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华  陈璟贝 《党政论坛》2009,(16):35-35
6月15口,亚行通过了涉及中印领土争议地区的《印度国别伙伴战略(2009—2012年)》文件。消息传来,引起中国外交部的抗议,发言人秦刚19日郑重表示:亚洲开发银行此举既严重损毁了亚行的声誉,也损害了成员的利益。亚行贷款事件演变争今,在中印双方引发一场大波澜,确为各方始料未及。  相似文献   

2.
冷战结束以来,中印两国关系不断深入发展。2005年两国宣布建立"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上海合作组织是中国发起建立的第一个地区合作组织,在中印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个月后,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接受印度、巴基斯坦和伊朗为观察员国,即准成员国。印度如果加入上海合作组织,必将在安全、政治以及经贸等各方面对中印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20,(7)
中印两国有着相似的时代机遇与历史分期,中印文化的共性与差异,成为两国竞争性合作的内理性因素。本文试图以中印文化对比为切入点,着重从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与印度文化的杂糅性、中华文化的整体性与印度文化的多样性等方面,对中印竞争性合作进行文化因素的分析。以期将文化因素对中印现状的影响进行梳理,助力于中印关系尤其是经济关系的稳定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蔺姝 《学理论》2015,(8):74-75
中印两大文明体系源远流长,其碰撞交流的历史甚为久远,而丝绸之路就如同一条彩带,将中印文化紧密联结在一起。丝绸之路从古至今在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中印关系发展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中印两国在丝路当中的文化交流不仅为两国的经济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为两国友好合作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中印双边贸易的发展离不开两国外贸体制改革的大环境。影响贸易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但是,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政策的选择对一国的贸易产品在另一国和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密切相关。纵观中印两国改革以来的外贸发展轨迹,中央政府在对外开放目标的设置、推进方式、政策倾斜和发展战略的制定等贸易政策层面的差异(转变)是导致中印贸易结构差异(互补)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运用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对比分析WTO框架下两国的贸易政策对其贸易结构的影响,为进一步发展中印双边贸易关系做出选择和判断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资料     
简称“五项原则”.指: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4年4月29日,中印两国政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中首次提出.同年6月28日,中印两国总理在印度德里发表联合声明,重申指导两国之间关系的这五项原则,并且认为“在他们与亚洲以  相似文献   

7.
印度人挑起的1962年的中印边界战争,对中印两国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印方战败的结果严重影响了其战略方向,印度领导人尼赫鲁也将自己的政治生涯乃至生命带进了深渊。细究起来,这一切均与尼赫鲁高傲自负的个性有很大关系,这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尼赫鲁对印度真实实力和地位的认知欠妥,战略定力不足,全球视野狭隘;尼赫鲁对于中国的认知傲慢,对中国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思想认识不深入;所谓民主制下的印度政坛威权领导致使其内部管理系统混乱。反思尼赫鲁性格与中印边界冲突,对于维护区域战略秩序具有一定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8.
1988年12月19日上午10时,国务院总理李鹏和来访的印度总理拉吉夫·甘地在人民大会堂中央大厅举行的欢迎仪式上,热烈握手。这一举世瞩目的历史性场景,标志着十亿中国人和八亿印度人在多年的疏远之后重新走到了一起。 中印两国50年代曾和睦相处,交往甚密。1954年,拉·甘地的外祖父、印度总理尼赫鲁对中国的访问和周恩来总理的印度之行把两国友好关系推向了高潮。中印两国人民现代史上那第一次握手,产生了闻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3,(36)
无论从政治上还是经济上来看,非洲大陆都是新兴中印两国竞争的主要场所。将通过比较新世纪中印援助非洲计划调整的动因,从"硬实力"和"软实力"两个角度来分析"龙象非洲之争"各自的优势,进而为我国非洲战略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
乃堆拉口岸的开通和青藏铁路的延伸,必将带动中印两国与南亚的孟加拉国、不丹、缅甸和尼泊尔等国的贸易往来根据中国和印度两国官员最近在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签署的会谈纪要,两国决定从7月6日起重新开放连接西藏和印度锡金段的乃堆拉山口边贸通道,恢复两国中断44年的边境贸易。这无疑是中印两国友好关系和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正如西藏自治区副主席郝鹏所指出的,通过双方边境贸易合作,  相似文献   

11.
张佩伸 《求知》2010,(3):45-46
<正>自2008年印度总理辛格访华以来,中印经贸合作不断加强,经贸快速增长,两国经贸的互补性不断增强。两国的经贸关系从一般商品贸易领域逐步扩展到包括工程承包、  相似文献   

