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关系与信任:乡村民间组织生长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当代中国乡村主要活跃着三类民间组织 :血缘、地缘和业缘性民间组织。由先天的情感性关系导致的“爱有差等”到“信有差等”是当代中国乡村民间组织生长的主要原因 ,而对地缘和业缘的工具性关系的灵活运用是乡村民间组织进一步发展的动因。在现实中 ,这三类组织之间往往可以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2.
连坐的核心价值是在组织成员之间形成互相监督、自我管理的约束机制.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宗族、乡里、行帮等以血缘、地缘、业缘为纽带的社会组织,担负着社会救济、纠纷调处、行为规范、共同发展、社会治安等治理功能,其治理形式将利益和规范有机结合起来,寓规范于利益之中,在成就高超治理艺术的同时,极大节约了社会治理成本.而连坐正是维系这些社会组织发挥社会治理功能效用的制度基础.中国现代社会治理应当汲取传统的营养,连坐(连带责任)仍然是社会治理基础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了推动教育变革与发展,民国时期教育家之间频繁交往、相互合作,形成了良好的交流互动氛围。不仅体现在公共教育事务的互援互助、群策群力,还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关心提携、情感交流,由此建立和保持着较为紧密的人际关系,形成了广泛而复杂的教育交往网络。就交往类型而言,民国教育家的交往活动概括起来可分为地缘交往、学缘交往、志缘交往三种。相较于地缘交往、学缘交往,教育家之间基于共同教育志趣的志缘交往更具持久性。教育家的教育交往网络也并非封闭、排外的,而是开放、包容的。随着近代社会的转型及教育研究的深化,教育家的交往活动由以地缘交往、学缘交往为主,逐渐向崇尚志缘交往转变,志缘交往成为民国教育家积累学术资本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4.
《中国公证》2012,(2):31-31
福州与台湾隔海相望,是祖国大陆距台湾最近的省会城市,具有“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关系。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福州市公证处突出涉台服务特色和优势,认真履行公证职能,努力打造人民满意的服务窗口,  相似文献   

5.
苏洁 《现代法学》2013,35(3):56-64
家族作为中国古代宗法血缘组织的基本细胞,虽然并没有在国家权力的直接控制之下,且因其地缘和血缘的个体差异性而在一定程度上游离于国家制定法的框架边缘,但这并不能抹杀其基本治理原则与国家制定法的一致。从宋代开始,大规模的宗族组织在基层社会普遍建立,家法族规的制定也蔚然成风。这一时期家法族规以习惯和伦理为准则,与国家法一起维护着宋代社会的正常运行,并在司法实践中成为了国家法的有效补充。同时由于与基层人民靠得最近,可以最快地反馈来自底层的消息,故就其本质来说有利于宋代社会基层政治的稳定,值得我们今天从中找到合理的借鉴。  相似文献   

6.
《法治与社会》2005,(3):9-9
据全总的最新调查显示,我国农民工群体具有几大特点:多以血缘、地缘、业缘关系集聚,靠亲友介绍或自找门路的占93%,有组织或通过劳务市场介绍务工的仅占7%;就业多不稳定,流动性大:从业领域相对集中,主要从事建筑、采掘等条件艰苦行业;文化素质低于城市同龄劳动力.农民工以初中文化程度居多.占81%.对高层次就业岗位的选择余地非常小。  相似文献   

7.
日本受地缘地理、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因素等各方面的影响,使得其"耻感文化"尤为明显,同时日本人所表现的那种双重性格,以及日本人所表现的"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等方面的特点是其他各个民族从未出现过的。本文从日本人的婴儿时期的教育,以及日本成年人所承受的压力两方面解读了日本人之所以形成双重性格的原因,并详细描述了日本的"耻感文化"。  相似文献   

8.
析孔氏家族宗族法对中国封建国家政权的影响袁兆春人类社会进入国家状态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就是家族,中国的封建社会就是一个以血缘为纽带、以地缘为基础、以家庭为其基本结构式的社会,它从原始社会末期的父系家长制家族,发展到明清时期聚族而居的封建型家族。而产生于夏...  相似文献   

9.
广东地处东南沿海,毗邻港澳,得改革开放之机,各行各业兴旺发达,广东黑社会性质组织也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悄然滋生,发展壮大,称霸一方,为非作歹,严重破坏了当地正常的经济秩序和社会生活秩序,逐渐成为广东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本文就广东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点、原因及发展趋势进行探讨,并从中找出遏制此类犯罪的对策。当前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点 1.以地缘、血缘、业缘为纽带,形成土生土长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称霸一方,残害百姓当前,广东省不少城市、农村都存在土生土长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这类组织我们称为“土黑”。他们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以地域性为主纠合而成的黑社会性质组织,一般活跃于本地和周边地区,或是以帮会形式在异地发展。如潮州市由本地人组成的郑煌黑社会性质组织,以“恒安发展有限公司”为掩护,在潮州、广州、佛山等地进行绑架勒索、抢劫、杀人、开设堵场等违法犯罪活动,社会危  相似文献   

10.
随着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在东北亚崛起,日本积极向政治军事大国迈进,韩国也不遗余力地发展自己的远洋军事力量,朝核问题久拖不决,我国台湾地区的分裂倾向也越来越明显,地缘与安全问题在东北亚地区并没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而淡化,而是变得更加凸显。东北亚地缘与安全格局也面临着新一轮的调整和变革,在此过程中,中国的地缘安全出现一系列困局,本文旨在通过分析东北亚地缘与安全基本形势,探询中国地缘安全困局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1.
男女两性近亲结合的禁例,在人类社会中已经存在了若干万年。人类社会自从摆脱了那种既“无亲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别”,也“无上下长幼之道”,“男女杂游,不媒不聘”的杂乱结合状态之后,血缘群婚制以按照辈分划分婚姻集团为基本特征,确立了最早的婚姻禁例,即禁止同一群体中不同辈分的异性的结合。此后,亚血缘群婚制的形成,使人  相似文献   

