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盗窃、抢劫和抢夺犯罪历来是政法机关特别是公安部门打击和防控的重点,于今更是平安和谐建设的热点和难点。温州市盗抢案件总量巨大,盗抢呈多样化、职业化、暴力化、流窜化、系列化、智能化等特点。当前盗抢犯罪高发的原因,除客观上社会财富空前丰富外,贫富差距、社会公平、流动人口、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也诱发了盗抢案件的发生。温州市更有独自的市情因素,如重商文化、民营经济发达等因素在内。防控对策:要调整公共政策,走社会化防范之路,加强预防和打击工作。  相似文献   

2.
当前"盗抢骗"犯罪总量居高不下,地缘性团伙犯罪突出,犯罪手段复杂多变,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能力及反侦查能力越来越强。此类犯罪打击及预防的难点主要表现为案件发现难、突破难、取证难、证明难、诉讼难、追赃难。在大数据背景下,打击"盗抢骗"犯罪应树立以刑侦专业情报研判为基础的精确打击意识、以小串大整体打击的经营意识以及以审判为中心的证据意识,建立合成作战机制、快速反应机制以及专群结合机制;管控"盗抢骗"犯罪应加强高危人员管控、高危车辆管控以及销赃渠道管控;预防"盗抢骗"犯罪应加强大数据预警、宣传教育以及技术防范工作。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技术为公安机关开展社会治安防控工作提供了新思路,增强了公安机关对犯罪的预测、预警能力,同时也有利于集约治安防控力量,开展对犯罪的精准打击,进一步优化警力资源配置。治安防控体系中的大数据建设存在思想观念上认识不到位、数据采集程度低、缺乏警务大数据专业技术人才、数据库建设缺乏顶层设计等问题。对此应当从树立大数据理念、建设标准化、统一化的治安大数据库、注重大数据警务人才培养、利用物联网完善社会治安精准数据采集等方面完善大数据治安防控体系。为了确保数据安全,还应进一步强化监督措施,规范数据使用流程。  相似文献   

4.
盗抢机动车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国际性问题 ,特别是近几年来 ,盗抢机动车犯罪案件急剧增多 ,且在刑事犯罪案件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升高 ,然而破案率却越来越低 ,给社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如何能够有效地遏制住这股机动车犯罪的势头是刑侦部门亟待解决的。本文从福建省盗抢机动车犯罪的现状出发 ,探讨了建立专门的打击与防范机动车犯罪侦查队伍的必要性及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转型期和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作为国家治理体系重要内容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也应包含信息化防控的内涵。大数据应用是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的关键,国内外的大数据警务实践为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积累了一定经验。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的目标是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甄别和风险量化,提升公安机关治安预警能力,加强对违法犯罪行为的监控和处置,更好地驾驭社会治安局势。但信息技术是不断更新发展的,因此,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也应随着技术的进步不断完善和优化,从而构建适宜治安工作需要的信息化治安防控体系。。  相似文献   

6.
盗抢机动车犯罪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国际性问题 ,特别是近几年来 ,盗抢机动车犯罪案件急剧增多 ,且在刑事犯罪案件中所占的比例不断升高 ,然而破案率却越来越低 ,给社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如何能够有效地遏制住这股机动车犯罪的势头是刑侦部门亟待解决的。本文从福建省盗抢机动车犯罪的现状出发 ,探讨了建立专门的打击与防范机动车犯罪侦查队伍的必要性及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7.
打击"盗抢骗"专项行动是深入推进落实打击犯罪新机制的重要举措,是应对当前侵财案件高发低破的必然要求。其中对涉案高危人员(群)的动态管控是由传统刑嫌调控措施演绎而来,是向多元化侦查模式转变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打击"盗抢骗"犯罪的重点。针对目前高危人员(群)管控工作存在的问题,必须全面采集高危人群数据、强化网上调控措施和创新研判技战法等途径予以坚决。  相似文献   

8.
在全国公安机关开展"三打击一整治"专项斗争行动的背景下,作为传统的盗抢骗犯罪重新引起公安机关的高度重视,也成为公安机关着力打击的犯罪类型之一。而串并案件作为打击盗抢骗犯罪的有力手段之一,在新的时期面临许多挑战,所以有必要重新梳理串并在侦破盗抢骗案件中的作用,丰富串并方法,为打击盗窃犯罪提供手段支撑。  相似文献   

9.
面对日益复杂的犯罪斗争形势,传统的"盗抢骗"侦查模式已不能完全满足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需要。在对"盗抢骗"犯罪刑侦工作现状、发展趋势以及传统侦查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之上,提出"盗抢骗"犯罪侦查模式的转变策略,从而使公安机关更好地掌握侦查的主动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0.
盗抢机动车辆犯罪比较突出,尤其是盗抢机轾车案件与某些严重的暴力犯罪的牵联,有的机动车辆乱为抢劫、凶杀等犯罪的交通工具,有的机动车辆本身即为犯罪现场,因此,应加强对盗抢机动车弃车现场的勘查。本文主要介绍对盗抢机动车弃车现场的勘查程序和拍照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盗抢汽车犯罪专业性、团伙性强,且涉及集盗抢、运输、改色改号、收销赃等诸多环节,具有销赃快、转手多,涉及地多为民族地区等特点。对盗抢汽车犯罪者的追堵、抓捕等侦查工作,现场对抗性强、危险性大,犯罪者往往不计后果,疯狂冲关逃窜。这给公安民警、周边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无人机技术的应用有助于克服打击盗抢汽车犯罪的困难。以侦破四川"5·17"特大盗销汽车犯罪案件为例,工作地涉及飞行条件特殊的四川藏区,侦破组大胆创新,通过建立区域数字正射影像、建立重点区域3D模型、实施空中跟踪和巡查,很好地发挥了无人机技术的优势,形成了新的战法。  相似文献   

