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十么是TPP     
《党政论坛》2013,(14):21-21
所谓TPP,是指?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TPP)。其前身是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Strategic Economic Partnership Agreement,P4),  相似文献   

2.
何亚非 《党政论坛》2014,(14):40-40
三年前,美国总统奥巴马宣称,美国将推进“亚洲再平衡”战略。美国投棋布子,从大规模增强在亚太的军力部署,到积极推进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关系谈判(TPP),再到在中日钓鱼岛之争中站在日本一边,遏制中国发展的意图明显。  相似文献   

3.
杜明 《党政论坛》2014,(18):8-8
过去几年中,中国对于“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的态度发生了转变。起初,中国将之视为美国遏制中国崛起并统治亚太地区的战略l丁具。而后来中国的态度则变得不再那么疑虑。中国商务部称:“我们将往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分析加入TPP的利弊和可能性。”但找卡张,现阶段中国不应寻求加入TPP谈判。  相似文献   

4.
什么是TPP     
目前《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定》(TPP)被视为有潜力实现从智利经美国扩展至中国的广阔自由贸易区的贸易协定。  相似文献   

5.
<正>在历经连续超过5天不分昼夜地密集谈判后,新一轮"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部长级会议10月5日在美国亚特兰大结束,谈判各方终于达成TPP贸易协定,同意大幅降低投资、贸易壁垒和确立新的商业规则,并希望以此为样本重塑亚太乃至全球贸易规则。美方"主导"谈判和协定根据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5日发布的TPP协定概要,该协定具有五大突出特点:一是要求全面市场准入,即消除或削减涉及所有商品和服务贸易以及投资的关税  相似文献   

6.
<正>中国商务部10月6日回应"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协定"(TPP)谈判结束时称,中方对符合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有助于促进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建设均持开放态度,希望TPP与本地区其他自由贸易安排相互促进,共同为亚太地区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发展作出贡献。中国缺席成TPP硬伤美国《洛杉矶时报》10月5日报道称,中国未加入里程碑式的贸易协定,但大门仍然对未来敞开。来之不易的TPP是美国在与中国的竞争日益激烈之际努力在亚  相似文献   

7.
<正>2015年10月5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12个太平洋周边国家就《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以下简称TPP)达成基本协议。至此,一个涵盖约8亿人口、占世界GDP比重达40%和占全球贸易总额约三分之一的全球最大自由贸易区诞生。作为跨太平洋区域贸易投资协定,TPP除了涉及贸易投资等领域,还涵盖与贸易、投资相关的各种经济元素,如环境、劳工、知识产权、国企规则、公平竞争等。正因为  相似文献   

8.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12个谈判国在美国亚特兰大举行的部长会议上达成协议,意味着美国主导的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协定基本成型。这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领域发生的重大事件之一,不仅将对后危机时期的世界经济和政治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也将给中国开放型经济的未来发展带来重要改变。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10月5日,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加拿大、新加坡、文莱、马来西亚、越南、新西兰、智利、墨西哥和秘鲁12个国家完成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协议谈判。2016年2月4日,上述成员国又在新西兰奥克兰正式签署了该协定。随后协定将交由各国国会批准,一旦满足最终条款要求的条件即可生效并实施。第一是实施对冲与反制策略,从地缘政治经济利益出发,在周边建立地缘战略的可靠依托,维持战略均势。依托"一带一路"建设,在周边及"一带一路"沿线积极布局,构建全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主导下,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TPP)推出了国有企业规则这一新议题并形成了初步框架,其中,有关国有企业的定义、调整对象的范围、执行程序的安排和争端解决机制的引入等核心条款对如何规制国有企业提出了高标准的要求,这些条款对中国国有企业相关法律制度构成严重影响,我国应从规则谈判和体制改革两方面采取应对政策。  相似文献   

11.
张志强 《求知》2008,(12):36-37
按照国际惯例,所谓自由贸易区,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领土之内,海关管辖界限以外,无贸易限制(或只对烟酒等少数商品实行贸易管制)的关税豁免区。未来十年中,滨海新区要进一步对外开放,采取的更大战略举措,应该在建立和发展自由贸易区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2.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虽然在短时间内对世界,特别是对中国的影响还有限,但从长远看却是影响深远的。为此,应该采取正确的态度、策略和措施,积极地加以应对。  相似文献   

