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看轻自己     
龙祖胜 《党政论坛》2009,(24):55-55
诗人鲁藜说:“老是把自己当珍珠,就时常有怕被埋没的痛苦。还是把自己当做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路。”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说的是一个人搭乘火车,检票登车后坐在一个靠窗的位置上。火车刚缓缓开动,他不小心把一双新买的鞋子弄丢了一只在车窗外。有人大声对他说:快跳下去捡鞋子!可他非但没有跳下车去捡那只鞋子,反而把手中剩下的另一只鞋子也扔了出去。人们议论纷纷,都说他笨。而他只是以一种淡然平静的口吻说:在你们看来,或许我真的是笨。但是,我跳下车去捡那只鞋子,  相似文献   

3.
刘绪贻  余坦坦 《各界》2013,(4):90-92
关于吴先生的婚恋故事,评说的人很多。一知半解的人,往往予以同情;了解详情的人,则认为他自诩“殉情”乃是往自己脸上贴金。对他和毛彦文的苦恋,我在清华、西南联大读书时是同情他的,认为是毛彦文爱虚荣,背叛了他,  相似文献   

4.
陈漱渝 《各界》2010,(2):31-33
1950年6月18日凌晨,被羁押在台湾台北一处囚所的陈仪被唤醒,一纸死刑的执行命令递到他的手中。执行官是跟他积有夙怨的同乡蒋鼎文。陈仪只说了一声“好吧”,便沐浴更衣,揽镜整容,从容不迫地系好那条他最爱的白底黑点领带。蒋鼎文命行刑士兵捧来美酒佳肴,陈仪拂袖断喝:“用不着,走吧!”两个士兵向前搀扶,陈仪一甩两臂,昂首上了一辆吉普。车抵马场町刑场时,陈仪对执刑的士兵说:“向我头部开枪。”随即高呼:“人死,精神不死!人死,精神不死!”  相似文献   

5.
很久前,有个卖草帽的人,靠在一棵大树下歇脚儿,不知不觉地睡着了。醒来时,他发现两担草帽都不见了。抬头一看,树上一群猴子各自戴了一顶草帽。正齐刷刷地盯着他看呢!他懊恼地指着猴子们喊道:“把草帽还给我!'。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理论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都是古希腊时期的著名学者,在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两位学者都生活在奴隶制走向衰落的时期。亚里士多德师承于柏拉图,两人的学说有相同的内容,也有迥异之处。下面我将简单地从他们两人的哲学思想、国家理论和法律思想三方面做一些比较。一、哲学思想的比较柏拉图是一位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其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神秘的“理念论”和“灵魂不灭论”,他宣布理念是神的创造物,是万物的根源,是独立于个别事物和人类意识之外的实体。宇宙有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之分,物质世界是精神世界的派生。亚里士多…  相似文献   

7.
冯亦斐 《各界》2011,(5):25-27
多年以后,我爷爷回到阔别20多年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自从脑血栓病发作后就腿脚不太灵便的他进到帐篷里,推开专门给他准备的椅子,把拐棍一甩,抬腿就上了炕,一盘腿坐了下来……就像当年他骑着马去拜访团场里的哈萨克牧民一样。那一刻,时光倒流,举座皆惊,兵团老兵,青春依旧。  相似文献   

8.
思维运动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运动中的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张海源一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作为人类认知活动软件结构不可分离的两个部分,并不是今天才被我们意识到,很早的时候就被古代哲人觉察到了。例如,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就把人的灵魂分解为理性与非理性两大部分。柏拉图所说的...  相似文献   

9.
陈彦 《学理论》2009,(15):57-58
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这两位古希腊哲学巨匠在西方美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西方美学思想沿着他们两人创立的两条对立路线发展,柏拉图代表了浪漫主义的倾向,而亚里斯多德则代表古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倾向。亚里斯多德是柏拉图的得意门生,但他并不以继承师说而闻名于世.相反。却以批判师说在西方美学史上与柏拉图齐名。本文力图从“模仿论”、“灵感说”和“诗人与诗歌的地位”三个方面,来阐明亚里斯多德对老师柏拉图美学思想的批判。  相似文献   

10.
柏拉图把政体分为五种,他认为最好的是贤人政体;亚里士多德把政体分为正宗的和变态的,他认为最现实和适中的是共和政体;波里比阿认为各种政体是循环的,他主张实行具备各种正宗政体优点的混合政体。  相似文献   

11.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讲过这样的故事:英若诚小时候成长在一个大家庭中,每次吃饭都是几十口人坐在大餐厅中。有一次他突发奇想,决定跟大家开个玩笑。吃饭前,他把自己藏在饭厅的一个不被人注意的柜子中,想等大家遍寻不到他的时候再跳出来。令英若诚尴尬的是,大家丝毫没有注意到他的缺席。酒足饭饱,大家离去,他这才无奈地走出来吃残羹剩饭。自那以后,他就告诫自己: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则会大失所望。  相似文献   

