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面对环境侵权群体性纠纷频发的社会现实以及传统环境侵权诉讼制度的不足,环境侵权示范性诉讼制度成为了各国应对环境侵权群体性纠纷的新选择。鉴于我国目前司法实践的需要和现行诉讼对环境侵权救济的缺失,构建环境侵权示范性诉讼制度,是我国诉讼机制能动地适应解决社会冲突变化的需要,同时也可以为我国环境侵权群体性纠纷的解决提供新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现行环境侵权的责任承担机制中存在着不符合法的公平性等问题,急需构建环境侵权责任保险的法律制度引导新型的责任承担方式——环境侵权责任保险。本文旨在阐述构建环境责任保险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3.
兰家丽 《海峡法学》2012,14(2):35-39,46
现行法律在解决渤海溢油环境污染侵权中存在着对康菲石油环境违法行为处罚力度低、对因溢油事故遭受损害而提起赔偿诉讼的主体资格有着严格的限制等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惩罚性赔偿通过加重环境不法行为人的赔偿责任,制裁和遏制了环境侵权中不法行为人本人及他人类似行为的发生;其具有的私人诉讼机制,不仅有利于环境法治的社会化,还有利于环境行政执法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陈洪  邹雄 《行政与法》2005,(6):101-103
在我国环境侵权纠纷处理过程中,因果关系的鉴定始终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为此,笔者设想建立一套环境侵权因果关系的行政鉴定制度,作为对现有法律制度的补充和完善。以充分发挥环境行政机关的技术和资源优势,更好地解决环境侵权纠纷。  相似文献   

5.
2011年6月在中国上演了"康菲漏油事件"。此次事故发生后的"索赔之难"引起了环境法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从"康菲漏油事件"的解决中介绍我国的环境侵权责任法律体系,指出我国环境侵权责任法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相应的问题提出具体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6.
孟雁北  万欣 《法学家》2007,(2):137-142
当我国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及其他相关政府经济管理主体对环境侵权案件的行政调解已经成为解决环境侵权纠纷的主要途径之一时,鉴于普通财产和人身的侵权案件中,政府不会直接介入的特质使我国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具有了经济法的属性.本文试图以乌油污染案为例,在对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的经济法属性和经济法的弱势群体特殊保护原则在环境侵权案件中的运用进行大量分析的基础上.探究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的经济法解读与民法解读的协调与互动,从而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思考我国环境侵权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与未来.  相似文献   

7.
环境权是指特定的主体对环境资源所享有的法定权利,通过完善诉讼机制解决环境侵权纠纷有效可行。本文在通过分析环境公益诉讼的概念及特征的基础上,指出建立环境公益诉讼的必要性,并提出建立环境侵权公益诉讼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侵权责任法》明确规定了环境污染责任,是法律的"绿化"需求在环境时代的体现,但《侵权责任法》未将生态破坏行为纳入到环境侵权的范围。本文通过分析扩大环境侵权的调整范围,即将生态破坏行为纳入环境侵权,以便进一步解决解决由环境侵权引发的损害,就首先应明确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上位概念。  相似文献   

9.
在当代社会,由于环境污染与破坏所引发的环境纠纷日益突出,严重危害到了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在纠纷解决机制中,传统的诉讼方式仍占据着主要地位,但诉讼本身的局限性以及新型环境纠纷的专业性等特点,决定了仅仅依靠诉讼来解决环境纠纷并不现实,需要大力发展诉讼外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来解决环境纠纷,本文从环境纠纷和ADR制度的特点出发,在分析了我国当前环境纠纷ADR机制的同时,提出了完善我国环境纠纷ADR解决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环境纠纷解决机制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法制与经济》2009,(23):74-74,84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特别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大规模迅速发展,环境污染和环境破坏也不断加剧,由此产生的环境纠纷也大量涌现。面对这一现实,各国都积极构建了行之有效的多元化环境纠纷解决机制。我国在现有法律体制下也创设了多种解决环境纠纷的方式,但没有形成一个协调、高效的多元化机制。故在本文中,笔者将从环境纠纷的概念特征入手,探析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我国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目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经济的高速增长伴随着环境污染事件呈高发状态,直接导致大量的环境纠纷的出现,环境纠纷能否正当解决不仅关乎着社会秩序的稳定,更关乎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为应对这一社会问题,各国结合自己的国情和法律文化,纷纷以不同途径建立和完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但目前我国环境纠纷却缺乏完善的解决机制,完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是解决我国目前环境纠纷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程雨燕 《政法学刊》2013,30(1):52-57
针对当前司法实践中相邻环境关系案件纠纷的法律适用乱象,通过传统民法理论的规范分析与现行立法的实证考察,依照民事法律调整相邻环境关系的整体框架和逻辑层次,以"对象比较"的方式展开论证,澄清了长期以来对民法相邻关系制度调整范围的认识误区,就相邻关系与侵权、环境侵权与一般侵权、生命健康权与一般人格权等若干法律制度调整相邻环境关系的具体范围予以相应界分,使不同类型的相邻环境关系实现恰当的法律调整归属。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的法律制度不断健全,婚内侵权纠纷逐渐的成为我国现行的民事纠纷当中的最常见的纠纷之一。同时我国法律对婚姻关系的约束相当严格,并且婚姻关系的性质较为特殊。我国的传统思想对于婚姻关系也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婚内侵权的法律制度不完善也是相关的因素。因此,本文针对婚内侵权纠纷进行相应的分析,通过现状研究并分析其具体种类。  相似文献   

