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从法理和情理上讲,被问责官员复出本身并没有问题,但若被问责官员在被问责后不久即复出就是问题.本文认为,针对被问责官员草率复出的问题,应完善我国的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加强被问责官员复出机制的法治化、规范化建设.这不仅有利于消解公众对行政问责的信用危机,对被问责官员的合法权益进行保护,同时也有利于克服被问责官员复出的草率性和随意性,提高政府行为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相似文献   

2.
在2008年一年间,全国范围内有一大批官员因为相关责任事故引咎辞职或被免职。这一次被问责的官员涉及的层级之高、波及范围之广、处理速度之快在中国的官员问责史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同时也暴露出我国官员问责体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2008年发生的一系列官员问责事件,结合国外问责制度比较成熟的国家的经验,本文对我国的官员问责制度进行分析,探求我国官员问责如何由风暴型向程序化、制度化转变。  相似文献   

3.
被问责官员复出法律机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问责官员复出法律机制指的是在行政问责中承担责任的官员重新担任领导职务的相关制度组成的规范系统。目前我国被问责官员复出缺乏法律依据,而是以政策为导向,没有形成统一的法律机制。本文指出健全被问责官员复出法律机制有助于行政问责制落到实处,保障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推进我国法治建设,同时也反映了政治理念和制度的理性。基于此,要从被问责官员复出的条件、期限、程序、相关制度等方面构建我国被问责官员复出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4.
鲁民 《检察风云》2002,(18):56-57
十多年前,官员腐败或被拉下水的主要途径,不外乎票子、房子和孩子。有人形象地概括为“三子定位”,即谁只要有办法解决好官员的这“三子”,就能把那些贪官“搞定”,那些官员就能像狗一样被牵着走。一时间,捞它几十万元的票子,搞它几套好房子,把孩子都安排到肥缺上或送  相似文献   

5.
接二连三的官员财产被网民以一种非正常的形式"透明","人肉搜索"成了南京杨友林、周久耕和臧正金3名官员财产透明化的暗道,这是他们个人的"不幸",却不是社会的幸运.  相似文献   

6.
徐太岳 《政府法制》2009,(11):38-39
接二连三的官员财产被网民以一种非正常的形式“透明”,“人肉搜索”成了南京杨友林、周久耕和臧正金3名官员财产透明化的暗道,这是他们个人的“不幸”,却不是社会的幸运。  相似文献   

7.
佚名 《政府法制》2014,(35):34-35
一般来说,承担管理社会的政府官员是社会成员中的精英部分,那么,与他们的社会职责、劳动付出相匹配。政府官员应该获取一个什么样水平的经济报酬,这是一个历来争论不休直至今日还被经常提到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二奶问题     
我曾看到一份资料,广东近年查处的腐败案,涉案的官员基本上都有包二奶的问题。这令人吃惊。我又一次发现自己的头脑落后在现实后面。由于这只限于是被查处出来的官员,又由于几乎没有一名官员仅仅因为包二奶受到查处,所以可以肯定,包二奶绝对不仅止于这些涉案者。广东如此,相信别的地方也差不了多少。“男人有钱就变坏”,事实上,更准确的似乎应该是“男人有权  相似文献   

9.
正官员被处理的新闻常常成为"烂尾新闻",时过境迁后被处理的官员可能在悄无声息中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有媒体梳理6年来52起官员免职案例,发现85人中已经有29人复出。被免职官员复出是有依据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  相似文献   

10.
乔志峰 《法人》2013,(1):13
12月2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刘玲在接受检察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官员将财产向公众公示后,不仅隐私权可能被侵犯,而且其合法财产可能被犯罪分子"盯上",财产安全受到威胁。官员公示财产会被犯罪分子"盯上",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但必须有个前提——官员的财产足够丰厚、足以引起犯罪分子的垂涎。而作为人民的"公仆",官员的薪资收入是有限的,他们从事的并非是可以暴富的职业。如果官员因"露富"而被犯罪分子"盯上",未必完全是坏事。谁让他们拥有与身份不符的来源不明的巨额财产呢?  相似文献   

