“地图战”曾在世界多国发生。伦敦大学的国际海洋公约研究学者达德·史密斯说,2i世纪被认为是属于亚洲,因此“地图战”难免会集中在亚洲。随着陆地划界基本确定,  相似文献   

12.
郭晓东 《学理论》2012,(27):34-35
2009年,在中国不断崛起而美国相对衰微的背景之下,美国高调“重返亚洲”.基于现实层面分析,美国“重返亚洲”对中国外交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外部战略空间被压缩、经济命脉被威胁、外交资源被占用.  相似文献   

13.
历史将要走完伟大的20世纪的最后五年,我们正处在人类历史上发生最大变化的20世纪的最后’时刻。20世纪是科学突飞猛进的时代,本世纪初叶创立的相对论、量子理论以及五十年代发现的生命DNA双螺旋结构的奥秘,在我们回顾本世纪科学成就的时候发现,这三大科学基本发现为20世纪带来了巨大的科技革命。那么,在20世纪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基础上,即将到来的21世纪科技发展前景如何呢?一、信息时代江泽民同志说得好:“四个现代化,哪一个也离不开信息化”。近年来,信息高速公路(InformatfonSuperhighway)、信息革命、人类走向信息时代等…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10,(22):49-49
中国迅速崛起,对某些周边国家来说,他们一时无法适应,表示担心,可以理解。另一方面,中国常说,维持良好的周边关系,才能为中国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创造良好条件。但遗憾的是,某些周边国家对中国迅速崛起,总希图引入域外势力造成“均势”局面。这种氛围、趋势,既对亚洲稳定不利,也给中国周边安全环境带来某些变数。  相似文献   

15.
1999年是本世纪的最后一年。展望世纪之交的国际格局,可以看出以下几个大的趋势:其一,多极化在更多层面向纵深发展,形成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态势在70年代已初显端倪,那时美苏中之间形成了微妙制衡的“三角”关系,西欧和日本经济上的崛起也使美国二...  相似文献   

16.
人类历史是一部走向文明的历史。然而,自人类社会生成以来,剑与火总伴随着人类历史的脚印。战争,作为人类自相残杀的怪物,在原始状态就已发生。20世纪到了空前的高峰,第二次世界大战,卷入了地球村的大多数“村民”,千百万生灵涂炭,无数英烈的抗争与牺牲,成为人类历史永恒的悲壮之歌。人们也欣喜地看到,20世纪又是一个从战争走向和平的时代,倘若说,本世纪前半叶是战火笼罩、硝烟弥漫,那么,可以说,本世纪下半叶,尽管局部的战争并没消失,但世界性大规模的战火已不再增起,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两大主题。认识本世纪的这种“变…  相似文献   

17.
法国《观点》杂志经济、政治评论家尼古拉·帕弗雷一篇题为“自由在欧洲,复兴在亚洲”的评论勾勒出20年来世界发展的图景,发现欧洲并没有因冷战结束而冲天一飞,相反,倒是亚洲在一场静悄悄的经济革命中正在实实在在地崛起。作者在评论冷战的后果时指出,“苏联的战败是真实的,但美国的胜利却是虚拟的,做一个令人头晕目眩的‘超’超级大国是注定要失败的。”  相似文献   

18.
2001年是21世纪开局之年,人们不会忘记这一年发生在美国的“9.11”恐怖袭击事件,也不会忘记美英打击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本·拉登“基地组织”的战争。然而,人们更关注的是以此为契机而展开的本世纪国际政治开局的特点和发展态势。那么,本世纪国际政治的开局有什么特点呢?一、反恐怖主义成为国际政治的新课题,安全问题成为新的国际问题“9.11”恐怖袭击事件震动了全球,也使国际社会意识到了恐怖主义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威胁。这个事件对国际政治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反恐怖主义成为国际合作的新课题和新内容。“9…  相似文献   

19.
西隐 《党政论坛》2009,(16):59-59
郑必坚:“和平崛起”理论的首创者 郑必坚在多个场合为“和平崛起”政策提供理论和实践佐证,赢得了中外政治家和学者的高度评价。国际问题专家认为,和平崛起的中国是全球合作实现共同繁荣链条的重要一环,而在“崛起”前面加上“和平”两字,这种新思维在理论上是对现实主义的一大挑战,体现了中国政治和对外政策的新触角,极具谋略。  相似文献   

20.
钟严 《瞭望》1996,(23)
克林顿访日后,日美重新确认、加强了面向21世纪的安全关系。日美双方称他们的安全关系是“亚太和平与稳定的基础”。对此,亚洲国家和地区反应各不相同。 朝鲜《今日朝鲜》载文指出,日本要建立日本主导下的亚洲新秩序,是其过去宣扬的“大东亚共荣圈”构想的翻版。他们以“负责亚洲安全”为借口,明目张胆地要从军事上干涉亚洲的危险与冲突地区。他们提出的“对付多样危险论”、“营救海外日本人论”等,“都无非是再度侵略亚洲的借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