12.
金融诈骗类犯罪的智能防控路径,是人工智能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对金融犯罪中银行防控贷款诈骗风险的数据进行数学建模分析、评估,是运用数据挖掘模型探索有效防控贷款诈骗风险的重要路径。朴素贝叶斯模型、马尔可夫覆盖结构的贝叶斯网络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均可用于贷款诈骗风险防控,且在风险预测中具有较好效果,可用于未来的建模预测。目前人工智能建模预测贷款诈骗风险还需要解决一些现实问题,如黑箱模型的解释问题等。金融诈骗类犯罪的人工智能防控将是未来犯罪防控的一种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3.
犯罪学的实证研究一直受到我国犯罪学界的高度关注。大数据的兴起,更是为犯罪学实证研究带来了重要机遇。借助文献计量方法,通过梳理2008-2018年的犯罪学实证研究论文,对近些年来我国犯罪学实证研究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描述。犯罪学实证研究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与进步,也存在数据获取困难、技术水平有待提高、对策评估缺失、成果转化困难等问题。应当通过完善犯罪数据的共享制度,建立稳定的犯罪数据库,以保障犯罪数据的获取;通过促进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加强实证方法和技术的应用;通过推动对策评估的开展,增加评估研究的科学性;研究视角转向微观层面,相关研究转向因果研究,提升实证研究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金融行业经历了巨大变革,金融犯罪也层出不穷,花样翻新。涉众型金融犯罪涉及人数众多且社会危害性强、影响力大,近年来呈现出高发态势,此类犯罪成因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的正常发展。现阶段我国涉众型金融犯罪防控存在诸多问题,大预防格局还有待完善。应当构建以投资人群体为中心的多机构协作和参与的预防犯罪一体化体系,全面提升金融风险治理水平,以达到有效防控涉众型金融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时代,多发性侵财犯罪的发案率居高不下,且衍生出了时空跨度大、作案地缘化、手段更新快的新特点,传统的侦防模式显然已经不能满足对此类犯罪的打防需求。在大数据广泛应用的新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的相关性和预测性使得其在侦查中有巨大的应用潜力。在大数据的驱动下,打击多发性侵财犯罪应该建立"情指一体化"的作战框架,并利用大数据识别犯罪模式以实现精准打击。在防控方面,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加强人员、车辆、赃物的控制,并构建大数据犯罪预警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盗抢机动车犯罪阵地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机动车占有量的增大,我国盗抢机动车犯罪数量也在近年来呈现猛增势头,逐渐成为侦查机关重点打击对象。盗抢机动车犯罪侦查阵地控制是通过对涉车行业的特殊阵地采取公开和秘密的方法和手段进行控制,其阵地控制范围有旧机动车交易市场、机动车修理业、报废机动车回收业以及汽车修锁配锁业。  相似文献   

17.
盗抢机动车犯罪近几年来呈不断上升的高发态势 ,要想遏制此类犯罪的高发态势 ,应完善打防工作机制 ,加强下列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建立机动车检查站卡 ;二是建立健全针对盗抢机动车犯罪的网络化联动协作体系。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认真探讨顺德市盗抢机动车犯罪新特点的基础上,对新形势下如何更有效地遏制和遏制盗抢机动车犯罪提出了具有一定突破性的现代先进侦查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犯罪地图是警察的“眼睛”和智能防控的向导。相对欧美各国犯罪地图在线公开的丰富实践,犯罪地图在我国能否公开亟待展开理论探讨。作为数据开放浪潮的产物,犯罪地图公开能为民众安全生活提供行动参考,通过传播防控知识消除被害恐惧,以信息化技术助力警民互动,并构成犯罪大数据精细化、智能式及综合性应用的重要标志。针对犯罪地图公开的四种质疑,通过对照实验,澄清了犯罪热点仅凭经验即可认知的误区,剖析了不法分子利用犯罪地图的观点存在的合理怀疑,发现了被害人地点隐私在我国城市高密度区域受侵犯的可能性较低,阐明了犯罪地图公开并不会加剧被害恐惧的理由。因此,决策者应顺应大数据时代数据开放的发展趋势,积极推进犯罪地图公开的试点,探索出适合我国的犯罪地图公开之路。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深刻影响着社会生活,而且为犯罪活动提供了极大的犯罪空间,产生了非接触性犯罪。大数据技术在侦破非接触性犯罪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大数据在非接触性犯罪侦查方面的应用存在着理解运用的偏差、共享机制不完善、大数据的非结构性和对个人信息权的冲击等方面的问题,应通过建立大数据侦查的运行机制和制度保障,改进大数据侦查技术,充分发挥大数据在非接触性犯罪侦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