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求知》2006,(10):46-47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副秘书长王建指出.投资和出口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但“十一五”期间.要提防可能爆发生产过剩危机和美元危机。过剩危机亟待关注。本轮经济增长主要是由投资拉动的。投资的特点是,在投资周期内是需求,投资周期过去就是供给,如果不能实现从投资型增长向消费型增长的转变,就会爆发生产过剩危机。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的居民收入分配差距呈现出急剧拉开态势,需要通过再分配体制把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但中国目前个人所得税调整的作用不仅不能扩大消费,反而是在缩减消费,使政府失去了防止出现生产过剩危机的主要手段。由于个人所得税的改造和社会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都并非在短期内可以完成,所以在“十一五”后期会出现产出高峰.走人市场经济的中国是否会出现第一次生产过剩危机,应该如何应对,已经是一个极为迫切的问题。美元危机不得不防。本轮经济增长的第二动力是出口,而出口的高增长又与不断扩大的中美贸易顺差t有关。据美方统计,2004年在中美贸易中.中方顺差额为1620亿美元,但当年中国的贸易顺差只有320亿美元,说明中国是把对美贸易顺差又转成了对其他国家或地区(主要是东亚)的贸易逆差,用对美贸易顺差中获得的美元从其他国家换回等值的产品,这样迟早会使持有美元的国家减持美元.导致美元出现危机。如果爆发美元危机,美国的贸易逆差就会被迫紧缩,世界各国的资本也会逃离美元,中国目前这种通过中美贸易顺差拉动经济增长的过程,以及与东亚地区的贸易联系链条也会被迫中断。目前还很难预计美元危机到来的时间,但从大趋势来判断,在“十一五”中期出现美元危机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2.
今年5月份,我国贸易顺差创下了单月130亿美元的历史高点,使人民币升值压力再度加大,以至于5月份以来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多次“破8”。内需不足是导致中国贸易顺差增长的根源。要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归根到底要拉动内需。  相似文献   

3.
袁元 《瞭望》2007,(18)
全年顺差可能在2000~2500亿美元左右,寻求贸易平衡难以一蹴而就大起大伏的首季贸易顺差额度,令全年顺差情况悬念陡增。春节所在的2月,中国贸易顺差为237.57亿美元,创下历史单月顺差次高峰;接下来的3月则大幅跳水至68.7亿美  相似文献   

4.
世界视野下中国资源环境问题的形势 我国资源价格与环境成本长期扭曲,处于很低的水平,使得我国与资源环境相关的“两高一资”型产品国际竞争优势明显,国外大量的“两高一资”型产业向国内转移。由于这些外资企业大多数为外向型企业,产品多为出口,从而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出口量的增加,以及贸易顺差的不断扩大。国际收支长期失衡。  相似文献   

5.
赵燕菁 《瞭望》2020,(18):36-38
假设美元这次不会出现流动性丧失,那么持有更多的美元以及相关资产,乃是抵抗美国想让世界分工体系去中国化的重要途径。让中国购买农产品、对中国产品加关税、不许中国货帀贬值……其背后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限制中国未来进一步通过贸易顺差获取并储蓄世界货币的能力。建立独立的清算系统是中国不被美国排除出世界分工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周义兴 《民主》2007,(10):11-11
近日.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委员在讨论中国上半年经济形势时指出,当前经济运行中贸易顺差过大、信贷投放过多、投资增长过快问题仍然突出,造成“三过”的根源是国民收入分配存在问题。对此委员们认为,要利用当前财政收入大幅增长的有利时机,积极解决历史旧账,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的投入,重点解决民生问题,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逐步转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模式(《东方早报》2007年7月18日)。  相似文献   

7.
由关注贸易顺差转向贸易平衡,由关注贸易额转向提高竞争力,这是贸易由“大”转“强”的必经之路。中国传统贸易战略是以出口为导向的,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中国的外贸长期维持粗放式增长,虽然贸易数额巨大,但贸易结构和创利能力不尽合理,外贸战略潜在的矛盾和问题逐渐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8.
美元贬值与中美经济摩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元贬值折射出全球化趋势下美国经济结构调整的问题 ,美国贸易逆差日益严重和国内就业率下降就是与此相关的两个重要表现 ,实际上美国在扮演着世界最大逆差国角色的同时又是最大的受益者。中国的贸易增长和贸易顺差带来的是“双赢”或“多赢”格局。中国坚守在人民币升值与否问题上的主导权 ,关键在于中国的经济地位。在中美经济摩擦中 ,改善和解决贸易摩擦的主动权仍然在美国一方。  相似文献   

