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民主党:日本执政的自民党的终结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月30日,在日本众议院举行的选举中,--众院席位最多的政党将成为执政党--执政党党首将成为日本首相.日本政坛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决战":执政半个多世纪(仅在上世纪90年代短暂下野)的自民党对阵成立10余年的民主党.  相似文献   

2.
钟龙彪 《求知》2009,(10):41-43
今年8月30日.日本举行第45届国会众议院选举.自民党惨败.仅获得全部480个议席中的119席;民主党则一举垒下308席.成为最大的赢家。民主党取代自民党上台执政.鸠山由纪夫成为新一任日本首相。对于日本来说,8月30日是历史性的一天。从此.日本可能终结自民党“一党独大”的历史.开启自民党与民主党轮流执政的新时代。对多数人来说.民主党及其党首、新首相鸠山由纪夫是陌生的。那么,  相似文献   

3.
日本参议院选举使民主党成为最大赢家。新任民主党党首冈田克也自然成为公众关注的新闻人物。 日本第二十届参议院选举,民主党成为最大的赢家。通过选举,民主党不仅增强了在日本政坛上的分量,而且增强了与执政的自民党抗衡的实力。由于选举获胜,民主党代表冈田克也9月举行的民主党代表选举中连任也已成定局。 这是继在去年11月举行的日本众议院选举中获得胜利后,民主党取得  相似文献   

4.
6月25日,日本第42届众议 院选举揭晓,以自民党为首 的联合执政三党虽保住众院多数议席,但总议席数大幅度减少,以森喜朗为首的现联合政权框架将在较为严峻的形势下继续维持,以民主党为首的在野党将以咄咄逼人的攻势与自民党展开殊死较量。日本政局酝酿着大规模的重组。 大选前夕风满楼 本届大选是1996年10月桥本内阁举行大选后,时隔3年8个月再度举行的大选。由于自民党在上届大选中未能取得众议院的多数议席,故一直采取与他党联合执政的方式维持执政地位。先后组建了“自民党。社会党、先驱新党”联合政权、“自民党、自…  相似文献   

5.
东京专电 日本执政的自民党总裁海部俊树将于今年10月30日任期届满。自民党将于10月27日投票选举下届总裁。为了争夺总裁宝座,自民党内各派势力之间的竞争日益明显。新总裁是由公选产生,还是决定于密室?是由海部连任,还是新人担当?似可透过迷雾加以展望。 由于日本自民党多年来一直占据执政党的地位,所以,自民党的总裁,就是当然的内阁首相;自民党总裁的选举,事实上就是首相的选举。从自民党总裁选举的历史来看,新总裁或是经过各派协商产生,或是由竞选决战而定。在  相似文献   

6.
陈曦 《瞭望》2008,(39)
麻生正期待着在总选举中与民主党的小泽一决雌雄.9月24日下午,日本执政的自民党新总裁麻生太郎,在临时国会众议院全体会议上顺利当选首相,这是最近三年来,日本产生的第三位首相。9月1日福田首相闪电辞职后,22日麻生太郎以压倒性优势当选自民党新总裁  相似文献   

7.
日本政坛的新格局7月29日日本参院选举结束后,自民党惨败,民主党大胜,民主党成为参院第一大党,日本政治两大政党对峙格局已然形成,这种政治不同于以往那种自民党一党独大的利益调整型政治,而是相互制衡、讨价还价的政治。这种新型政治也必然影响日本  相似文献   

8.
东京专电 日本第三十八届众议院选举和第十四届参议院例行选举结果于七月七日深夜全部揭晓,执政的自由民主党在两院都获得建党以来从未有过的巨大胜利,社会党等大多数在野党遭受严重挫折。这次选举大大加虽了中曾根首相继续执政的信心并巩固了自民党的执政地位。人们注意的焦点转到谁将担任自民党下届总裁并组阁执政的问题上。 这次众参两院同日选举是中曾根首相为稳定政局、争取自民党单独执政而进行的。选举结果,在众议院全部五百一十二个议席中,自民党由原来的二百五十州曾为三百零四席,形成了自民党在议会通过法  相似文献   

9.
参院选举之后,小泉政权的支持率急剧下滑,舆论称:“小泉政权的终结正一步一步到来”。 第20届日本参议院选举尘埃落定,执政的自民党获得49个议席,加上盟党——公明党的11个议席以及非改选的参议院议席,执政联盟保住了在参议院稳定多数,勉强稳定了政权,并由小泉纯一郎继续执政。但小泉内阁面临着在野的民主党力量日益壮大并紧追不舍的困窘局面,小泉政权面临着能撑多久的挑战。 参议院选举失势的主要原因是小泉纯一郎在内政和外交上所采取的政  相似文献   

10.
《理论视野》2010,(3):64-64
《新京报》2010年2月21日报道,据日本媒体统计,去年大选首次当选的143名民主党新议员中,报告个人财产为零的多达39人,其中多为草根阶层。“上一次新议员公开财产(时为自民党执政——编者注)时,自民党新当选议员报告财产为零的只有11人,从资产来看,民主党新议员的确很草根。”  相似文献   