13.
梁立俊 《理论视野》2012,(10):65-69
中关经贸关系从“良性互补”演化到“恶性互补”——两国经济结构上高度依赖,又互相掣肘。目前,美国模式遭遇危机,美国意欲通过加入并主导TPP达到解除“中国风险”,提振美国经济且遏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加入并植入中美关系因素使TPP成为大国模型,而大国模型的特征就是无法绕开对方解决问题。从长远的视角看,中美两国只有建立合作和互信,通过内部经济结构调整,才能解决之间的深层矛盾,使中关经济关系重新回到良性互补。短期看,中国面对TPP可以静观其变,也可外围突破,但是最佳的途径是美国,或者TPP其他成员主动邀请中国及早加入TPP谈判。  相似文献   

14.
金灿荣  刘丹阳 《求知》2022,(5):20-23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参与对外开放和区域经济合作进入新的阶段。总体而言,“一带一路”倡议奠定了新时代主动构建区域经济合作,实现开放包容可持续发展的总基调;《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作为中国目前加入的最高水平的多边自贸协定,是参与区域贸易自由化和投资便利化走向更高水平的起点;《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EPA)则是推动金融领域进一步参与国际合作的重要标志。这三项成就从主动对接贸易和投资规则、推动金融领域新开放和维护区域发展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的角度,  相似文献   

15.
中印双边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两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大环境。影响贸易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政策的选择对一国的贸易产品在另一国和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密切相关。纵观中印两国改革以来的外贸发展轨迹,中央政府在对外开放目标的设置、推进方式、政策倾斜和发展战略的制定等贸易政策层面的差异(转变)是导致中印贸易结构差异(互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对比分析WTO框架下两国的贸易政策对其贸易结构的影响,为进一步发展中印双边贸易关系做出选择和判断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国关系的成功实践俱孟军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历经两年发展,成果丰硕,影响深远。这种关系符合两国根本利益,有利于地区安全,推动了世界多极化进程。事实证明,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和发展,是当代新型大国关系的成功实践。俄罗斯总理基里延科这次访华,与江泽...  相似文献   

17.
张志强 《求知》2008,(1):38-39
按照国际惯例,所谓自由贸易区,是指在一个国家(或地区)领土之内,海关管辖界限以外,无贸易限制(或只对烟酒等少数商品实行贸易管制)的关税豁免区。未来十年中,滨海新区要进一步对外开放.应该在建立和发展自由贸易区上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8.
2014年中国借主场的天时、地利与人和之机,创新性地启动了亚太自贸区(FTAAP)可行性路线图和可行性研究,使亚太经合组织(APEC)获得里程碑式的重大进展。即便如此,由于各种复杂因素,FTAAP仍前路漫漫,离进入实质性进程还有很大距离。具体来说,影响未来FTAAP进程的主要挑战来自三个方面:一是亚太地区政治经济二元化的基本面;二是中美关系;三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走向。另外,成员问题也可能阻碍FTAAP进程,一旦印度等国加入APEC,那么FTAAP的进程将更加艰难。  相似文献   

19.
邓心  赵晓琳 《党政论坛》2008,(18):58-58
在国内夏粮收购前两个月,国际四大粮商之一的路易达孚北京贸易有限公司就已经打出高薪聘请副总经理的广告,而其职责就是专门在东北寻找并谈判收购粮库,这只是跨国粮商布局中国的一小步。  相似文献   

20.
<正>一、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战略意义(一)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有利于迎头赶上国际经贸规则变化趋势,提升我国在全球经贸新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服务贸易自由化是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演变的重头戏。如,TPP谈判包含20个领域,其中跨境服务、金融服务、投资、电子商务、电信等5个议题谈判,直接以服务市场准入、投资和数据跨境流动自由化为主要目标。TISA则意图达成覆盖服务贸易所有领域、更高水平的自由化协定,其确立的主要原则包括:全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