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疏导与渗透     
疏导,本是一种治水的办法。相传大禹的父亲治理洪水,堵而不疏,治水失败。而大禹继承父志,采用疏导之“妙方”治水成功,从此,大禹成为千古流传的杰出人物。 由“大禹治水”想到做人的思想工作,道理无不相似。疏导,运用到思想工作中,也将是一个极好的方法。疏导,就是疏通引导。所谓疏通,就是广开言路的基础上,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帮助人们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分析问题,把群众的思想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  相似文献   

2.
昔日,禹城因大禹在此率众治水而得名;今朝,禹城因“功能糖城”而光耀世界。 2005年11月18日,北京,人民大会堂,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发酵工业协会授予山东省禹城市“中国功能糖城”荣誉称号。这是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对外授予的功能糖产业的惟一一个荣誉称号,也藉此向世人宣告了禹城功能糖在全国乃至世界的地位。人们不禁要问,禹城为何能获此殊荣?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有“立德立功立言”的人生价值目标之说,并称“此之谓不朽”,将其奉为人生之至高境界以追求。大禹,即是这样一位极具代表性的历史人物。当然众多历史人物不可能在立德立功立言三个方面样样具备,况且三者之间又存在着相辅相成和正反参差的复杂情形,如有功而无德者有之,德好而无功者有之,但大禹无疑是立德立功的楷模和典范。尽管他在立言方面并未给后人留下什么述作,但却以治水有功以及建立“有夏”而彪炳史册,家喻户晓。治水与国家的建立密切相关。马克思就曾说过,国家,特别是东方国家,作为一种公共权力机关,  相似文献   

4.
许多故事,都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近日出差,从杭州到绍兴,再从绍兴回杭州,听了济公的故事,再听大禹的故事,然后又听法海的故事。我突然发现,三人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首先,他们都想为百姓、为别人做一点好事;其次,他们都有一定的“号召力”或者“法术”。只是由于每个人的认识不同、方法不同,所以做出来的效果也不同。有的千古流芳,有的万众骂声。大禹的做法是以身作则,唤起民众。绍兴有座大禹陵,陵前有这样一副对联近出了大禹的做法:“三过其门,虚度辛壬癸甲;八年于外,平成河汉江淮。”大禹新婚四天,便离家治水,并从…  相似文献   

5.
《史记·五帝本纪》记载,传说尧、舜时候,洪水泛滥,肆虐生灵,老百姓没有安身之所,尧帝命鲧去治水。鲧听信鸱龟的话,采用塞填的治水方法,结果不但没有把洪水治服,反而造成更大的灾难。鲧被赐死后,他的儿子大禹负责治水。大禹采用疏而不堵,趋利避害的治水方法,最终消除了水患。  相似文献   

6.
《前线》2017,(12)
<正>大禹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并因为治水有功而成为帝王。他的儿子创立了中国第一个王朝——夏。大禹的诞生尧帝时代发生大洪水,鲧盗取天帝的息壤阻拦洪水,激怒了天帝,天帝令火神祝融处死了鲧。鲧被杀之后,尸体一直没有腐烂。天帝害怕鲧复活,就派人用刀划开鲧的肚子。从鲧的肚子里飞出一条龙,直上云霄。这条龙就是鲧的儿子大禹。关于大禹的诞生有两种说法,这是其一。第二种说法是,鲧的妻子有莘氏住在汶川(今  相似文献   

7.
李治平 《学习月刊》2013,(23):53-53
舜王禅让“三作”指的是什么呢?据古代传说,舜王传位给大禹时.他向大禹提出了三点.被称之为“三作”,即“作之君、作之亲、作之师”。时间在历史的长河里流逝近五千年.  相似文献   

8.
冯玉祥有一首咏李冰父子建都江堰的诗:“李冰不过一太守,治水跟着大禹走。不做大官做大事,芳名千古永不朽。”作为赫赫有名的将军,能从李冰父子治水的业绩中悟出“不做大官做大事,芳名千古永不朽”的道理,他的这种“做大事,留芳名”的悟性值得今人学习。  相似文献   

9.
冬花之歌     
冯玉祥有一首咏唱李冰父子建都江堰的诗:“李冰不过一太守。治水跟着大禹走。不作大官作大事.芳名千古永不朽。”作为赫赫有名的将军.能从李冰父子治水的业绩中悟出“不作大官作大事,芳名千古永不朽”的道理。实在是对今人的一种引导。他的这种“作大事、留芳名”的悟性尤为值得今人去学习和景仰。  相似文献   

