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我们高兴地向读者推荐这篇文章。长年战斗在高寒缺氧地区的广大人武干部,在人武部移交的时刻,考虑个人的去留,甚至想“孔雀东南飞”,是可以理解的。要把这些“人心思走”的干部留下来,工作难度之大也是可想而知的。青海省军区面对这个情况,坚决贯彻中央军委的决策,做好干部的思想工作,使百分之百干部自愿留下来,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他们的思想工作之所以如此成功,贵在一个“实”字,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讲真话,办实事,把工作做到实处。他们承认“青海不是上海,留下就是吃亏”,“不让老实人吃亏,也不让不老实人占便宜”,不搞“虚”“假”“唬”“骗”那一套,令人心悦诚服。这是什么作风?这就是马克思主义作风。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如果都能发扬这种作风,再难解决的思想问题也是可以解决的。  相似文献   

2.
中共湖南省委提出并实行的“不能让综合素质高的人吃亏,不能让干事的人吃亏,不能让老实人吃亏”的选人用人导向,引起了强烈反响,受到了广泛关注。“三个不吃亏”具有深刻的内涵,是科学发展观的选人用人理念的具体运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保证“三个不吃亏”的贯彻落实。  相似文献   

3.
"三个不吃亏"的提法在中国共产党党内早已有之,"三个不吃亏"用人理念则是党的长期以来的干部选用理念在湖南的具体体现。要全面地把握"三个不吃亏"用人理念的基本内涵,"三个不吃亏"实际上就是要让"三位一体"(综合素质高、能干事、老实)的人不吃亏,就是要提拔重用综合素质高的能干事的老实人。坚持"三个不吃亏"的用人导向,主要就是要"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  相似文献   

4.
王磊 《党政论坛》2010,(2):60-60
常听人说:人多力量大,连三个臭皮匠都能顶个诸葛亮。乍一听似乎很有道理,然而,在有些时候,事实未必如此。就拿三个和尚吃水的故事来说,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而三个和尚却没水喝。不是人多力量大吗?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结果?是因为谁都不愿吃亏,谁都在推卸责任。  相似文献   

5.
张传发 《民主》2011,(6):52-52
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解读过《弟子规》的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钱文忠,曾在第三届新东方家庭教育高峰论坛上表示,有人问他这几年讲国学、讲《三字经》、《弟子规》,最大的难处在哪里?他认为,最大的困难是,如果按照《弟子规》、《三字经》的标准培养出来的孩子,到社会上90%是吃亏的,钱文忠说:“你把孩子按照《弟子规》那样培养成忠诚、守信、孝悌、守规矩的孩子,到社会上混混看.马上被人摆平,这是大问题啊。”(2011年1月1日《山东商报》——复旦教授称按《三字经》等标准培养孩子90%要吃亏)  相似文献   

6.
人们常说:“老实人终究不吃亏。”多少年来,我们也常常以此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力武器,启发人们开阔胸怀,从长计议,以致甘于吃亏,乐于奉献。  相似文献   

7.
邵泉 《瞭望》1988,(17)
老实人吃亏,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许多人感到不平。也有人否认这种社会现象,说老实人是不会吃亏的,不老实的人才会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这议论也有道理,不过笼统地这样说,还不能全面反映复杂的实际生活。君不见,有的同志把调资晋级的机会让给了别人,可是以后调资时不但未给予补偿,反而参照既定的工资级别行事,以致一让几十年,工资级别都比别人低一格,还被某些人认为这是由于他的水平低、进步慢的缘故。君不见,有的同志反对不正之  相似文献   

8.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一种老实人吃亏的现象,似乎越是重道德,先人后己、先公后私,到头来可能越是吃亏;反之,越是不把道德当回事,时时处处算计个人得失,到头来可能什么都捞得到。这种现象如果普遍化,道德就会贬值,出现逆调节。最近一些社会学家注意到一种“蹂躏道德”的现象就说明了这一点。这种现象的特点就是故意违反道德,嘲笑和奚落道德,好像遵守道德是荒唐可笑的事,违反道德反倒是一种时尚和潇洒的生活态度。这两种现象表面上看有很大的不同,但实质上二者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即道德和个人利益的不一致。这两种  相似文献   

9.
绵绵“汽车链”———旅美札记●杜跃进友人相聚“侃大山”,聊起这样一则故事:有贼窃车一辆,销往乡下,获赃款若干;买主低价得车,颇占便宜;失主索赔于保险公司,得赔款后又买新车一辆,可谓塞翁失马;汽车制造商因此多产多销,自然帐上黑字有加;保险公司信守合同,...  相似文献   

10.
袁浩 《党政论坛》2012,(3):63-63
诚实守信是“无用的别称”?上海市社科院最近一项调查报告显示,有90.2%的人认为诚实守信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吃亏。上海市社科院青少所做过的另一项调查显示,部分青少年在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时,过于强调实惠实用,导致道德界限的模糊不清。在对待考  相似文献   

