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2,(14):21-21
5月27日,民进党新一届党主席选举最终落下惟幕。苏贞昌的当选意味着民进党正式进入“苏贞昌时代”。一位强势的“弱势”党主席苏贞昌是民进党的创党元老之,属于美丽岛律师世代的代表人物,民进党内的“四大天王”之一。  相似文献   

2.
秦华 《瞭望》1999,(17)
台湾地区三项选举之后,台湾政局出现若干新的重大变化。国民党与民进党内部围绕下届“总统”候选人提名之争愈演愈烈;民进党内最有可能参选下届“总统”的陈水扁,为重塑形象,不得不提出“新中间路线”;第五次“修宪”,因各党内部共识小、分歧大而步履维艰;台湾经济呈现出的危机苗头对政坛的影响正日益扩大。三党“总统”选取战国民党内各派势力围绕下届“总统”、“副总统”候选人提名的斗争日益尖锐。李登辉近来多次表示,明年任满后除继续担任国民党主席外,不再寻求延任或连任“总统”。国民党推举连战为下届“总统”候选人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方明 《理论参考》2008,(6):50-50
2008年3月台湾领导人这次选举以马英九的大胜宣告结束。这场选举结果所彰显的意义与影响,不只是国民党的一次大胜与东山再起,不只是民进党的重大挫败,而是宣告了横行台湾10多年民进党“本土神话”破灭,宣告民进党丑化中国与抹红手段的彻底失效,宣告了经济与生活问题取代意识形态成为选举的关键因素;宣示了民进党未来发展面临的巨大困境。  相似文献   

4.
1、取消”总统府”前”三民主义统一中国”标语牌标志。 2、绿化“民进党化”。陈水扁任台北市长时就将绿色作为市标;上任后“中央部会”将名牌、座位牌等上面的官方标志,改以梅花代替国徽,以绿色代表“国旗”的“红蓝白”三色。“外交部”大楼屋顶改涂绿色。3、新台币改为“国币”。原由台湾银行发行的台湾省货币新台币改为由“中央银行”发行。并由“地方性货币,但视同国币”正式改为“国币”,2000年7月新版新台币开始流通,于2002年7月1日起全面取代旧版钞票。4、“国史馆”将民进党史作为当代“台湾史”的主轴。5、“中国国际法学…  相似文献   

5.
在2008年上半年的两次大选中,主张“台独”理念的民进党都是以惨败收场,表明在台湾社会内部主张“台独”的激进势力受到严重打击和削弱,这对于两岸关系的缓和相当有利。国民党在野8年,此番再次执政必然会更加重视两岸关系的改善。至少马英九当局不会在两岸关系上主动挑衅,不会去主动碰两岸关系的红线。这必然将有助于营造两岸关系改善的大氛围。从这个角度上讲,“台独”的高发期已经过去。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势头正在不断形成。  相似文献   

6.
立委和“总统”两次选举,民进党接连大败,回到执政前的基本盘,所有的中间选民几乎都弃民进党而去。检视过去八年的执政,执政者和在野党当然都有责任,但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爱护民进党的选民身上。支持者如何对待执政者,才是执政者表现的关键所在。8年来.民进党的支持者经历了三种不同的心境和表现——噤声、掩饰、攻击,而这也正是民进党的衰败三部曲。  相似文献   

7.
沸沸扬扬的台湾地方选举于日前结束,选举结果使台湾地方政治生态“变了天”。在台湾地区23个县市的地方选举中,民进党以43.24%的选票获12席,国民党以42.12%的选票只获得8席。此次选举,民进党基本上达到它过去所倡言的“以地方包围中央”的“绿色执政”目标。仔细分析一下民进党的得胜“版图”不难发现,如今民进党依然是台湾的地方“执政党”。放眼望去,民进党的  相似文献   

8.
秦华 《瞭望》1999,(21)
5月8日至9日,民进党举行第八届第二次“全代会”。此次大会是民进党在面临该党前主席许信良退党风波的强烈冲击、台湾民众要求修改“台独党纲”压力进一步增大及下届“总统”选情扑朔迷离的形势下召开的。其结果将对民进党政治生态及该党明年“总统”选情产生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王建民 《党政论坛》2011,(14):13-13
2012年台湾“大选”序幕逐渐拉开。就在国民党、民进党两党积极部署党内初选之际,第三势力似又呼之欲出。以民进党前主席施明德为首的一批政界、学界、文化界与企业界等知名人士发动“我心未死”运动,展开争取10万人的网上连署行动,  相似文献   

