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美国生活十几年了,有了自己的家,逐渐一切都习惯了,心里头就很少想家了。唯有放不下的就是家乡的老母亲。记得十几年前的一天,决定要到美国定居了,我心里很高兴,但又怕母亲担忧阻拦,就没敢告诉她老人家实情。回到家里我只告诉母亲这次要去很远的地方,母亲听后笑着说:"去吧!去吧!飞得越远越好。一路注意安全,过年就回家,妈给你做好吃的等你!"在我背着行囊准备出家门时,我再次告诉母亲:"这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位中学美术老师告诉我的一个真实故事。 刘美琳是县医药公司的副总经理。不仅十分敬业,而且还被本公司的职工们公认为成功的母亲。一天,她正在公司下属的一个门市部检查工作。突然接到派出所给她打来的电话,通知她立即去派出所把自己的儿子强强领回家。当时,她听完电话,犹如五雷轰顶,差点儿晕倒。  相似文献   

3.
又近母亲节. 母亲在的时候,从未给她过这个节,母亲没了,又无处去过这个节. 于今想来,幸亏在母亲离世前一年,为母亲过了一次生日.母亲笑着对我们说,你们知道我生日是哪一天吗? 其实就在户口本上写着,但没在意. 人生没在意的又岂止是生日! 整个母亲之存在的意味,母亲在的时候,都没有在意.我现在才彻悟,那是一种无可弥补的深深的遗憾.  相似文献   

4.
有这样一起案件:8岁的女儿贪玩未按要求晒稻谷,忙得晕头转向的母亲气急败坏,大爆粗口,竞出“养你这种东西有什么用,你给我去死吧”之恶语,结果。那女孩真的就跑到自家楼上喝了老鼠药,家人发现时已经咽了气儿。那母亲痛不欲生。捶胸顿足扯天扯地一声又一声的“幺儿”嚎得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相似文献   

5.
《南风窗》2012,(19):64-65
《孽债》只不过是个缩影,是我知青人生中的一阕感怀,代表的是与共和国一同成长的那批人,在一个特定阶段的历程和心路。1989年3月,母亲双目失明,不能再执笔给我写信。家书是亲戚代写的,信里说,老人天天盼望着我回上海。距离母亲第一次要求我回去已经过了四年。当时,由于各方挽留,我也就继续留在了贵阳做知青。不过这次,为了母亲。我趁着赴京开会,火速绕道上海,看了看她。母亲术后效果并不好,老流泪,只能勉强辨识人影。我回家十天,她天天要我同意设法调回。她说,你十九岁离家,现在四十一岁,已经把青春献给了祖国。为什么不能回来照顾老人,你还要我盼多久?  相似文献   

6.
叶倾城 《法制博览》2011,(14):55-55
去看望新做母亲的女友,她向我展示一墙的霓裳艳影,全是梦幻的公主裙、公主鞋、公主发圈。我啼笑皆非,女友说:“女儿要富养,我可不能将来让一个穷小子,用根棒棒糖就把她给骗走了。”我实在不忍扫她的兴,终于温和地说:“你不怕穷小子两句免费甜言蜜语就把她骗走了,她还自带嫁妆吗?——中国,从来不缺后花园赠金的传说。娶富家女,是许多男人的幻想。”  相似文献   

7.
6岁那年,她看到周围的小伙伴都背着花花绿绿的书包上学,而自己只能背姐姐留下的那个破帆布包,心里很失望,便央求母亲也给她缝一个新书包。见母亲点头答应,她高兴得一蹦三尺高。傍晚,她看见母亲从外面抱回一大堆碎布,连晚饭也没顾上吃,就坐到缝纫机前,直到她上床睡觉,仍看到母亲在那里低头忙碌。第二天.一个花书包递到了她手中。  相似文献   

8.
发黄的欠条     
我小弟考上了北京的一所美术学院,全家都很高兴,但那两万多元的学费着实让我家犯了难. 一天,母亲把一张发黄的欠条拿出来给我看.欠条是一个叫张红民的人打的,金额是300元,落款日期距离现在已经20多年了.我忙问:"张红民是谁?"母亲说:"张红民是我们原来的邻居.他养了几百只鸭,一年四季在外放鸭,后来带着老婆孩子到外地放鸭去了,就一直没回来."看着那张发黄的欠条,我摇了摇头说:"都20多年了,不知他现在家庭情况怎样,我看这钱难讨回呀."母亲说:"你弟急着等钱用,我还是去试试吧.他在东河镇有个家,我20年前去过一次,还有印象."  相似文献   

9.
今年8月17日是母亲50岁的生日。 依稀想来.我已经有八个年头没有在母亲身边庆祝她的生日了。母亲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她以农具为笔,用大地为纸,在巴蜀大地上书写着诗一样的人生。母亲用辛勤汗水得以抉来的微薄收入艰难地供三个子女上学.我的两个姐姐相继完成了大学学业,而我却在高三那年与社会上一帮无业青年为伍.慢慢沾染上了不良恶习,最终成为人人唾弃的阶下囚。  相似文献   

10.
残酷的慰问     
《南风窗》2016,(4)
正前些日子,正在云南采访时,我一天就接到了家里的3个电话,主题是:赶紧回广西老家探望、慰问堂嫂。早上,先是我母亲来电说,堂嫂病得很严重,全身浮肿,情况危急,让我赶紧回老家探望。说着,电话那头,母亲开始念叨起堂嫂的好,比如帮我们家种甘蔗、插秧、挑水等。似乎堂嫂的生命,即将结束。中午,我哥也来电说,"堂嫂的情况很不好",暗示我速回。晚上,我姐又给我来电说,她和姐夫将连夜从南宁赶回看堂嫂,怕错过了,有遗憾。完了,她不忘补充一句:堂嫂对我们家不错,帮过很多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