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李新蕊 《理论导刊》2023,(12):72-77
“中国之制”规范“中国之治”,“中国之治”践行“中国之制”,实现了中国式“制”“治”互洽。其内在逻辑集中体现在“中国之制”与“中国之治”本土内生、“中国之制”与“中国之治”耦合共进、“中国之制”嵌入“中国之治”现实可行、“中国之制”提效“中国之治”自觉自信四个方面,彰显了“制”“治”生成合洽、关系契洽、运行协洽、转化融洽,为更好探究“制”“治”规避西方式乱象、实现在中国的互融互通给出解答。  相似文献   

2.
内容提要     
《党政论坛》2014,(13):1-1
常宗耀的“政治学视野中的‘中国梦’”一文指出,矾政治学视。野来分析,“中国梦”是由“中国梦”意识、“中国梦”制度和“中国梦”行为构成的协调有序的社会系统组成。其中,“中国梦”意识是“中国梦”的灵魂,“中国梦”制度是对“中国梦”的规范要求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理论视野》2009,(4):63-63
《香港商报》2009年4月8日刊出署名文章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今天的政治、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崛起了。但是,我们不能说,中国已经是“超级大国”,世界要看中国的“眼色”了。最近内地有一本叫《中国不高兴》的书,发出“中国有能力领导世界”的大言,不仅是妄自尊大,且与中国奉行“不称霸”、“不当头”的对外政策相悖,是十分幼稚、无知、危险的论调。  相似文献   

4.
范文明 《学理论》2009,(17):185-186
“写实性”是话剧最重要的特点,这一特点在中国早期话剧的萌芽和诞生过程中,与救亡图存紧密结合起来,这正说明中国话剧追求的是“中国特色”的“现实性”。本文通过中国话剧的诞生过程,初步揭示了其对这一特殊“现实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5.
徐勇  王美娜 《政治学研究》2022,(2):31-37+168
本文从关系叠加的视角,以“族”和“群”为基点分析中国的社会与国家关系的特点与变迁。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产生了中国特有的社会,这就是“族”和“群”。由中国的“族”和“群”可以看出:中国的社会与国家相互渗透、国家组织社会并高于社会、国家治理能力具有特殊价值。这一特点构成了中国社会与国家关系的底色,并深刻影响着中国的历史进程。进入世界关系的时代后,一方面,传统的家族共同体解体,个人挣脱家族共同体,形成具有独立意识、利益和权利的个体;另一方面,要通过国家的力量将分散的具有不同利益的人联合为一个整体,并形成强大的国家认同。“族”与“群”这一古老的话语因此获得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我国1986年开始申请“复关”(1995年转为加入“WTO”)谈判已长达12年,迄今尚未结束。造成久谈未决的主要障碍是:障碍一:中国加入“WTO”的身份问题。近十几年由于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缔约方高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少数缔约方认为中国为“发达国家”或“相对发达国家”。以此对中国加入“WTO”所承担的义务提出过高的要求,这样使中国的“入门费”大大加了妈。我国政府坚持认为,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只能按“发展中国家”的标准承担义务,并享受相应的权利。障碍二:乌拉圭回合协议生效后,中国加入“WTO”谈判的承…  相似文献   

7.
梁启超先生在《中国史叙论》中提出的“三个中国说”,基本上总结出了从先秦时期一直到今日中外关系的发展历程。其中“中国之中国”是古代中外关系的发生阶段,“亚洲之中国”是中外交流的繁荣阶段,“世界之中国”是中外关系的逆转时期。  相似文献   

8.
《党政论坛》2010,(12):46-46
最近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海内外就“中国模式”发生了很人的争论—— 西方存在三种观点在西方,围绕着“中国模式”,人们可以看到二种不同但又互相关联的观点。第一种是人们所说的“捧杀派”。在“捧杀派”内,人们“捧杀”中国的出发点不同。  相似文献   

