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灾害频发使得过去主要依赖政府灾后救助的巨灾风险管理模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建立和完善巨灾保险制度具有重要意义.在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中,政府究竟应该承担什么责任、扮演什么角色是尤为重要的问题.文中通过阐述政府干预巨灾保险市场的背景以及必要性,介绍国外政府干预巨灾保险的实践,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政府的职能和应当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我国巨灾风险证券化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巨灾风险的特性及再保险制度的局限使巨灾保险业发展面临很大困境,巨灾风险证券化可以有效克服道德风险、信用风险及信息不对称等问题,达到有效分散风险,实现保险人、再保险人、投资者三方共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国际农业保险模式:对中国农业保险制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在发展农业保险方面尚缺乏经验,如何借鉴世界各国开展农业保险的成功经验,来加快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借鉴世界各国建立的农业保险制度模式,应从加快法律法规建设、建立特殊风险巨灾基金、国家应给予的政策支持、增加政策性农业保险试点范围、建立多渠道农业保险体系和构建农业再保险体系方面来建立健全我国的农业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4.
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它的发展优劣直接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农业保险作为一项风险转嫁、损失分摊的经济补偿制度,对保证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当前,我国的农业保险问题却越来越突出,如没有专门的法律规定、没有国家的补贴政策、没有经营主体愿意承保等.基于这种现状,我国必须建立符合国情的包括国家财政补贴制度、再保险制度、巨灾风险基金制度、税收减免制度等在内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以保证国民经济的顺利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巨灾保险法涉及面广,若要使巨灾保险法的功能得以有效发挥,巨灾保险事业得以长足发展,我国巨灾保险法的构建就必须充分考虑其与相关法律制度的规范协同问题,主要是与财政拨付法律制度、已有保险法律制度、证券保险法律制度以及税收制度间的规范协同问题。其中,巨灾保险法与财政拨付法的协同主要体现在巨灾预警预防、救助、恢复重建等方面;与保险法的规范协同主要体现在参保方式、保险机构的建立、相关法律责任认定以及保险原则的继承和发展等方面;与证券法的协同主要表现在特殊机构SPV的法律构建、证券化基本资产真实销售的规定、监督问题等方面;与税法的规范协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与企业所得税法的协同,以更好的促进保险公司开发巨灾产品以及促进企业开发防灾减灾技术,二是与个人所得税法的协同,以更好的促进和保障个人投保以及对特殊群体更多的税收照顾。  相似文献   

6.
巨灾再保险市场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际巨灾再保险市场在20世纪90年代在偿付能力、定价、转移风险数量、公共准备金的设立等方面的发展困境;而后从保险衍生品市场、政府参与再保险、再保险的方式设计三方面总结了国际巨灾再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最后对中国巨灾再保险市场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一定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5.12汶川大地震巨灾之后,一些利益纠葛渐渐呈现出来,大量的民事关系,如宣告死亡、失踪,银行存款、财产继承等,急需通过法律程序依法予以确定。而现有的法规,在应对空前灾难下的非常态司法环境时,空白频现。如何依法救灾、依法重建,用法治的理性和公正,恢复灾区的正常节奏;如何在付出巨大代价之后,让我国应对紧急状况的法规更完善、为公民编织更周全的保护网——这些都是继地震大灾之后需要我们冷静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浅析我国工程保险制度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保险制度对规范建设市场行为、加强工程风险防范、强化守信遵约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在借鉴国外工程保险制度和分析国内建设市场基本状况基础上 ,认为建立我国工程保险制度 ,应重点规范、调整建筑工程一切险 (工程安装一切险 )、雇主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险以及职业责任险。同时 ,应对现行的工程建设投资体系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9.
存款保险制度是金融安全网的三大支柱之一,是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保障广大存款人利益、维护金融安全稳定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金融监管力度的不断加深,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从我国国情出发,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建立进行初步分析有利于建构我国存款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0.
美国政府为了保护存款者利益、维护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制定了存款保险制度。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在维护其金融体系安全、促进美国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以后,针对存款保险制度导致的“道德风险”等问题,美国对其存款保险制度又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调整。美国的存款保险制度及其改革对我国正在筹建中的存款保险制度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存款保险制度是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我国金融体系稳定的重要举措。作为一个国家金融安全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已迫在眉睫。存款保险制度在建立与实施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引发道德风险问题,金融监管当局应该从完善立法和信用评级制度、合理确定保险费率、设定合理的投保标准和赔付限额等方面防范和化解存款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  相似文献   