11.
《政府法制》2014,(25):27-27
“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副厅长潘晓东涉嫌严重违纪违法问题,目前正在接受组织调查。”8月13日傍晚时分,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发布上述信息。在中央高压反腐的当下,一名厅级官员被调查的消息其实并不惹眼,但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纪委当日公布的第10名被查处的厅局级官员。这个数字刷新了8月11日“24小时公布9厅级干部被查”的纪录。  相似文献   

12.
已被查处的腐败官员中,一些人拥有多名情妇,人们通常谴责其道德水准低下,而在专家看来,性伙伴越多,意味着感染和传播艾滋病毒的几率越高。这是一个覆盖了3000名中国地方官员的调查,调查结果令人忧虑。少数官员为易感人群15省市官员的个人性行为选择,也被纳入到此次匿名调查之中。调查报告称:“中国社会转型、体制转轨带来的社会文化多元化,也表现在官员的行为选择中。”对于“为了预防艾滋病,您个人的行为作何选择”的问题,选择“只与一位性伴侣交往”的近七成,选择“尽量避免婚外性行为”的约半数,选择“每次性行为都使用安全套”的三成多…  相似文献   

13.
从已经公布的诸多官员落马案例来看,官员违反纪律被查后用作"挡箭牌"的借口花样翻新,不胜枚举,有的甚至让人哭笑不得.犯了错误、出了问题不仅不感到羞愧,还要找借口百般推脱、抵赖,这一行为本身为大众所不齿,其背后的错误心态更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14.
腐败是一个同国家一样古老的范畴。腐败这一词语来源于拉丁语动词rumpere,意即某一物被打破。这一词是被较为固定地放在政府官员的一些特定的行为范式上,可以理解为行为道德,社会准则和行政法规“被打破”,  相似文献   

15.
2012年即将结束,传说中的“世界末日”并没有到来,但一些官员却在这一年里,因腐败行为曝光而提前结束了政治生涯。官员们的被查处引发了一场场舆论盛宴,但专家学者认为,“草根”反腐最终应真正推进制度反腐。  相似文献   

16.
石渝 《检察风云》2010,(8):13-13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最早起源于230年前的瑞典。早在1766年,瑞典公民就有权查看从一般官员直到首相的纳税清单,这一极具约束力的反腐机制,被称为“阳光法案”。至20世纪80年代后逐渐为大多数国家所采用并完善。  相似文献   

17.
数年前曾听说过这样的事情:有盗贼从某官员家中窃走价值不菲的钱财,还有一些有碍观瞻的照片之类,然后写信给公安机关,称“如该官员能讲清这些巨额钱财的来历,本人情愿投案自首。”这官员最终落得什么样的结局,是照常做官(包括易地做官),还是不得不讲一讲(包括被...  相似文献   

18.
王丽霞 《法制与社会》2011,(29):151-152
在我国许多人都有这样的认识,只要做了官就成终身制了,而且是只会上而不会下,但是,“官员问责制”的出台给这些为官者可以说是敲了一记警钟,如果在其住不谋其政,稍有疏忽或者权不为民所用都会立即下马,所以这也可以看作是我国人事制度改革中的一个创举。本文从官员问责制度的发展历程入手,从它现阶段遇到的困境、解决的途径以及构建被问责官员的复出机制等几个方面论述了官员问责制度化的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起富有争议的命案,死者家属认为死者被轮奸致死,而警方认为是正常死亡。有三个网民替死者家属发帖喊冤,文中称有公安局、检察院官员庇护凶手。警方认为,这属虚构事实、诬告陷害,发帖网民遂被抓捕,并被控以诬告陷害罪受审。  相似文献   

20.
中纪委驻农业部纪检组组长、农业部党组成员朱保成和湖北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侯长安围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纠正‘四风’工作”这一主题做客中纪委网站“在线访谈”时透露,中秋、国庆前后,农业部5名官员因违规被给予党政纪处分,对6名官员进行了诫勉谈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