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医疗侵权行为引起的损害赔偿问题,司法解释采取了以是否构成医疗事故为依据适用不同法律法规的制度,引起较大争议。作为一种侵权行为,医疗侵权造成患者损害的,应以全部赔偿为原则,辅之以过失相抵规则和衡平原则。对患者因医疗行为带来的损害,医疗机构原则上应全部予以赔偿;由于患者本身的原因与医疗过错共同作用造成损失的发生和扩大的,应适用过失相抵规则,适当减轻甚至免除医疗机构的赔偿责任;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还应当考虑医疗机构的过错程度和偿付能力等因素,适用衡平原则。  相似文献   

2.
《政法学刊》2022,(3):80-88
对过失相抵规则中“过失”的判断应当采用较为客观的善良管理人注意义务这一标准,即具有一般知识与经验的人诚实地处理事务时所应当具有的状态。在过失与重大过失之外,我国司法审判实践中还存在着一种更轻程度的过失即违反对己义务的过失。过失相抵规则在侵权领域的适用具有正当性与必要性,在适用过失相抵规则的各比较因素中,比较双方过错程度这一因素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过失相抵是损害赔偿法中的一项基本规则,适用于所有的损害赔偿之债。在适用无过错责任的侵权行为中,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可以适用过失相抵,这是法律之公平精神与自己责任原则的要求。在可以适用过失相抵规则的无过错责任中,对该规则的适用也应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只有当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有重大过失时,才能适用过失相抵,减轻侵权人的赔偿责任。其次,如果受害人是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无论是受害人本人还是其监护人对于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有过错,对侵权人赔偿责任的减轻都不得低于全部损失的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4.
程啸 《法律科学》2014,(1):137-145
过失相抵是损害赔偿法中的一项基本规则,适用于所有的损害赔偿之债。在适用无过错责任的侵权行为中,除非法律另有规定,可以适用过失相抵,这是法律之公平精神与自己责任原则的要求。在可以适用过失相抵规则的无过错责任中,对该规则的适用也应有一定的限制。首先,只有当受害人对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有重大过失时,才能适用过失相抵,减轻侵权人的赔偿责任。其次,如果受害人是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无论是受害人本人还是其监护人对于损害的发生或扩大有过错,对侵权人赔偿责任的减轻都不得低于全部损失的一定比例。  相似文献   

5.
王小龙  李雪 《法制与社会》2010,(22):26-26,31
在承担无过错责任的特殊侵权案件中是否适用过失相抵原则是民法学界一个争议较大的问题,长期以来一直没有定论。本文认为无过错责任原则与过失相抵原则在理论和实践上并不相抵触,后者在前者中适用更体现公平合理性。但是在适用时,对于过失相抵原则必须有一定的限制。  相似文献   

6.
侵权责任能力在本质上是一种能够形成过错并能经受过错责难的法律能力,其作用于包括过失相抵规则在内的整个过错侵权法体系。过失相抵规则的理论基础系为民法上的公平原则和诚信原则,其功能旨在对"全赔或全不赔原则"的局限性进行修正,使具有混合过错的行为人与受害人能够公平地分担损害。过失相抵规则在具体适用中并非单纯地强调客观层面的原因力之比较,而必须考量存在于这种比较背后的伦理评价因素。缺乏伦理评价参与的原因力比较,将欠缺基本的价值妥当性而抑制过失相抵规则的功能及效果的充分实现。因此,实行过失相抵,需考量受害人的识别能力和责任能力状况。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我国侵权法上有关过失相抵规则的规定,分析了过失相抵规则的价值目标、明晰了其构成要件,并结合司法实践探讨了汉德公式对过失相抵规则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现代法学》2016,(6):87-96
侵权行为人是否应就受害人自杀部分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是侵权法理论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在受害人因侵权行为影响而罹患精神疾病选择自杀时,加害人应就自杀部分的损害承担侵权责任。过失相抵规则是侵权法中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的重要规则,因自杀是受害人有意识的行为,应有过失相抵规则的适用,除非受害人自杀时无责任能力。但即便如此,加害人仍得以间接受害人的过失进行抗辩。这两种情形同时也影响了适用过失相抵规则时责任的具体分担。一般而言,在自杀者有意识时,加害人承担的责任轻于受害人;而在自杀者无意识时,加害人承担的责任重于受害人。  相似文献   

9.
在人格叔商品化的背景下,网络隐私权的损害绝不限于精神痛苦,更会有经济利益的损失.这种经济损失属于间接损失的范围,对此予以赔偿时,应当采取可预见性规则,并在确认隐私权主体对其隐私有保密义务的前提下,适用过失相抵规则.  相似文献   

10.
《现代法学》2019,(1):125-135
过失相抵本质上应解释为原因力相抵,故以自己责任原则为据,无过错侵权责任领域适用过失相抵并不存在逻辑障碍,亦无损于其特殊政策价值。过失相抵在无过错责任领域的适用,不应规定以受害人存在重大过失为一般条件,但在人身损害赔偿中的过失相抵,可以作此规定。对于非完全行为能力受害人损害赔偿的过失相抵,可以规定加害人最低赔偿数额。至于无过错责任加害人的附加过错不应成为评估责任大小的考量因素,但若加害人系属故意或重大过失而受害人仅有一般过失,应排除过失相抵的适用。  相似文献   