14.
陈蔚  丁兴锋 《法制与社会》2013,(7):49-50,71
近年来,环境污染事故频发,导致环境侵权事件数量大增。由于受害人多是经济困难的弱势群体,此类案件进入诉讼程序的仅是少数,特别是在重大污染事故处理中,更是忽视了对受害人的赔偿。法律援助作为为困难群体提供免费法律帮助的制度,却没有将此类案件纳入援助范围,当前虽已有法律就此做出原则规定,但由于缺乏相关配套措施,致使原则规定难以落实,在《环境保护法》修改之际,通过立法正式建立环境侵权法律援助制度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5.
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分析与实践检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甜 《法学评论》2015,(2):171-180
我国环境政策与立法已经建立了多元化的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然而,实践中的大量问题暴露了其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通过对具体案例和调查数据等实证资料的分析,概括了不同环境纠纷解决机制的利弊,并从制度设计、制度激励、制度实践等环节对现实中环境纠纷解决制度供给与实践运作相互背离的深层原因进行了探讨。最后,针对环境纠纷解决机制在实践中所暴露的问题,从完善环境纠纷解决法律机制的立法、健全环境纠纷解决的支持体系、优化制度运行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时璐 《中国律师》2008,(5):43-44
所谓环境侵权,是指因生产活动或其他人为原因,造成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并给他人的财产、人身等权益造成损害或损害危险的法律事实。与一般的民事侵权相比.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属于特殊侵权责任的范畴.而“侵权法的规则原则在整个侵权法中居于核心地位”.因此,确定合理的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规则原则,对于构建整个环境侵权民事救济的制度体系具有关键意义.同时也为实践中司法人员正确处理环境侵权纠纷提供了所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7.
杜静 《法制与社会》2011,(15):29-30
目前,水污染频频发生,这不仅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生态破坏,还引起许多相邻地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由于我国没有建立相关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这些矛盾和冲突得不到有效解决,本文在分析我国水污染纠纷处理机制的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外国的先进经验,采用法律解释的方法探索水污染纠纷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建立的路径。  相似文献   

18.
环境侵权责任风险是环境责任保险产生的前提和基础。环境责任法律的具体制度安排及其执行,对环境责任风险的大小及其可预测程度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现有环境侵权法律存在因果关系证明严苛、赔偿制度不健全、公益诉讼制度缺乏以及法律执行不力等缺陷,致使环境污染企业因侵权责任风险太小而普遍缺乏购买责任保险的内在动力,严重制约着环境责任保险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成为影响经济发展的社会问题。对于因环境污染所产生的环境侵权,通过保险制度来解决因环境污染所导致的损害,日益成为众多环境法学者关注的问题。环境责任保险是通过责任风险社会化解决环境污染损害赔偿问题的有效方式之一,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分析了这一制度在我国实际实行的困境和原因,提出一个符合国情的环境责任保险模式架构。  相似文献   

20.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加强环境污染治理的一项制度举措。运用保险机制处理环境污染损害,能够提高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意识,有效减少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如企业环境污染事故不幸发生,也能够迅速应对污染事故,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及时补偿污染受害者权益,减轻企业对污染事故的赔付压力。现阶段,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仍处于试点阶段,而且实践运行不容乐观。当然,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推行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为重要的是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缺乏法律制度上的保障。因此,借鉴国外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成功经验,以期构建与完善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法律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