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飘忽的思绪(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87在漫长的人类文明史上,传染病和战争一直是冥冥之中控制平衡地球上总人口的两大破码,当然还有饥饿这第三个破码。当人口猛增,造物主便伸出一只看不见的手往天平那一边放上这两个破码,于是世界人口便立即锐减到大自然乐于接受的水平。请注意1914──1918年。因为在这几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了850万人。祸不单行。1918-1919年又爆发了流感并蔓延到了全球,死了2500万。两项加起来是3350万。这次人口锐减估计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鸟类是世界上流感病毒的主要携带者。——这携带者还是我所说的“造物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  相似文献   

2.
陈晋 《党政论坛》2009,(22):12-13
一、毛泽东作为“读书人”的形象 提出毛泽东作为“读书人”的形象,不是要淡化毛泽东作为伟大的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的历史定位,而是说,在古今中外的革命家、军事家、政治家中,像毛泽东这样酷爱读书、读有所得、得而能用、用而生巧的人,确实非常罕见。对毛泽东来说,读书不是一种可有可无的选择,不是简单靠兴趣支配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眼下,干部工作中十分流行“能者上,庸者下”的提法,从字面上看似乎只要把有能力的人推上去,把平庸的人拉下来,就算完事。以“能”、“庸”作为取用干部的标准,相对论资排辈的传统来说,固然是一种进步。但择能舍庸的工作过程,若是只把眼睛盯在孰能孰庸的识别上,而不是造成“庸者”居位的机制上,显然有本末倒置之嫌。产生“庸者”在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领导者识人用人不当造成,主要表现在:一是小器大用,即领导者对干部拔高使用。譬如有的领导把小单位、小部门的优秀负责人,提拔到更高一级的领导岗位上,拔苗助长,造…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3,(14):6-7
谈起佛教,不少人可能想到“清规戒律”、“戒律森严”。对于不了解佛教戒律的人,难免会有一种陌生而拘束的感觉。实际上戒律只是一种方法、手段,并不是目的。好比一个人饿了,他淘米、生火、煮饭、炒菜,按照一定的流程和规矩来做饭,最后做出可口的饭菜,解决了饥饿问题。  相似文献   

5.
柴婷婷 《学理论》2008,(10):74-76
传统人道主义哲学对人的提问方式,仍然是“人的本质是什么”,目的是追求人的理想的永恒的本质,并以抽象的一般本性为基本理论原则,去解释一切哲学问题和评价社会历史,这必然是一种抽象的人道主义。我们说马克思哲学不是这种抽象的人道主义,并不是说马克思不关心“人”,马克思同样以人为核心,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姑且称之为“新人道主义”,这种“新人道主义”的评价尺度与传统人道主义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即它是以生存为评价尺度的历史的人道主义。  相似文献   

6.
《党政论坛》2013,(18):50-51
师道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传统文化上的“化民成俗”四个字,教育担负的最大责任不是传承知识,而是移风易俗,这是师道的精神。教育以变化气质为目的,但变化气质非常难得。《礼记》上有两句话,“经师易得,人师难求”,老师有两种,一种是经师,一种是人师。什么叫“经师”?古代教各种各样知识学问的人。你看现在的幼稚园、小学老师,上至大学教授,不过是传播知识的经师而已。我也做过大学教授很多年,在我手里毕业的硕士、博士也很多,我自己就笑,我跟他们说,  相似文献   

7.
这里所指的黑白如一,不是痴人说梦,也不是是非不辨,而是提倡一种品质,一种精神。有些人的言行,在白天和黑夜,常是两种模样,白天显得很高尚、伟大,伊然天使一般,然而当黑夜降临后,整个灵魂好像也被染黑了,变得卑劣、低下,活象一头魔鬼。不是吗?某些领导干部台上慷慨激昂要清正廉洁、大公无私,可一到台下就“黑”了.收受贿赂.大行钱财;某些人当上级来检查工个时,又是认真汇报,又是勤恳劳作,可当检查组一走,便故态复萌,办事推诿;某些企业帐本也有黑白之分,“白”帐对外,”“黑”帐对内。黑白就颜色讲是不同的,但一块…  相似文献   

8.
网络虚拟财产在本质上是一种数字化信息,它既不是“有体物”,也不是“无体物”,而是一种“财产性利益”,是现实世界中人类劳动和财富的异化。我国刑法侵犯财产罪应严格区分“财物罪”与“利益罪”。研究侵犯网络虚拟财产的行为,对于我国侵犯财产罪犯罪对象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法治”作为一种与“人治”相对立的治国理论,它同时也是一种领导理论。作为治国理论和领导理论,“法治论”认为,无论是一个国家、一个组织或一个单位,其长治久安和兴旺发达的关键在于有完善的法律制度,而不是贤明的领导人,虽然并不能否认领导人的作用。法律具有至...  相似文献   

10.
一、以人为本中“人”的界定(一)相对于以民为本而言。黄楠森、何祚庥等人认为以人为本的“人”不仅仅包括人民,而且还包括人民以外意义上的人,包括所有的人。李士坤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主体是人民,在一定意义上,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二)相对于人本主义而言。李士坤、隋秀英等人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应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现实的、具体的人,决不能像现代非理性主义哲学那样,把人说成是一种主观意识,也不能像人本主义者那样,把人理解为一般的、抽象的人。王金福认为“以人为本”中作为“本”的人既不是“类”,也不是个体,而…  相似文献   

