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币稳步升值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姚萍  孙樱铭 《理论导刊》2006,(12):93-95
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人民币币值持续升值,有观点认为汇率变动与我国的出口有着此消彼长的必然联系,人民币升值势必会降低我国的出口。通过理论推导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显示我国汇率变动对出口的影响非常有限,人民币的稳步升值并未对我国的出口贸易产生负面的影响,相反,我国的出口额在人民币升值的同时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
当前国际金融界对人民币汇率的炒作主要是跟风日本和美国政府要求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压力,2006年中国外汇储备超过1万亿美元也增加了国际投机者认为人民币要升值的预期。  相似文献   

3.
从日元升值看人民币升值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锦 《理论探索》2006,(3):90-92
日元升值从1971年开始经历了三个阶段,总的来说,日元升值并未给日本经济增长带来显著的负面影响,反而由于日本以日元升值为契机,大力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增加对外直接投资,挖掘国内市场潜力,从而使日本企业的出口竞争力得到了巩固和加强。目前,人民币面临着巨大的升值压力,人民币汇率将步入长期升值轨道。持续的升值预期导致低利率,低利率有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还将推动股市上扬。  相似文献   

4.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无助于解决全球失衡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金融一体化程度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全球失衡现象背后的原因比较复杂,仅仅依靠人民币汇率升值事实上无助于解决失衡,甚至可能加剧失衡。  相似文献   

5.
安仰东 《民主》2006,(6):1-1
在近期相当一段时间内,人民币币值应该保持一个基本的稳定,避免大的波动。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币值受到升值和贬值的双重压力。从汇率关系的角度,人民币受到升值压力。在国际上,一些国家为了自身的利益或一些国内利益集团的利益,企图损害中国的利益,迫使人民币升值。这方面压力,人们已经普遍意识到了。但是如果光看到汇率的币值是不够的,现在被人们所忽视的,是在国内商品市场上,人民币还承受着极大的贬值的压力。目前,我国国际收支顺差过大,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压力,即存在直接形成通货膨胀的潜在压力。在货币的购买力指向上,如教育、医疗、住…  相似文献   

6.
香港经济面临“升值”考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元对人民币汇率首度“破8”后, 香港有关专家认为,人民币升值使香港经济面临新的考验。专家指出,虽然美元持续疲弱已有一段时期,但人民币“破8”是一重要心理关口,市场必然憧憬进一步升值,这有可能吸引更多热钱流入香港炒作,加剧股市波动,同时推动本地租金上升,增大通胀压力。与去年改革汇率机制前相比,人民币  相似文献   

7.
翁成  王文成 《学理论》2012,(11):138-139
近年来由于受到国内国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人民币处于不断升值的过程中,回顾人民币汇改历程,对人民币升值的原因,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政策和意见:一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二是完善中央银行汇率调控;三是推进金融体系改革;四是加强对国际"热钱"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张立群 《党政论坛》2008,(18):19-19
首先是美国经济走弱对我国出口增长的影响 针对外贸顺差过大的问题,近两年对出口增长采取了较多抑制措施。包括人民币汇率持续升值,对部分出口产品降低或取消出口退税、加征出口关税等。此外,资源性产品和劳动力成本提高,资金成本上升与中小企业融资困难,也对出口形成越来越大压力。而今年又因美国次贷危机导致了其经济走弱,并使国际经济和市场出现了不利于我国出口增长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08,(10):37-37
截至2007年12月28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已升至1美元兑换7.3046元人民币,比年初升值超过6%。2005年7月汇改以来已累计升值约10%。人民币升值对中国外贸究竟会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近几年来一直被广泛关注与密切跟踪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币升值不会带来经济崩溃,内部机制隐忧才是藏祸之源……人民币升值可加速《中国经营报》:你在2005年曾撰文支持中国的汇率机制改革,认为人民币应该升值,两年多过去,你如何评价中国的汇率改革?还需要做什么改进?  相似文献   