12.
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立法机制的选择是建立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先提条件。在我国 ,以单边投资保证机制为宜。立法争议之焦点是海外投资保险制度的具体内容。本文将承保机构、合格投资者、合格投资、承保范围列为重点而详加分析。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国家公务员保险制度的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务员保险制度是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保障制度的一种类型。实施与完善公务员保险制度,是建立现代国家公务员制度的内在要求。面对我国公务员保险制度存在的种种问题,我们必须坚持公务员保险水平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权利和义务对等、公平与效率兼顾、民主化与法制化相结合的原则,采取具体有效的对策,建立和健全公务员保险制度。  相似文献   

14.
积极创造条件,为中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做准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几起金融机构倒闭事件的发生,表明我国储户的存款安全受到威胁,为保护存款人利益,应尽快克服不利因素去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本文分析建立此制度对我国的意义和目前不宜马上建立的原因,并提出化解不利因素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从制度环境、银行体系稳定性、银行体系竞争性、金融市场完善性、信息对称程度五个方面对我国推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可行性进行实证分析,认为我国银行体系稳定性有待进一步完善,金融市场不完善问题还很突出,我国推出显性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还不够成熟。  相似文献   

16.
如何完善我国的金融体制 ,从法律层面使其风险防范体系健全并且运作规范 ,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作者认为 ,转换国家观念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是解决此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文章详细阐述了存款保险制度的核心目标 :保护存款者利益 ,稳定金融体系 ;论述了我国建立该制度的必要性并且提出了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具体构想  相似文献   

17.
失业问题是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保障失业者的基本生活和促进失业者就业是失业保险的两项基本功能。在失业保险制度的实施中,我国往往偏重于失业者基本生活的保障而忽视了促进失业者就业。我国的失业保险制度在促进就业方面存在思想认识、组织实施以及制度设计等方面的不足。因此,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应以促进就业为取向进行改进,不仅应提高思想认识,而且应完善具体的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8.
近期,央行报告称目前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基本就绪。存款保险制度呼之欲出。本文基于我国金融改革、民营银行的初兴等大环境,结合国内外现有理论与实践对我国存款保险制度投保形式进行分析。认为全面强制和全面自愿的投保形式自身都有其弊端,应当建立以保护存款人为首目标的大银行自愿投保、小银行强制投保的强制、自愿相结合的投保形式。  相似文献   

19.
存款保险制度是政府应对市场失灵的一种制度创新,它的建立有助于保护存款人的利益以及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基础在于银行天然的内在不稳定性。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分析我国建立存款保险制度都具有必要性。  相似文献   

20.
存款保险机构依其职权范围大小可分为保险理赔职能型、破产管理人职能型、银行救助职能型和监管者职能型。保险理赔职能是存款保险制度应有含义。鉴于我国银行破产宜采法院控制下的折衷模式,并考虑到存款保险制度能有效克服银行破产程序顺利推进的障碍,因而我国存款保险机构应被赋予担当破产管理人职责。但鉴于作为救助职能赖以实施基础的接管程序在次贷危机中所暴露出的局限性,以及其制度功能可在相当程度上通过破产重整实现,特别是各国对"太大以至于不能倒闭"原则的废弃,加之国际经验昭示和制度构建初期的审慎态度使然,我国暂不宜赋予存款保险机构救助职责。并且为避免重复监管带来的无效率与高成本,也不宜赋予其监管职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