11.
(一) 逛逛当今市场,给人最直观的印象就是新店铺越来越多。这似乎有点蹊跷:不是都在嚷嚷“疲软”吗?怎么还会冒出这么多抢生意的主儿呢? 其实,与其说抢生意,毋宁说是市场上出现的一种对消费者的把握上的新思路。不难发现,流通领域内传统的生意模式过于单调,而适应消费者不同需要的新的经营方式,则是对市场的一种深层开发,这也是对市场的丰富。  相似文献   

12.
一个单位、一个企业要有凝聚力,就得有坚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就得有一种宝贵的精神。在这方面,西单友谊集团的经验给我们以有益的启示。  企业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竞争,这些年每年都有企业到西单友谊集团来“挖”人的,有一年某商厦开业,西单商场商品部有十几位正副经理同时收到了这个商厦的邀请信,工资开价是当时这些中层干部在西单商场的三到四倍。可是这些人却没有一个调走。这自然是西单商场的凝聚力使然。这种凝聚力主要不是来自义气或温情,更不是来自有限的物质关怀,而是来自多年来培养的一种精神。这种精神,用西…  相似文献   

13.
王晔 《党政论坛》2009,(12):30-30
从2月开始,一种最初怀疑是从猪开始的流感蔓延墨西哥城,在4月2日全球通报第一位患者前,已经有人因为流感死亡。一个多月间,世卫组织不断提高流感的警告级别,从建议各国准备和应对的3级升到疫情离全球爆发只差一步的5级,对流感的认识也从原来的猪流感变成禽流感、猪流感和人流感基因混合变异的甲型H1N1。  相似文献   

14.
一位高僧问一年轻人:“你的理想是什么?”年轻人答:“成为人上人。’:高僧听后对他说:“你这不是理想,是欲望!”  相似文献   

15.
南街村模式就是适应市场经济的一种应变方式,是打出自己的品牌、赢得市场知名度的策略。它说明社会主义在实践形式上的多样化。因此,不应当过多地从“主义”上评判南街村模式,而要如实地回复到市场经济本身来认识新的现象。以前那种把南街村说成是“共产主义小社区”的看法,实际上未必符合南街村本意,也不是马克思主义学风所要求的思想方法。  相似文献   

16.
瞭望哨     
《瞭望》1998,(30)
望哨“不正之风”不是“筐”山西张国栋时下有种倾向值得注意,这就是凡事不究问题实质,而是动辄把“不正之风”当作“筐”,简单地往里一“装”了事。比如逃税漏税乱发“红包”,明明是典型的违法乱纪行为,可在一些人来看,不过是种不正之风,处理自然也“刑”不上这...  相似文献   

17.
名牌的话题     
报刊上,“名牌”成了热门话题。 有说振兴经济就要振兴名牌的;有说振兴名牌就能激发爱国主义的;有说要保护名牌的;有说名牌就是市场的;也有说要警惕合资吞噬中国名牌的……。 议论蜂起,不是坏事。它至少表明,经济发展到今天,人们已不再满足于中国生产了什么或能生产什么,而且关心中国的产品有多少是真正的名牌,足以自立于世界产品之林而略无愧色。这标志着中国人名牌意识的觉醒。 不能说中国人过去毫无名牌意识。“酒好不怕巷子深”就可以说是名牌意识初始阶段的一种表述。然而,在信息闭塞、交通不便、市场分割、生产规模狭小的时代,这种初始的名牌意识与当代名牌意识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18.
金真 《党政论坛》2013,(3):63-63
企业文化是近年来常被提及的词汇.比如,在百度上,输入“企业”二字后,首先跳出来的自动联想词语就是“企业文化”。在我看来,虽然不少企业都有了系统成套的企业文化、都有着无比响亮的口号及数以万字计的文化阐述、都有看似科学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体系,但其中的大多数企业文化却只是一种浮于表面的“纸文化”,而不是一种蕴藏于内的“心文化”。  相似文献   

19.
没正形     
蒋子龙 《党政论坛》2012,(16):35-35
“没正形”这三个字,很形象地概括了当下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十人九歪”,有话不好好说,以“雷人”为有才;不会规规矩矩做人,以搞笑、搞怪为有趣;视生活为小品,游戏人生。孩子没正形,肯定跟他们的“三个老师”有关:父母、学校、社会,即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就像媒体报道的:“请客送礼,从娃娃抓起”,小孩子从进幼儿园就得给老师送礼,上学后要当班干部需打点的人就更多了……难怪有家长向一实验小学的校长请教到底什么是教育?这位国家特级教师脱口而出:“今天睡好觉,明天不跳楼”。这像正经话吗?可你不能说这不是实话。  相似文献   

20.
姚庆武 《党政论坛》2011,(11):31-33
一、文化产业发展中政府积极作为的必要性文化产业从根本上说是一种经济活动,必须走市场化的道路,遵循资源配置最优的市场规律。然而,经济发展的历史证明:市场不是万能的.对于“市场失灵”的矫正,莫过于政府的积极干预。尤其对于文化产业来说,既要求实现经济效益,又要求实现社会效益,其“双赢”的要求更需要政府的积极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