9.
裴长洪 《学理论》2008,(11):20-21
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因素分析 当前,影响我国外贸出口增长速度的因素,按其重要性排序如下: 1.我国贸易政策的调整力度。2007年是出口贸易紧缩政策出台最密集的一年,中央政府出台了许多调控措施以减少贸易顺差。一是大幅度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涉及2831项商品,约占海关税则中全部商品总数的37%。  相似文献   

10.
实现进出口平衡,需要在国际资产持续增长的前提下,着力于改善和优化国际资产管理和结构出口增长27.2%,贸易顺差达到1774.7亿美元——1月10日海关总署公布的中国外贸进出口统计显示,2006年中国外贸继续了2002年以来年度增幅不低于20%的高速增长态势,全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同比增长23.8%,出口增幅超过  相似文献   

11.
《求知》2005,(10):45-45
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认为,当前宏观调控的重点是稳定政策。从经济发展趋势看,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关键时期,既存在使经济转入稳定增长期的积极因素,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国际收支不平衡,贸易顺差急剧增加,影响农民增收的不利因素增多,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还有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对外贸易和国际环境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相似文献   

12.
苏联解体以来,在经济形势不断恶化的情况下,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却保持了不断增长的势头,形成了“一枝独秀”的局面,连年贸易顺差均超过了200亿美元。但是1998年三次更换政府以及8月份以来的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经济产生了极大的破坏作用,据预测,1998年GDP...  相似文献   

13.
美韩黄海军演之后,美国又企图将南海领土争端国际化。中美关系再度趋紧。尽管事关安全大局,但是两国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减小。因为中美已经进入复合型相互依赖阶段。在经济领域,中美两国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相互依赖主要体现为互补和合作。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世界工厂之一,中国生产廉价产品出口美国,从中美贸易中得到巨额贸易顺差。然后,中国再把钱借给美国人消费,扩大美国的消费。  相似文献   

14.
20多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这10年,更是以令世人瞠目结舌的高速一路狂奔,GDP总量、进出口总额、贸易顺差和外汇存底大幅增长,使得中国崛起不再只是以往睡狮猛醒的想象,而日益成为一种可能。崛起论VS崩溃论但在成就与困境之间,涌现出了对中国问题的两种不同看法,尤其是在关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问题上,即使世界一流经济学家和财经分  相似文献   

15.
据海关初步统计,1999年一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7026亿美元,增长03%;其中出口3727亿美元,下降79%;进口3299亿美元,增长116%;贸易顺差428亿美元。国际环境没有根本改善一季度出口继续下降按国别分析,1998年我国七...  相似文献   

16.
近7年的出口高增长可能放缓,但外贸形势并未出现转折2月份出口增速的急降引来多方关注。据海关统计,2月份出口仅增长6.5%,比去年同期增幅回落45%,较1月份也下降了21个百分点,创出6年来单月出口增速新低;而贸易顺差为85.6亿美元,不到1月份贸易顺差194.9亿美元的一半,同比大幅下降64%,这是自去年3月以来单月顺差首次跌破100亿美元。  相似文献   

17.
《瞭望》2005,(29)
一是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格局:以加工贸易为主的贸易形式决定了中国贸易顺差的必然性。加工贸易赚取的就是来料与成品之间的差价,没有顺差也就没有这种贸易形式。而这种贸易形式,在我国出口中占到55%。如果扣除加工贸易进出口顺差后,2002年-2004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实际逆差累计为1560.1亿美元,而不是海关公布的顺差878.7  相似文献   

18.
钟伟 《理论参考》2008,(3):32-33
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是过热。但趋势已逐渐受控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在从偏快向过热的轨迹上。这体现在国内资产价格的迅猛上升、通货膨胀的明显抬头、以及难以维持的企业盈利高增长方面.分类而言。维持较快的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有其必要性:工业增加值有望继续维持快速增长但企业盈利的超速增长却难以维持;社会消费和居民收入呈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二轮增长高峰;“中国制造”在全球范围内面临的挑战显示中国可能承受长期的贸易顺差。但资本流动的不确定性正在上升。  相似文献   

19.
导致我国通胀的原因不少,但贸易顺差大、外汇占款多、基础货币超发是主要原因之一。人民币适度升值、增加进口、减少顺差是缓减通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贸易顺差激增再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工贸易是贸易顺差的主要来源,有必要对高耗能、低层次的加工贸易规漠加以控制,更多的发挥加工贸易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其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