12.
许善品 《学理论》2011,(4):30-32
中印两国同为亚洲大陆上的文明古国,两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大部分时期内两种文明互相促进,相安无事。然而由于历史因素,边境争端,民族主义情怀等原因,两国政治合作流于形式,战略互信始终没有建立起来。冷战后,两极格局不复存在,世界开始向多极化格局转变,中印关系发展迎来新的转机,但是中印关系有所发展,却没有大的突破。依次从国际体系、国家间关系、国内社会等角度来探求制约中印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从结构和单元两个层次详细论述中印两国政治合作的障碍,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3.
访印观感     
我早就希望访问印度,因为她是一个历史悠久,人民勤劳智慧的文明古国,又是我们的伟大邻邦。在历史上,中印两国密切交往,结下了深厚的传统友谊。五十年代,尼赫鲁总理由他的女儿英迪拉陪同访华,我有幸躬逢其盛。奉周总理之命,郭沫若副总理和我向他们介绍了新中国文教科学建设的情况。周恩来总理和尼赫鲁总理共同倡导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使两国关系达到了高潮。这五项原则已成为世界公认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从六十年代初开始,中印两国关系不幸发生了曲折。可喜的是,近几年来中印两国关系和各方面的交往正在逐步恢复。今年一月,应印度社会科学理事会的邀请,以马洪为团长的中国社会科学院代表团访问了印度。我作为代表团的顾问,终于实现了五十年来的夙愿。  相似文献   

14.
中印关系的国际战略审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当代国际战略的视角对中印关系的由来、现实状况及走向作了审视。作为亚洲人口最多的两个大国,中印间关系现存问题及解决前景,对中国的国际战略环境有着重大影响,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怎样开拓建设性的空间而消解存续已久的忧患,确实需要很高的政治智慧。  相似文献   

15.
艾童 《党政论坛》2009,(22):46-47
最近,达赖的行踪引起了不少媒体的关注。继前不久被指“借自然灾难打政治牌”的台湾之行后,达赖计划到美国去访问,并希望能会见美国总统奥巴马。达赖还计划前往中印有争议、目前由印度控制的中国藏南地区(印度称为“阿鲁纳恰尔邦”)。  相似文献   

16.
徐焰 《党政论坛》2013,(18):18-19
回顾当年以毛洋东为首的中共中央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做出决策的过程,今天的人们仍然可以看出其中所体现的非凡的胆略和魄力、所坚持的自卫原则以及努力以和平方式解决边界问题的原则,这对理解当前的中国对外政策,仍然有参考价值。设立“隔离带”的建议遭拒中国方面原来真是不想打这一仗。在反击前夕的1962年9月中旬,毛泽东同周围的人谈话时也说,想了10天10夜,总想不通尼赫鲁(时任印度总理)为什么要来搞我们?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27)
当代国际社会中,"安全困境"现象有着极其深刻的现实影响,而在中印这一对共处亚洲、并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发展中国家间的双边关系上有着显著体现,并日益成为一个关系到我国国家安全与利益的重大问题。从边境争端、涉藏问题和中巴关系三个方面分析构成中印间"安全困境"的现实矛盾,并以此为切入点试图进一步探析缓解中印关系困局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杨立群 《党政论坛》2008,(18):44-44
根据联合国公布的数据,今年前3个月,全球基本农产品价格指数已经猛升了53%。 粮价为何而涨?发达国家指责新兴经济体国家的需求推高了粮价。英国首相布朗将“中国的崛起”列为粮价飙升的“罪魁祸首”,并称财富的增加造就了“食肉大国”;德国总理默克尔也把粮荒归昝于中印两国,  相似文献   

19.
危机源头是在世纪之初,美联储为应对互联网泡沫破灭以及“9&#183;11”届美国经济的衰退风险,降低利率以刺激消费,挽救经济。美国货币扩张导致大量美元资本流向中印等国寻找新的资源配置。同时.大幅增长的东亚贸易美元和中东石油美元又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回流美国,从而支撑美国人依靠廉价信贷消费,造成即使当美联储在2004年开始加息后,长期利率仍然出现了下降。这刺激了美国住房消费,推动了房价上涨,随之这又释放出更多的投机和流动性。  相似文献   

20.
《党政论坛》2008,(16):8-8
美国人担心是有理由的美国关注中国,是因为中国日益强大,正在甚至已经跻身世界强国之列,而且美国人不确定未来中国将如何运用自己的强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无论哪个国家正在崛起都会受到美国的极大关注,如果印度大有跻身世界强国之势,美国也会马上掉头关注印度。当然,中印政治制度有所不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美国对社会主义国家的崛起会更为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