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赵灵敏 《党政论坛》2011,(22):16-16
9月24日,在执政的统一俄罗斯党年会上,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发表讲话,提议普京作为该党候选人参加2012年总统选举。普京则回应,梅德韦杰夫届时应该担任总理一职。对于梅普之间将最高权力私相授受、玩弄于股掌的做派,很多人会感到难以接受。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梅普这一套从俄罗斯宪法框架上,几乎找不到破绽。如普京和梅德韦杰夫这般,两个人“玩转”一个大国政治的现象,是有浓厚俄罗斯特色的政治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2.
王秋文 《理论视野》2012,(3):61-62,66
2011—2012年俄罗斯政坛最大的热点,就是“梅普组合”的“王车易位”。“梅普组合”曾被高度评价,也曾受到质疑,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俄罗斯转型政治结构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3.
9月24日,在执政的统一俄罗斯党年会上,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发表讲话,提议普京作为该党候选人参加2012年总统选举。普京则回应,梅德韦杰夫届时应该担任总理一职。对于梅普之间将最高权力私相授受、玩弄于股掌的做派,很多人会感到难以接受。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梅普这一套从俄罗斯宪法框架上,几乎  相似文献   

4.
姜毅 《瞭望》2008,(19)
一如人们事前所料,5月7日举行的俄罗斯联邦总统权力交接仪式隆重,而且风平浪静。8日经杜马表决批准后,新任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命令,普京总统变身普京总理。梅普组合正式开始运作。对俄罗斯这种前所未有的新型权力架构,世界舆论各种猜测满天飞。而包括新政权(包括总统、总理两套班子和内阁人选)组成在内的许多情况,依然像雾像雨又像风。但不管怎样,从选举到权力交接,俄罗斯严密组织、精心策划,其深刻的政治  相似文献   

5.
刘江 《学理论》2009,(23):41-42
自1991年俄罗斯联邦成立以来,俄罗斯军事战略面对不断变化的战略环境,经过叶利钦时期、普京时期以及现在梅普组合执政三个时期的不断发展,已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根据俄罗斯2009年的新版国家安全战略,不久俄罗斯将出台新的军事战略,回顾以往俄罗斯军事战略调整的历程,可以预见新军事战略的基本走向。  相似文献   

6.
2000年是俄罗斯谋求变革的 一年,其主要标志是政局走 向稳定,国家自上而下的权力体系得到加强,经济增长速度加快。普京总统兑现自己的诺言,向“富民强国”的战略目标迈出了第一步,使俄罗斯真正摆脱了政治动荡和经济衰退的阴影,并开始走上复兴之路。可以预言,俄罗斯一旦实现稳定,自然资源丰富、科技力量雄厚和基础设施完备等内在优势将会逐渐发挥出来,在可以预见的将来重新成为世界一流强国。 普京上台一年多来,在政治方面主要做了三件大事。一是加强自上而下的国家权力体系和联邦中央对地方政权的治理和监督,联邦主体各行其…  相似文献   

7.
12月29日早上,叶利钦向总统办公室主任沃洛申谈到了自己的辞职决定,他建议让尤马佶夫参与制定一个方案。开始起草一份新的总统新年讲话。12月31日上午9时30分,叶利钦将总统拥有的那本宪法(这是总统权力的象征)交给了普京,并将核手提也移交给了他。中午,叶利钦在离开自己的办公室时将绘有龙的心爱的笔送给了普京。走上台阶,前总统环顾了一下周围,语重心长地说“照看好俄罗斯。”随后在安全局负责人的陪伴下离开了克里姆林宫。他的辞职立即生效。在他的讲话发表几分钟后,他就向普京移交了总统的管理权力。俄罗斯电视台播…  相似文献   

8.
去年岁末,叶利钦最后离开克里姆林宫办公室时,将一支绘有龙的笔送给了普京,并对他说:“照看好俄罗斯”。 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执政至今,经历了15年的折腾,使俄罗斯这只“熊”的伤势越来越重。正如普京在其撰写的《千年之交的俄罗斯》一文中所说的,俄罗斯正处于“数百年来最困难的时期”,“正面临沦为世界二流或三流国家的危险。”因此,“照看好俄罗斯”,不仅是叶利钦的临别赠言,更是千千万万俄罗斯人民的期盼。鉴于普京主政以来把主要精力放在车臣战争上,加之总统选举临近,他为了争取各方选民,需要深藏不露,谨言慎行,…  相似文献   

9.
《党政论坛》2014,(6):18-19
1999年秋季,普京视察滨海地区时,在导弹巡洋舰“瓦良格”号上过夜,当时不知是谁没有切断他住舱的喇叭电源,这导致时任总理的普京整整一夜都在听巡洋舰上的“实况转播”,根本不能休息。  相似文献   

10.
是“集权”、专制?还是治国需要俄罗斯的政改面临何种挑战 锐意改革的普京就任俄罗斯总 统后,便连续出台了加强 国家权力的一系列重大举措,显示了这位“强势总统”的治国理念和政权建设的走向。 普京自90年代中由地方调到中央工作后,以克格勃特有的敏锐眼光察觉到俄罗斯的国家权力在不断削弱。他任总理后在讲话和撰写的文章中多次谈到,由于国家调控机制衰弱、法制不健全以及缺乏强有力的社会改革,致使社会犯罪、恐怖活动、贪污腐化和政治极端主义蔓延,社会希望国家恢复其必要的指导和调节作用。在总统竞选纲领中,他向选民许下了要…  相似文献   