9.
张玉菡 《各界》2010,(1):87-90
20世纪的中国,群星闪耀。宋蔼龄、宋庆龄、宋美龄,史称“宋氏三姐妹”,可谓是这个世纪的璀璨明星。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舞台上,“宋氏三姐妹”随同她们的丈夫,以个人的突出才华和贡献改变了中国历史,同时也影响了世界历史,对中国妇女的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值得称颂的是,“宋氏三姐妹”作为女性而言,她们出生伊始,便走在时代前列,在多方面开创了“中国第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综合治理”的演进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综合治理”产生于中国特有的国情,并历经了历史和实践的验证。其所包含的内容也随着中国不断的变革而逐步演进和创新,总体而言适合中国国情,也产生了巨大成效。坚持中国特色的“综合治理”模式是“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应有之意,同时还应该不断发展“综合治理”,以进一步提升其理论内涵,丰富其创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求知》2004,(11):41-42
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有学者认为,要区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这两个不同的概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的是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着不断的切磋和互动,产生的结果有的是符合马克思主义,但有的却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国风格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在克服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产生的各种错误思想后形成的与马克思主义一脉相承的科学的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2.
提法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从“建设”到“发展” 十七大报告在纵论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时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十七大报告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表述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内涵,表明我们党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开始了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3.
“中国梦”凝聚着亿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共同愿景,彰显着对民族复兴的希望。但在开放性、共容性的全球化时代,新的“世界结构”生成与重构给予了实现“中国梦”十分丰富的时空场域。因此,重新审视和反思作为历史性条件的“世界结构”体系便成为解构和诠释“中国梦”价值意蕴与逻辑理路的基本前提。从“全球化”视野来看,复兴“中国梦”的基本前提是坚持“主权性中国”基础上的“主体性中国”建构;核心要件是加强党的自身能力建设;关键条件是推动“三个自信”的大众化;根本途径是推进“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14.
王莉 《理论视野》2012,(2):8-1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于1938年中共六届六中全会正式提出,这是共识。但20-30年代的新启蒙运动引领“中国化”时代潮流,营造“中国化”的时代语境,创造“中国化”的集体意识,对推进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维的确立,提供了宝贵的思想资源和心理认知基础,起到了思想先导和舆论准备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王伟萍 《学理论》2009,(19):3-4
哲学是以理性思辨的方式探究普遍性终极性超验性问题而取得的理论化系统化的成果。诸子百家时代,中国已经有了自己的完整的哲学。中国哲学的逻辑体系由天论、天人关系论、人论三部分组成。“知天以制天”的“天论”是中国哲学的逻辑起点,“究天人之际”的“天人关系论”是中国哲学的基本主题,“知人以成人”的“人论”是中国哲学的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6.
“政党”本系外来政治词汇,在近代“合群救亡”声中传到中国。人们在对它的接受理解过程中,经历了由“群”而“党”而“政党”的转变。清末民初的中国人认为,它是由精英分子自愿组成的、具有高度政治道德规范的、长期稳定的政治组织。这种解释,一方面吸收了西方近代政党的公开性原则,另一方面又承接了中国传统“君子之党”的公义精神,并对两进行了有机的结合。这一时期革命党人对“政党”问题态度和认识的转变,反映出“政党”在中国社会最初得到认同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17.
赵慧珠 《党政论坛》2010,(14):58-5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举世公认的巨大成就,创造了30年间(1978—2007)GDP年平均增长速度高达9.8%的世界奇迹,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很多人对于中国成功的基本经验进行了总结,认为“中国经验”包括改革开放、思想解放、市场经济以及发展经济不动摇等等。认真总结中国发展的经验固然十分重要,但不能仅仅停留于此。在总结“中国经验”的同时不要忘记“中国教训”。  相似文献   

18.
回顾2013年,新一届中国政府的外交可用“战略谋划”、“主动塑造”、“积极创新”和“底线思维”四个关键词来形容,这些特征丰富和充实了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内涵,开启了中国外交的新征程。  相似文献   

19.
张曙光 《理论视野》2010,(12):15-16
近年来,围绕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理论界展开了许多讨论并形成了不同的看法,如对“中国模式”就有颇为不同的理解。我赞成用“中国道路”,至于它是否一个成功的、可复制的“模式”,现在下结论为时尚早。“中国道路”是一个描述性概念,不容易引起不必要的争论。那么,我们应当如何看待、评价这三十多年来走过的道路?对此,我的看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12,(22):62-64
中东欧与中国的三大区别 这些年来,有关东欧转轨不顺利和中国经济高增长的原因,即所谓“东欧困境”与“中国奇迹”的话题几乎主宰了国内外的“转轨经济学”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