10.
禹州因大禹而得名,因水而兴。而今的禹州水利人,在孙英祥的带领下,解放思想搞水利,脚踏实地谋发展,唱响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水利之歌。 由于受特殊地理环境条件的制约,禹州市水资源贫乏,特别是11个山区乡镇,因为缺水,庄稼难种,禽畜难养,一些群众因常年吃水窖的水,卫生无法保证,患上各种疾病。  相似文献   

11.
禹州曾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和我省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大禹因治水有功在此受封“夏伯”,禹之子启继位之后,于禹州境内的钧台大宴天下诸侯,从此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因此又有“华夏第一都”之称。以煤炭丰富著称的禹州有驰名中外的钧瓷,有国家闻名的中药材市场。故禹州还有“煤海、瓷都、药乡”之美誉。  相似文献   

12.
治国必治水,千古之垂训。 毛泽乐同志不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理论家和战略家,而且是当代之大禹,治水之元勋。  相似文献   

13.
《先锋队》2007,(2)
近年来,清徐县水务局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了“六水”战略思路(即:管水、节水、饮水、治水、保水、兴水),抓好“三个转变”(即:抓好农村水利向工农业城乡一体化水利统筹发展的转变,抓好工程水利向资源水利发展的转变,抓好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水利的转变),全力实施“十大工程”(即水资源开发管理工程、全省节水型社会试点建设工程、人畜饮水解困及饮水安全工程、防汛保安及河道治理工程、水保生态建设工程、渔业振兴工程、农田基本建设工程、招商引资及自身经济建设工程、环境创…  相似文献   

14.
《理论建设》2012,(5):F0003-F0003
党的十六大以来,水利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群众生活改善和安徽奋力崛起作出了巨大贡献。 (一)致力科学发展,治水思路取得重要突破 “十一五”期间,加快建设工程水利,积极推进资源水利,  相似文献   

15.
晓何 《党史博览》2009,(9):39-42
湖北治水“三字经” 新中国成立初期,李先念担任湖北省委托记、省人民政府主席,主持湖北的党政工作。他把水利事业放在了重要位置。1950年7月10日,李先念指出,湖北“今后农业的根本问题是水利问题”。  相似文献   

16.
“治水兴县 ,兴水富民 ,兴水强县”是四川省古蔺县的战略措施之一。该县水利电力局在贯彻落实县委县府的总体规划中 ,注重结合自己行业的实际 ,特别是时时想到能为人民带来些什么上下功夫。他们建造的德政工程 ,合理地解决了农村的人畜饮水和饮灌结合的问题 ,在生态工程方面 ,实行“集中治理、规模治理、综合防治、配套发展、连续治理山、水、林、田、路”方针。全县水利电力发展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17.
大竹县水务局,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体制创新、观念创新、机制创新为突破口,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治水思想和“水利第一,建管结合,依法治水”的发展路子,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的水利方针政策,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五六二化”和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六”目标,以强化水利基础设施为根本,以龙潭水库、人畜饮水、病险水库整治、渠道配套、水土保持、集雨节灌、防洪设施、水产、农村小水电等水利建设为重点,牢牢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大好机逞,千方百计向上争取项目资金,水利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五”末,全县基本实现了农村…  相似文献   

18.
王永孝  陈寿富 《党建》2009,(3):16-18
滚滚湔江,述说着一对羌藏连理的大爱绝唱!巍巍羌山,闪耀着一对英雄夫妻的生命之光!四川北川,治水英雄大禹的故乡,我国惟一的羌族自治县。其独特的高山峡谷气候,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原始自然风光。  相似文献   

19.
杨国 《共产党人》2010,(4):44-45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繁衍、发展的物质基础。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一部人类发展史,就是一部人类治水的历史。中华民族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形成了独特而丰富的水文化。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水文化,发展繁荣现代水文化,是社会经济和水利事业协调发展的迫切要求,是转变治水观念,调整治水思路,实现传统水利向现代水利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维护水生态平衡,实现人水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善治秦者必治水,善治秦者先治水。水资源紧缺、局部洪涝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是陕西的省情。“九五”以来,我省适时把水利工作的重心转移到重点工程建设上。这一时期,成为我省改革开放20多年来重点工程开工项目最多、投资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