11.
汉城专电 韩国第15届国会议员选举将于4月11日投票,执政的新韩国党和在野的新政治国民会议、民主党、自由民主联盟以及无党派人士就国会299个席位开始了激烈的角逐。 执政的新韩国党在选举中提出了“安定”的口号,其目标是争取获得国会中半数以上议席,称只有在国会中占150席以上,才能确保政治的安定,才能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在野的新政治国民会议则认为,由于执政党在国家运营方面失败,只有在国会形成“朝小野大”的局面,才能对执政党进行“牵制”,防止执政党把持国会,该党总裁金大中称,现总统金泳三实行的是“独断——一言堂,独善——自以为是,独行——无视民意”的“三独政治”。民主党则提出消除“三金(即金泳三、金大中、金钟泌)政治”的口号,认为金泳三、金大中、金钟泌是旧时代政治的代表人物。以金钟泌为首的自由民主联盟则提出推行内阁制的口号,认为韩国历史上政权交接不稳定是现行总统负责制的弊病,只  相似文献   

12.
这次日本的政治变动除了国际背景外,自民党内部的原因不可忽视。自民党长期一党执政,“政财官”三方互相勾结,成为金钱政权的温床,财团给自民党资金,反过来自民党又给财团方便,这样就形成僵化的体制。国民对这种金钱政治很不满。但是自民党现有的体制和选举制度就是这样稿,否则它就要落选。在野党现在要搞小选举区制度,这同自民党实行的中选举区制  相似文献   

13.
张伯玉 《党政论坛》2014,(16):20-20
曾因不堪压力而辞去首相之职的安倍,为何在第二次就任首相后转而成为没有力量能够对其加以牵制或遏制的强势“独裁首相”?扭曲国会结构的消失 在总裁安倍晋三的领导下,自民党于2012年12月16日举行的众议院大选获压倒性胜利取代民主党上台执政。大选后,身兼自民党总裁与日本首相的安倍组织了自民、公明两党联合执政的第二次安倍内阁。  相似文献   

14.
任景国 《求知》2013,(1):59-59
2012年12月26日.东瀛政坛传出政权更替的消息。民主党的野田佳彦正式宣告内阁集体总辞职.午后太阳西斜时刻.参众两院指名选举决出自民党安倍晋三成为第96届内阁总理大臣。复权之于安倍一则以喜,一则以忧。几年来,他可谓是卧薪尝胆、处心积虑。  相似文献   

15.
日本的自民党下台了,失去了执政党的地位,从二战之后,它的长期执政地位,在麻生首相的手里丢掉了,这件事情对于我党的执政能力的提升有没有什么启示?  相似文献   

16.
在日本去年12月的大选中,位居政权宝座的民主党遭遇惨败.自民党独自占领了多半议席,以原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为党首的日本维新会一跃成为日本第三大党。日本政治的右倾趋势逐渐鲜明起来。若是今年夏天的参议院选举也出现了相同的结果,那么明确表示放弃战争的日本宪法就真有可能遭到修改。  相似文献   

17.
沸沸扬扬的日本第19届参议院选举结果于7月30日早上揭晓。因为自民党获胜,执政三党保住了在参议院过半数席位的优势,小泉纯一郎首相渡过了执政以来的第一道难关。 日本参议院定员为252席,任期6年,每3年改选一半,其间不得解散。去年日本修改了公职选举法,取消了一些选区,本次改选121席。在这次选举后,参议院定员为247席。自民党在这次选举中获64席,这个数字超过了改选总数121席的一半。即使这样,目前自民党在参议院的议席仍不到总数的一半,因此不得不继续同公明党、保守党联合执政。  相似文献   

18.
美国在野的共和党和执政的民主党,相继在8月中、下旬举行全国代表大会,分别推举多尔和克林顿为各自的总统候选人。两党宣布的竞选纲领表明,斗争的焦点仍是经济政策。 从美国总统竞选史上看,经济问题一直是个重要因素。从1904到1976年的19次总统选举中,有14次是执政党在经济状况较好的形势下得以继续执政、在经济形势恶化  相似文献   

19.
汉城专电 6月底,韩国举行了中断34年以来的首次地方选举,结果,执政的民自党遭到惨败,而在野的民主党和自由民主联盟以及无党派人士在选举中取胜政局在地方上出现了朝小野大的局面。选举后,曾主导过韩国政治潮流的“3金”——金泳三、金大中和金钟泌再次进入政治的中心地带,政坛将再起波澜。 选举中,在875名广域(特别市、直辖市、道)议员中,民自党仅占了286席,而民主党则占355席,自由民主联盟占83席,无党派人士占151席。在被称为本次选举核心的15名广域行政长官选举中,民自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13,(2):40-40
日本《每日新闻》进行的民调显示,日本维新会的支持率为10%,仅次于自民党(17%)和民主党(11%),且有35%的民众盼望诞生以自民党、民主党以外政党为中心的政权。以石原、桥下为首的第三极能否成为左右日本政局的重要力量?目前来看,还存在很大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