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民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属性。习近平关于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思想主要体现在文化来源于人民,文化服务于人民,文化的优劣由人民来评价这三个方面。文化来源于人民即坚持人民是文化创造的主人、文化表现的主体及文化发展的动力;文化服务于人民表现为文化要贴近人民、关切人民、引导人民;文化受人民评价具体表现为人民对文化的"自觉消费"、文化在人民中"有市场"、先进文化是先进性与群众性的统一。文化建设的人民主体性思想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明确什么是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依靠什么力量来创造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价值取向和评价尺度是什么等一系列涉及我国文化发展的基本问题,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  相似文献   

2.
建设浙江人民共有精神家园,就是要为全省人民构建一个共同的精神依托之所在。"物质富裕精神富有"是浙江人民长期以来的共同文化追求,是精神家园构建的基础;优秀文化传统的现代转换促进了"两富"共同发展,是精神家园生成的血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可整合与统领各种文化,是共有精神家园的核心所在。浙江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的三大着力点是:目标吸引、文化提升、制度改革。  相似文献   

3.
<正>红色文化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吸收中外优秀文化养分所创造的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优良传统和品格风范的集中体现。红色文化近百年  相似文献   

4.
周莉 《群众》2010,(10):18-20
<正>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文化精品,最大限度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是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近年来,我们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集团)在影视内容产业中积极推进"精品  相似文献   

5.
徐国民  石玉姝 《群众》2021,(1):30-31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文化的建设和发展,关键是要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任务,强调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这是对文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刘霞  李奕 《前沿》2011,(6):31-34
中国共产党的人民利益观是我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从挫折中奋起、在战胜困难中不断成熟,始终保持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所在。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毛泽东的人民利益观内涵丰富:人民至上,是毛泽东人生观的价值核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的价值准则;让人民拥有最大的民主权利,是毛泽东的价值追求;高度重视民生问题、社会主义文化和思想建设,是毛泽东的价值内涵。毛泽东在经济、政治、文化思想等领域提出的很多创造性的新思路,为后人提供了十分有益的思想素材。  相似文献   

7.
<正>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加强社区文化建设,是始终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是增加正能量、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建设、民生建设,在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  相似文献   

8.
李红 《理论月刊》2002,(10):10-11
经济、政治、文化是一个社会的三大支点,三者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党代表着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决定了她必然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领导着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决定了她必然领导着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党要成为先进理论文化的培育主体;党要成为社会高尚思想道德文化的建设主体;党要成为人类一切优秀文化吸收、继承、创新的主体。  相似文献   

9.
要更加重视文化民生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连生 《世纪行》2008,(2):28-28
民生.是人民的生计。文化民生,是指文化层面的人民生计。文化民生作为公民的“文化生存”条件。既包括人民群众的精神支柱,也包括人民群众的文化权利,是公民生存权与发展权的有机组成部分。显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文化民生的精神生命所在.是当今社会的精神支柱。文化权利则包括:文化消费的权利、文化创造的权利、文化选择的权利、文化传播的权利、文化批评的权利等等。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7,(6)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华儿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2017年新年伊始,中共中央办公  相似文献   

11.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核心就是"以人民为中心".建党精神始终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坚持人民至上"是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之一,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百年来党发展历程中所取得的辉煌成就从根本上说就是坚守、践行和创造性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结果,具体而言,集中体现在四个维度上:一是思想基因、理论基因的传承创新,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萌生、形成和不断发展壮大最为基本而又具有蓬勃生机的理论基因、思想基因;二是实践起始、实践归宿的价值定向,党是为维护人民地位、保障人民权利、实现人民利益、满足人民需要、促进人民发展而部署和推进各项实践工作;三是文化主线、文化主脉的定调弘扬,坚持建设、传承和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的文化,自觉、主动地承担起建设"人民文化"重任;四是科学方法的转化创生,将"以人民为中心"转化为行之有效的领导方法、思想方法、工作方法.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如期兑现,还需要我们开辟更多维度、创新渠道和形式来使"以人民为中心"得到更充分地彰显、更有成效地落实.  相似文献   

12.
实施文化惠民工程 保障人民文化权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波 《前进》2008,(4):10-12
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新的阶段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需求。十七大报告在阐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提出了“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命题。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建设惠及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最近,在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省委明确提出要抓好文化惠民工程,其主旨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能力,努力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切实保障人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相似文献   

13.
以党建助推服务基层群众,基层党组织建设是重点,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精神富足是目标和方向。需搭建信息服务平台,抓帮扶强产业,助力乡村经济振兴、实现人民群众增收;促进粗放管理向精细化服务转变,强化能人引领,助力扶贫脱贫、实现人民群众致富;传承文化记忆,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指数,助力文化引导、建设人民群众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4.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也多次指出,大学是传承创造文化的主要场所,是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是文化育人的摇篮。加强高校文化建设,深入开展文化育人工作,就成为高  相似文献   

15.
以人民为中心是今天中国建设与发展的根本宗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核心是人民的自主参与和自我建设。更好地发挥人民在公共文化服务建设中的核心作用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灵魂。政府不仅要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而且要更好地发挥文化在组织人民、动员人民中的作用,让人民在公共文化建设中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化。  相似文献   

16.
孙立勤 《长白学刊》2004,(2):111-112
研究和探索发展先进文化的一些基本问题,对于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意义十分重大.满足人民文化需求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捍卫民族文化主权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关键;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正>人民爱好和平,人民需要和平,人民维护和平。人民,是中国和平基因的关键构成要素;和平,亦是中国人民不变的美好追求。人民爱好和平,源于民族文化历史的深刻烙印。悠悠中华五千年,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的,是"协和万邦""亲仁善邻"的和平思想。热爱和平、反对战争,也是中国人民典型的民族性格。人民爱好和平,源于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中国的现代化建设离不开和谐  相似文献   

18.
<正>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是实现和发展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我们党代表人民执政,履行执政使命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是以最广大人民为创造主体的历史活动,始终离不开人民群众的共同参与。把人民群众伟大力量和智慧凝聚到党所领导的伟大事业中来,把一切可以团结  相似文献   

19.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包含的重要思想是以人为本,使文化的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的成果为人民群众所享有。走这条发展之路,就意味着要把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放在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20.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唯物史观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产力的观点、文化的观点、人民群众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通过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发展先进文化,创造出更多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同时,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又将极大地激发人民群众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发展先进文化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揭示了生产力、文化和人民群众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和内在统一,丰富和发展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