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张明慧  文蕾  岳妍  乐征帆  王炳乾 《学理论》2013,(22):184-185
当前,我国出版业在"十二五"政策规划下,在全体出版人的努力下各方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其中"老年人图书"这一块市场仍在某种程度上被忽略。作为拥有1.7亿老年人的"老龄化"国家,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为老年人出版的出版物却是少之又少。主要通过查询整理资料、分析多方意见及整合各种数据,从而客观并全面深入地透视国内外老年图书市场现状,了解国外成熟市场的先进经验,旨在为推动我国老年人图书市场的发展提供资料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迫切需要发展老年教育。我们应当从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高度出发,把老年教育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加以对待,作为积极应对老龄化问题、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3.
<正>一、曜阳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背景1、我国人口老龄化的严峻现实按照联合国1956年划分老年型人口的方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就步入了所谓老龄化社会或者说老年型国家。2000年的人口普查资料显示,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已达到6.96%。因此,我国早已步入老龄化国家的行列。据有关方面预测,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2017年将超过10%,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老龄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其中当数东北三省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问题复杂。主要包括人口净迁出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口比例不断攀升;人口出生率低下;社会保障体系滞后等问题。为缓解东北地区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促进经济发展,完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体系;二是加强城乡社会保障的法制建设;三是建立全覆盖的医疗保障体系;四是尽快确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  相似文献   

5.
快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健康中国建设的关键在于调整老龄健康问题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建立与人口年龄结构和疾病谱相适应的健康服务模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的20多年来,我国老年健康服务政策制度体系逐步完善,其内在逻辑在于深入认识和把握老年人真实、客观的健康需要,通过强化老年健康治理的“合纵连横”,持续优化老年健康服务供给,不断提升老年人健康福祉。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后,我国老年健康服务的发展要在积极老龄观和健康老龄化理念引领下,在持续深化供给侧改革基础上,更加注重需求侧发展,大力培育多元化市场服务主体,积极鼓励基层治理创新实践,推动老年健康服务更高层次的供需均衡和精准对接,建设活力奔涌的老龄化健康中国。  相似文献   

6.
本首先展望了21世纪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前景,指出在未来50年中,我国将处于高速度、高水平的老龄化发展进程之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从8000多万增至3亿以上,这对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家来说,无疑是个巨大冲击和严峻挑战;分析了老龄化的特殊性及其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和至关重要的制久作用;提出了迎接老龄化挑战是个关系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必须采取有中国特色的正确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为了应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澳大利亚建立了政府筹资为主、强调居家和社区服务、注重资源利用效率的多层次老年健康保障体系,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老年人对于医疗卫生服务的多样化需求.通过分析澳大利亚老年健康保障体系,尤其是在筹集和分配资金以及组织和提供服务方面的特点,结合我国正在进行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我国医疗卫生系统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提出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1999年是国际老年人年。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又题词:“加强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确实,老龄工作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问题。到本世纪末,我国将成为一个老龄化国家。上海早在1979年已成为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地区。1996年底,上海市有60岁以上老年人231万。面对这个庞大的老年群体,我国的老龄工作经过不断探索,提出了“五个老有”,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相似文献   

9.
世界各国都已经或正在面临着不同程度的老龄化挑战,我国作为较早步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保证老年人群的基本生活保障,优化人口结构成为当下一大难题,对我国现行的退休制度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延迟退休的政策在我国引起了很多争议,绝大数人持反对意见,给社会多方面带来了消极的影响。改变人们对延迟退休的观念,消除消极社会影响的建设性对策如下:稳定经济增长;优化人口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政策引导;关注民众意见。  相似文献   

10.
孙钦荣 《学理论》2010,(18):53-55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变动的客观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与其说是来自老年人群的规模扩大和高龄化这种结构性演变的趋势,不如说是老龄观及其下的社会体制和相关制度安排是否恰当的问题。阐述了老年歧视主义、老年资源主义、老年发展主义三种老年观,以及相对应的"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和谐老龄化"三种老龄工作策略分析。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已迈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激增给社会治安防控工作带来诸多挑战。本文将在结合中国人口老龄化基本特点的基础之上,提出老龄化背景下社会治安防控存在问题并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社会治安防控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2.
赵竹青 《学理论》2013,(17):56-57
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老龄问题是重大的社会民生问题之一,它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持续压力和挑战。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呈现出人口规模大且老龄化速度快;我国老年抚养比大;地区之间不平衡的人口老龄化程度及显著的差异等特点,对养老保险制度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为此,需要通过扩大养老保险覆盖面、延长退休年龄、增加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提高养老保险基金保值增值能力、建立健全政府监督管理体制等提高养老保险水平和完善制度的措施,达到减轻老龄化冲击的目的,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3.
人口老龄化问题:挑战及其应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比较严峻,呈现出老年人口规模较大、人口老龄化增速较快、老龄化进程超前于经济社会的发展等特点,对我国的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养老服务等提出了挑战。应对我国的人口老龄化挑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变革传统老龄观,建立以家庭养老为主的多元化养老模式,发展老年医学,实行弹性退休制度等。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进展,老龄人口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显现,老年心理健康的维护既是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的需要,也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建立社会、家庭、社区和老年个人的心理健康维护系统是推进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统计表明,上海是我国最先步入老龄化的城市,在190万老年人中,丧偶、离异以及未婚老人共有60万。于是,上海滩上便有了——  相似文献   

16.
正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我国60岁以上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13.26%,达到2.6亿人。国际上对老龄化社会的标准是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10%,依据此标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截至2016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086万人,占总人口的16.7%,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5003万人,占总人口的10.8%。这样庞大的老年人口数量,产生了社会养老负担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3,(5)
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剧,老年人口不断增多,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随着彝村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彝村养老模式的选择和发展直接影响着彝村社会的发展。为了解决彝村老年人口养老问题,分析探寻彝村的养老模式,并且研究完善彝村养老模式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陈彩珍 《学理论》2009,(24):47-48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速进展,老龄人口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显现,老年心理健康的维护既是提高老年人生命质量的需要,也是家庭幸福社会和谐的重要保障。建立社会、家庭、社区和老年个人的心理健康维护系统是推进积极老龄化战略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
于亚琴 《学理论》2012,(11):67-68
日本是世界上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现在已经形成了相当完善和成熟的社会保障制度与体系。通过日本老龄社会保障制度,结合中国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对我国老年保障制度的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一是制定政策,完善法律法规;二是建立养老保障行政机构;三是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34)
早在2000年,我国就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老龄人口、高龄人口比重的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压力和挑战也越发沉重。从人口老龄化给国家、社会、家庭以及个人带来的影响和挑战切入,分析了老年群体在老龄化进程中的定位和立场,并结合老年发展理论,强调对老年人主体地位的构建和主观诉求的满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