11.
姜泽宇 《法制与社会》2011,(17):20+32-20,32
我国的《侵权责任法》中主要规定了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和严格责任等归责原则。各个规则原则的严格程度不一,主要体现在举证责任的承担和过失相抵等免责缘由的适用上。《侵权责任法》中划分归责原则的严格程度依据的是侵权人行为的危险性原理,并以此起到对一些危险行为的规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度危险作业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法行为,《侵权责任法》第六十九条亦做了原则性规定。但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各种高危作业的形式越来越多,《侵权责任法》针对不同的高危作业也做出了相应的规定,其中明显将受害人过失作为考虑的因素,进而适用过失相抵规则以减轻或免除加害人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韩衍杰 《政法论丛》2013,(5):123-128
自甘冒险规则在大众体育运动健康权侵权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完善我国大众体育运动领域侵权责任,引入自甘冒险制度是有必要的.但是,应该准确区分自甘冒险规则与过失相抵规则、公平责任原则的区别.而且,为了防止自甘冒险规则被滥用,也应该对其适用加以必要的限制.  相似文献   

14.
覃怡 《法制与社会》2012,(17):32-33
对于未成年人作为受害人能否和如何适用“过失相抵”制度在理论界存在争议.争议的焦点在于:一是是否考虑“过失相抵能力”和衡量过失相抵能力的标准是什么;二是监护人制度在“过失相抵规定的应用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比较相关的理论、立法例试对此问题做一探讨,并得出自己的结论.  相似文献   

15.
《政法学刊》2018,(1):46-53
侵权行为人是否应就受害人自杀造成的损害承担赔偿责任是侵权法理论研究中的难点问题。共同过失规则作为侵权行为法中平衡双方当事人利益的重要规则,在侵权受害人因侵权行为影响而自杀时如何适用该规则划定侵权责任是一个亟待理论界和实务界深入探讨的问题。Corr v.IBC Vehicles Ltd案是一起典型的侵权受害人自杀案,以此案为切入点,总结侵权受害人自杀情形下适用共同过失规则的国际经验。同时检视我国司法实践处理此类案件的基本思路,并在借镜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司法实践中适用共同过失规则处理侵权受害人自杀情形案件时应考虑受害人的过失相抵能力、正确认识无过错责任中受害人"重大过失"的二重意义、确立一个较为明确的责任分配原则。  相似文献   

16.
【裁判要旨】受害人在营利性体育培训机构中受伤,由于营利性机构具有更高的安全注意义务,加之培训、排练等活动不同于正式比赛,风险可控,因此,不应允许培训机构以自甘风险为抗辩而免责。如果受害者自身存在过失,应适用过失相抵规则判定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7.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极具复杂性和特殊性,确定赔偿责任在理论上和司法实务中都存在一定的难点。本文试就过失相抵规则及其在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中的运用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 过失相抵是现代民法损害赔偿的一项重要规则。在英美法和大陆法系民法中均规定过失相抵的相关内容。英国于1945年制定的《法律改革法》规定,当受害人之损害一部分是由于其自身过失造成时,法院和陪审团就其损害发生之责任,斟酌原告应分担的程度,对其损害赔偿额进行妥当的、衡平的减额。《德国民法典》第254条规定,损害发生的被害人与有过失者,损害赔偿的义…  相似文献   

18.
自冒风险是指行为人实施的明知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损害,却自愿承担损害后果的行为.自冒风险规则可以适用于过失责任领域和严格责任领域,但应当具有不同的功能.在过失责任领域,应当把受害人的自冒风险行为视为过失行为,以过错归责原则为基础,适用比较过失规则在受害人和加害人之间分配损失.在严格责任领域,应该把自冒风险行为作为加害人的免责事由.我国未来侵权责任法应当引入自冒风险规则,使侵权责任法免责体系更加趋于完善.  相似文献   

19.
李璐 《法制与社会》2012,(16):295-296
过失相抵是指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或者扩大具有过错时,应当依法减轻或者免除加害人赔偿责任的制度.关于过失相抵的适用方法,应采综合说的主张,通过过错对行为人行为时的心理状态的体现和原因力对行为人的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因果关系密切程度的反映,把过错和原因力结合起来对损害赔偿的责任分配进行考量,比较过错和原因力,以过错比较为主要的决定因素,以原因力的大小作为相对的调整因素.  相似文献   

20.
强制汽车责任保险之保险人责任范围涉及到保险人与受害人的利益平衡问题。在我国目前该险种赔付金额较低的情况下,保险人的责任范围不宜过宽,具体而言,赔付项目不应包括受害人财产损失。但为对受害人提供周全的保护,保险人在赔偿时不可以适用过失相抵规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