11.
王立平 《民主》2006,(4):1-1
好人不吃亏 人生一百岁, 就是一座碑, 从头刻到尾, 谁也别后悔。 头上顶着雷, 脚下蹬着水, 就算得便宜, 又能有几回。 朋友待朋友, 真情最可贵, +字路口 诚心换诚心, 才是大智慧。 多出点力气, 多受点劳累, 少招些烦恼, 少惹些是非。 与人常为善, 问心才无愧。 做人就得做好人, 好人不吃亏。 常站在喧闹的十字路口, 顾盼着人生的前后左右。 有的人以这里做为起点, 也有人把这里当成尽头, 有的人从这里分道扬镰, 也有人到这里重新聚首。 啊!十字路口 能容四季风雨, 还有那八方来客。 啊!十字路口 能走千乘车马, 还有那万…  相似文献   

12.
近日读报,有两则消息让人心里颇不是滋味。一则是,一位十岁的小男孩在公交车上为一老人让座,不料竞遭到母亲的严厉训斥,并“谆谆教育” 说:现在的人都很自私,你这样做将来是要吃亏的,以后要学会自私。另一则是,哈尔滨市一家企业公开招聘人一贝,一位前来应聘的女大学生,各方面素质相当不错,就因为她多次主动给别人让座,被招聘单位说成是“缺乏竞争意识”而拒绝聘用。这两件事发人深思,也让人为传统美德捏把汗。 社会处在转型期,人们的思想异常活跃,出现了诸多值得注意的新问题。比如,一些人打着更新观念的旗号,把几千年传承…  相似文献   

13.
我是一线工人,工友们却称我‘业余政工’,尽管是‘业余’的,可我却乐意接受,我乐做‘业余政工’。 我爱上政工这一行,是因为我对一些现象不解:为什么过去没有奖金的时候,人们干得热火朝天,如今有了奖金,反而斤斤计较?为什么吃亏的常吃亏,捞便宜的总捞便宜?为什么处理同样一件事,甲政工处理得‘皆大欢喜’,乙政工却收效甚微?看来,这里面学问很大。  相似文献   

14.
在企业应当对谁负责的问题上,“股东至上”理论认为,企业应该对股东负责;“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要对所有利益相关的群体负责,应当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其实,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是合法地增加利润。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是承担社会责任的第一责任人。政府不应当寄希望于企业主动地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而应加强规范和引导,让“有德”的企业不吃亏,“缺德”的企业跌跟头。  相似文献   

15.
微语录     
《党政论坛》2012,(22):59-59
◎【中国吃文化】谋生叫→糊口,岗位叫→饭碗,受雇叫→混饭,花积蓄叫→吃老本,混得好叫→吃得开,占女人便宜叫→吃豆腐,女人漂亮叫→秀色可餐,受人欢迎叫 →吃香,受人照顾叫→吃小灶,不顾他人叫→吃独食,受到伤害叫→吃亏,女人妒忌叫→吃醋。  相似文献   

16.
不能让老实人吃亏山东孙德鹏大连市政府为五六十年代的市级劳动模范盖起三室一厅的新房,并发动社会各界为其捐资购置彩电、冰箱。这些劳模曾经为大连市的生产和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却从来没伸手向政府要求过什么,有的至今仍然住在十几平方米的小屋里。市长在接受记者采...  相似文献   

17.
人生三论     
《党政论坛》2011,(24):14-14
人生三不斗:不与君子斗名,不与小人斗利,不与天地斗巧;人生三不争:不与上级争锋,不与同级争宠,不与下级争功;人生三修炼:看得透想得开,拿得起放得下,立得正行得直;人生三福:平安是福,健康是福,吃亏是福;人生三和:和为贵,善为本,诚为先;’人生三件事不能等:孝老.行善,健身;学说三句话:算了!不要紧!  相似文献   

18.
山东沾化电厂是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该厂成功的经验很多,但很重要的一条是党委一班人廉洁勤政,从而在广大职工中树起了威望,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正人先正己 沾化电厂每个党委成员的案头都放着一块“吃亏是福”的牌匾,他们经常用这句话提醒自已: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国家把管理企业的权力交给我们,身后是千名职工,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国家、对职  相似文献   

19.
艰苦奋斗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党我军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但是近些年来,在有的单位或有的同志眼里被冷落,遭受着不公正的对待,实在是教训深刻。总结这方面的经验教训,防止认识上的课区是一个值得引起重视的问题。 误区之一,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过时。有的同志说:这个口号有“左”的印记,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军事共产主义分配制度的产物。如今提倡它已过时,吃亏。也有的同志说:艰苦奋斗是贫困年代、  相似文献   

20.
做理想家,是一件很占便宜之事,因为一谈理想,自己仿佛就高尚起来;而一高尚,仿佛就不容讨论,于是就所向无敌地大获全胜了。“人皆为尧舜”,是好理想,惜乎类于“绝对真理”,且不说。男子皆为柳下惠,女子皆为孟光,虽是次一等的好理想,却也不免于空想之讥,但现实中还是有这样的理想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