12.
<正> 一、日本行政法的地位(一)当代日本社会与行政法日本号称"经济大国",但同时又是一个法律繁多的"法治主义"的资本主义国家。而行政法在日本法律中又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正象日本法学家所评论的那样,"生活在当代日本社会的人,与行政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就是说,日本人几乎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与行政有所分离。换言之,行政活动的存在方式,对一般国民日常的经济、社会生活,都已经给予了极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浅论对我国一人公司债权人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新修改的《公司法》中明确确立了一人公司制。这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是对我国现行经济领域存在的大量一人公司做出的一个立法上的回应。一人公司有利于规范我国的市场经济秩序、鼓励社会资本的投资与创新,同时也对传统的公司股东与债权人之间的平衡机制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围绕一人公司的特点及其对传统平衡机制的冲击与挑战,有必要设置和完善更多的配套机制和制度,达到公司股东与其债权人之间的平衡,以更好地保护债权人利益。  相似文献   

14.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人是有感情的高级动物,正常的人情是必要的,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一种标志。尤其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人与人之间更重感情。长辈、师长间有培育之情;父母、兄弟、子女间有血缘之情;同事、部属、战友问有亲近之情。领导干部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名成员,也有自己的人情。由于领导干部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能够主宰一些人的命运,有些人会打着“正常人情”的幌子,利用领导干部易被感情溶化的弱点,把领导干部拉“下水”。  相似文献   

15.
合作社是在建立在群体自觉的基础上农民权利的实现方式,也是农民实行自治、利益表达的组织性资源。合作社是一种超血缘、传统、亲缘的"地缘"组织,在中国当下半熟人社会的条件下,只有可能从乡村的文化动员中让农民合作起来,从传统的政治动员式参与过渡到主体认同的自愿式参与。强调法治模式中的制度约束与创造,用现代权利理念来保障农民利益的需求,以文化动员唤醒农民的主体认同,建立起农民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生活的自觉。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在考察古代雅典国家和罗马国家的形成时指出,氏族血缘组织的解体、按地缘原则设立公共权力,是国家建立的重要标志。英国古代史学家享利·梅因虽然指出了在血缘组织内部,可以通过共推亲缘始祖的方式,对非亲属成员实行政治统治,但是,他又论定在氏族强大足以自立时,共推亲缘始祖的现象就消失了,忽视了强大的氏族为构建国家而与其它氏族共推始祖的现象。那么,国家建构必然地排斥氏族组织吗?氏族社会解体与公共权力设立、国家组织产生存在着必然联系吗?考察中国的国家发展史,答案是否定的。从现有的神话、历史化传说和其它文献资料中不难看到,中国古代先民们,完全按照宗法血缘制度建立起奴隶制国家,并将这种制度贯彻于整部奴隶制历史之中。  相似文献   

17.
涉农企业跨国经营指的是涉农企业产品的海外销售,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以及与国外企业联合开发,进行加工贸易等生产经营行为。本文认为由于涉农企业与河南现代农业存在血缘性、地缘性、利益性、产业链拉近的关系,所以作为农业大省的河南要发展现代农业,应从涉农企业的跨国经营的视角在政府的扶持下来推进。  相似文献   

18.
熟人社会是我国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提出来的,他认为,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熟人社会。其特点是人与人之间有着一种私人关系,人与人通过这种关系联系起来,构成一张张关系网。客观地说,中国社会至今也没有走出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存在给社会风气和政治文化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对我国的行政伦理建设提出了严正的挑战。因此,积极地应对这一挑战,对于推进我国的行政伦理建设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我国熟人社会的现状入手,剖析了其对行政伦理的冲击,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了熟人社会中加强行政伦理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9.
今天的中国人与日本人之间的交往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然而,中日人民之间的敌意,并没有随着彼此的互相了解而逐渐淡化,这从两国各自做的对青年一代的调查中可以强烈感受到。最近在日本的民意调查表明,日本的年轻人,多数看不起中国人,而且视中国为敌人,日本的大学生大部分认为中国是日本最大威胁,而极力向西方和亚洲散布中国威胁论的,也正是军费开支为世界第二的日本人。同样,《中国青年报》不久前也做了个这方面的调查,在对日本民族的性格的评估中,半数以上的人选择了“残忍”作为主要特征。99.4%的中国青年认为须牢记日本的罪恶史,95%以上…  相似文献   

20.
以中国香港地区为案例,探讨政府、民间和商界之间的跨界合作如何能够创造一个有利于社会企业可持续成长的制度环境。研究发现,官民商之间构建了复杂的协作策略来共同驱动社会企业发展,包括为初创社企提供种子基金,市场推广与公众教育,社企运营支持与培训,以及行业引领与发展。这些多样化的策略组合能够有效破解社会企业作为新型组织形态的合法性困境,构建开放连通的社会创新资源平台,并为社企提升商业运作能力提供解决方案,从而为社会企业茁壮成长创造了一片肥沃的制度"土壤"。研究认为,不应割裂和过度强调某一情境因素对社会企业可持续性的作用,而应充分考察跨界行动者之间的多重协作网络及由此而形成的整体影响,中国香港地区官民商协作推进社企发展的模式值得内地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