11.
莫斯科专电1999年12月31日正午,20世纪俄罗斯政坛传出最后一声惊雷,素来以出人意料的举动闻名的叶利钦总统宣布了其政治生涯中最出人意料的决定:提前卸任,由普京总理代行总统职权,并立即举行仪式,将象征总统权力的“核密码箱”交给普京,同时宣布2000年6月举行的总统大选提前到3月底举行。疾病缠身不是主要原因 叶利钦1996年夏竞选连任总统时,出于对国家政权命运的通盘考虑,未透露患有严重心脏病这一情况。竞选成功后,即于当年秋季住院动心脏手术,康复出院后因心脏病、肺炎、支气管炎和感冒等症近十次住院及…  相似文献   

12.
“季玛,别坐得那么远,离我再近些。”在一个媒体见面会上普京高声召唤着远处的一个人。这个被普京以昵称称呼的人,就是俄罗斯新总统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这位年仅43岁的年轻政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为什么能获得普京的认同?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总统普京同美、英、法、 德、意、日、加7国领导人一 起于7月21日至23日在日本冲绳举行了8国首脑会议。刚刚就任总统时间不长便有幸参加由西方发达国家组成的首脑会议,普京又一次得到展示政治才华的机会,给峰会带来了一股新风,受到前所未有的尊敬和重视,可谓“不虚此行”。 对普京来说,此行最大的收获莫过于再次为俄罗斯确立和巩固了大国地位,赢得在世界最强国论坛中永久性的席位。从 1996年叶利钦开创“7+1首脑会议”迄今已是俄罗斯第5次参加8国首脑会议了,但从来没有像普京这样受到如此青睐。普京就任总统以…  相似文献   

14.
两千多年以前,被称为“历史之父”的希罗多德第一次把“人民”和“权力”这两个原本毫不相干的字组合在一起,创造了“民主”一词。(注1) 民主是最容易被误用、滥用的概念之一。(注2) 这些年来,由于资产阶级自由化造成的思想混乱,几乎没有比“民主”一词更需要我们加以科学地分析和正确地运用的了。(注3) 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是多数人的统治,是占有者权力的体现民主是什么?其义如其文,就是人民和权力的结合,即人民当家做主,这是基本概念。人民和权力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一定的统治形式,即国家的政体,这是民主的实  相似文献   

15.
张兴兴 《党政论坛》2014,(16):40-40
普京总统主政时期,俄罗斯的经济得到了恢复,普京总统在经济治国方面形成了鲜明的个人风格,完全可以将普京总统的经济治国策称之为“普京经济学”。黑龙江大学东北亚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从事中俄经贸关系研究的著名学者赵传君认为:“普京经济学是比较成功的总统经济学,尤其可以将其看作是转型国家总统经济学的典范。  相似文献   

16.
今年3月26日,47岁的普京在俄罗斯全国大选中当选为俄罗斯第二任总统,这标志俄罗斯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普京在竞选时提出要以“俄罗斯的思想”,即“俄罗斯人民自古以来就有的价值观”作为团结全社会的思想基础。他把“俄罗斯的思想”归纳为“爱国主义”、“强国意识”、“国家权威”和“社会互助精神”。这显然是对90年代主导俄社会的西方自由主义以及民族和历史虚无主义的挑战和反正。与此同时,普京还对从苏联70年和90年代的俄改革进行了总结,并提出三点教训:第一,苏联70年“偏离了人类的康庄大道”,俄不能走回头路…  相似文献   

17.
周智西 《党政论坛》2013,(16):17-17
俄罗斯总统普京6日亲自驾驶滑翔机,扮“领头鹤”为濒危动物西伯利亚白鹤迁徙引航。俄反对派借此影射大选,称有63%的白鹤跟随着普京飞行,“有追随普京的,也有反对的”。  相似文献   

18.
熊昊  刘利琼 《理论视野》2008,(10):52-54
本文以俄格冲突和波美反导协议为视角,来探讨近来俄罗斯对西方外交政策的调整。2008年以来,俄罗斯在外交和安全上面临着来自西方,尤其是美国的诸多挑战,俄格冲突爆发和波美反导协议的签订使得俄周边局势更加严峻,此番形势下,调整对西方外交政策成为“梅普组合”的一大抉择。具体而言:对西方实行展示自身实力的强硬外交路线,现实加防御性的外交戈为俄对西方政策的概括。国内外相关绩效的随之显露更促使俄坚持上述强硬政策,而且矛头直指美国。  相似文献   

19.
各国领导人在电贺普京当选为 俄罗斯新总统的同时,纷纷 表示希望与俄加强关系。但是,对“难似猜测”的新总统将推行什么样的对外政策,不但要听其言,更要观其行,尤其是普京称“俄身为强国是基因密码中排定的”更加耐人寻味,俄对外政策走向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普京任代总统以来,突出“强国意识”和“爱国主义”,在竞选中提出“强国富民”和恢复大国地位思想,强调“要从国家利益出发制定对外政策”,在大选前夕通过的外交新构想中又着重提出“保护俄境外经济利益的任务”。在此期间,普京“东西方外交”同时出拳,打破了自科索沃战…  相似文献   

20.
陈仓 《各界》2011,(2):30-30
有一种说法,说“文革”期间的干部很清廉,没有寓败,并由此产生怀念计划经济,诅咒市场经济等糊涂认识。权力好比钢铁,无论多硬,都避免不了被氧化。寓败是权力的寄生虫,只要有权力空间,就有寄生虫滋生。“文革”期间是60年来干部群众最贫穷的时期,但是特权腐败依然存在,与其他时期相比,只是表现形式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