11.
林毅夫 《民主》2005,(9):10-11
7月21日。政府实行新的汇率政策,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从8.27元升到8.11元,升值2%,幅度很小;一方面“恢复”有管理的浮动制度并“参考”而不是“钉住”一篮子货币。这次汇率政策改革是否能够达到政府所期望的目的,即人民币汇率不再  相似文献   

12.
王召 《瞭望》2005,(19)
从利率和汇率这一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分析着手,对人民币升值这一问题将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进入第二季度后,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与讨论又再度兴起,国际舆论有关人民币升值的争论也再度升温。背后的一个因素是自2003年以来,中国外汇储备连续多年迅速增长,截至2005年3月底已达6591.44亿美元。而持续不断的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讨论也对最近几年宏观货币政策格局演变产生极大影响。从利率和汇率这一对宏观经济变量的分析着手,对这一问题将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安排是在1994年外汇体制改革基础上将两种汇率并轨后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并同时实施强制性的结汇售汇制度。现行人民币外汇管理体制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建立的,但是,这种汇率制度也存在它自身的弊端。目前,当国内通货膨胀压力进一步加大、央行宣布加息、国际投机资本大量涌入、美元持续走低时,人民币面临空前的升值压力,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陷入了困境。  相似文献   

14.
<正>未来影响人民币汇率走势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笔者认为推动人民币升值与贬值的力量大抵相当,而央行必须在这些因素及其他可能互相冲突的政策目标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推动升值的因素外贸顺差大幅增长是人民币升值背后的重要原因。我们预计,今年内到2015年,我国出口将继续温和复苏而进口将保持疲弱,因此外贸顺差可能仍会保持较高规模,继续对人民币带来升值压力。外贸顺差的扩大会加大美国等贸易伙伴国要求人民  相似文献   

15.
左传长 《团结》2010,(2):49-49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欧元之父蒙代尔的理论.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的独立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相对稳定的汇率三者不可兼得.即存在所谓“不可能三角”关系。我国的奉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意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条件下的基本稳定.事实上,汇率管理有余,浮动有限.汇率较为稳定.使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不断累积.对国际资本流入的吸引力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6.
美国通过双边外交、施加立法压力以及组织国家同盟共同对中国施压等三种方式,试图逼人民币升值。中美在汇率问题上的争执和汇率战的硝烟,反映了在金融危机的  相似文献   

17.
仍处在长期升值过程中的人民币汇率,需要银行和外贸企业加紧合作、联手抗险近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中间价为1美元对人民币7.7268元,再次突破7.73关口。今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新高纪录已经是第20次刷新,汇改以来人民币累计升值幅度已接近4.96%。同时,人民币所面临的外部压力还在不断加大,人民币仍然处在长期升值的过程当中,并且双向波动的弹性也会相应增强。对此,需要用现实和冷静的态度加以判断。  相似文献   

18.
8月12日以前持续10个交易日的人民币对美元轻微贬值,在某种程度上是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未来人民币升值幅度可能放缓,双向波动将更为常见  相似文献   

19.
如何为人民币升值减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召 《瞭望》2003,(35)
升值压力从何而来 我国目前的汇率制度形成于1994年,对其完整的表述应该是“单一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自那时至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约升值了5%,其中较大的浮动主要是在1994年1月~1995年5月间由贬值完成的。此后人民币汇率变化幅度开始缩小,特别是在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以后,为防止金融风险的发生,我国汇率波动幅度进一步变得窄小,波动幅度不足万分之五。“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已演变为固定汇率制。这就给一些处于经济衰退周期中的国家以口实。  相似文献   

20.
人民币币值的走向,是当前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许多学者认为人民币的币值是会上升的,因为人民币存在升值压力的诸多因素。笔者认为虽然存在人民币升值的因素,但人民币不应也不会升值。而且从长远来看,人民币币值还会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