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围绕四增目标加快弋阳经济发展陈洪源“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工业增效、财政增长”这既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也是我们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和归属。围绕四增目标,加快我县经济发展,在今后二、三年内要抓紧具体实施四大工程。第一,抓住一批企业上规模。必须按照“树立支柱”的...  相似文献   

2.
2001年,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方针政策,努力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新的发展。农业生产克服严重旱灾平稳发展,结构调整初见成效,农民收入有了恢复性增长,农村社会保持稳定。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应当看到:去年农民收入虽有恢复性增长,但基础很不牢固,影响农民增收的一些长期性、根本性因素并未消除:今年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第一年,农业可能受到较大的冲击,农民增收的难度更大。增加农民收入,不仅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社会稳定,而且关系到扩大内需方针的落实,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全党务必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点任务,放在整个经济工作的突出位置。  相似文献   

3.
农业在西部经济中居重要地位。调整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具有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县竹业产业化不断扩大,竹业已成为全县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然而,如何高标准垦复全县58.5万亩竹山,加大活力立竹蓄积量,从而最大限度利用竹资源优势,充分挖掘农村廉价劳动力潜能,是我县尽快实现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一、农村廉价劳动力,过...  相似文献   

5.
财政支持农业科技进步促进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农”问题归根到底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农民收入状况不仅决定农民的购买力,决定农村的改革和发展,而且关系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全社会的稳定,直接影响我国工业化的进程和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步伐。近几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民消费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据统计,2001年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率仅为4.28%,导致2001年GDP增长下降0.6个百分点。今年,由于SARS疫情等因素影响,农民来自非农收入增长减缓,农民增收难度进一步加大。如何提高农民收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是农业发展的关键要素,也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支撑。实践证明,推动农业科技进步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途径。本文拟从财政支持的角度,结合武汉、黄石、鄂州等三市的实际情况,对农民增收的重要性、科技对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农业科技存在的问题以及财政对策等方面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6.
农业法制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不断加强农业和农村法制建设,稳定和落实党的农村基本政策,依法保障农业投入和农民权益,才能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30年来,地方人大坚持以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  相似文献   

7.
随着改革攻坚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农业经济进入了转轨变型的重要阶段。谁能大发展大提高一起抓,高速度高效益一起上,谁就能把握机遇,抢占制高点,摆脱困境,求得发展。为此,我们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农村稳定三项目标,团结协作,奉献拼搏,竭尽全力拓宽五条渠道,做?..  相似文献   

8.
张德坤 《创造》2002,(7):53-53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是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的可靠保证,对于一个以农业为主要支柱产业的农业大县来说,水利化程度的高低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好坏,直接关系和制约着全县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现代人事》2001,(10):5-6
我县乡土人才开发工作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下,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这条主线,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积累了一些经验,取得了一些成绩。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农业受市场经济和自然资源双重制约日益加剧。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生产力,关系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全局的稳定。所以,党中央国务院强调指出:“要把加强农业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突出任务“。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业稳、天下稳。然而,近几年来农民增收缓慢,有些地方增产不增收,有的甚至减收,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促进农民增收呢?德阳市部分基层干部同农民一道,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已经探索出一些有效的门路。(一)狠抓农业结构调整。坚持面向市场,合理配置资源,以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为主线,促进农民增收。一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稳定农业,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坚持发展乡镇骨干企业、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  相似文献   

11.
《内蒙古政报》2011,(21):6-7
马铃薯产业是我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柱产业。今年我区马铃薯增产260多万吨,为缓解滞销现状,减少马铃薯种植农户的损失,自治区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全力抓好马铃薯销售、加工、储藏工作的通知》。  相似文献   

12.
胡锦涛总书记十分关心我省农业、农民和农村工作。我们要坚持以"三农"工作为重心丝毫不能偏,加强"三农"工作力度丝毫不能减,发展"三农"工作各项措施丝毫不能松,全力确保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全省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打牢基础。  相似文献   

13.
我们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全面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的温饱得到了解决,但至1992年,我县农业总产值仅有12.6亿元,财政收入71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不足900元,是典型的农业大县、经济小县、财政穷县。农民在发展生产过程中面临着一家一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矛盾、传统单一的种植结构与市场需求的矛盾、收入缓慢增长与奔小康的矛盾。近年来,我们针对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实际,开展现代农民教育,  相似文献   

14.
《政策》2009,(4):35-36
2008年农业增产丰收,成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突出亮点——“米袋子”稳定供应.“菜篮子”有效供给,“钱袋子”增加较多,为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全省经济平稳增长作出了重要贡献,提供了重要条伊。2009年农业保增长形势严峻,任务艰巨,要确保全省“粮食增产8亿斤、农民人均增收300元”的目标.必须在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相似文献   

15.
许志勤 《前沿》2003,(11):88-89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 :“建设现代农业 ,发展农村经济 ,增加农民收入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因此 ,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这一重大问题 ,探索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的新途径就显得尤为重要和突出。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 ,由于农民不能正确把握深层次改革的要求 ,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找不准自己的位置 ,导致在九十年代后期中国农村普遍出现了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 ,农业经济效益增长低速 ,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一方面 ,传统的农产品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 ,无品牌、无特色、无高科技含量 ,使大部分农产…  相似文献   

16.
服务基地的几点做法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改革乡镇领导方式,切实转变工作职能,推进县域经济的发展。万载县从乡镇和县直机关选派三分之一的干部,围绕农村主导产业,创办示范服务基地,推进农村产业化进程,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财政增长。在选派干部创办...  相似文献   

17.
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当前农业结构调整的一项重要工作。农业产业化经营可以把市场信息、技术服务、销售渠道更直接、更有效地带给农民 ,是推动结构调整的重要措施。吉安市委、市政府根据中央农村工作精神 ,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财政增长、农民增收的突破口 ,精心组织 ,周密布置 ,使吉安市各地农业产业化经营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主要表现在 :第一、特色支柱产业基本形成。目前 ,吉安市已形成优质粮田、经济作物、水果、竹业、药材、畜禽、水产、蔬菜等八…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辽宁省北宁市的农业产业化建设迈出了较快步伐,基本上形成了具有北宁特色的农村经济格局。这除了我们坚持从北宁的实际情况出发,制定可行的相对稳定的工作目标,强化保证措施,狠抓工作落实外,主要得益于我们注意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重视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民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我们体会到,要保证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稳定的目标,最根本的问题是稳定和完善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充分调动和切实  相似文献   

19.
姚彬平 《今日浙江》2006,(19):56-57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也是我县“十一五”时期乃至更长时间农村发展的总目标、总思路、总任务和总抓手。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新的实践需要新的理念。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至关重要。树立新的人本观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切实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的经济、政治、社会权益,是调动农民积极性的根本办法,也是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要求。经济增长无疑对农民收入增长有重要意义,但经济增长本身并不是目的,它只是实现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手段。因此,在“三农”工…  相似文献   

20.
我们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需要正视矛盾和问题。我们国家的经济结构矛盾突出,一二三产业比例不合理,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投资消费关系不协调。农业基础薄弱,粮食稳定增产和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