12.
更大的荣耀     
戴奥珍尼斯是古希腊有名的讽刺哲学家。有一天,他来到柏拉图家中。 他从不穿鞋,两脚很脏。就这样在柏拉图的地毯上来回走动,并说:“我在践踏柏拉图引以为荣耀的东西。”  相似文献   

13.
第一,要确立做人的基本品德。其核心有三点:知耻、守信和气节。一个人有一点羞耻心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彻底没有羞耻心,那他什么事都敢做。保持一种羞耻心是人最基本的做人品德。如果一个人“言而无信”,还有谁会跟他打交道呢?还怎么在这个社会上立足呢?气节也是非常重要的,孟子提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做到这三点不容易啊!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从一篇文章中得知,闻名全球的麦当劳公司,曾有一段时间面临严重亏损的危机,总裁克罗克发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各公司职能部门的经理官僚主义严重,习惯于躺在舒适的靠背椅上指手画脚,把许多宝贵的时间耗费在吸烟聊天上。于是克罗克下令将所有经理的椅子靠背统统锯掉。开始时许多人骂他是疯子,后来大家才悟出他的一番苦心。随之,经理们纷纷走出办公室,开展“走动式管理”,及时了解情况,现场解决问题,终于使公司摆脱了困境。这锯椅子“锯”出了企业兴旺的好局面。  相似文献   

15.
李兴濂 《各界》2011,(7):83-83
《韩非予》里讲述一个故事: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在荆山上得到一块玉璞,如获至宝,他恭恭敬敬地把玉献给了楚厉壬。厉王命玉匠鉴定,玉匠看了一眼说:“这是一块石头,哪里是玉呀!”厉王认为卞和欺骗了他,下令砍去他的左脚。厉王死后,楚武王继位。  相似文献   

16.
把心静下来     
我的一位领导很少对我讲大道理,却经常提醒我:把心静下来。起初我不以为然,觉得自己平时很少出去推杯换盏,没事就铆在办公室,应该算是个坐得住的人。一次,我把一份写完的新闻稿件拿给这位领导看,他看完后,笑着对我说:“你的心还是不静!”接着,他把稿子中的错漏处一一点出来。说,一看就知道你心思没在稿子上。一语让人汗颜。  相似文献   

17.
王立平 《民主》2006,(4):1-1
好人不吃亏 人生一百岁, 就是一座碑, 从头刻到尾, 谁也别后悔。 头上顶着雷, 脚下蹬着水, 就算得便宜, 又能有几回。 朋友待朋友, 真情最可贵, +字路口 诚心换诚心, 才是大智慧。 多出点力气, 多受点劳累, 少招些烦恼, 少惹些是非。 与人常为善, 问心才无愧。 做人就得做好人, 好人不吃亏。 常站在喧闹的十字路口, 顾盼着人生的前后左右。 有的人以这里做为起点, 也有人把这里当成尽头, 有的人从这里分道扬镰, 也有人到这里重新聚首。 啊!十字路口 能容四季风雨, 还有那八方来客。 啊!十字路口 能走千乘车马, 还有那万…  相似文献   

18.
君臣之间     
佚名 《党政论坛》2011,(14):55-55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诏命房玄龄留守长安,把朝政大权全部委托给他,让他“得以便宜从事,不复奏请”。有一天,房玄龄正在留守衙门办公,有人突然闯进来,口口声声说要告密。房玄龄问他告谁的密,那人说:“告你的密!”房玄龄一听,连想都没想,立刻命人准备车马,把这个告密者直接送到了前线。  相似文献   

19.
罗素道德哲学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要是把罗素的道德哲学归一归类,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功利主义那一类。虽然严格地讲,它并不属于传统的功利主义,它既没有线边沁那样主张最大幸福原理,也没有和穆勒一样强调快乐是人想要的唯一的东西,在一定的程度上,罗素追随了与他同时代的摩尔,并把善当成是一种不确定的、非自然的属性,但无疑他坚持了功利主义的最基本的特征。他像你漠一样崇尚激情,轻视理性,并始终认为,人的行为是由人的欲望决定的。这一点地差不多接近了传统的功利主义。在一个最主要的地方,他也论述了快乐和享受,批判了康德的道德沦,并主张今生今世的快乐。…  相似文献   

20.
秦湖 《党政论坛》2013,(6):62-62
保罗盖蒂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世界首富,有着“石油怪杰”的美称。有一次,盖蒂要选拔一名助理,经过层层筛选,最终有三人入选。由于他们的能力都很不错,盖蒂难以抉择。犹疑之间他把玩着一把钥匙,对人事主管说:“助理人选下次再定吧!我马上要去参加一个投标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