10.
与中共当局作比较,民进党对于马英九而言,由于同样是生存在台湾岛内,所以马英九说“国民党与民进党差距再大,也大不过我们与共产党的距离”,因为“蓝绿同在一条船上,二千三百万人民是命运共同体,没有必要拼得你死我活”。  相似文献   

11.
《瞭望》1996,(22)
民进党在台湾变更领导人产生方式的选举中惨败之后,党内士气空前低落,各派系之争纷起。当前,该党又面临第七届党代表选举和下届党主席及中常委的改选,更加剧了各派的矛盾。5月初,以“新世代”标榜的党员提出了一项新的主张,向过去的“台独”教条提出挑战。 民进党面临建党来 最严重的危机 作为1986年建党的民主进步党从一开始就被台湾舆论视为最大的“反对党”。早在建党前的“党外”时  相似文献   

12.
秦华 《瞭望》1998,(25)
台湾民进党选出新主席●秦华6月7日,台湾民进党第八届党主席选举揭晓,该党首席顾问林义雄以31万多票、约62%得票率的压倒优势当选。这次选举是民进党第一次通过党员直接选举产生党主席。林义雄现年58岁,台湾宜兰县人,长期从事“台独”活动,是台湾“党外运...  相似文献   

13.
焦点人物     
《瞭望》2004,(51)
陈水扁:"台独"路上遭"雷劈" 由于在11日举行的台湾地区第六届"立委"选举中受挫,迫于压力,陈水扁14日在民进党中常会上辞去党主席职务。陈水扁是于2002年开始兼任民进党主席的,他辞职后空缺暂由民进党中常  相似文献   

14.
王建民 《党政论坛》2009,(16):17-17
“法理台独”仍有死灰复燃的可能 所谓“法理台独”,就是谋求台湾法理上的“独立”,即通过法律程序(包括公投)建立“台湾共和国”或“台湾国”,也就是陈水扁大力推动的“公投制宪”行动,实际上是一种更为激进的“台独”活动。不过,民进党内部也有人主张在维持台湾法律现状的条件下逐步谋求台湾的“独立”,即承认“中华民国”就是“台湾国”的“国名”,认定台湾(“中华民国”)是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  相似文献   

15.
最新选战部署 一、提出竞选主轴。国、民两党确立正副“总统”候选人后,相继提出竞选主轴。民进党将“正常国家决议文”和“幸福台湾”确立为竞选主轴。一方面妄图继续操弄“统独议题”,巩固深绿基本盘;另一方面以经济议题吸引选民。但谢长廷的“幸福台湾”论述多为抽象概念,说服力不强,“统独”议题仍将是民进党的重点操作对象。  相似文献   

16.
民进党之困     
黄海 《瞭望》2005,(47)
陈水扁掌权5年,他高举过的“清廉”、“人权”、“民主”、“改革”等招牌,一一轰然倒地最近,台湾媒体井喷式的报道,将陈水扁和民进党政府一系列弊案昭示于世, 本来就让人抨击的蛮横滥权、毫无诚信, 又加上了腐败无能。“弊案搞烂阿扁”、“陈水扁时代随风而逝”、“绿色执政随风飘”、“扁政权已有‘末代王朝’的危机”、“民进党‘中考’面临‘死当”’、“弊案改变台政治生态”,台湾媒体纷纷用这样的标题, 预测民进党由盛转衰的政局走向。陈水扁和民进党正在为执政五年来的快速沉沦付出代价。  相似文献   

17.
8月23日,民进党主席蔡英文在其“十年政纲”两岸政策记者会上宣称,“九二共识是一个不存在的东西”,因而没有“承认或不承认、接受或不接受的问题”。对此,国民党方面连日来重手回击,反复强调“九二共识”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重要基石和保障。  相似文献   

18.
台湾县市长选举之后,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再度成为蓝绿激烈攻防的焦点。民进党步步进逼,借机“打马反中”,马当局则转守为攻,强化宣导。主流舆论肯定两岸签署ECFA的正面意义,希望民进党理性对待ECFA协商。  相似文献   

19.
《党政论坛》2009,(20):62-64
1998马英九与陈水扁的对决 1998年12月5日,在进行了四个多月的选举动员和庞大的宣传后,国民党的马英九击败了民进党的陈水扁成为台北市市长;民进党的谢长廷则击败了国民党的吴敦义成为高雄市市长。此外,国民党则在“立法委员”选举方面大获全胜。  相似文献   

20.
鲁小军 《学理论》2009,(24):137-138
2000-2008年,陈水扁执政台湾八年期间,民进党权力结构发生重要的变化,从“党政分离”、派系共治到陈水扁集党政大权于一身;决策中心转移也由“立法院”党团转向“总统”为核心的转移。这些都是我们观察台湾政治情势不可忽略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